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王(枪手)》第1560章


无情的马鞭。
去,或者死!
这便是朝廷给他们的选择。
姚家四个男人挥泪告别家人,在妻儿们的泪水滂沱之中,拿起武器,走出了家门,在整个村子的哭声之中,汇集到人流之中。
家里唯一一套皮甲,自己套在了十四岁儿子的身上,虽然有些大了,但总胜过没有,而整个队伍之中,像他这样还有一套皮甲的人,廖廖无几。大家穿着单薄的衣裳,扛着简陋的武器,便开始前进。姚老根注意到,这支队伍之中,甚至没有弓箭兵,没有弩兵。
作为一名老兵,他对这场战争根本不报任何希望。
“不管怎么样,到时候一定要保住小三活下来!”他召集了两个大儿子,对他们道。老大老二都已经成年,娶妻生子,就只有老三还是一个娃娃啊!
深一脚浅一脚在泥地里走着,草鞋被提在手里,打着赤脚,这样反而走得更轻松一些,不时有人跌倒在地上,引起阵阵混乱,这哪里像是一支军队,这就是一支逃难的难民啊!
手里紧紧地牵着小儿子,姚老根完全处在一个麻木的状态之中,老大老二一前一后,紧紧地护在他们身边,以防走散,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家人聚在一起,什么时候都能有个照应啊!
终于传来了长官们下令休息的声音,所有人都几乎同时松了一口气,寻着一个稍微干燥的地方,或坐或躺,一个个苍白的脸上,看不到丝毫的希望。
“休息半个时辰,用饭,然后上路。”骑马掠过的军官大声吼着。临出发前,每个人发了大约三十斤的干粮,这是他们在路上的消耗,郡守说,只要到了咸阳,就会有大碗酒大碗肉来供应他们这些勤王的勇士,但姚老根知道,这只不过是一个骗局。如果现在各地都在像他们这样向咸阳集中,等到了咸阳,不知道会汇集多少人,咸阳能有多少粮食,怎么可能让每个人都吃饱,只怕到时候,连粮食的供应都成问题。
因为这些经验,所以姚老根对于自己一家人的粮食,控制得极严,不像其它人那样,吃起来完全没有节制,因为春雨连绵,行进速度大大减慢,原先的计划已经被打破了,不少人的粮袋之中,已经剩不了多少,只怕还走到咸阳,粮袋就会空了。
姚家四口人,现在还只吃掉了一半的供应,虽然每天都没有吃饱,但他们却还有余粮。
从口袋之中掏出一个面饼,撕了一半递给小儿子,又将另外一半一分二,给两个大儿子一个一半,他自己,却没有吃,只是将刚刚撕过面饼的手放在嘴里舔了舔。
“阿爹,你吃!”小儿子从自己的面饼之上撕了一半递给父亲。
姚老根慈爱地摸着小儿子的头:“你吃吧,阿爹还不饿。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亏空了,不然会落下病根儿的。吃吧,快吃了休息一会儿。一会儿还要赶路呢!”
懵懵懂懂的老幺三两口便将半边面饼吞了下去,对于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这点口粮,也只能勉强解饥而已。吃完饼,将头枕在姚老根的腿上,很快便睡了过去,抚着小儿子的头,看着那杆比他高了太多的长枪,姚老根长叹了一口气。
几个儿子都睡着了,姚老根却睡不着。还能活着回家么?这些天来,他一直在想这个问是,跑?他不是没有想过,可逃跑的后果,这一路之上,不时便有血淋淋的人头被那些骑着马的官军提着来回示众已经昭示了后果。
看着身前不远处的一洼水,姚老根一筹莫展。
水洼里的水突然荡漾了起来,一圈圈水纹向外扩张,姚老根浑身的汗毛一下子竖了起来,猛地一把推醒了小儿子,就在小儿子擦着眼睛的同时,姚老根听到了如闷雷一般的震颤声从远处传来。
大队骑兵来袭!
(刚刚开学,工作太忙,成天都在下面学校跑,实在没时间写,今天就这一章了,抱歉。)
第1497章:汉旗天下187决战2
与姚老根有着丰富的军旅生涯不一样,这一些应征而来的秦军农民,绝大部分没有战场经验,虽然这两年,秦国也仿照大汉在乡间进行一些基本的军事训练,但由于没有大汉那样充足的经费支持,秦国百姓也不像大汉百姓那样无忧生计,这些军事训练往往流于形式而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效果。
在姚老根意识到大队骑兵来袭的时候,很多正在休息的人则抬头看天,他们以为是在打雷。可现在是春天啊。姚老根已经站了起来,一把拖了小儿子,两脚踢醒还在打着鼾的老大老二,“快跑,骑兵,敌人的骑兵。”
姚老根能判断出这是敌人的骑兵,是因为从地面的震颤,还有那隐隐闷雷之声,起码有五到六千骑兵,而在云中郡周边,绝对不会有这样一支秦国骑兵,如果有,也早就到咸阳去了,此时出现在这里,只能是敌人的,大汉帝国的。
在其它人还在疑惑,观望的时候,姚老根拖着他的小儿子已经跑出了很远,老大老二也一人拖着一根长枪,紧紧地追在他们的身后。
虽然还不明白为什么,但姚老根身周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位老兵,绝不会做出无缘无故的举动,当他一跑,他周围的人便也跟着跑了起来,
场面顿时乱了起来。
押送他们的秦军此时已经顾不得他们了,这些秦军与他们押送的农民不一样,他们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士卒,当地面震颤,闷雷声传来的时候,他们便立即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了,带队的军官立即集结了所有的秦军士卒。涌到了云中郡守马学银的四周。
“你跑到我这里干什么?马上组织士卒,排成方阵,抵御敌骑。”马学银挥舞着手臂,奋怒地看着军官,怒吼道。他虽然是文官,但也知道。不结成阵势,步卒根本无法与骑兵相抗衡。
军官苦笑,以步卒方阵抵御骑兵,那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的,特别是在没有远程武器的掩护之下,一个骑兵连人带马一千多斤重,冲击而来的力量有多大,没有直面过的人永远也不会体会到那种恐怖。这需要无数精锐的久经沙场的士兵,可眼前。他只有这些刚刚放下锄头的乌合之众。
“大人,你看。”他指着周围,那些先前还规规纪纪的农民兵,此刻已经开始了四散奔逃。
“杀了领头的,杀一儆百。”马学银嘶吼道,“马上,现在。”
军官摇摇头,杀人有什么用?他抬起头。看到地平线上出现的那条黑线,然后他看到了飘扬的那面军旗。脸色微变,“是汉国的匈奴独立骑兵师。”
大汉有两支主要由异族人组成的独立骑兵师,一支是由女将古丽率领的匈奴独立骑兵师,以狼头为军旗,一支是阿固怀恩统率的东胡独立骑兵师,以虎头为军旗。看到那面迎风飘扬的狼头旗帜。军官脸色大变,这支军队,当年在围歼秦国大将李信之中一战成名,四万多匈奴人在李信入侵之时,重新跨上马匹作战。打到最后,只剩下了五千余人,战后,为了感谢匈奴人在保护大草原之上作出的重大牺牲,高远以这五千人组成了匈奴独立骑兵师,成为一支直属于汉国国防部的作战力量。
这些年,这支军队转战南北,所向无敌,鬼面女将军的名声在这片大地之上声名远播。
“郡守大人,我们快走!”军官不再废话,一声令下,两名士兵冲上前去,一把将马学银架到了马上,一鞭子抽在马股上,转头便跑。
数百骑兵簇拥着马学银,狼狈而逃,而此时,汹涌如浪潮而来的匈奴骑兵师五千余骑兵正猛扑过来。
他们是从三川郡过来。
秦国南北都已经被打穿,路超一声令下,所有军队向咸阳集中,秦国内部几乎已经不设防,由古丽和阿固怀恩率领的两支骑兵师,作为整个进攻部队的先锋力量,根本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便深入到了秦国的腹地。
“果然是些毫无战斗力的农民。”看着前方奔逃的无数秦人,古丽冷哼了一声,前两天,她接到了大汉皇帝主高远签署的命令,尽量驱散这些奉命向咸阳集中的农民。
是驱散,而不是杀伤。因为给古丽的这份命令之上,驱散两个字,是用朱笔圈红了的,高远知道古丽对秦人的仇恨,她全家老小,尽数丧命于秦人之手,高远生怕这位女杀星在秦国境内大开杀戒。
“别尔忽台,看到那些秦军了么?”古丽马鞭前指,在鞭子所指的方向之上,数百名身着盔甲的秦国骑兵在一郡衣裳褴缕的百姓当中特别显眼,“追上他们,杀了他们。”
“是,师长!”别尔忽台大声令命。
“不要乱杀,只杀那些穿了盔甲的秦兵!”古丽接着道。
“知道了师长!”别尔忽台一抖马缰,“三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