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将(虎万)》第406章


“此次一战,无论是对曹操,还是对刘备,恐怕都没有可能是有速胜,但我军占有天下之广,持久一战,哪怕是曹操、刘备合力也不可能是我军对手,主公倒是不必有所急,可是徐徐而应对也。”
卫涛微微点点头,周瑜所言乃是正理,此时自己并不需要着急,只要是调派兵将以应对就可以。
卫涛默默,不过卫涛的麾下谋臣将领却是不停的上书劝进,各个言明天下人皆是翘首以盼卫涛登基为帝。
群臣劝进,一劝,卫涛力辞之,二劝,卫涛依旧是辞之,三劝,卫涛终于是应下。
而后一应事务当即就此而筹备,旧都洛阳一切恢复旧貌,卫涛就将在此祭祀天地,宣告定都。
各种礼仪自然是有人办理,不过一月就此齐备,而后在一应仪式当中卫涛亲自行到祭坛当前,而后诚心禀告上苍。
“承告上天:汉失其德,天下无主,今已鼎定四方,驱逐外族,保我中原百姓子民安居乐业。依次当承帝业,以安天下之心。吾在此立誓,吾朝必定保万民之安生,逐外族之大敌,令百姓安康,永不首外族之患。大梁王朝,自此而立!”
“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卫涛禀告祷祝上天,声声欢呼自是响起,天下万民臣服,此时民心所向,
欢呼声中,卫涛自换上九龙帝袍,头戴平天冠,双眸一扫,威仪自升,而后卫涛更是大封群臣,人人皆是有封赏。
一时之间,消息传出,天下为之侧目,无人是不知卫涛之名。
闻听到卫涛称帝,刘备当即大怒,立即点兵经汉中,出阳光,直杀奔而来,另外一边,汉献帝也是同样命着曹操出兵,曹操欣然应命。
面对如此,卫涛自然是早有准备,知道自己一旦称帝,那曹操、刘备必定会有所动,当即遵从周瑜之前的定计,立即是命着周瑜前往抵御曹操。
不过相比于曹操,面对刘备一方卫涛却未曾是立即有所动作,毕竟蜀道易守难攻可不仅仅是针对外敌难攻,刘备想要出蜀攻击也是有种种不变,尤其是后勤运粮更是如此,所以虽然刘备先行的倡议攻打卫涛,但现实上却是曹操出兵更快。
当然,卫涛也不是一点防备都是没有,就此立即是派着张辽前往防备。
随着卫涛称帝,战争将起!
第三百八十四章 卫涛欲西攻
转眼之间就是过去一年。
虽然本来是议定卫涛亲自领兵针对刘备,但最后卫涛还是没有启程。
那刘备虽然是亲自领兵,但正如卫涛所想,诸葛亮一生唯谨慎,有着诸葛亮是为其筹谋,其行事之中却是以保证自己兵力为上。
虽然也是有几次让刘备占到了上风,甚至因此而失了一些领地,但终究是没有伤到根本,至于兵力消耗,相比于卫涛,那刘备恐怕更为心痛。
也正是因为如此,卫涛虽然说是坐镇洛阳,但却没有一丝急迫之情,反倒是更是疏理自己疆域。
大汉四百年,煌煌大汉,不知道是有多少人心归附,但随着卫涛种种仁政制定,减少百姓负担,渐渐地麾下百姓也就是民心依附。
“曹操、刘备终究是不肯降吗?”
听着新近派出的使者回话,卫涛又是微微一叹。
也许是当了皇帝总会是自以为天下间自己独一无二,所有人都是要遵从吧!
卫涛在心中暗自是一叹,也许自己还是有些太过高估自己了呢。
卫涛已经是在这一年之中派出了三次使者,所言者自然是当今的天下。
如今卫涛已经是有天下一统之势,治下百姓也是渐渐是安宁,与其他帝皇不同,卫涛也没有什么对刘家赶尽杀绝的想法。
所以在派出使者是许诺曹操、刘备可封王,当然这封自然不可能是实封,不过卫涛已经做出种种许诺。尤其是对曹操。更是许诺他可是领兵西征。日后名留青史不在话下。
可惜正如到了这个地步卫涛不得不称帝一般,到了曹操、刘备这个地位,同样是不可能说是有退却。不说纳封,就是和平都难。
“罢了,事到如今,也少不得要是亲自一战了,先灭刘备再平曹操!”
卫涛决心已下。
这一年时间卫涛自然不可能是抱着天真的心思过日子,一年来也是做着各个准备。蓄积粮草,储备兵甲,随时可以是发动一战。
不过川蜀难行之事卫涛也是知晓,而且到时候自己麾下最为厉害的并州铁骑也是派不上用场,所以卫涛却是要多做准备。
当下卫涛当即就是将糜竺唤来。
“子仲,前些时候我让你以通商身份前往联络川中世家如何,可是有着消息回来?”
“陛下,此事难矣!”
糜竺早年便是跟随卫涛,加上糜竺乃为卫涛后妃,说话之间也就少了一些顾忌。当下就是直接而道。
“刘备与那刘璋等鼠辈不同,在入西川之后。初时的确是有几分沉湎于享乐之像,但其为人能够自省,却是在那诸葛亮一劝之后便是醒悟,重新恢复了以往的躬亲自省,而近些时日来,虽然是为了北上伐我军而是耗用不少,但是在刘备、诸葛亮亲自带领下,也未曾是有多少人可是抱怨,总的来说暂时之间西川人心安定,难以有所动。“
听到糜竺如此一说,卫涛也是感觉头疼,这一世刘备能够入蜀中是因为当时刘璋暗弱昏庸,自己是将刘备引狼入室,并且高官厚禄以待,最后是让刘备取而代之。
而若是说前世,刘备虽然没有这一世那么便捷,但也同样是得到川蜀士族的认同,更有谋士张松献上西蜀地形图,让刘备入蜀变得极为顺利。
换做是卫涛可就没有那么顺利了,要知道卫涛也想过从地方地方找到这西蜀地图,可惜昔日董卓一把火,已经是将洛阳藏书烧得干干净净,如今洛阳虽然经过修善之后,繁华不下于当初,但毕竟底蕴不足。
至于那张松,虽然以往因为貌丑不得重用,历史上也是因此而让刘备得以入蜀,但如今却是益州别驾,颇得刘备信任,不少大事都是同其商议,所以更不会打这样的主意。
刘备毕竟不是曹操、孙权,出身低下的刘备,最不会的事情恐怕就是以貌取人了。
“难道刘备、诸葛亮便是如此生财有道,就算其他且是不说,各种军用也取,那粮食后勤也能保证充足,这就等大耗费,难道就无人有怨?”
卫涛亲自带兵征战,这等花费是有多大自然可知,自己以往不因此而困那是因为自己逢战必胜,而且多次都是以少胜多,但即便如此自己也是在得到冀州之后,才是渐渐摆脱这等后勤苦恼。
即便是如此,卫涛也不敢是言大是动兵,每一次动兵都是有着分寸,以免自己后勤资用不足。
“启禀陛下,这是那诸葛亮之法。如今西蜀严于律法,颇有秦制,在人人皆是公平守法之上,纵然是有人心中不愿,但也无法可怨,要知道在行法之上,哪怕是刘备都不能免,其义弟张飞更因酗酒而几次受罚,蜀中人人皆知,故而到得如今,蜀中无人是敢违令。”
糜竺自然明白卫涛的意思,当下就是苦笑而道。
“不瞒陛下,我也是数次派人暗中刻画蜀道之地形图,川蜀之人本来就是外人甚至排斥,加上刘备如此统领,根本无法是从蜀人口中得知其地形,反倒是露了行迹,损失不小而无成果,不敢再是违也!”
“难道只能够强攻不可?”
攻打西蜀这样易守难攻,又是山路纵横的地方,若无有熟悉向导,又无地形图录,可以说是极难可拿下,真的强来更是不知道要死上多少人才是能够办到,所以当下卫涛还是忍不住再是重复问了一句。
“难道果然是人人皆无怨恨矣?”
“启禀陛下,虽然的确不见有人怨恨至叛,但要说一点怨言也没有那也是不确实。”
糜竺详细思量了一阵之后,却是开口而说道。
“我听人来报,随着刘备晋位汉中王以来,却是有不少有识之士前往相投靠,此是大汉四百年最后的余烈。刘备为人也是英明,对于来投之人尽皆是安置而待,让得蜀中在他们的治理之下颇为是有生机勃勃之感。不过与此同时,原来的蜀中士族的权柄也是为之分化不少,刘备此举,却是让他们私下有些不满。不过若仅仅只是如此,恐怕也不足以让其为之动摇根基。”
卫涛微微点点头,细细而思之,却是微微有所感。
若是正常而言,蜀道易守难攻,若是没有内部士族配合,却是难以攻下,纵然是有法还需要他人为自己筹谋。
如今自己麾下谋臣各自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