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请自重》第42章


是的,罢手天下。
第34章 步步为营
是的; 是罢手天下; 不是罢手兵权。
谢长安了解蓝瑾瑜,她很清楚:蓝瑾瑜真正在乎的; 不是兵权,而是天下——天下的安稳; 天下的百姓。
谢长安了解蓝瑾瑜不是一个贪恋权势的人; 但是真的很关心天下万民。如果说她有什么理想的话,那就是天下太平了。
或许; 正因为她常年见惯了战争杀戮,才更懂得和平的宝贵; 也更懂得老百姓的苦处和需求。
以战止战,不是最好的法子,却是她这个习武之人能给予万民的唯一方式。
她的心里,是真的装着天下万民。
正因为知道这个; 谢长安才自觉自私,因为她为了挽救蓝瑾瑜的性命; 枉顾了蓝瑾瑜的理想。
生命和理想; 孰重孰轻?只有蓝瑾瑜自己能判定。其他人都没有帮她选择的资格。
所以,谢长安便没说这一条理由,只说自己想与她携手终生。而这携手; 是需要她放弃军权的。
这是爱情与理想的抉择。
若是蓝瑾瑜选择了爱情; 自然也就等于将爱人放在理想之上。既然这样; 作为她爱人给她选择的路; 自然也是要认可的。
这样; 就等于谢长安还是把选择权给了蓝瑾瑜。只是,换了一种明目。
蓝瑾瑜选择了爱情。
——坦白说,这结果是谢长安完全不能预知的。
所以,谢长安也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蓝瑾瑜。这对她而言,可是头一遭。不管是曾经在娘家作为嫡长女管家算计,还是后来在皇宫作为皇后漠然任性,都不是个会将命运托付给别人的人。她,不信赖任何人。
可这一次,她却想把幸福放到另一个人手里,等她的抉择。
虽然抱着希冀,但等到蓝瑾瑜真正说出决定,谢长安还是很震惊感动的。
她知道,这世间不是谁都在乎名利,但每个人都有自己在乎的东西。蓝瑾瑜从来最在乎天下苍生,而她守护天下苍生的途径,就是守疆卫国以战止战。
一个人肯为你放弃她最在乎的东西,自然是真的将你放在心尖上了。
既然如此,谢长安也就有了自私的底气,想留蓝瑾瑜的命来伴自己余生。
只是,内心终究有些不安。
毕竟,她也一样爱着蓝瑾瑜啊。如果真爱一个人,就不会轻视她的理想。
所以,谢长安忍不住重复确认:“你真的决定了吗?以后不后悔?”
原本,她就不是个纠结的人。更何况,是如此这般反复纠结。
可现在,却忍不住一再确认。
似是也看出了谢长安的紧张与不安,蓝瑾瑜再度微微一笑,正色道:“你放心,我不会后悔。更何况,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也没资格后悔。”
谢长安抿唇点头。
虽然心里依旧有些不安,但还是决定相信蓝瑾瑜。
“那你这次,就把兵权交出来?”
蓝瑾瑜沉吟:“放心,我总会交出去,如果这擂台上能出现一个武学高手,我指点他一二便会离去。若是擂主武功还不够高,我会将自己的武功教给他,再指点一二。时间都不会很久。”
谢长安知道蓝瑾瑜素来心系天下,如此决定也在情理之中。
但还是忍不住由衷赞了声:“将军高义。”
蓝瑾瑜哈哈一笑,没再说话。
谢长安只觉对方豪气干云,让人神往。
两人不再说话,只凭栏远眺擂台,关注着场上的一切。
这里离擂台极远,谢长安是完全看不清台上情况的,只有蓝瑾瑜练武之人耳聪目明,才能看见。
这地方是蓝瑾瑜选的。
她很清楚,那些人打完擂台后自己再出场,可以说已经占尽便宜。因为别人一路杀上擂主的位子,可以说是一场场车轮战轮下来的,等打败所有对手,只怕早已是精疲力尽。而她,按照皇帝的意思,坐在帘后观战,一来以逸待劳,二来也能从擂主的一轮轮厮杀中,熟悉台下人的武功。
皇帝并不知道蓝瑾瑜对武功过目不忘的本事,但他相信有了“以逸待劳”和“知己知彼”这两条优势,自家大将军会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他对自家大将军的绝对自信。
蓝瑾瑜作为练武之人,自然知道自己占尽优势。尤其,她自己还知道自己对武学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不过既然打定了主意要输,她也就无所谓看两眼,刚好,还能看看这届擂主的斤两,估摸一下将来把大军教给他放不放心。
——不只是武学上的斤两,也看头脑上的斤两。要知领军打仗不是单人斗武,涉及到很多兵法和智谋,有些决定输赢的战机更是转瞬即逝。这都需要一个好的头脑!
所谓一通百通,头脑是否灵活,看一个人在擂台上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是可以看出一二的。
只是既然已占了“知此知彼”的先机,就不好再“以逸待劳”。不然就真的愧对自己了。
所以,她离得远远的。起码,等轮到她出场,用轻功赶那么远,得耗损些力气。
这已经是他能耗损自己的极致。再多,皇帝是绝对不同意的。
同时,这也是谢长安给她出的主意,也算为她后来的“输”找了一个借口。
当然,谢长安安排的借口还不只这一个,她已然在路上安排好了刺客,“刺杀”蓝瑾瑜。届时,从这望江楼到对面的擂台,一步一杀机。
这也是释疑天子的无奈之举。想卸掉兵权,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
自古皇帝从来贪心,既防着你,还要你给他卖命到死。
蓝瑾瑜到时只能一路杀将过去,免不得要挂点彩,才好“力竭”地赶至擂台,输掉比武。
这可是谢长安竭尽所能为蓝瑾瑜安排的刺杀。
为了让皇帝相信,她甚至动用了最厉害的几名死士,力求真实。
这原本是她父亲给她准备的随身死士,说是疼她也好、说是维护谢家荣华富贵也好,反正就是怕女儿在皇宫受欺负,甚至造人暗算,安排的随身保镖。
这些保镖在明面上是这些死士,暗地里就是影卫。不同的是,明面上的死士谢长安知道,暗地里的影卫,却是连谢长安都不知道的。
比如,离影。就是她从来未见过的。
另外,为了防止谢长安被别的嫔妃下个药堕个胎什么的,在宫里也一样布置了暗中保护她的眼线。
当然,这些眼线也一样是有的她知道、有的连她自己都不知道。
如今,她将自己知道的死士几乎派出大半,务求伤到蓝瑾瑜。
比武持续很久,既有各名门正派的顶尖高手,又有各邪派的旷世奇才,纷纷上台较量。
这一番比武厮杀,确实精彩。台上的轩辕烈原本是碍于跟皇后的赌约,才不得不设这么个擂台,开这么个比武大会。
原本,他没抱任何希望,只认自己的天下兵马大将军。但是,一路比武看下来,发现天下武林竟是人才济济,高手无数。
他越看越有兴趣,渐渐心思起了变化:虽然让别人取代蓝瑾瑜是不可能的,但是招揽这些人物为自己所用,也是不错的。
向来,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些武林人士是朝堂大患,既怕他们滋扰生事,又不好认真剿灭——毕竟,别说那些都是武学高手,就算精兵尽出,也未必能尽数剿灭;就算是真能剿灭,只怕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为他们浪费巨大兵力,实属不智。
虽说“攘外必先安内”,但那些武林中人毕竟没做什么特别大的恶事,更没有威胁到自己的帝位,其危害程度,远远比边疆外患小得多。
如今看来,当初没有剿灭这些,武林中人是对的,他们不只对自己无害,甚至还可能为自己所用呢。
将来若是能让这群江湖子弟上阵杀敌、为国效力,也是不错的选择。不用替代蓝瑾瑜,但是可以按武功和谋略高低,各封其位,让他们各司其职,为戍国守疆都尽一份力。
皇帝心中的!如意算盘越拨越快。
终于,日落西山,擂台也已经打到了最后。
“台下可还有英雄想要赐教?”
连胜了七场,眼看无人挑战,胜者抱拳环视四周,询问。
如果询问之后还无人上台,差不多就可定结果了。
毕竟已经比了一整天,也差不多了。
台下围观者也觉得差不多可以出结果了。
——已经打了一整天,该上的都上了,少林、武当都已下场,各大邪派也没闲着。如今场上胜的便是魔教少主,想来也是没人胜得了他,个别胜得了他的少林高僧、武当长老之类的估计今天也没到场。
然而,一人走了出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