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乌斯藏区。这些归属大秦统辖还不满五年的地区尤其缺乏基层官员,考虑到陛下的基层政策的推行问题,陛下可否考虑多建设一些大学堂?否则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今年乌斯藏去的官员缺口达到了一百三十七人,明年就要达到二百余人,后年就会产生三百人以上的缺额。”
陈渊的话刚刚说完,萧如薰还没有给出反应,许劲光就反驳道:“陈部堂,你这样说是不负责任的,大学堂是说建设就能建设起来的吗?”
“你财政部一年盈余超过一千万两,连着数年年年增长,眼下国库里的银两怕是堆的都放不下来吧?你留着那些银子干什么?大银子生小银子吗?”
陈渊反怼了许劲光一句。
“财政部的银两支出是有规划的!一口气大量的支出未必能达到好的效果,循序渐进的支出才是道理,国库总要留一些战备银子,一些灾荒预备银子,看着多,花起来就和流水一样,是个无底洞!”
“那我缺乏的官员怎么办?乌斯藏都护一个月一封奏表要吏部往乌斯藏派人过去,说藏民不好驯化,需要大量官员投入指导,可我手上哪里还有更多的官员?你让我如何是好?”
陈渊面色不善的看着许劲光。
许劲光一伸手指向了教育部尚书蔡康。
“那你要问教育部为什么不能多培养一些优秀的学生出来,问我财政部干什么?我财政部的经费支出是完全到位的,没有卡你们的脖子。”
这招祸水东引搞得蔡康猝不及防,躺着也中箭。
“教育乃国之大事,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好一个人成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我教育部也不是吃干饭的部门,隆武元年全国才四十万读书人,现在全国入学蒙童已达一千零六十四万,中学堂学生也达到一百七十万!”
蔡康连忙反驳。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眼下就有那么多官员缺额,我可不是一两次听说你们教育部组织的中学升大学的考试难度太高,九成中学堂毕业学生都无法通过考试,每年就那么些人,银子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
陈渊怒怼蔡康:“教育支出比军费支出都要高,你别跟我说你缺钱!”
“夏虫不可语冰!”
蔡康被气的胸口剧烈起伏,想痛骂他却觉与其和他痛骂不如向皇帝表达自己的委屈。
于是他站起身子向萧如薰诉苦。
“陛下,臣自从担任教育部尚书以来,战战兢兢,任劳任怨,不敢有一丝懈怠,唯恐辜负了陛下的重托,可是大学堂的建设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如果仅仅只是建筑,那反而容易多了。”
群臣将目光投向了坐在上首一直不曾说话的皇帝萧如薰。
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隆武二十年(下)
坐在上首,四十八岁的皇帝萧如薰深吸了一口气。
“你们都坐下。”
站起来的几个人老老实实的坐下。
“太子,你是怎么看的?”
萧如薰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是扭头看向了坐在侧后方的萧振邦。
萧振邦年已二十五,已经长大成人,从他十八岁开始,萧如薰就带着他一起处理一些日常政务,让他熟悉政务的操作方法和群臣惯用的推诿手段。
萧振邦站起身子。
“儿臣以为,此事并非是某个人的过错,也不是考试的过错,而是新式学堂教育体系确立时间尚短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蔡部堂说的对,教育乃国之大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竿见影在教育上是不正常的。大学堂的建立需要考虑到很多东西,后续的支出远远超过建设的支出,合格的老师,合格的祭酒,合格的地方环境,还有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东西需要支出,所以这也是财政部力所不及的地方。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需要我们立刻做些什么,只需要按照眼下的计划一步一步的实施,不用十年,这个问题自然而然的就解决了,那个时候再回想现在,也许会产生很好笑的感觉。”
萧振邦说完之后便坐下。
萧如薰看了看群臣。
“都听到太子是怎么说的了?”
“是。”
群臣回复。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加大财政支出就能立竿见影的事情,朝廷规划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多提及那些有的没的,也不要多做争吵,那没有意义。”
“臣惶恐。”
“臣失言。”
许劲光和陈渊站起身子认错。
萧如薰让他们坐下。
“教育是百年大计,官员选拔也不急于一时,缺乏官员,那就尽量多安排一些官员去这些苦寒之地多多历练,所有新选拔的官员都要去苦寒之地多做历练,去的越远,越是荒芜苦寒,以后升迁就能得到更多的照顾。这是朕一早就安排妥当的,边远地区基层官员优先提拔,隆武八年以后选拔的官员全部都要前往边远苦寒之地历练三年以上才能往回调,有这些政策打底,缺官员不是最大的问题,陈部堂,你不要太忧心。”
“臣遵旨。”
陈渊表示明白。
“但是教育问题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按部就班固然重要,但是让更多的人读书,让更多的人识字,这是朕一早就定下的目标,如今大秦的人口数目大量增长,未来对教育的需求会更大,谢部堂。”
萧如薰点了谢禾的名,自从土改任务结束之后,萧如薰就把在全国各地都历练过的谢禾调回中央担任了民政部尚书,一干就是八年。
听到萧如薰点名,谢禾立刻站了起来。
“陛下。”
“大秦今年的人口普查做的怎么样了?”
“回陛下,今年的人口普查已经结束,大秦今年新增人口三百七十八万六千七百三十九人,较去年多了二十七万人,如今大秦已有人口一亿六千一百零五万余。”
萧如薰点了点头。
“从隆武三年四年第一次人口普查至今,十六年了,大秦人口增长了三千多万,朕很是开心,人口增长如此之多,也证明诸位臣工的工作不曾懈怠,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功绩,是会载入史册的,诸位臣工不可妄自菲薄。”
“臣遵旨。”
群臣齐声道。
“当然,这也不是结束,治理国家,没有结束可说,那么多人需要吃饭,那么多人要看病要读书,都是支出,都是国家的任务,他们若是吃不饱饭,上不起学,看不起病,那就是国家的无能,你们的无能!”
萧如薰伸手指了一圈全大秦的高级官员们,群臣低下头,并不敢言语。
“二十年了,朕登基称帝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朕扪心自问,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一件不是为了万民谋福祉,没有一件不是为了大秦的强盛。”
这样说着,萧如薰站了起来,一边踱步,一边如数家珍般的将自己的功绩一一说出。
“隆武元年末二年初,朕讨灭女真,平定杨应龙叛乱,讨伐倭国,开国三大征,让大秦稳定下来,隆武六年中,朕派兵攻取河套,讨平青海。
隆武七年,朕北伐喀尔喀,剿灭察哈尔,收服科尔沁,将左翼蒙古讨平,将喀尔喀消灭,进军北海,将北虏消灭得干干净净,武功远迈汉唐。
隆武十三年,朕统兵西征,讨伐瓦剌四部,准噶尔,土尔扈特,和硕特,杜尔伯特,朕与之大战,将之讨灭,将大秦军队带到只有唐军才到过的地方。
隆武十四年,察合台国杀我商旅百姓,朕一怒兴兵,统兵讨伐察合台,叶尔羌国黑白不分,妄想联合察合台一并抵抗我大秦天兵,朕一并将之讨灭,重收西域于囊中,重设西域都护府。
隆武十五年,乌斯藏区部落头人杀我商旅,朕派兵讨伐之,大秦天兵如摧枯拉朽一般将之讨灭,朕下令增设乌斯藏都护府,施行土改,从那时开始至今,已经五年了,大秦已经扫平周边一切恶邻,古往今来,谁能做到?”
萧如薰走到每一个臣子背后,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缓缓坐下。
“朕说这些,不是为了夸耀自己的功绩,真的功绩无需夸耀,万民自会传唱,朕这样说,是要让你们知道,你们正在治理的,是一个何等庞大的国家,是一个何等伟大的国家。”
萧如薰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水。
“陛下所言,尔等都听到了?”
徐光启接下了话茬。
“是。”
群臣回复。
“既然听到了,就要明白陛下对尔等的期许,大秦之庞大,前所未有,我等所能掌控治理的地区,还没有想象中那么多,那么大的国土,若要消化掉,确实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政策?
小说推荐
- 万历风云
- 作者:劳矛正文 第一章(上“小二哥,这世上哪有什么鬼啊,那都是自己吓自己的”说这话的是坐在福来酒馆靠窗位置上的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她一边说,一边还用那双明亮的大眼睛,上上下下地打量着那个讲鬼故事讲得口沫纷飞的店小二,眼神里满是不屑。眼见自己辛辛苦苦地讲了大半天,此时却被一个如此小的小姑娘看成了胆小
- 最新章:第100章
- 万历王朝
- 作者:高光《万历王朝上之血色帝国》第一章 生死场这一天是农历一五七二年的五月二十五日,也是大明朝第十二代皇帝隆庆六年的五月二十五日,隆庆皇帝朱载垕沉疴发作,且伴有满身的热疮,眼看就要不行了。司礼监禀笔太监冯保扯着年仅九岁的朱翊钧的手,急匆匆地走向长长的回廊。回廊很暗,很阴,朱翊钧衣着整齐,脚步踉跄,
- 最新章:第203章
- 万历中兴
- 《万历中兴》作者:食鸡肋第1章 皇帝陛下万岁西元1577年,大明万历五年,日本正亲町天皇天正五年。日本石见,毛利家的家徽一文字三星纹的旗帜随风飘动着,二十五岁的大名毛利辉元跪坐在大帐中央,听着远处战阵砰砰砰不停的种子岛的声音,紧紧的握住自己的武士刀。轰!轰!轰!轰!轰!轰“八嘎那(不可能”听到这声音
- 最新章:第348章
- 万历驾到
- 作者:青橘白衫内容简介 穿越到了大明万历皇帝的身上,你们将会听到一个声音:万历驾到 简介无能,就是穿越附身万历做皇帝的故事。第一卷 雏鹰振翅第一章 我为万历 皇宫大内,一个十岁的小孩从床上坐了起来,有些迷糊的晃了晃自己的脑袋,疑惑的四下看了看,随后有些迟疑地说道“这我是到大明朝了 作为后世的人,对于
- 最新章:第541章
- 万历十五年
- 作者:黄仁宇╮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自序本书的英文版书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作者的署名为RayHuang,1981年美国耶鲁大学出版。初稿是用英文写的,写成后,出于向国内读者求教之忱,乃由笔者本人译为中文,并作某些修改润色。我对明史感觉兴趣,
- 最新章:第56章
- 万历十八年
- 《万历十八年》作者:庙街四斗米序章“噗,最后一颗子弹出膛,快速的钻进了远处昏暗的灯下那个正想躲到一个箱子后边的匪徒脑袋里。正面那人的太阳穴是一个窟窿眼,但是后边却是一个大洞了,红的黄的随着翻滚的子弹被带了出来。魏刚并没有因为那个匪徒被他打死了而放松警惕,在这个昏暗的山洞里,他不知道对方到底还有多少人
- 最新章:第396章
- 万历朝鲜战争
- -这是一部三百年前中国抗日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大名丰臣秀吉携统一日本之余威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并试图进攻大明。万历皇帝两次派兵入朝剿倭,最终将日军驱逐出朝鲜,保朝鲜及东北亚三百年和平,万历朝鲜战争也成为大明晚期为数不多的亮点#160;惊心动魄的朝鲜李氏王朝党争,波谲云诡的战争局势,大明君臣所
- 最新章:第25章
- 万历中兴(鸡肋)
- 《万历中兴》作者:食鸡肋文案:莫斯科大公国的双头鹰还未看向东方,蒙古游骑和女真八旗却已经高呼着天可汗准备越过乌拉尔山,荷兰和英国正一点点挑战着昔日海上霸主西班牙的权威,高呼板载、万载的朝鲜和日本水手却已经在升着龙旗战舰上,准备与“无敌舰队”决战,太阳和月亮同时照耀大明的土地,日月同辉的旗帜将插遍全世
- 最新章:第348章
- 纵横于万历年间
- .正文楔子深夜,在西北边疆的某边境处。在荒凉的戈壁滩和沙漠的交界处,一场激烈的枪战正在这里激烈的进行着。三辆军用吉普车,车上十几个身着迷彩的士兵护送着五六个人一边还击一边往国境线退去。一个队长模样的军官对着通话器大声的禀报道“人质解救成功,暂且无人伤亡,一个小时后抵达国境线”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某
- 最新章:第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