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大明(老鱼)》第495章


牵鹊矫髂晷菅⒅螅苑揭廊换嵴粘D舷拢竺髂昴攴朗兀灰淮蔚膊蛔《苑降钠锉敲淳突岣竺鞴诖闯林氐脑帜选?br />
正德向来都不是个喜欢被动的性子,在战场上他更崇尚进攻,可是现在鞑靼小王子却带着军队打进了大明,这就相当于打进到正德的家里,而正德却只能被动的防守,虽然打退了入侵的敌人,但是对于正德这个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极强的家伙来说,却依然感觉有些憋屈。
普通人心里憋屈,最多是找个由头发泄一下,但是正德却是一个庞大帝国的主宰者,他心里不高兴,自然会有人倒霉,不过正德不是个喜欢随便惩罚人的帝王,他只会把自己的怒火发泄在惹怒自己的家伙身上,也就是以鞑靼小王子为首的草原人。
“我要建立一支精锐的骑兵,像历史上的唐太宗和成祖那样,把草原人打的抬不起头来!”正德在庆祝完此次应州大捷之后,立刻召集江彬等人提出自己的要求。
“陛下,我们的骑兵已经十分精锐了,但是想要用骑兵打败草原人,恐怕有些不太可能吧?”大同总兵王勋听到正德要建立一支打败草原人的骑兵,当下有些苦着脸道,这次虽然打败了鞑靼小王子,但他的大同兵却也损失惨重,正需要朝廷的钱粮重建军队,若是正德这时要建立什么精锐骑兵的话,恐怕分给他的钱粮就会少很多。
“为什么不行,唐太宗能够消灭庞大的突厥帝国,成祖也同样数次横扫草原,依仗的就是有一支精锐的骑兵,现在边军中虽然也有骑兵,但是别说让他们横扫草原人,恐怕连普通的草原骑兵都比不上,这样的骑兵要之何用?”正德语气严厉的质问道,每次他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打败了草原人,但是最后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人家策马奔逃,自己一方的骑兵却不敢追击,这就让他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陛下,末将觉得您的想法十分可行,我大明为了防备草原人南下,每年都需要投入大批的钱粮物资养兵,但若是能够一次性投入大批的物资,建立起一支精锐的骑兵,然后一举灭掉草原人的话,那么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这时江彬忽然开口支持道,只是他在开口的同时,嘴角却挂着一丝得意的微笑。
第四百八十二章正德加封镇国公
应州大捷,正德亲自书写了报捷的文书,通过驿站飞快的送到京城之中,而且因为这是皇帝陛下的亲笔奏折,所以最后只能交到周重的手里,也只有他这个赵王加监国才有资格审阅这封文书。
周重一打开这封报捷文书,立刻断定了这肯定不是出自正德的手笔,因为正德的字没这么好看,他的那手狗爬字连周重都比不了,更别说如此规整的小楷了。不过当看了两句,发现全都是正德说话的语气,估计这是正德口述,然后让别人代笔,而且用的都是口语,估计这也是正德强烈要求的。
这封文书很长,周重大概看了一下,发现主要是正德亲口描述了一下应州之战的整个过程,后面又汇报一下战果,最后还附有一份有功将士的名单,其它的倒也罢了,不过中间的战果上却是极有水分,正德说他们经过几昼夜的混乱,最后终于打退了鞑靼小王子的进攻,经过统计后发现杀敌五万余人,这个数字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毕竟草原人南下一般都不会超过五万人,若是正德他们杀敌五万的话,那岂不是已经把鞑靼小王子的部队给全歼了吗?
除了正式的报捷文书外,正德还给周重送来一封私信,这封信才是他亲笔写的,信里除了向自己这个弟弟炫耀了一下自己的战功,特别是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他亲手斩杀的那个蒙古军官,最后还点明让周重封他一个爵位。名字他都起好了,就叫镇国公。
对于正德要爵位的这个要求,周重也同样是哭笑不得,之前正德就已经向兵部要了个总兵官的任命,现在倒好,竟然又要给自己加封爵位,可是再高的爵位,难倒会比他的皇帝还要尊贵?
虽然周重也觉得正德做的事情荒唐,不过他也可以理解。正德是个十分自负的人,在他看来,自己的皇位是从父亲那里继承得来的,并不算什么本事,相比之下,他现在立下军功。这才是他自己的本事,所以自然想要一个爵位显摆一下,不过以他立下的那点军功,竟然想要一个公爵的爵位,显然有些狮子大开口。
对于正德的报捷文书,周重也没有独断。而是拿到内阁让杨廷和他们商讨一下,结果这几人看到斩敌五万那句话时。一个个都是摇头苦笑,能坐到他们这个位置的人都是人精,自然知道草原骑兵顶多只有五万,怎么可能全部斩杀,顶多能有个七八千就不错了。
幸好正德还有点分寸,没敢把他亲自上战场,并且杀死一个蒙古军官的事情写在报捷文书上。只是在给周重的信里炫耀一番,否则若是让内阁知道他亲自上了战场的话。恐怕内阁和其它的大臣会立刻跑到宣府去,然后拼死把正德拉回京城。
等到众人看完之后,周重又与他们商议了一下,对于正德的战功,他们自然不敢隐瞒,而且就算是想隐瞒,但京城里现在还有周重坐镇,他们也隐瞒不了,不过对于那个斩首五万的虚数,却是不能无视,毕竟虚报军功的风气终于不能助长,所以最后王琼这个兵部尚书要亲自去大同一趟审核战功,也只有王琼这样的重臣,正德才不敢耍什么花样。
大同距离京城不是很远,王琼也是个极有才干的人,所以很快就把真实的战果审核清楚了,应州之战,大同、宣府与辽东三方协同作战,最后斩杀敌人八千六百余人,之所以没有确切的数字,是因为火炮和地雷地的应用,使得有些敌人的尸体被炸的残缺不全,根本无法统计出确切的数字来。
别的将领虚报战功自然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但是这次领头的却是正德,谁也没敢提处罚的事情,只是对军队的赏赐全都按照实际的战功来,另外正德还要求给他加封为镇国公的爵位,结果周重花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让内阁松了口,于是正德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镇国公的封赏,同时还让朝廷拨款,在宣府建造了一座镇国公府,看样子是打算长住在宣府。
刚刚把军队赏赐的事情搞完,周重本以为正德短时间内不会再搞出什么事情了,鞑靼小王子这次被打的这么惨,估计下一年,甚至是后年都不敢再来了,毕竟死了一万多人,以草原人那种恢复速度,估计没个几年别想恢复过来。
不过周重显然小看了正德,就在给边军的赏赐刚刚送去后,正德又十分正式的给朝廷上了一道奏折,奏折里的内容更让周重头痛,因为正德竟然想要建立一支精锐的骑兵,然后用这支骑兵主动攻打草原人,像历史上的唐太宗和明成祖那样,直接把兵祸引到草原上去,免得大明每年都要花费巨额的军费维持庞大的边军。
对于正德的这个想法,周重倒是十分的赞赏,甚至他认为这才是一个皇帝该有的想法。不过赞赏归赞赏,对于这个一看就行不通的想法,周重也是坚决的反对。
先不说现在能不能建立起一支在草原上纵横的骑兵,哪怕是可以建立起来,但是谁又能保证打的过现在的鞑靼小王子,毕竟现在的草原已经不是当年的草原,唐朝就不说了,时间太过久远,没有什么可比性,当年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能够把草原人打的哭爹喊娘,除了本身的兵力强盛外,另外就是元朝刚刚被赶出去,对于大明的军队有种天然的畏惧,而且残余的元蒙势力分裂,彼此之间勾心斗角,面对大明的清剿根本形不成有效的指挥,所以最后才会一败再败。
不过就算是明成祖时期,也并不是一直压着草原人打,其中有数次也被草原人打的大败,毕竟大明的军队对于草原并不适应,打了败仗也很正常,而且朱棣经过多年的用兵,也把大明的国库消耗一空,后来经过好多年才恢复过来。
现在正德想要建立一支精锐骑兵,把战争转移到草原上,这种想法虽好,但却不太现实,首先现在的草原局势早已经不是当初的四分五裂,而是被鞑靼小王子统一,整个草原的力量凝成一股绳,哪怕是正德能够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骑兵,也不见得能占到便宜。
另外周重也在担心,万一这支骑兵建立起来后,正德心血来潮亲自带着这骑兵杀进草原,以正德的脾气,他绝对做的出来,甚至很可能带着骑兵进入草原后,就会像卫青和霍去病那样,直接在草原上就食,到时大明的皇帝陛下带着军队在草原上做强盗,杀人放火无所不为,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