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靠猫上位》第65章


他看上去又老了许多。
或许是被这事情折磨的,这几日都不得安宁。
乐宁像往常那样,对邹德全拱了拱手:“师父。”
那些许久未见的寒暄和关心都无法问出口,若不是她的事情,或许邹德全如今还是老当益壮,不会突然让人将“风烛残年”四个字与他联系到一块儿。
邹德全见她行礼,隔着那木栅栏,忽然有些艰难地动了动腿,竟然对着乐宁缓缓地跪了下去:
“不敢当此名头……你这离家之苦,皆因我而起,我纵是万死亦难弥补。”
乐宁下意识地避了避,近距离看着家中老者朝自己下跪,这种感觉让她十分不安。
她其实是来同邹德全告别的,但直到见了面,又忽而生出几分惶然来,总觉得自己挑错了时候。
接收到她的求救目光,陆宛祯眯了眯眼睛,心中不知怎么竟生出几分不合时宜的愉悦来。
或许是因为乐宁这份难得的依赖。
从以前到现在,乐宁都只在她擅长的领域内出现,不是在做膳食就是在准备做膳食的路上,与人交流皆以食入题,何况大黎吃食丰富,民以食为天,自然不见她遇上什么难题。
故而陆宛祯总有一种难以进入她生活的感觉,觉着乐宁只凭这一技之长,就足够走遍天下。
直到如今——
在处理这些事情上,接二连三地露出不知所措的模样,甚至还下意识地向她求救,这种需要她的感觉,让陆宛祯愉快极了。
她头回觉得自己是个太子,从小受到诸多的锻炼真好,乐宁所有擅长的东西,她皆可替这人应对。
阿宁只需要永远做她喜欢做的事情就行。
在这一刻,陆宛祯的想法同陆必珩夫妇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她慢慢往前走了一步,有意无意将乐宁挡在身后,身为大黎太子,她不论受何人跪拜都受之无愧,自然很是坦然。
“事已至此,邹公如今追悔亦是无用。”
“你应当庆幸,乐家夫妇竟让阿宁拜入你门下,得你庇护这许多年,否则,此刻你只能在城外的无名坟堆里做个孤魂野鬼。”
“如今阿宁惦记你多年师恩,特来看看你。”
她说完,乐宁才点了点头,从她后面站出来,看着邹德全,认真地开口道:“是,师父,虽阿宁不知当年你如此行事究竟出于何目的,但依然感念师父多年来的照顾。”
“日后或许再难同师父相见,还望师父,多多保重。”
乐宁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又对他拜了拜,成全了这一场师徒情分。
她抬头时,见到邹德全眼中闪烁着泪光,嘴唇颤动,冒出一句哑然的话语:
“奴才何德何能……”
邹德全看着她,想着,若不是因为自己,这人今日该是穿着大红常服的太子。
日后是要受万民景仰的天子。
他何德何能,当得这一声师父呢?
乐宁不知再说些什么好,干脆咬着牙转身离开,再说下去,她觉得自己就要因为这一场分别落泪了。
陆宛祯冷眼看了看邹德全,转身跟上了乐宁的步伐,并未计较这人走在自己跟前的事情,只不远不近地坠在她身后,陪着她一路出了地牢,回到院儿里。
乐宁在院子里晒了好久的太阳,等到差不多午时,才想起要跟陆必珩夫妻一同用膳的事情,有些茫然地起身往那边而去。
刚走两步,她看到在另一边悠然喝茶的陆宛祯。
察觉到她的目光,陆宛祯放下茶盏,舔了舔自己下唇上残留的花茶味道,将那最后一点芬芳吞下,才慢慢道:
“没白陪你一早上,这会儿终于还能想起我。”
乐宁对她有些难为情的笑了笑,抬手轻轻刮了刮自己的脸颊,同她道:“殿下的关怀我心领了,郁闷一早上了,如今我已好些了!”
“没有愁眉苦脸了,你看!”
乐宁说着抬手戳到自己的唇边,给自己手动扯出了一个笑容。
陆宛祯忍了忍,还是没忍住自己的笑意,看着她的动作,不知为何有些手痒,蓦得凑到她的身旁,抬手捏了捏她的脸,感觉到指间仿佛摸到云朵那般的柔软。
乐宁略有些吃痛,倒吸了一口凉气,双目圆瞪看着她。
陆宛祯又捏了捏,这才解气道:
“行了,原谅你冷落我一早上这件事了。”
等她终于松手,乐宁揉了揉自己的脸颊,小声嘀咕:
“是我不跟你计较才对,居然捏这么用力……”
陆宛祯装作没听见,迈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走在她的前面。
直到快要到陆必珩的院子门口,陆宛祯才减缓了速度,若无其事地走到与她并列的位置上,与她一同入了院子。
……
陆宛祯和乐宁一同入了院子,瞧见在外头站着的陆必珩,长身而立的男人对陆宛祯略一行礼,唤了一声:
“储君。”
陆宛祯倒是不敢在国公府内端着身份,立刻喊道:“舅舅。”
陆必珩点了点头,看向乐宁,神色温和许多,就连声音都刻意放低了许多,对她道:
“你娘亲已吩咐人开了席,今日是你回府的好日子,本该在陆家正厅开家宴,想来你应当还不大适应,故而已将家宴往后推了推。”
乐宁笑着应道:“谢阿爷体谅。”
她确实不习惯突来就跟一大家子人一同用餐,尤其是她做主角的情况下。
如今能提前留时间做个心理准备,她实在是松了一口气,而后又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爹娘的关爱。
乐宁对陆必珩夫妇的好感度再提升了稍许,往院内走去,远远地就闻到一股香味。
她动了动鼻子,努力分辨:
“这是……烤鱼?”
听见她的声音,周芫桐从屋内走出,今日她脸上堆起的笑容比以往一年都多,她却半点未察觉,看向乐宁的眼中仿佛盛着一池秋水。
“阿宁过来了,快进来。”
乐宁乖乖地跟着周芫桐往屋里走,见到榻上摆着十来个盘子,其中一道散发着霸道味道的正是她方才闻见的烤鱼。
当然,她不觉得普通的烤鱼能登这大雅之堂,于是好奇地看了看,又仔细分辨了一下其中的味道,蓦地亮起了眼睛:
“那道……莫非是传说中的鱼腹藏羊?”
瞧见乐宁的注意力转到其中一道主菜,周芫桐便温声应了她一句:“是,你若是喜欢,用膳之后我便让那厨子过来同你仔细说说这菜肴如何得做。”
乐宁欣喜地应道:“谢谢阿娘。”
周芫桐见她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给她递了一双筷子,冲她眨了眨眼睛:“趁你阿爷未来,你可偷偷先尝一口。”
乐宁被她的语气逗笑,道:“儿不至于这样迫切,可等阿爷来后一并用膳,方才是许久未见此菜,有些情难自抑。”
这是她在现代尝过的菜,属于鲁菜之一。
传说中鱼腹藏羊乃是春秋时期易牙所创,以羊肉、冬笋、香菇等切成米粒状,加入佐料煸炒后填入鱼腹中,而后将鱼烤熟,以其鲜味而得名。
更有一说法,言道汉字里的鲜,最初的繁体写法是三个鱼,因鱼乃众味最鲜,等到这“鱼腹藏羊”出现之后,鲜才是如今的鱼加羊的模样。
可见此菜的诱惑力。
乐宁在现代尝的这菜味道一般,可能是厨子水平问题,也可能是别的什么。
但如今在另一个时空忽然又见到这味道,一来有些怀念,二来也是真觉着自己离传说如此近,情怀熏陶下,她难免带上了期待。
如今只从色、香来判断,她就知道,这厨子的手艺比起她现代尝到的要好的多。
这烤鱼的技术,与自己的师兄相比,倒是也不分伯仲。
想来能在陆国公府待下去的厨子,也定是有绝活在手中的。
乐宁心中不由期待起来。
……
与此同时。
院落外。
陆宛祯与陆必珩说起乐宁对邹德全的观感,而后又十分恭敬地开口道:
“我有一法子,舅舅可听听以作参考。”
陆必珩便让她直言。
陆宛祯说起对邹德全的处理法子,顺道提了一句:“方才他着人给我送话,言道他身后,望安的食肆留于阿宁,因阿宁在食肆中留了许多心血,如此便聊做慰藉。”
陆必珩眼中杀意蹦…射:“他倒是想痛快!”
可他只想除了这阉…人而后快!
陆宛祯没吭声,往日里只见到这位舅舅在朝堂上默不作声的模样,更多的是见到他在周芫桐的身边为妻子添衣的姿态,因未见过陆必珩上阵杀敌时的气势,所以这是陆宛祯头回感受到这位舅舅的杀意。
让她都不禁有些胆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