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皇后之路》第230章


说完之后对着身后的小郭将军说,“快去查查。”
小郭将军的年纪也不小了,只因为他爹老郭一直活着,所以一直顶着小郭将军的名头。
而且小郭将军手中掌握着内卫,也移交给了麒麟的侍卫长蒋熙。现在跟在太子小豆子身后,崔商这一会儿出来还带上了孙子,所以小郭将军也跟了出来。
小郭将军出去了一会儿回来,“也不算强买强卖,只是他们家掌柜把自家和程家的关系讲在明处,不少人冲着这个去捧他们家的生意。别的暂时还没发现。”
“听见了吗?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滩上,生意不行就不行吧,你如今又不指望这个养家了。”崔商就劝贾琏,贾琏心想是我想不开吗?是你想不开呀。
把账本合上,“走走走,咱们找个地方喝酒去。”
刚找了个酒楼坐下来,贾家的仆从就找来了。
“二爷,二奶奶让小的来给您说,今天晚上您别回家了,随便找个地方先凑合一下,什么时候能回家了再回去。”
贾琏一听只觉得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自家那母老虎可没说过让自己晚上不回家,要是哪天回去的晚了非要逮着盘三问四。
“怎么回事?家里出事了吗?”
“以前的珠大奶奶,前两天没了,以前的小兰大爷现在上门了,说是要将他娘葬回金陵和珠大爷合葬。”
贾琏立即火冒三丈,“他想得美!”
忍不住呼呼灌下一杯酒去,“当年我们老贾家险遭大难,他母亲是节妇,他未满15岁,母子两个逃过一劫。出去了之后不说让他营救家人,给大家伙送些吃的喝的,拿银子上下打点一下,问个消息总应该能做到吧。
就算没有银子让他使,老太太去世了,他作为这一辈儿的第一个男孩是不是应该去老太太跟前守着。
丧良心的,飞快地认他舅舅做爹改了李姓,从此跟我贾家无关系了。”
说到这里,拍着桌子对崔商说,“那个时候我表弟派人去请,让他来给老太太守灵,他怎么都不出来,等到环弟去问,人家已经不是我贾家的人了,往后荣辱和我贾家无关。既然无关,他娘凭什么葬在我们祖坟里面。”
说完之后提着酒壶,又倒了一杯酒灌了下去,“当初我二叔行刑的时候,我们跟他话别,我二叔就问兰儿何在?我爹跟他说兰儿以后姓李了,我二叔当时就说,以后把宝玉的孩子过继给珠大哥,如今宝玉又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也只能让贾环的儿子过继给珠大哥了。”
说完叹了口气,问身边的仆从,“他上门儿了把人赶出去,跟他说明白了,当初母子两个对咱们家袖手旁观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节日。”
这个仆从苦的脸,“他刚进咱们家门的时候,大老爷也是这么说。您忘了他去年的时候高中了,今天跟大老爷说他想要认祖归宗,往后做官了也能荣耀门楣。”
崔商听了,“他以前那么做合法却不合情,虽然是为了逃过律法,但是这么做确实不孝,将祖宗置于何地将父母置于何地?如今他高中了,明年就要授官,这是担心将来有人拿这个做话柄在官场上攻击他,当初急急忙忙躲祸的时候,没想到你们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有东山再起的那天,所以就没想到今日。
你没看出来吗?趁着他母亲下葬这回事,认祖归宗,把以前的事情抹掉,往后……”
崔商给了贾琏一个你懂得的眼神,贾琏很生气,“就算这样能怎么着?他做过这事儿,以为认祖归宗了,人家以后就忘了。”
“你果然不是当官的料,你想想,认祖归宗不仅能将他母亲葬入你们家祖坟,他还有一群显赫的亲戚,他堂妹是三王妃,他表叔是老国舅爷,和皇家有拐着弯儿的血缘亲戚,就凭这个往后在官场就能混得开。
就好比咱们隔壁那家卖茶叶的,他们的茶叶有咱们好吗?咱们卖的茶叶是我从宫里给你弄出来的贡茶。为什么生意没有人家好,那是在人家看来咱们就是一小老百姓,人家是皇亲国戚,这天下有几个真正会喝茶的,还不是一把树叶泡了水喝下去得了。
我就是好奇他上门就上门呗,你为什么不能回家?”
贾琏也扭头看着仆从,“快说,爷怎么连家都不能回了?”
“因为那位小兰大爷在咱们家门口跪下来了,不答应不走。咱们奶奶说了,咱们家现在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要是这位小兰大爷跟您碰上了,一个劲的磕头,脑袋都磕流血了,你要是不答应,人家就说您这做叔叔的容不下的侄子。
这个时候人家是孝子,咱们家以前的那些事儿说出来了一来对王妃娘娘和咱们家大爷不好。二来人家也说他们母子俩为了保命也是迫不得已。怎么说都是人家有理,所以让您躲一躲,先别回去。”
崔商在一边点头,“你婆娘说的有理。”
贾琏心中生气,脸上不免带了出来,“这都是些什么事儿啊!看来我今天要去我姑妈家借宿一宿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没有了
第102章 西园生活 三
贾琏晚上喝过酒之后; 让人往林家送了一封信; 然后自己跑了过去。
贾敏已经升级成了老太太,让丫鬟们把贾琏带到自己和林如海养老的院子; 就问他。
“你年纪也不小了,都已经抱上外孙了; 是不是又做了什么老不羞的事情; 要不然你也不会跑来我们家住着呀。”
贾琏叫苦连天,“姑妈可不能这么说; 这回是真的有事儿。”
再加上这个时候林皓从衙门里回来; 听说了表哥来到家里,也过来陪着说话。
林家的人听了贾琏的说法后; 林皓劝贾琏; “若是要拒绝他; 你们可要想好后果; 这样的人是一个心肠冷硬的人。还记不记的早年贾雨村,就因为当初在路上他朝我爹要一封荐书; 我们没有给他; 后来兴风作浪难为过我很多次。”
贾琏也苦着脸; “我怎么不知道小人最难缠; 可怎么也没想到兰儿居然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要说起来; 当初从老太太到我们兄弟,也没有人亏待过他们,怎么就变得那么无情无义?”
话虽这么说,但是贾琏打定了主意不让贾兰认祖归宗。
反倒是李家的人托了各路亲朋好友来贾家说情; 众人都是一个说辞,说是孤儿寡母的生活艰难,如今寡母驾鹤西去,只留下一个儿子,若不回到族中在外边生存艰难。
又说贾琏应该看在当初兄弟们的情意上让这个侄子进家门。要不然百年之后有什么颜面下去面对堂兄。
大家一同忘了几年前荣国府抄家之事。
就这样贾琏仍然咬紧了嘴,不愿意让这个侄儿再回到家来。
最后贾兰虽然走了,但是恨意难消,双方已经结下了仇怨,除非往后两家彼此谁都别落在对方手里,要不然必有一方主动加害。
巧儿听说了这事儿之后在王府里面愁得差点落泪。
当年的三皇子如今的三王回到家之后,看她的模样就觉得有些好笑。“你也是,发愁的都不是地方,简直杞人忧天,岳父在这个京城圈子里面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岂能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用得着你在这里面担心?快把眼泪收一收,别让孩子们看见了。”
巧儿赶快把眼泪收起来,让人把儿子女儿抱过来,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吃了饭,才把这事儿忘到脑后去了。
崔商把这件事情讲给琳琳听,琳琳听完之后倒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有猛虎在侧,时刻盯着,彼此都能不断上进,要不然慢慢的就会泯然众矣。”
崔商听完之后倒是觉得这样的说法挺新鲜的。
没过几天有工部的官员禀告麒麟,太上皇和太后二人的陵墓已经修建完毕。
这个陵墓真的是耗费巨大,先不说向地下挖的有多深,单单说占地面积就有皇宫那么大。里面放置的陪葬品精巧华丽。
麒麟派人来禀告了崔商和琳琳,崔商想了几天之后,让人着手开始收拾自己和琳琳的东西。
当时做皇帝的时候,崔商的龙袍几乎是三四天就做一件新的,积累了许多,有些看着还有9成新,但是已经不合身了。
这些东西要是放在往年,都是要焚烧销毁的。崔商让人不要烧掉,把这些东西全部送到陵墓里面,“先当做陪葬品,不管穿得上穿不上,先把里面填充起来。”
根据这个思路又让人用布料做了许多新衣服,一年四季从衣服到鞋子袜子,做了很多套,也送到陵墓里面去。
琳琳看他一连折腾了好几天,就在一边劝他,“算了吧,这也就是骗骗人罢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