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左妻右女》第43章


门。
皇帝,百里茗曦并不想搭理,可是,想到他是腹中孩儿的生父,也就任由他待在自己宫中了。
渐渐的,除了早朝离开之外,皇帝将所有事情都搬到了百里茗曦所住的宫殿中,似是知道百里茗曦不喜与他同床,于是皇帝专门让人在殿中设了张软榻。
赵幽出生之时,皇帝守在殿外,俨然就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虽不是初为人父,但是在皇帝心中赵幽就是他第一个孩子,那日,是皇帝继位以来,第一次罢了早朝。
生完赵幽后,百里茗曦已经力竭,只能躺在床上微微喘息。
接生的嬷嬷告诉百里茗曦,是个小公主,百里茗曦愣了一下,皇室的女子,终是免不了和亲的命运啊!
当机立断的,百里茗曦让那嬷嬷给众人报生的是个皇子。
皇帝出征了,这是百里茗曦从宫人口中听到的。
难怪,这几日没有见到他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百里茗曦陆续从宫人口中听到关于皇帝从北关传回来的捷报。
听着宫人绘声绘色的叙述,百里茗曦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继续逗弄着那瞪着大眼睛笑嘻嘻看着自己的孩子。
皇帝被困北关!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尚在襁褓中的小家伙正在哇哇哭闹,百里茗曦心中一紧。
罢了,就当是完成约法三章中的第一件事吧!
于是,百里茗曦将赵幽交于靠的住的宫人照料,自己则只身一人出京而去,直指北关。
当百里茗曦出现在北关时,皇帝惊呆了,当时,他正准备带领剩下的将士与城外的蛮夷决一死战。
百里茗曦让众人再等等,来的路上她已经将皇帝被困北关的消息告诉了路过的各州府,若是不出意外,今日傍晚十分,援军就会到北关下。
这消息,无疑给了众人一颗定心丸,于是剩下的就只有等待。
傍晚十分果如百里茗曦所言,北关下来了援军。
短兵相接中,百里茗曦一马当先,率领着皇帝一众犹如一把利剑,直刺北方蛮夷的营帐中,局势瞬间便扭转了过来。
回朝之后,所有功劳百里茗曦都推掉了,拒绝了皇帝要昭告天下的要求,默默回到自己的宫殿之中,一心抚养赵幽。
皇帝来过,百里茗曦只是告诉他这是她为他做的第一件事。
之后皇帝恼羞成怒而走。
本来,百里茗曦以为自己会为皇帝做完三件事后才会离开皇宫,但是事事难料,她在这后宫中却遇上了让她伤了一辈子的人。
初见玉妃,是因为赵幽喜爱玩闹,跑错了地方,于是那女子将赵幽送了回来。
相谈中,百里茗曦发现这女子竟是如此的聪慧,很多东西一点就通,而且她是第一个对自己说要活得洒脱的人。
或许是寂寞,或许还是因为别的什么,那一刻百里茗曦动心了,从没想过的,百里茗曦居然对一个女人,还是自己丈夫的女人的女人动心了。
临别之时,她告诉自己她要回乡去省亲,于是像着了魔一般的,百里茗曦将已经三岁的赵幽托付给宫女。
如那玉妃所说,百里茗曦这一次要做一个洒脱之人……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出去了一天,回来就已经这么晚了。
百里茗曦同皇帝的恩怨会在这两章内揭晓,包括了她和玉妃的故事,以及为甚百里茗曦要布下这么大一个局。
第55章 百里茗曦(下)
阳春三月;江州一脉最是繁华;鱼米之乡;来往的客商络绎不绝,当今皇帝继位后开了这海关司,于是江州的客商们纷纷走起水路,将本朝的琳琅物品运到海外去,这样一来;使江州更加的繁华。
江州易水县;本是一个临江的小水乡,却不知何时出了两个顶天般的大人物,于是江州便有了张、王两家大门户。
今早起床;易水县的百姓便发现了不对劲;一大清早的如临大敌的县官便带着两大豪门的当家等在县门口;似乎是在等什么大人物。
于是百姓们议论纷纷,最后得出共同的结论,那就是从这小县城出去的两个大人物可能要回来了,所以县官大人才会这样的紧张。
果然临近傍晚时分,一大队人马缓缓开进这小县之中,只见县官大人赔着小心在那八人抬的大轿边,身后还跟着张、王两家的当家人。
有几个之情的人士知道说,轿中坐的是当今皇上的妃子,王家的长女,王惜玉。这次便是她回乡省亲来了。
百里茗曦是先玉妃几天到易水县的,此时正坐在一间临街的厢房中品茶,目光却落在那轿中人身上。在百里茗曦的身后立着一褚衣温润的青年人。
“伯涛,你可知我为何带你来此?”
百里茗曦轻轻吹了吹浮在茶汤上的茶叶,将茶水送入口中。
“波涛不知,请小姐赐教。”
温润的青年人恭敬的立在她身后,目光中满是敬仰之色。
“此地是江岸,往来客商却很少,若是在此处将上等的绸缎运送出户,那么,能得到的收益,可想而知。”
百里茗曦淡淡扫了青年人一眼,缓缓开口道。
“伯涛受教了,伯涛现在就去办。”
这青年人是百里茗曦在来江州的路上遇见的。
他本是名药材商人,也是个赤脚大夫,在路过那清风寨时,被山上一伙匪盗截住,恰逢百里茗曦路过,便出手将他救下,相谈之下,发现这青年人是个可造之才,于是便带在了身,教其经营之道。
青年人姓苏,名伯涛。最让百里茗曦感到欣慰的是,在得知百里茗曦是百里氏的传人时,苏伯涛还能坦然处之,并且表示愿意入百里氏,成为百里氏的附族,于是百里茗曦将百里氏的大部分生意交由苏伯涛经营,而苏伯涛也没有辜负她的期望。
当百里茗曦一袭白衣出现在王家府门外要求见玉妃时,玉妃惊呆了,没有想到皇后娘娘会独自离宫跑到离京这么远的江州来寻自己。
一时间,玉妃呆在门口,看着如谪仙般盈盈而立的人儿,竟忘记了邀她进府,两人就这么呆呆的在王家府门外对望着,只是,一个在门里,一个在门外。
两日相处,百里茗曦满意的听到玉妃舍掉了那‘皇后娘娘’的称谓,从而改口叫‘曦姐姐’,这样的转变一度让百里茗曦欣喜。
只是好景不长,百里茗曦发现,对于玉妃来说,对于她,只有那姐妹之情,并没有男女之间那样的爱恋,有的只是依恋之情,却不是想要长相厮守的夙愿。
一切的一切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想通这一切后,百里茗曦终于淡淡在守在玉妃身旁,此生只要伴着她便足矣。
妃子省亲,向来只有半月时间,于是半月后,百里茗曦随着玉妃一起返回皇宫。
纵然心中有千百个不愿回去,但是,只要想到能够伴在玉妃身旁,那就足够了,更何况,九郎也是她放心不下的啊。
同玉妃一道回京的路上,不幸的遇上了劫匪,官兵不敌,玉妃和百里茗曦被掳上了匪营中,那一刻,玉妃哭了。
玉妃说她想回去,她说她想回到那富丽堂皇的皇宫,她想回到那江州的鱼米之乡,她想要再见一下她的儿子。
最后,玉妃说,她好喜欢曦姐姐。
一瞬间,百里茗曦有些动容,冲动的将她揽入怀中,可是还未来得及将心中那炙热的感情一一倾诉。那些盗匪便将玉妃带走了。
百里茗曦苦于内力受制,只能眼睁睁看着玉妃被带走,一狠心,百里茗曦宁愿折损自己的修为,强行的冲破内力的制约。
在那匪营中的一夜,百里茗曦犹如杀神降世。看着怀中犹如受惊的小兔般脆弱的玉妃,百里茗曦,第一次,怒了。
当附近州府的官兵赶到时,整个匪营死一般的沉寂。
官兵在匪营的大帐中找到了浑身浴血的百里茗曦和她怀中的玉妃。
原本雪白的衣裙已经被血水染红,百里茗曦并不在意,北关的战场上已经有不计其数的性命毁于她手,这匪盗,死的罪有应得。
玉妃醒来的那日,百里茗曦高兴坏了,但那眼神空洞,像是什么都倒影不了眼里。
“曦姐姐。”
那眸子终于慢慢汇聚起焦距,怯怯的声音充满了浓浓的哀伤与不确定。
心疼,心真真是疼了,即使自己被那人夺走初夜的那个夜,心也没有这般疼过,而此刻,面前这女子低低的轻唤,却让心疼了。
“恩,我在。”
将那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