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重生之佞臣》第116章


卫初宴这人忒坏了。
看她这个讨要糖果的样子,卫初宴心里发疼又发软,最终无奈道:“我已有了发情期了,是个大人了,如何还能总抱着你睡觉呢?”
“长成大人了,便不是我的卫初宴了吗?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就因成人了,便连喜欢的姑娘都不能抱着睡了?”赵寂的声音有些委屈。
卫初宴给她逗笑:“不害臊,我几时说过你是我喜欢的姑娘了?”
赵寂已经很清楚她的口是心非了,娇娇笑了一下,并不在意她的不坦诚,凑的离她近了些,想要跟她亲近。那桃花香便萦绕过来,使得卫初宴身体的火又烧了起来,她屏住呼吸,往后边缩了缩:“莫要。。。。。。离我这样近。”
紧绷,如同春蒐猎场上黄杨硬弓绷直的弦,如同长安的码头上停泊的那些货船下拉紧的锚索,她无一刻不紧绷。
身体上的折磨还在其次,精神上才是真的干渴,第一个发情期就混杂了那么猛烈的药物,深刻于血液中的本能一直叫嚣着要让她离开这座孤单寂寥的庭院,去寻找甜美可口的、可以标记的坤阴君。她先前同赵寂说,她能捱过去,她让自己的身体得到了暂时的满足,精神上的空虚却一直无可抵御,从前她和赵寂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相互触碰、缠绕得那样紧密,她们可以通过这种的相互抚慰、相互满足来抵御精神上的干渴,况且那时她们是相爱的,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精神上也不算真的不能满足。
可是眼下,只有她一个人,怎么够?
尤其身边还有个不晓事的小混账一直撩拨她。
“都是去了青楼的人了,怎的还是没长大呢?”
不知是今夜第几声叹息。
赵寂撅起了嘴:“你是不是嫌我了?”
“不是,只是。。。。。。你不知道你总往我跟前凑,会让我很辛苦的么?”
“我只是想同你亲近。”
赵寂见她真的难受,纠结片刻,抱着被子往外挪,挪啊挪的,身子都挨到床边了,卫初宴急忙喊停,她也不嫌那姿势难受,亮晶晶地看着她:“这样行么?我不闹你了,你不要那么辛苦。”
这个娇儿。
。。。。。。
无论如何,这个重生后的第一场发情期,还是在难言的混乱与小小的温情中慢慢地度过了。有了先前的教训,卫初宴命人特制了抑制发情期的药丸,随身带在身上。她成了北军统领,反而空闲了许多,从前她得领着兵卒打马走街,维护一方治安,如今成了日日端坐于官署的卫统领,北军虽然事情也多,但是只要是要过脑子的事情,对于卫初宴便不算是什么大事,顶多是耗费一些心神罢了。她每日里在官署处理完军务,有时去北军营地巡视一番,有时也去校场看人演练,大多数时候,还是在帮着贵妃处理事务,或是去爹娘那里看一看自己的产业。
官不言商,时人也一般将商贾之事看作下等人才行的事,卫初宴前世初到长安时吃过没银子的亏,此时也并不像其他官员一般瞧不起商事,况且她先前对付外祖,用的便是商人的手段。况且她手下养着好些人,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爹娘倒是总有顾虑,劝她不要管商事,她被劝过几次,便也试着将心神从商铺收回来,只偶尔去爹娘那里看一看,说是看铺子,不如是借着机会去陪一陪爹娘了。
她从前不能理解娘亲为何会郁郁而终,也不能理解为何娘亲死了爹爹就跟死了一样出家了,她觉得自己不会是爹娘这样的人,但是前世一场惊梦,她才发现,自己也是惯于将事情揽在身上的人、也是能为了所爱做出惊人之事的人。
这一世的许多事情都与前世不同了,她很珍惜和爹娘在一起的日子,也愧疚于不能满足二老为她相个妻子的心愿,因此时常过来探望爹娘,一家三口,无论是一同忙碌做事还是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顿饭,都是极好的。
也是前世的她所求不到的。
卫初宴在北军统领这一职位上坐的安稳,却不知道皇帝陛下差一点便将她的职位给革除了。
卫初宴想的没错,那太监最终还是将她的“隐疾”告知了陛下。器重的臣子竟有这么大一个毛病,赵钰当时惊的差点将药碗摔出去,又想到先前刚刚给卫初宴升了职,顿时一阵后悔。
北军是拱卫长安的要军,北军统领何等重要的一个职位,竟然让一个身患这等隐疾的人得了去?
思及此处,赵钰几次起草诏书,又迟迟盖不下去印玺。
后来他自己想通了,卫初宴有无妻子、能否标记人,那都是她的事情了。他要一个纯臣,这个臣子不能娶亲、不会被妻族所扰岂不更好?况且患有这种病的人一般清心寡欲,他先前担心卫初宴会影响到未来的帝王,现在看来,这一问题似乎也迎刃而解了。
况且赵寂为了他拔擢卫初宴的事情高兴了好些日子,但只为了赵寂高兴,他也不介意把这一一个职位交在一个本来就有能力的人手中。
罢了,不过是有一点点的小毛病罢了。赵钰权衡良久,终究没有撤换卫初宴的职位。
国事解决以后,私心上,赵钰反倒对卫初宴有些同情,尤其是他自己如今重病缠身,说声不好听的,过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可他是帝王,虽然能享欢乐,又哪来这句话里的自由呢?
抱着这样的心态,帝王陆续赏赐了这位新上任的北军统领一些物什,招来了一些人的眼红,也为卫初宴再推了一波声势。
同时,朝中也陆续有些风言风语传出,围绕的便是卫初宴身患隐疾这一事。
这事说来,也有些巧合。
不是太监传出去的。那太监自知对不起卫初宴,先后告知了九皇女和陛下后,便再未在人前吐露过什么。而帝王也不会闲着没事同人说臣子的难事,这消息,还是从九皇女那边传出去的。
那日在林泉宫外得知的消息,对于一直喜欢着卫初宴的赵玥而言无异于是晴天霹雳。她本来受打击而离开了,回宫之后,思来想去,却又觉得自己放不下卫初宴,但若要她再去追求卫初宴,她好像也做不到了。
正处在两难的境地,恰巧有要好的朋友进宫与她叙话,她因此同好友倾诉了,只是将卫初宴的名字给隐瞒了下来。
可是巧合的是,上次九皇女追着卫初宴过去的时候这人也在,也是看出来九皇女对那年轻臣子动了春心的几人之一,想到公主招驸马也算是件大事,这人还打听过那位大人的消息,正巧知道,那就是近来平步青云的小卫大人。
如今九皇女一倾诉,那好友还能没有对号入座的本事吗?得了这么大一个秘密,她回去便忍不住传开了,这样一来二去,许多人都知道了卫初宴的这件事,有些人觉得这事天方夜谭,但也有少数人觉得不会空穴来风,各人的想法,倒也各自有趣。
第一百零七章 护食
谣言传到卫初宴这个正主耳中时; 已然发酵到了一个难以收拾的地步了。与此同时; 她在上下朝时偶会接到别人投来的同情鄙夷或是暗含惊讶的目光; 谣言这种东西; 起先说的人少,后来说的人多,起先信的人少,但随着说的人变多; 信的人也会随之变多。
到了现在,连与卫初宴相熟的那些人都坐不住了,已有好几个朋友旁敲侧击地问过她的身体,甚至还有人想了歪招想要把她往青楼引; 由此一窥真相。这是损友才能做得出来的事情了; 真正的好友; 信了的、或是不信的,一边提醒着她注意这谣言的影响,一边四处奔波着; 找了好些神医、偏方过来交给卫初宴。
卫初宴还能怎样?旁人有一千张嘴; 而她只有一张; 自己申辩是不可能了; 况且这事在她看来也不尽带来了坏处。
比如有一点,近来府上就清静了很多,少了很多借着各种理由往她府上送男人女人的交好之人,往日她处理这种事务,一来要顾及送礼的人家的心情; 二来要小心着不让那醋罐发现,有时也会觉得烦累。
再有一点,这谣言一散开,去她爹娘那边提亲的人也少了,她也不会无端遇上需要搭救的年轻小姐或是公子了,爹娘是早就知道女儿心在朝堂,恐怕不会很早成婚的,这样一来也乐得落个清净,只是每次想到这谣言,做父母的总也有些膈应,这也只能让他们自己慢慢过去了。
因为卫初宴已然不打算去辟谣了。
自己这边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出在万贵妃身上。
她的真实情况,知道的人不多,万贵妃算一个,原本万贵妃一直以为卫初宴还不能成事,不过后来赵寂有一次在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