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马幼常(南天)》第476章


强劲的东北风,更为这火势的蔓延加了一把大力。很快地。熊熊的火光就映红了半边天际。整个大营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对于曹兵们而言,当务之急已经由迎战眼前的敌军,迅速转变成了阻止火势的蔓延。水火无情!与敌军交战,纵然是不敌落在敌军的手中,还能有一定的生机;但如果身陷火海,想保个全尸都难了。
曹军的噩梦还不止如此,龙骑军马踏连营之后立即退出,随即两万步卒在徐盛和丁奉的带领下掩杀至此,由外至内发动了对曹军的夜袭。一时间,曹仁军的大营就如同在滔天巨浪中上下颠簸的小船。伴随着风雨飘摇,似乎随时都有沉覆的危险。而一些曹兵在极度恐惧的心理下,为了能够从危险中脱身,居然是自己破开了营门。逃入到营外无边的黑暗中。而这一切,正中敌军的下怀。骑兵最喜欢这些游兵散勇的步卒,他们甚至不需要挥刀砍杀,只需驱马践踏,就能把一个个这样的士卒给践踏致死了。
一条条生命在消逝,一抹抹鲜血在飞扬。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曹仁已经是惊呆了。先前他试图稳定住局势,但是大部分的军马都已经失控了,真正还听从他指挥的,不过是身边的一少部分人而已。其余的大多数部队。都已经无法集结起来了。而此时,敌人似乎也意识到他们的存在,开始往这边推进战线。
“赵云?”看到当先冲来的那员大将,曹仁似乎预料到了点什么,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知道自己现在面临的,已经是前所未有的险境了。但是他还不愿意就此放弃,至少不能就这么死在这里。
思绪飞快地转了转,曹仁看了看左近,发现副将韩浩正在自己身旁,当先不假思索地道:“元嗣。速速率军突围前去陈留,告诉魏王此间之事,要快!”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曹仁已经知道曹操这一仗是肯定赢不了了。就算能够攻下陈留,就算能够擒斩关羽。曹操也无法再以疲惫之师,去面对赵云和刘备的两路夹击了。唯今之计。只能够尽快地撤回河北,再从长计议了。
“曹将军,您快走,末将率军殿后便是!”这其中的关键韩浩未必明白,但是他却知道一旦滞留在此被敌人围上了,那十有**是死路一条了。
“元嗣,事关重大,若不能让魏王知晓此间之事,则大事休矣!我是三军主将,赵云不会放过我的,我就是想撤也撤不了,你快带着虎豹骑走!”曹仁心急如焚,连忙疾声对韩浩解释道。
韩浩闻言一阵错愕,低头沉思片刻,忽然一把上前夺下曹仁的头盔,迅速地戴在自己的头上,接着把自己的头盔地给曹仁,这才开口道:“将军乃是三军主将,魏王的股肱之臣,切不可失陷于此,还请将军快走吧!”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曹仁还能说什么呢,当下长叹一声对韩浩深施一礼,这才挥手作别。集中起营中仅剩的骑军,在他们的簇拥下,曹仁从尚未被敌军包围的西门一路冲杀,终于是冲开一条血路,往陈留方向马不停蹄地奔驰而去。
曹仁逃之夭夭了,留下来的韩浩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在被赵云以优势兵力团团围住之后,韩浩也只能一条道走到底了。最终,身边大部分的兵马被歼,突围无望的韩浩选择了横剑自刎,以报曹操的知遇之恩。
是役,马谡先以苦肉计骗过夏侯尚,再以赵云和邓艾里应外合,将三万曹军几乎全部歼灭。除了主将曹仁和千余骑军逃之夭夭之外,剩下的包括夏侯尚和韩浩在内的三万余曹军,居然有将近20000人阵亡,而这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在夜战之中自相残杀而死。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差不多7000余人被俘,以及差不多4000人在黑夜之中打开营门,趁乱逃之夭夭了。只是这些人逃了也就只能是逃了,对整个战局却是几乎起不到任何影响了。
与此同时,在和翼水上游百余里的河东郡,曹军的主将曹彰却是接到了一个噩耗:前天夜里,一支汉军突然神出鬼没地突袭到自己的后方,将自己的屯粮要塞汲县攻克,所有的粮草都被付之一炬。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二百六十章 无奈的攻击
“汲县怎么会失守呢?费耀是干什么吃的?”大营之中,传来了曹彰愤怒的吼声。怒不可遏的他,一时间须发皆张,看起来犹如一头雄狮一般:“我军一路上都有斥候,难道这些敌人是飞过去的不成?”
眼看曹彰发火,一众将领都是噤若寒蝉,没有人敢接他的话茬。这样的寂静让曹彰更加恼怒,看看左右的人之后,曹彰指着其中一人厉声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就没人能够吱一声?伯权,你的斥候营是怎么当的?”
被曹彰怒斥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夏侯渊的长子,负责掌管斥候营的偏将军夏侯衡。眼看曹彰发怒,夏侯衡不禁打了个寒战,斟酌了一下言辞之后,这才嗫嚅着开口道:“斥候营昼夜不断打探消息,但是末将委实不知这是怎么回事啊!”
“岂有此理!”曹彰听了夏侯衡这话之后,更是怒不可遏。忍不住“轰”地一声巨响,右手在桌案上猛地重捶了一下。
截至到目前为止,曹彰的日子并不算好过。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刚刚赶至河东郡的诸葛亮和张飞、马岱他们。原本曹彰打算围点打援,兵压河东郡的同时,也针对敌军的一些防守薄弱地带下手。但是诸葛亮和张飞对他的这一系列的动作不为所动,反倒是集中了自己手头上四万大军,主动东进前来迎击曹彰的主力,对他那些“攻城略地”的行为。可谓是视而不见。甚至就在曹彰的一支偏师攻到上党郡境内。都没有回援并州。
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结果,原本有意设计分散牵制诸葛亮军力的曹彰,最终无奈地发现反倒是自己的兵力被分散了。连续多日的激战下来,双方虽然是各有胜负,但是曹彰愣是被挡在了河东郡的边境而无法前进半步,甚至因为兵力略有分散的缘故,在局面上居然处于被动。
至于先前的那些内应,虽然他们闹腾的很厉害,但是在双方对峙的关键时刻却没有派上什么用场。诸葛亮抵达河东郡的第一时间。立即让川将吴兰、雷铜各率2000人马,扮作曹军前去叛乱的各县。这些叛军也不知道是人头猪脑,还是吴兰雷铜的演技太过高明,一看来的人是作曹军打扮。一个个都是大喜之下开城相迎,结果被顺利地引蛇出洞,继而斩草除根。在连续三座叛乱的县城被攻克之后,剩下的叛军再也没有胆量继续顽抗下去,纷纷献城投降了。
前线久攻不下,后面却又出来大娄子,怎么能不叫曹彰不怒火盈胸。目前所得到的消息也就仅仅就是汲县失陷、粮草被焚毁而已。至于突袭汲县的敌军究竟有多少人,他们又是如何神兵天降一般地攻入位于河内郡腹地的汲县,以及这一部敌军接下来准备直捣邺城还是夹击己方,曹彰对此都是一无所知。只能等待进一步的禀报。而在这所有的事情当中,最让曹彰恼火愤懑的,莫过于敌军居然能够瞒过己方的斥候耳目,也不知怎样地从自己的阻拦下,一路畅通无阻地穿越了河内郡。出人意表地奇袭夺取了己方腹地的汲县。
这一次是夺取了汲县,下一次敌人会干什么?想到这里,曹彰几乎是不寒而栗。正在他怒不可遏之时,就在这时侍从来报,谏议大夫刘晔从邺城赶来。曹彰不敢怠慢,连忙将刘晔迎进大帐来。后者听说曹彰这里的情况。也是大吃一惊。
“既然如此,我想这支敌军多半是走水路,绕过了我军在岸上的防线,突袭了汲县!”刘晔思虑片刻之后,却是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
“水路?”曹彰闻言大感诧异。似乎意识到他在奇怪什么。刘晔点了点头之后,也是细细解释道:“伯权将军自然不会对敌军的动向置之不理。更不会有意懈怠斥候的查探。所以这一批敌军应该不会是从陆路通过,唯一有可能的合理解释,就是他们从水路东进。如今江东和关中已为刘备所有,这两年来他在渭水之滨打造战船,现如今麾下的水军实力极为强悍。而且这段时间又是西风大盛,趁夜走黄河水道突袭汲县,对他们而言这其实并非难事。而且黄河沿岸数百里过于辽阔,我军极难提防这样的奇袭。”
听了刘晔这话,曹彰默然点头,但是随即又是摇头道:“话虽如此,但是我曾经询问过当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