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明(喻心)》第671章


安南人急红了眼,不顾可能遭到战舰炮击的危险,拼命抵近滩头阻止龙虎军团上岸。不出意外,他们遭到了猛烈炮火的袭击,一枚枚开花弹次第爆炸,将安南人炸得人仰马翻,残肢乱飞。
安南人散开队形,拼死向栈桥上的龙虎军团将士倾泻弓弩。他们的举动显然激怒了龙虎将士。只见这帮将士如同猛虎下山一般,端着长枪,举着钢刀,冲入弓箭手群中,见人就刺,逢人便砍,将安南弓箭手杀得鬼哭狼嚎。
安南将领眼见龙虎将士业已上岸,情况紧急,再也顾不上战舰精准的炮击,迅速调集兵力,从四面八方围拢上来。
双拳难敌四手,龙虎将士登陆的不超过一个营,迅速陷入了包围之中,在安南人一波接一波的攻击之下,损失惨重。最终,他们只能结成一个大的战阵,刀盾手在外,长枪手在侧,火枪手居于内。
一旦战阵出现缺口,火枪手则迅速上前,排枪伺候,将试图突破缺口的安南人放倒在地,然后再组成更小的战阵。
战阵犹如刺猬,让安南人无处下手,为后续的龙虎将士争取了时间,待到另外一个营上岸,排山倒海地冲击而来,安南人再也无法抵挡,在将领的后撤令之下,退入事先构建的工事中,防止龙虎将士扩大滩涂阵地。
未时末,王大贵的第一军已经全部登岸,更安南人色变的是,足足六十多门霹雳炮已经被推上了岸。
王大贵稍稍准备片刻,旋即以第二营为箭头,以第一营和第三营为左右两翼,开始进攻安南人的防守重地。
如往常一样,霹雳炮以铁球猛砸工事为开端,将安南人的阵地全部笼罩在黑烟之中,什么也看不清。
与往常截然不同的是,第二营将士似乎有点迫不及待,待工事被撞出一个小缺口,便立即鼓噪着冲击安南人的阵地。
安南人大惧,纠集密集的弓箭手阻止第二营将士靠近。如此密集的弓箭手,射出的弓弩铺天盖地,足以挡住太阳。
不过,三十步外,弓箭直射,只能让身着板甲的将士感到难受,并不致命。所以,将士们的伤亡微乎其微。
在刀盾手的掩护下,长枪手、掷弹兵紧随其后。堪堪距离安南人五十多步,掷弹兵拉掉手雷的拉索,高举着嗤嗤作响的手雷,稍稍助跑后,狠狠地将手雷砸向安南人的阵地。
“轰……轰……”
数百掷弹兵掷出的手雷,纷纷在安南人头顶、脚下爆炸,安南人正恨弓箭手不够密集,在如此密集的手雷轰击下,伤亡可想而知。
不待安南人反应过来,第二波手雷又飞袭而至,阵地上接连不断地响起爆炸声,黑烟滚滚,惨叫不断。
最快的炮手,运用发射速度最快的霹雳炮,也无法射出如此快的炮弹!
战争,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革新,评价战斗力是否强大,慢慢转向以单位时间内投放的钢铁和火药为标准。这个转变,虽然还不明显,但是,如果意识不到这点,显然要吃大亏!
安南人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点,就连军中的荷兰顾问也没有意识到这点,所以,他们吃了大亏。
待到刀盾手、长枪手冲至工事内,安南人根本无法抵挡,出现了溃败的迹象。
最后,等到火枪手排着阵列进入工事内,安南人终于兵败如山倒,纷纷向西奔逃。
足足万余精锐大军,依托工事,居然在五千兵力的进攻下仓皇奔逃,安南人士气跌到了谷底。
在这里,手雷立了大功,新的作战方式立了大功。
王大贵率军追袭二十余里,直到天黑,方才返回岸边,安营扎寨。
郑棧Ы颖ê螅缶瞬坏靡阎辽钜梗⒓凑偌撼迹沟桌锏叵麓锪司睿郝砩现葱星逡凹撇撸峋龌倩档缆贰⑶帕骸⑵苹邓骷辛覆荩桓腥肆粢涣A甘常÷砩献迫丝冢涣舾腥艘幻穹颍?br /> 命令连夜被送至南定、太平周边各府各州,要求立即执行,若有拖延者,定斩不饶!
狄威得到消息后,笑得非常开心,令王大贵明日继续进兵:“进攻要凶猛,让安南人毁得更彻底点!”
第六百五十八章 灭国之战(三)
自古以来,坚壁清野的作战方式,对敌对己,都是最残酷的。
对敌而言,在运输方式还相当落后的情况下,能从战场上获得给养,自然是上上之策,否则,数万大军作战,需要数万民夫在后忙碌,其消耗几乎难以忍受;对己而言,所有的基础设施毁坏,百姓离开家园,房屋毁坏,最终即便获胜,也要好几年才能喘过气来,国力的消耗以此为甚。
不过,相比较身死国灭,坚壁清野也可以忍受。
郑棧Щ顾闱逍眩皇窍铝盍俸5奶健⒛隙ǖ鹊胤角逡埃劣诳拷恢莸哪⒚赖碌鹊兀刮唇拥角逡暗拿睢?br /> 按照以往的经验,北方军队从谅山进入红河平原时,其进兵速度无论如何也快不起来,因此,安南人有足够的时间宣传,直接将汉人描绘成凶残的野兽,甚至连吃人的段子也编得出来,这可以提高安南人对痛苦的忍耐度,增强他们对汉人的仇恨。
然而,这次龙虎将士登陆太快,安南军队败得太突然,宣传已经来不及了。
坚壁清野不仅需要同仇敌忾之心,更需要非同一般的组织力。安南的官府**不亚于大明,其组织力本就堪忧,更何况事态紧急,出现各种匪夷所思的问题在所难免。
安南的老百姓还不知汉人已经近在咫尺,倒先看见郑棧У挠志酱倩档缆贰⑶帕骸?br /> 在生产力相当落后的时代,修一条路、架一座桥,非常不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士兵们的行为理所当然地遭到了百姓们的阻止。
郑棧У挠志蚶唇竞幔游唇傩彰强丛谘劾铮恍加谙蛩墙馐停谑牵逋皇笔北ⅲ隙ā⑻街鼙撸页闪艘煌拧?br /> 待到百姓们接到命令,说汉人打过来了,需要交出所有粮食,立即向西边撤退,百姓们压根不信,更有些老人找官员理论:汉人打过来,都是从北方过来,现在红河沿岸根本看不到汉人,连交州城都稳如泰山,汉人怎么可能打过来?
基层官员视野并不见得比老人开阔,只是隐隐约约得知,汉人从海上打来了,稍稍向老人解释几句,就被百姓驳斥得灰头土脸,无地自容。
但是,上头的官员催得急,基层官员哪里有时间与百姓蘑菇?况且执行的任务本就是百姓万难接受的交出粮食和离开家园一事。于是,强制措施应运而生,官府不可避免地与百姓产生了冲突,南定和太平周边居然出现了好几起民变,迫使郑棧Р坏貌慌杀嗣鹈癖洹?br /> 军情司的暗桩也没有闲着,随随便便造几句遥,鼓动百姓反抗官府和军队,那也是应有之事。
南定、太平周边乱成了一团,一派末日景象。
狄威接到汇报后,大?,大喜,令王大贵暂停进兵,在巴喇河口驻扎下来,开始构建永久防御阵地。
至于巴喇河口之外,随安南人折腾,折腾得越乱越好。
南定、太平乱成了一团,北部的谅山在郑棧е蹲又b耐乘拢故遣ɡ讲痪郧崦锏哪抗庾⑹幼懦缟骄胫械逆缥谰8猩跽撸驹诠厍缴纤烈饴钫螅杌呷枨看蟮逆缥谰奈杓悍绞科?br /> 蔡明山屯兵于关墙五里处,每日亲率侍卫前往谅山关观阵,见敌军嚣张,冷笑道:“观遍历史,关卡就是用来被攻破的!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关卡。”
申艺随蔡明山观阵,觉得此话说得有趣,不由得笑出声来,道:“可不是?最近的例子就有桑木关。播州之乱时,大军受阻于桑木关,无法寸进,白杆兵连夜翻越大山,突然出现在海龙图,杨应龙就此授首。”
申艺的笑声明显破坏了森严的气氛,让一众将士哈哈大笑。
蔡明山道:“历来山地作战,就是不断地穿插,再穿插,白杆兵倒是深得其味。若精锐兵力能穿插至关卡后面,所谓的关卡就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申艺的目光变得热切,期待着蔡明山下命令出战。
蔡明山并不理会申艺,接着道:“穿插有大穿插小穿插之分,当年田大帅率领数万兵力驻防盐山,那是战略大穿插,同登之战时,背嵬营绕过关卡,这是小穿插。当然,只要兵力足够,补给充足,穿插范围越广,战果越丰厚。”
申艺一听蔡明山有扩大穿插范围之意,内心的喜悦可想而知。
蔡明山并未让申艺失望,手指申艺,道:“这次,背嵬营的穿插范围可以大点,直接经宁明县翻过沟壑,插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