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将军和长公主》第143章


“是。”
待丫鬟尽数离开,李娴从座位上站起,拿过一个玉碗,亲自执起汤勺盛了一碗汤,放在了林飞星的面前。
“我见驸马这几日又清减不少,若是没有胃口,喝些汤也是好的。”
林挽月瞪大了眼睛,想从座位上起身,却被李娴微笑制止。
林挽月受宠若惊,李娴是何等的身份?今天居然亲自为自己盛汤!
李娴一直看着林飞星,见他脸上的表情动容,心中便愈发难受:她知道自己给林飞星带来了多大的伤害,不过是一碗汤,竟会让这人露出这样的表情来。
李娴看着埋头安静喝汤的林飞星,林飞星越是容易满足,她便越发觉得愧疚,难安。
她宁愿林飞星质问自己,哪怕是与自己大吵一架,或是对自己的病情不闻不问,李娴都能接受。
可是这样的林飞星,让李娴第一次受到了良心上的谴责。
自从他回府到今日已经过去半月有余,可是关于孩子的事情,他只字不提!
李娴知道他其实很在乎,若是真的不在乎,又怎么会将自己折磨成这般模样?
那日御医私下里对她说的话,这几日来时时萦绕耳畔:殿下,驸马爷忧思太甚,可以说他的病情严重至此,有一大半是心病的缘故,心病还须心药医,长此以往,就算日日服用汤药,也于事无补……
此时此刻,林飞星就这样安静的坐在李娴的面前,捧着汤碗,埋头喝汤,乖巧的就像几年前的珠儿。
自己负他至此,他却要诸多隐忍。
曾几何时,李娴看中的便是林飞星的无欲无求,这样的人自己的身边简直就是凤毛麟角,这样的人,李娴觉得更可信,不怕旁人鼓动。
可是如今,李娴恨透了这一点,怨透了这一点,因为李娴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去补偿林飞星。
第131章 东窗事何处错
一顿饭静悄悄的结束; 林飞星的食量锐减。
此后; 无论李娴有多忙,每日必定与林飞星共进三餐; 且屏退左右亲自为林飞星添汤布菜,就连有一次太子李珠登门造访; 三人共进晚膳,李娴仍旧毫不避讳。
渐渐的李娴感觉到弥漫在林飞星周围的那股消沉的气息淡了; 他的脸色也稍有好转,林飞星如此容易满足,更加让李娴愧疚。
花开花落; 一转眼又到了落英缤纷的时节。
林飞星这一入京竟然在京中待了整整三个月; 长公主不曾点灯; 林飞星也从未要求,安稳的生活在自己的小院里; 林白水已经会叫人; 而且与自己非常亲昵; 心中满足。
这些日子林挽月与李娴日日相见; 共用三餐,偶尔李娴还会邀林飞星于湖心亭手谈一局。
德妃居后位; 后宫一派祥和,太子李珠日益成熟; 时常会拜访公主府,姐弟二人在书房中密谈。
李钊特许年仅十一岁的李珠参政,并下放给李珠一些权力; 李珠虽年幼,却将朝中事物处理的井井有条,肱骨大臣对李珠交口相赞,李钊心中宽慰,破例为李珠在宫外选址,欲修建太子府;称病数月的平阳侯上书自请,将原驸马府献给李珠,李钊想了想点头应允,经过一些改制和扩建,太子府很快就竣工了。
在离国,东宫立府就意味着可以广纳四方人才,供养客卿,是稳固根基的开始,陛下虽然将北境二十五万大军的军权许给了雍王李В指硕幌盗械亩鞯洌ê獾玫保景捕ā?br /> 雍王掌管北境帅印以来,听说打了几场胜仗,也得到了李钊的褒奖。
齐王,楚王,湘王,各安封地。
属于林飞星的驸马府就落座在长公主府旁边,经过大半年的修缮,已经初具规模,相信再过不久就可以竣工。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着。
唯独林飞星,依旧挂着四品卫将军的军衔,李钊没有让他回北境的意思,也没有京官的提名,就这样一直静静的等待着。
那件事情,林挽月最终也没有等到一个答案,她亦不知道李娴这些日子以来的温柔到底是弥补,还是什么……
心头的结痂慢慢剥落,林挽月以为自己已经痊愈,但一碰,还是会痛。
闲来无事,林挽月在小院中负手而立,看着天空中南归的大雁,估么着秋收之战即将打响,几个月前冒顿部奔袭而至,绝非心血来潮,这背后一定在酝酿着更大的危机,林挽月觉得今年的秋收将会是一场硬仗,希望雍王可以守住阳关城,保护那里的百姓。
……
元鼎三十一年·八月。
太子李珠,纳良娣入府。
良娣按照民间的说法就是妾,李钊听从李娴的建议,先选了两门世家女子为李珠磨磨性子,过几年再娶太子妃。
李钊没有来,李珠自己在府中摆了几桌,按照规矩邀请了一些三品以下的官员和私交不错的世家子弟,李娴携驸马林飞星到场。
两位良娣身穿粉色嫁衣,由两副小轿从太子府的侧门抬到府中,无需拜天地。
距离开宴还有一段时间,林挽月在京中没有朋友,遂一个人在太子府中散步,李娴借此机会与闺中密友相会。
林挽月七拐八拐的绕到一处清幽的所在,突然从墙外跳进一波黑衣人,林挽月心头大骇,第一个念头便是:有人行刺东宫!
林挽月入府前解了兵器,如今黑衣人来势汹汹,林挽月只好退到假山后头。
突然,林挽月听到外面有兵器碰撞的声音,侧过身子一看,不知道从哪里又冒出一批黑衣人,两拨黑衣人似乎不是一路,正厮杀在一起。
林挽月分不清状况,只好藏在假山后面,有一个黑衣人被砍了一刀,被一脚踹飞重重的撞在假山上,兵器脱手。
林挽月捡起沾血的佩刀,握在手里。
“快走!”黑衣人中有一人对林挽月大喊。
林挽月握着佩刀,绕出假山,向后退去。
一黑衣人见林飞星欲走,借力高高跃起,从怀中掏出一物“嗖”的一声向林飞星投了过去。
林挽月用刀背一挡,“咣当!”一声,硬物落地。
林挽月收刀一看,竟然是一方锦盒掉在地上。
“撤!”见盒子送到,黑衣人大吼一声,纷纷撤退。
而另外一波黑衣人快速地聚在一起,回头看了林飞星一眼,带头人打了一个手势,带人追了出去。
一眨眼的功夫,这清幽的小院中只剩下林挽月一人,若不是地上还躺着几具尸体,林挽月的手中还捏着染血的佩刀,另一只手里还拿着那个盒子的话,林挽月还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
事情发展的太快,两拨来去匆匆的黑衣人,林挽月的心中却犹如惊涛骇浪。
她紧紧的捏着手中的锦盒,就近找到一个房间,一脚踢开,也顾不得刺客会不会卷土重来,她要看看这锦盒里到底是什么!
宴会即将开始,来寻找驸马的丫鬟看到院子中的尸体,惊叫出声,慌不择路的去禀报太子。
好在途中被东宫长史拦住,问清缘由后,长史权衡利弊命丫鬟封口,自己去亲自禀报太子。
“殿下……”东宫长史笑吟吟的走进大殿,伏在李珠的耳畔将适才丫鬟所见一一禀报。
李珠面色一变,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姐姐李娴。
东宫长史则在旁人看不见的角度扯了扯李珠的袖子,李珠立刻露出笑意,大袖一挥说道:“诸位稍安勿躁,孤去去就来。”
李珠走到李娴身边,姐弟二人心意相通,没用李珠说一句话,李娴便跟了出来。
李珠钦点了四个心腹侍卫,往事发地赶去。
“子岸,你亲自去,将那个丫鬟处理了。”
“是,殿下。”东宫长史领命去了,李珠李娴带着四名侍卫继续前进。
“皇姐,姐夫遇刺。”
李娴听到李珠的话,心头一颤,死死的咬住下唇,口腔中发出牙齿碰撞的声音。
好在又听李珠继续说道:“不过子岸说:只看到刺客的尸体,并没有发现姐夫;相信姐夫吉人天相,不会有事的。”
李娴松开了下唇,唇瓣上渗出细密的血珠,却浑然不觉。
周身的颤抖亦平缓了下来,李娴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加快了脚步。
李娴看到地上的尸体时,眯起了眼睛。
李珠一挥手,侍卫熟练的将尸体快速的拖走。
“姐,今天的事情是压下来,还是禀报父皇?”
若是压下来,他日李钊万一得到消息怕是要多想;可若是报上去,刺客入太子府刺杀的却是林飞星……
“压下来。”
“我知道了。”
李娴姐弟两人是在一处厢房里发现林飞星的,此时天已经有些黑了,屋子里没点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