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结》第151章


“随便。”
梁冠璟牵着允清,带着苏铭玥等人到外面去转了一圈,傍晚回来早不见允浓,还以为她败下阵来,结果书桌上留着她写好的策论。
梁冠璟一看,急忙把苏铭玥叫来,两个人一起看了,又一起沉默了半晌。
梁冠璟道:“我觉得……”
苏铭玥打断她:“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允浓这篇策论,虽然字写得尚显幼稚,措辞也过于白化,然而洋洋洒洒道理明白,叙事清楚,关键是很有见地!
“她八岁,已经超过我们两个八岁的时候了。”梁冠璟道。
苏铭玥点头:“那就让她去金陵女子书院吧。”
“书院里我记得及笄与非及笄的分两个课室,把她放入及笄那一边吧?”梁冠璟道,说罢又摇头,“不,咱们再开一室,不限年龄,择优录取。”
这样,玉平公主就收拾书包,由怜香送去金陵女子书院念书去了。
第132章 董先生
金陵女子书院内, 除了闺阁小姐们必习的四书五经、茶道、女红、琴棋书画骑射等六艺外, 还开设了八股和策论。为了对得起学费, 很多先生是从金陵书院白鹿书院等各处请来的,第一天上课,那先生便道:“诸位学富五车, 以后若是发现自己写八股和策论,水平尚在自己的夫君之上,千万不要说出去, 要顾及夫君的颜面。”
下面便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梁冠璟和苏铭玥在课室外面听了一会儿,王婉妍在一旁道:“我真的劝你去上几堂课,给这些姑娘们开开心智,他日若是女子能科考, 这些人可都是你的门生。”
“女子科考?”梁冠璟若有所思。
苏铭玥道:“你的确该去上几堂课的, 唐时女子便能做官,她们这群人里面,就有未来的栋梁之才。”
说得梁冠璟果然心动了,她向内看着一张张年轻朝气的脸,不禁想起自己少女时的光景,“还是不行, 我只会带兵, 不会做先生。”
苏铭玥道:“你可以跟她们讲兵法啊,你是真的带兵打过仗的, 你讲的可不是纸上谈兵。”
梁冠璟摇头:“如今太平盛世了,她们断不会出去带兵打仗, 讲兵法又有什么意义呢?”
苏铭玥道:“总有些别的好讲,以前我想把你藏起来,不希望别人看见你,认识你,可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我希望人人都能认识你梁冠璟,人人都能知你敬你,因为你而改变自己,甚至受益终生。”
王婉妍道:“这一点,我同意她。”
那么,上什么内容呢?
梁冠璟觉得没什么好讲的,不知道讲什么,其他该教的,先生都会讲,她们用不到的,自然也不用教,便是消遣的玩意儿,都轮不到她来讲。
苏铭玥给她献了一计,“不如就讲讲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女子,评一评她们的功过。”
就这么定了,梁冠璟去南书房先看书,春去秋来,她看了一年的书,还是没上过一堂课,不想上,觉得自己哪怕看了这么多女子的生平,也不知道该讲什么好。
苏铭玥便也不好为难她,“有时候躺在那里想想,后世会如何评价梁后的功过?会知道成宗之妻,天顺帝之母梁冠璟吗?”
王婉妍又来挑拨离间,“她还没死呢,评什么功过?”
苏铭玥跳起来想掐死她。
恰逢上策论课的先生老母病重,告假回江陵探视,暂时匀不出人来上课了,讲四书五经的先生一天上很多课吃不消,上六艺的老师说他教不了,苏铭玥对梁冠璟道:“你去上一堂课,随便讲什么。”
梁冠璟被赶鸭子上架,她准备讲“为君之道,为妇之道”,王婉妍扶额,你就不能讲讲君子固穷吗,题起得太大讲不了课。
梁冠璟说可是我已经准备了这样讲,还没想到君子固穷的议题。
苏铭玥说:“就随便讲讲,你又不告诉人家你是谁,万一讲得不好也没人知道。”
梁冠璟便硬着头皮去了,她不知道穿什么好,不能穿成个娘娘的样子,也不能穿成宫女的样子,王婉妍笑得前仰后合,说上阵打仗也不见她这样的。
最后在苏铭玥的提议下,她就穿着最舒服最自在的衣服去了,一身利落的窄袖交领黑袍,外面罩上豆沙红宫纱,绛色绣金丝团云封腰,裙裾上挂一小方和田玉牌,只是头发不是草草一束,而是挽了个简单的发髻,插一枚碎金流玉步摇。
临出门梁冠璟拔了步摇换了釵,觉得说话若是摇头晃脑的,步摇怕是累赘。
在学生们到课室以前,她写了个大大的“君”字,让苏铭玥帮着贴在桌案旁的屏风上,外面管院的师傅摇晃着上课的铃铛,苏铭玥退到门外,学生们则陆陆续续自对楼的其他课室过来了。
金陵女子学院设的科目很多,然而除了四书五经,不是所有的科目都必须上,自己想学什么自己选,年末大家举办游园会比试成果,拔得头筹者便在金陵名声在外了。
来上策论的女学生也挺多,偌大的课室里坐满了人,后来者若没有位置要么与同窗挤一桌,倘是人缘不好,又不肯坐在最后面,那只能返身离去,到院子对面别的课室去上别的课。
师生互相行礼之后,梁冠璟坐在椅子里,看见学生们整整齐齐地坐到座位上,因为今天这位女先生她们没见过,一时都有些好奇。
“敝姓董,今日杨先生家中有事,让我来代他上一节课。我生平第一次给别人上课,十分紧张,若有说得不当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下面女学生们笑盈盈看着她,使她略略放松了一些,“上课以前,想问问诸位是为了什么要来金陵女子书院求学念书的?”
女学生们一开始不吭声,只互相看来看去地笑作一团,终于有人道:“家母说这里有宫中教习礼仪的婆婆,让我来学点儿规矩。”
又有人道:“世家子弟娶新妇,自是要知书达理的,来宫中开办的学塾念书总没有错。”
还有人道:“我大姐来了,我母亲便叫我也来。”
梁冠璟点点头,“可有人想过,来书院读书乃增长见识修身养性的?”
有人便道:“我倒是这样想的,还被家中姑姐嘲笑了。”
顿了顿,梁冠璟又道,“可有人想过,来书院学了本事,将来要登阁拜相辅佐君王的?”
有人道:“可是本朝不似唐时,没有女子出来做官的。”
梁冠璟道:“那齐家治国平天下呢?可有人怀抱这样的理想?”
课室内瞬间鸦雀无声。
“想必大家都看到我身后的这个字了,今日我们讲为君之道,有人能说说‘君’字作何解吗?”梁冠璟问。
有学生道:“‘君’者从尹从口,乃指治国君王之意。”
又有人道:“君子乃有才学有品德之人,也是对男子的敬称。”
梁冠璟道:“各位才学广博,对君字理解很深。刚刚有人说‘君’乃对男子的敬称,请问这个字可以是对女子的敬称吗?”
有人道:“汉时舞阳君,修成君皆是女子,文君丽君也多可为闺阁女子的姓名,想来女子也可以用这个君字。”
梁冠璟道:“也就是说,凡德才兼备的女子,也是配得上君字的。前阵子我为了给大家上课,特去南书房看了许多古往今来有名气的女子皆有怎样的生平。这堂课,我们选一个人来说说,只不知道大家对谁感兴趣一些,我们一起来聊聊她。”
座中的少女皆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声交流了一番,有说唐时长孙皇后的,有说宋时李清照的,有一位少女起立道:“这些书上都有,是非也多有定论,我其实最想聊的是成宗皇帝的梁皇后,今上的生母。”
苏铭玥一听就急了,王婉妍把她拉住,示意她稍安勿躁。
梁冠璟的目光落在那位少女身上,她双目直视别人时,总有一种能穿透人心的震慑感,果然坐在角落的玉平公主道:“课堂之上公然妄议今上的生母,乃大不敬。”
所有人的目光便集中到玉平公主身上了,她小小年纪特别打眼,因的大家都知道她身份特殊,早打听到她的来头。既然公主都这么说了,那大家还是别妄议了,回头小公主禀报太后就不好了。
谁知道有胆大包天的道:“据说朝堂之上,言官皆可质疑圣裁,怎么我们课堂之上讨论一个人都不行了,说好了只是随便聊聊,又怎么成了妄议?”
梁冠璟看向那名少女,目光沉静,“这位姑娘,那你想讨论她什么呢?”
“梁后戎马半生,洪熙年间仍多次带兵出征,我特别钦佩这样的奇女子。”
梁冠璟嘴角轻轻一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