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女主成天跟我百年好合》第126章


“嗯。”洛锦书应声点头,又往她身边凑了凑,拉起她的手放在唇边亲吻着,非常虔诚的应了句,“我听到雅清你的愿望了。”
“我会的。”
第一百一十八章
洛锦书此次出行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微服私访那么简单。
体察民情是其一; 为的是亲自体会到人间疾苦,继而推出更加适合民生的政策; 努力提高百姓们的生活质量。
而其二则是谈判。
这也正是她为什么一路南下的原因,因为她知道,近期朝中将会经历一个浩劫。
先皇驾崩的突然; 给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朝中动荡且不说,更是为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这其中,当属这片最难控制的蛮夷之地。
先皇在世的时候便与他们交手过很多次; 也曾想过各种方法对他们进行镇压或拉拢,但效果并不明显。
说白了,还是先皇太过心软; 总是顾虑的太多,想着或许还有可以缓和的机会,便迟迟没有做出大动作。
但洛锦书不同,她向来不是这样优柔寡断的人。
自打她上任起,不光为百姓们做了不少事,也还雷厉风行的推出了不少政策。
就譬如; 她推出了限蛮令。
所有臣民皆不可与蛮夷人保持联系; 不可同他们进行生意往来,粮食布匹等这些生活必需品也不能卖予他们。
不光如此,她还派遣了不少将士们长期驻扎在周围,不叫这些人踏出自己的领域半步。
这样长期的压迫和控制,就算他们的首领能受得住; 下面的人们也一定不会受的住。
民心都稳不住了,何谈坚持一说。
洛锦书这般想着,微微勾了下唇。
她这次来,便是准备再给他们最后一个机会,如果愿意归顺于我,那一切自然好说,五谷丰登粮草满仓,但若是不愿意配合,那……后果自然可想而知。
这场谈判的胜利,她志在必得。
洛锦书原本是这么想的,但事态的发展却突然出乎了她的预料。
马车赶了好几天的路,终于到了这片地方,蛮夷之人的首领呼尔狄一早就收到了她要来的消息,直接派人站在边境处迎接她,像是还要尽那可笑之极的地主之谊。
洛锦书起初并没打算叫安和他们一行人跟着进去,但安和放心不下,还是执意要跟,于是到最后洛锦书还是将她带在了身边。
这一路上她也曾对安和透露过自己来这里的目的,所以对于这件事情,以及洛锦书接下来要做些什么,安和都是有所了解的。
她原以为在这么长期以来的压制下,这块土地早已应该民不聊生了才对。
但却不尽然,来接她们的那些人打老远一看就红光满面,估计是因为伙食很好,个个全都挺着大肚子,模样看上去壮的很。
或许是障眼法吧。
安和这样想。
专门挑几个模样最好的出来迎接,或许就是想叫洛锦书看看,其实没有她的庇护这帮人们依旧可以过得很好。
内里到底有多么不堪,恐怕一会儿就能见到真章了。
她这般想着,微微抬起头来看向了洛锦书的侧脸,见她眉目间起初还裹着一片自信和轻松。
但随着逐渐的深入,那抹洋溢在她脸上的轻松渐渐的消失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染上了眉梢的沉重。
不对劲。
出现在她们二人眼前的景象非常繁华,大大小小的粮仓,遍地奔走的牛羊,以及一个个看上去生活的非常幸福的人们。
全然没有一点受到限制后,活的苦不堪言的模样。
被那些人引着去见呼尔狄的路上,洛锦书还有意偷偷戳破了几个粮仓,见里面流出来的全部都是真真正正的粮食,完全不是假的。
也真是奇了怪了。
眼下的场景,让洛锦书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
蛮夷之人待的这片土地并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哪怕就是勉强种下去了,得到的收成也根本不够作为这些人的口粮。
所以要想生存,他们必须要通过交换亦或是买卖来获取粮食。
按理说她推出限蛮令这么久,他们肯定早就弹尽粮绝了才对,怎么竟然还会平白无故的多出了这么多粮食。
这其中怕是有人在作祟吧,能有这么大的权利叫人冒着生命危险去给这帮人偷偷运送粮食的,恐怕也就只有那个人了。
董太后。
“啧。”在意识到这些后,洛锦书攥紧了拳头。
……
因为事情有所变动,所以洛锦书一早准备好的那些说辞全部都没了用。
于是在和呼尔狄见面后,有关归顺这一类的字眼洛锦书一概没提。
就只是说自己刚好来这边办事,便顺路过来拜访拜访,先皇在世时所建立好的良好关系可万万不能摒弃。
“呵!”那呼尔狄跟洛锦书不同,性子直得很,说什么全部都是直来直去的,一点也不藏着掖着。
所以在洛锦书刚说完那句话后,他便一拍桌子,瞪着眼睛对洛锦书道:“既然这样,您为何还要限制我们,不如把限令就此撤了!”
你看那模样可真跟要吃人似的,任谁看了恐怕都会被吓得变了脸色。
但洛锦书却还是那副游刃有余的模样,一点也没受到他的影响,气定神闲的喝了口杯中的酒,轻轻点头说自己之后会做考虑的。
紧接着还未等呼尔狄再说些什么,洛锦书便主动过去敬了他一杯。
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竟然主动去敬别人的酒,这种放低姿态的模样可真是少见。
或许真的会有缓和的机会,有可能等这小皇帝一回去,限令就会撤掉吧。
在场的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但……他们全部都猜错了。
这人可是当初连董太后都能骗过的狼,向来心口不一,几乎没人能猜的到她的想法。
她在呼尔狄这边待了一天,跟人家兄妹相称,喝酒吃肉,载歌载舞。
但当她刚一离开,重新坐回马车上的那一刻,那抹挂在她脸上的笑便不自觉的淡下去。
“你是怎么想的?”当时安和这样问了她一句。
洛锦书只回复了一个字。
“打。”
……
洛锦书成了皇帝后,废除旧制度,推出新制度,真真是做了不少事情,这些都是大家能看到的。
但与此同时,她在暗中也做了不少事情。
包括大兴农业,包括培养精兵,甚至还和孙宁玉的父亲孙捷一直有私下的联系,很多她不方便去做的事情,全部都是委托他来做的。
所以现在的这片疆土,早已和之前的不同了。
既然谈不成,那就打。
所以在洛锦书刚一回到朝中后,她便直接下了军令,率领众多将士们直接驻守在了蛮夷,一举猛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呼尔狄倒也不傻,尽管洛锦书已经向他做出了承诺,但他也并未完全放松警惕,所有的防备依旧很坚固。
况且这块地方真真是极难攻下,因为生活的领域不同,蛮夷人自小就要比中原人强壮,动作也更为敏捷,打起仗来又狠又稳,这也就是为什么先皇一直不敢轻易对他们下手的原因。
但总不能就这么任由他们下去,必须要有人率先突破这层困境。
洛锦书无疑就是这个人。
自打这场战役开始打响之后,她便一直和将士们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她的存在便是对军心最大的鼓舞。
跟着一起来的除了本领高强的江易外,还有安和。
其实按理说她不该来的,毕竟她并不会武功,也不会上战场打仗,军事方面也是一窍不通。
但就是这样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于洛锦书而言却是个定心针,只要安和在,那么她便能一直勇敢下去,所向披靡。
驻扎在此地的每一个夜晚,全部都因为安和的笑脸逐渐变得温暖。
……
这场战役一直打了整整二十一天,到最后还是蛮夷人败了。
当着所有将士们的面,洛锦书斩下了呼尔狄的首级,给了所有还在坚守着的将士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在这一晚,军中的士气高涨到了极点,拼命了这么长时间的将士们,终于可以安安心心的坐下来,点燃几把火,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好不快活。
安和跟着江易忙了半天,好不容易将这帮将士们一一照顾到了,也准备坐下来休息休息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不见了洛锦书的身影。
她顿了顿,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