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妻末世养娃日常》第60章


“小孩子多的是你弄不明白的事情。”
俞杨:“那小猫吃什么啊?大猫跑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回来。”
简钒:“会啊,大猫在小猫幼年期可是很护崽的。煮饭的时候弄点米汤给它们喝吧。”
“咱家的土豆和红薯被挖了一部分。”俞杨放开简钒坐下来打算换一双适合干活的鞋。
简钒看着她:“剩下的够我们吃就行。”
“山下那家挖的,大概是心里觉得过意不去让小孩帮咱们除草了。”
听到这话简钒有些不可思议,挖就挖了怎么还让小孩去除草?很奇怪。
“是不是觉得离开的人还会回来,毕竟那天我们走的实在是太匆忙了一点,柚子树下的桌子上还有没收拾的碗筷,晾衣绳上还有晾晒的床单,一看就是主人出去了的样子。”简钒大胆假设。
“可能吧,就是不知道那一家有几个人。”俞杨换了鞋,站起来拿门边放着的镰刀。
简钒说:“反正都在一个村子里,迟早会见到的。”
“也是。”
“你干嘛去?”简钒叫住正往外走的俞杨。
“墙角的草长得太茂密了,我拿镰刀把草割了,顺便看看菜园里还有什么菜可以摘回来的。”
俞杨想了想问:“你去不去?”
简钒原本阴下去的脸瞬间就乐开了花:“去,等我一下。”
晚饭简单的炒了一个空心菜、一个地三鲜,切了腊肉和香肠下来蒸,为了怕俞杨没有胃口,简钒还做了一碗超级下饭的碎碎辣椒。
用剁椒、泡姜和新鲜的辣椒一起剁碎,加了点西红柿和蒜末一起爆炒,出锅前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酸辣开胃,闻着就让人口水直流。
吃饭的时候俞杨一个劲儿在感慨今天晚饭吃的是面就好了,这碎碎辣椒拌面一定好吃。
“喵。”
几人不约而同抬头,那只跑掉的灰猫不知什么时候又跑回来了,蹲在一旁的凳子上舔着爪子,过了一会儿翘着尾巴又走远了。
那碗辣椒最后被吃干净了,腊肉和空心菜还剩一点。
腊肉放到明天早上应该还能吃,空心菜伴着米饭一起喂狗了。
这些狗太多了,吃的也多,俞杨她们养不起,每次喂狗的时候都只喂一碗饭。好在它们也不光靠俞杨一家喂的东西而活,自己会去找吃的,说是养倒不如说是家的周边多了几个不会说话的邻居,俞杨她们喂的那点东西根本不够它们吃。
吃完饭俞杨和简钒先后进屋把厨房的东西收拾好,顺便安排一下后几天要做什么。
两个孩子在院子里找那只消失的灰色狸花猫。
“要先把红豆、玉米和黄豆收回家了。”俞杨洗着碗说。
离开的时候日历上是八月初,出去了将近四个月,按理来说现在已经是十一月末了打霜添衣的季节,而现在太阳还是很毒辣身上还是穿的短袖。
她们估算的时间有偏差,这么一来偏差还挺大。
时间不能细细的算,越算越麻烦。
看着俞杨头疼的样子,简钒把菜刀挂好说:“你快别想了,陆依给了新的日历,那个是准确的。”
俞杨松了口气,还好那些种下去的作物没死掉。
“妈!我卡住啦!”
“妈,简秋卡住出不来啦!”俞冬跑进来慌慌张张的说。
出去一看才知道简秋的头卡在铁门两根空袭较大的铁棍之间,两只手握着铁棍蹲在地上,脸色通红,好不可怜。
简钒试着把扶住他的头往外推,推不动,卡的死死的。
“怎么办?”简钒又气又急。
“这孩子是想不开了吗?自己长多大只不知道吗?”俞杨一边去拉那两根卡住简秋的铁棍,一边数落。
试了试发现不行。
“我去拿钢锯过来锯开。”简钒说完就跑了。
“把肩膀侧过来。”俞杨冷静的说。
一般头过来了,身体也应该能够从那个缝隙里过来。
俞杨小时候没带钥匙就是打开自家的窗户从窗户之间的两根钢筋之间爬进去的,往往头比较难一点,只要头过去了身子过去就简单了。
简秋照做,他的脚踩在水泥地上手也开始慢慢用力,半个身体已经穿过铁门了。
“肚子吸气,对,慢一点,不要急。”俞杨目不转睛地看着简秋的动作,屁股上的肉比较软,压缩空间大,稍微一使劲儿就从铁门那头穿到了这头。
简钒拿着工具过来的时候简秋已经出来了,在她前面手拉手并排走的三个人均是一脑门的汗。
“吓死了,怎么会把头放进去呢?”简钒问。
俞冬:“简秋想像大黄那样。”
大黄有时候不愿意进屋就会把头从铁门的缝隙里伸过来,它的头又不大自然是伸缩自如。后来挡了木板,大黄就慢慢不这么做了,今天俞杨把木板拆了,大黄在铁门边出现几次。
俞杨把简秋的手递给简钒说:“他们的世界我们不懂,当妈太难了。”
第44章 
车里的东西俞杨怕有人会拿她们的; 把主要的盐和一些吃的拿走,其他东西就放在车里反正家里有。
山下的那家人经过俞杨观察只有两个人,一个老婆婆一个小孩子。
她们经常不在家; 现在是秋天了,要在冬天来临之前储存更多的食物、柴火,不然冬天可就难熬了。
末世的冬天格外寒冷。
俞杨开始猜测那个老婆婆是村子里的原住村民; 后来发现她想多了; 因为老婆婆对村子里并不熟悉。
她们打照面的次数不多,俞杨带着一家人忙着把地里的作物收回来; 老婆婆忙着带着小孩上山找吃的和柴火。
村子周边能吃的能用的几乎都被俞杨一家搜刮干净了。
家里的玉米已经可以收了,俞杨带着一家人去了种玉米的地里。
简钒拿着镰刀把矮的黄豆收走; 俞杨背着背篓钻进了玉米地掰玉米。
之前简钒舍不得扔掉的玉米植株有不少活下来了,只是结的玉米颗粒干瘪; 玉米棒子也小。
种的玉米不多,一上午就收完了。
比较麻烦的是地里的玉米杆子,明年还要种东西; 所以这些玉米杆子要清理干净。
她们没有牛,也不会使用犁地的工具。
现在的年轻人都爱往大城市里去; 农村里留下的都是些老人家。
好多做农活的工具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俞杨有幸小时候在乡下待过一段时间; 渐渐地她才明白老一辈人传下来的东西都是凝结的智慧。
把砍下来的玉米杆子堆在屋子后面; 地下的根俞杨打算用锄头慢慢把地重新翻上一遍,好种其他的东西。
她在玉米地里锄地,简秋和俞冬跟着简钒去收红豆。
收回去的红豆和黄豆要暴晒; 然后用棒槌敲打下来,倒进风箱里吹掉干瘪的和一些其他的杂质。
她们之前用来给麦子脱粒的连盖坏掉了,俞杨修不好,重新做的不好用,甩起来的板子总是要飞出去,只好拿棒槌一点一点慢慢敲打,虽然速度慢了一点。
土豆和红薯先不忙着收回家,谷子还要等上几天。
俞杨和简钒忙完了坐在柚子树下剥地萝卜吃,鼻子里全是柚子的清香。
这些果子结的喜庆,就是不能吃,太苦了,柚子肉也没水分。
简秋和俞冬的手指甲特别坚硬,每次都要用给果木剪枝的剪子剪,才能把指甲给减下来。他们长的指甲跟之前的差不多都是锋利的弯钩,只不过大小变化了。
“妈!妈!我们去屋后摘黄果子吧!”简秋扑过来,他晃着简钒的手臂喊道。
前两天头卡在铁门里,脑袋两边有轻微的擦伤,已经结了痂。他又是疯跑了一圈才回来,头发全被汗水打湿了,汗水滴在伤口上有些痒痛,简秋在简钒身上蹭着脑袋:“好不好嘛?”
简钒故意想逗他:“不去不去,太远了。”
“不远,就在屋后面,只要上个台阶走五十步就到了。”俞冬在一旁赶紧解释,她就怕简钒两个大人不去。
俞杨和简钒当时就没想过孩子以后会接受怎样的教育,会有怎样的人生,末世里只要好好活着就行。她们能把眼下的事情做好就好了。对于孩子们的未来她们没有规划,只能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把自己会的东西教给两个小孩。
数数和简单的加减法俞杨教的心累,只好在简秋和俞冬帮忙干活的时候问他们‘搬了几块柴火进屋?’‘吃了几块饭团?’‘那边的电线上有几只小鸟’
慢慢的一百以内的数能理清楚,数值加大两个小孩就会天马行空胡乱回答了。
“不去不去。”简钒依旧摇头。
俞冬的手上拿着一块白色的地萝卜,她也不吃了,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