《当公公遇上公主》第103章


“哪儿有这么简单的事。千城和陆诚颜,这样的身份,怎么可能呢?”沈暮歌无奈地摇头,甚至嘴角已经带着一抹苦涩。
“有什么不可能的。她们能比我们之间的身份还要悬殊?”叶缥遥显得不以为意,吹了几口见茶水凉些了,递到沈暮歌面前。
沈暮歌熟练地接过来小心地啜了一口,含在口里,回味着这茶的香气和回甘。沁入心田的甘甜令她刚才的苦涩得到了小小地缓解,但是叶缥遥的话并没有让她开怀。
“陆家的人已经找来了,陆诚颜迟早是要回到江南去的。到那时,你说,千城又该如何自处?”沈暮歌的担忧不无道理,毕竟陆诚颜不是叶缥遥,没有可比性。
“你问过千城的意思没?若是她也愿意放弃这荣华富贵呢?”
“不,陆诚颜是必然要回去的。而千城,是。。。。”沈暮歌突然停下,意识到自己失言。
“千城,什么?”叶缥遥听出了些不一样的意味。
“千城毕竟从小娇生惯养在宫中,她不会适应江湖的生活。”
沈暮歌明白妹妹想要控制陆诚颜的意图,但是她没想过竟然会用这个法子。这与自己当初对叶缥遥,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可是,自己动心了,也动摇了,现在已经不再是最初的那个自己了。但是千城呢?似乎不太可能成为下一个自己,因为她接触陆诚颜的时间不长,不像之前自己已经和叶缥遥在江湖上闯荡纠缠了三年。而陆诚颜也不像叶缥遥,他似乎对千城的示好并不理会,甚至有些抗拒和逃避,不然也不会有今日之事。
若然有朝一日,陆诚颜真地如了千城所愿,那么他必定是要回到江南,接管陆家庄。而千城也定然不会动真情,更不可能轻易放弃这费尽心思换来的局面。可是千城是自己的妹妹,自己的心里总有些不安的感应,生怕将来沈语琴陷入情网后比自己更疯狂。 
“那倒未必,我看千城比你还要勇敢些。只不过陆诚颜开窍得迟,也算是对她们的考验吧。”叶缥遥似乎比沈暮歌要看好这一对。
沈暮歌疑惑地望着叶缥遥,不知道她是哪里来的信心,有此判断。从心底来说,她当然希望千城可以得到真正的幸福,但不管是真是假,陆诚颜都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因为陆家庄,是朝廷迟早要拔掉的一颗眼中钉。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过完年了,大家又要回到忙碌的岗位上去了~~~所以这章,掉红包!!!
小陆子给千城上药特写会在番外补给大家~~
第89章
因为千城公主的突然卧床不起; 令长公主再一次名正言顺地回到了御书房。而这一次的回归; 沈暮歌已经换了另一种心情; 她眉宇间常存的那抹淡忧和隐忍; 已经被替换成不可动摇的坚定。这内敛的变化,在四位大人中资历最浅的左宗明和越来越心淡的镇国公并未察觉; 但柳丞相和纪国舅眼里却已经有了另一番思绪。
“长公主,自大辽归来后已有些时日不曾接触过御书房里的事了; 不知可还觉得习惯?”柳丞相意有所指地开口; 脸上则是不怀好意地关心。
沈暮歌对此早已有了准备; 在这御书房中,对她最有意见的; 恐怕就是柳泽了。只不过从前仗着父皇对自己颇为器重; 柳丞相只能将话隐藏在暗里,现在自己只不过是个来顶替千城的人,身份地位早已不同。如此一来; 柳泽的攻击性一下子就提升了上来。
“多谢柳丞相提醒。”沈暮歌微微颔首示意,给了柳泽一个信心满满的回应。
柳泽预想中的长公主露怯或是动怒都不曾出现; 反倒是衬托出他的狭隘与多疑了; 只得讪讪笑了声。纪岩其不发一言地看着柳泽败下阵来; 又无处宣泄的憋屈,嘴角含笑。叶永延对于御书房里的明争暗斗早已没有兴趣,近日来他的耐心越来越匮乏,已到了接近暴走的边缘。不过身经百战的他,对于政、治的敏锐性依然无人能敌。刚才柳丞相的话一出口; 他在心底就轻蔑地哼了一声。
左宗明噤声,不作任何表态,在场的其余三位大人个个都比自己有能耐。若是在别的政务上,他还能附和着丞相发表几句意见,但在针对长公主一事上,他始终态度暧昧。尤其是眼下的局面,更是轮不到他说话的份。
“长公主,这里有一份西池送来的信。本该直接呈报皇上亲阅的,只是其中有些细节,我与几位大人商议后,还是决定应该在御书房里先达成共识,再呈报圣上。”纪岩其将一封信函递给了沈暮歌。
沈暮歌沉稳地将信展开,匆匆略过信上所书,只是脸色越来越凝重。到最后,竟不自觉地捏皱了信纸的边角。在场的几人都未对长公主这个反应感到意外,因为此前他们每个人的反应,比这个更加激烈。
“长公主,你的意思是?”纪岩其发问。
“还能有什么意思?这些邻国,个个都对我大盛虎视眈眈,如今趁父皇养病期间,步步紧逼,恨不能将我们全全吞下,简直是欺人太甚!”沈暮歌的声音充满怒气还有一丝,杀气。
叶永延闻言抬头看了长公主一眼,眼里波澜不惊,手却悄悄动了几下。柳丞相对于西池的要求也大感气愤,见沈暮歌这般气势,心里也是解气得很,罕见地没有与长公主唱反调。
“既然长公主也觉得西池太过欺人,那么请长公主准许臣等上书皇上。”纪国舅继续说道。
此事由他呈报,看来接下来的步骤也由他一手包办了。不过刚才听他提到想要在御书房里达成共识,莫非是说有人不同意对西池动武?沈暮歌目光沉静地扫过一圈,见诸位大人的脸上表情都如常,一时间也吃不准会是谁。
“事关国事,相信父皇也会参考各位大人的意见。在呈报之前,还请诸位大人表达一下各自的看法。”沈暮歌沉默了一会儿,对在座的人发出邀请。
国舅爷言简意赅地说:“西池区区小国,也敢这般狂妄,来向我们讨要城池,不给他们一点教训,恐怕我大盛的男儿一个都不会同意。”
镇国公接过纪岩其的眼神示意,依然是淡然的态度。但说出口的话也含着不可轻视的坚决:“西池小儿,恐怕是忘了三十年前的那场几乎让他们灭国的战役了。”
叶永延的话不假,三十年前的那场几乎将西池全部灭掉的战役就是他率兵出征的杰作,也是他一生引以为傲的记忆。只是,近十年大盛节节败退,令往日的荣光早已失去了色彩。但人老将心依旧在,叶永延这番表态,几乎完全代表了军方的态度。
左宗明自然不好与镇国公唱反调,跟着也表态,说道:“兵部在此事上绝无任何难处。只要令下,出征西池所需一定尽快到位。”
柳丞相一直未开口,但等到在场的三位大人逐一表态之后,轮到他时,也已经没有机会再去说反对的理由了。他将心中那份不满强力压了下去,假意附和道:“我与其他几位大人的意见都一致,对付西池那样的边陲小国,就绝对不能手软。”
沈暮歌认真地听取了每个人的意见,等到柳泽说完,她才将目光收了回来。这一轮下来,场面已经基本分明,现在只等她点头,这份信函和出征请求会一起呈到沈世哲的面前。
然而,沈暮歌却不愿轻易下这个决定,因为一旦开战,无论输赢,都势必会对国力造成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正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大盛。连年的自然灾害,早已让粮食歉收的百姓难以果腹,若是要征招壮丁入伍,就需要发放更多的粮食用以交换。但这对于现在的国库,显然有些捉襟见肘。而且,最关键的问题是,这数十万大军,该由谁统领,又由谁来做这名大帅?
“长公主,您的意思是?”左宗明见众人都已表态,长公主却迟迟不发话,这令他感到困惑。但刚才众人几乎一致的言论,让他觉得此事几乎板上钉钉。这才斗胆开口征询长公主的意见。
“几位大人的意见都非常好,令本宫钦佩不已。只是,现在有一事需要先行解决,才能呈报父皇。”
“公主是说?”镇国公对于出征一事最有经验,刚才他的心里就一直在琢磨这个事情。没想到长公主也已想到了,这令他有些意外,又有些兴奋。
“虽然本宫对于打仗之事,不太擅长。但军中不可无将,更不能缺帅,想必各位大人比本宫要更清楚此事。”
“长公主说的是。请求皇上派兵出征,我们要先确定好率兵的人选。”镇国公一改以往寡言少语的习惯,竟然主动地与沈暮歌攀谈起来。
“这上战场杀敌的人选,任谁都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