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第647章


秦川与几名德军士兵躲藏在一块石头后,几个人分成两组轮流探出身去扫射……使用STG44作战会比K98K容易得多,或者也可以说是像这样的战斗比较容易,秦川要做的只是装弹然后朝面前冲锋的敌人打出一发发子弹,然后就看到敌人一排排的在枪口前倒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你甚至无法确定那些倒下的敌人是否是由自己的步枪造成的。
“高田上校!”进攻了二十几分钟后,日裔第1步兵营死伤了三百多人却一点进展都没有,福山中校就趴到高田身边气喘吁吁的报告道:“敌人的火力很强,我们根本冲不上去!”
其实不需要福山中校报告,高田上校也知道这一点,因为他一直都趴在草丛中观看着前线的战斗。
高田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今晚碰到对手了,眼前这支德军比以往碰到的任何一支部队都要强大,虽然他们没有坦克也没有装甲车。
坦克……远距离就会被他们击毁。
士兵冲锋,还没冲到跟前就被他们击溃。
“高田上校!”这时通讯兵隔着几米报告道:“石原少校报告,三营遭到阻击,请求增援!”
三营就是被派往莫尔特雷救援的营,它的阻击在高田上校的预料之中,因为这也是眼前这支德国部队挡在面前的原因。
如果再这样下去,只怕三营以及被救援的美军很快就支持不住了。
想到这里,高田上校将手中的望远镜往旁边一抛,对参谋下令道:“福山君,你组织迫击炮实施掩护,直到我下令停止射击为止,明白吗?”
“明白,上校!”参谋回答。
接着高田上校就掏出腰间的手枪,对身后压低身子聚在一块的士兵喊道:“第442团的士兵们,证明我们决心的时刻到了,冲啊!”
“冲啊!”
……
成群的日裔士兵挺着寒光闪闪的刺刀越过战友的尸体,在炮火的掩护下朝德军阵地冲去。
看着高田上校亲自带着队伍发起冲锋,参谋福山中校就有些愣了……如果高田自己都上去了,那还怎么下令迫击炮“停止射击”?
接着福山中校就明白了高田上校的意思,高田根本就不希望迫击炮停止射击。
福山想的没错,这似乎是日裔美军唯一的机会,在炮火压制敌人的同时发起冲锋,而且,即便是日裔美军接近甚至是冲进了敌人防线,炮火也不能停。
否则,日裔美军都有可能被德军强大的火力压回来。
这一招果然起了作用,因为在那一刻日裔美军的大小迫击炮都在朝德军防线倾泻,这一方面使德军士兵无法探出身去射击,另一方面炮弹炸起的硝烟和尘埃也使能见度成级数降低。
而在这些爆炸和硝烟之后,就是日裔美军有如野兽般的嘶吼声。
秦川马上就意识到了危险。
撤退肯定来不及,一场近身肉搏不可避免。
秦川没有多想,当机立断大声下令道:“手榴弹!”
一声尖锐的哨声后,德军士兵们就抽出手榴弹往烟雾中投去。
手榴弹的爆刚过,秦川就再次下令:“士兵们,冲啊!”
如果肉搏战不可避免,那就让它来得更猛烈些。

第九百一十章 血战
鲜血、死亡、惨叫。
两支悍不畏死的军队撞在一起的结果,就是像中世纪冷兵器作战一样的疯狂的厮杀。
到处都是扭打在一起的士兵,黑暗中甚至都无法分辩敌我,他们所知道的只是将所有冲向自己的人打倒。
一名日裔士兵挺着刺刀嚎叫着冲向秦川,刺刀上带着鲜血,显然是刚刚从某个德军士兵身上拔出来。
秦川没有迟疑,举起STG44扣动扳机……“砰砰”两发子弹过后日裔士兵就倒在了地上。
STG44在近身混战中也并非完全无法使用,就比如现在,秦川瞄准的是目标的腿部,因为敌我距离很近所以子弹射角很大,子弹即便是穿透目标腿部也是打向地面而不会误伤友军。
摔倒在地的日裔士兵依旧支撑着想要站起来,但秦川接着补了一发子弹就让他彻底成为一具尸体。
一名日裔士兵举枪瞄向秦川……虽说M1步枪与STG44一样,在近身作战中同样存在会穿透目标误伤友军的问题,甚至M1步枪这方面的问题更严重。
原因是M1步枪是半自动步枪,它的子弹是7。62*63MM步枪弹,其装药量会比STG44的7。92*33MM中间威力弹要多得多,于是穿透力也更强。
但日裔美军根本就不在乎误伤,他们要的就是将眼前的敌人打倒。
秦川没有犹豫,举起步枪对着其头部扣动扳机。
“砰砰”两声过后,那名日裔士兵脸部迸出一片鲜血在子弹后座力的作用下往后一仰,接着就像抽干的空气的气球一样倒在了地上。
秦川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这么做。
先不说子弹穿透目标后不一定会击中友军,即便会击中友军秦川也不得不开枪……第一步兵团其它人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他们不会因为某种可能而放弃自己的生命。
更何况,如果子弹可以穿透三个人的身体组织的话,那么瞄准头部而且是戴着头盔的头部很可能不会穿透。
弹匣打空后都没有时间换弹匣,在第三名日裔士兵往自己冲过来时,秦川用步枪将对方刺刀格挡开后就狠狠的将枪托砸在了对方的脖子上。
在他痛苦的捂着脖子时,秦川就掏出手枪往他胸膛上补了一枪。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时的手枪还会比步枪好用,只可惜它的弹容量只有8发,如果不是命中敌人要害的话需要三、四发甚至更多子弹才能保证对方不会在临死前将刺刀扎在你身上。
幸运的是,在手枪子弹打完时,就有几名德军士兵举着STG44跟了上来挡在秦川前头。
事实也证明秦川及时下令反攻的决定是正确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反攻可以使德军冲出日裔军队迫击炮的轰炸范围……德军装备的自动武器,火力上占据绝对优势,所以有组织、视线好对德军都更有利。
尤其是发起反冲锋的那一瞬间,冲在前头的德军可以尽情的将手中STG44的子弹打完而不用担心误伤的问题,于是一个照面就打得日军队伍人仰马翻。
另一方面,就是让日军措手不及。
这个因素的影响看起来似乎很小,但在战场上尤其是黑夜而且到处是炮弹轰炸的战场上却十分关键。
原因是所有日裔美军都把目光盯在了炮弹爆炸的地方,脑海里直观反应就是冲到那里才会有敌人。
但敌人冷不防的就出现在面前,仓促之下匆忙应战。
而就是这一点点时间的迟疑或者也可以说是意外,在近身肉搏战中就足以起决定作用。
这就可以说是一种先机。
尽管日裔美军近身作战能力要高于德军,尽管日裔美军个个都抱着必死之心,尽管他们都抱着一个美好的梦想和抱负……打出自己以及家人的尊严和自由。
但最终,他们还是在有如潮水般涌向他们的德军面前崩溃。
不久炮声也停了下来,日裔美军的迫炮部队不是受命停止射击的,而是德军已经冲到他们面前,他们不得不落荒而逃。
一名浑身是血的日裔上校愤怒的冲着四散逃跑的日裔士兵大喊,喊的是日语所以秦川等人没听懂,不过照想也是咒骂、耻辱之类的话。
维尔纳走上前一脚将它踢倒在地,他沉默了一会儿,从腰间拔出军刺……
德军士兵笑了起来,他们以为这名日裔军官是要用军刺反抗。
维尔纳朝他举起了枪,但却被秦川阻止了。
秦川知道他要做什么,那是日本人的传统,确切的说是日本武士的传统。
果不其然,这名日裔军官就在德军士兵的注视下,将军刺扎进了自己的心脏。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人问了声,但没人能回答。
秦川知道为什么,但也解释不清,因为他不知道该把这群人当作日本人还是美国人。
随着第442团主力被歼,深陷莫尔特雷的美军也就被彻底包围且没有了突围的机会。
据说在这时被围的部队其内部又发生了一点冲突……美军士兵认为这时候再打去已经毫无意义了,所以准备投降。但日裔士兵却坚持要战斗到最后一刻。
美军投降后对日裔士兵是这样评价的:“他们太疯狂了,虽然这让他们看起来很英勇,但我们不明白这么做是为什么!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不是吗?就算所有人都战死,结局还是一样的!”
但日裔士兵的想法却与他们不一样,他们甚至不允许美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