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明(喻心)》第668章


正当林纯鸿彷徨无计时,忽然宋应星汇报,百里洲八亩滩的蒸汽抽水机调试完毕,已经投入实用。
林纯鸿大喜,立即招呼张道涵、朱之瑜、李崇德一同前往百里洲。
张道涵等三人着实想不通,为何林纯鸿对一抽水机这么关注,甚至让三名阁幕使联袂观看。
于是,他们都以手头事多推托。
林纯鸿非常坚决,将三人强拉上船,望百里洲而去。
离八亩滩还有老远,众人就遥遥望见,东边冒出浓浓的黑烟,比狼烟还要浓。待走得更近,机器的轰鸣声迎面而至。
这声音林纯鸿听得如痴如醉,却让张道涵三人忍不住皱眉。
更近了,高高的烟囱出现在众人面前,烟囱之下,便是巨大的锅炉。锅炉圆圆黑黑的,附近有两个工人正在往炉子里添加煤块。
锅炉旁边,有一系列的连杆、齿轮、气缸、阀门等物,共同组成了蒸汽机,带动抽水机工作。
看来,宋应星等一帮工程师最终摒弃了汽轮机的模式,转向了活塞式。
蒸汽机旁边,抽水机飞速旋转,如手臂粗的粗管,哗哗地冒着水,将湖水抽往长江中。抽水机不是当初效率低下的阿基米德抽水机,已经经过改进,变成了泵式的。
林纯鸿异常兴奋,东看看,西摸摸,间或扯着嗓子问宋应星几句话,就连煤块燃烧后的粉尘落满了全身也不在乎。
张道涵和李崇德避得远远的,倒是朱之瑜模模糊糊认识到这东西的好处,伴随在林纯鸿左右,盯着飞轮不知道在想什么。
眼见得林纯鸿没完没了,张道涵走近,扯着嗓子吼道:“两个工人挥汗如雨,烧了大堆的煤,只抽了这么点水,属下观之,一头牛拉着转圈抽水,效率也比这玩意高!”
林纯鸿一想,还真是如此,足足有一间房子这么大的蒸汽机,效率的确不如一头牛。
林纯鸿把嘴凑近张道涵的耳朵,吼道:“婴儿刚出生,能有什么力气?”
……
重奖,绝对要重奖!
一帮参与设计、制造蒸汽机的工程师们迅速发家致富,羡煞旁人。
林纯鸿想着把蒸汽机装到钢轨路上。不过,他稍稍琢磨一番,便哑然失笑:“这玩意自己这么重,装到车厢上,恐怕连自己都拉不动,还拉什么货物?看来,蒸汽机会首先用在船上,随着热转化效率的提高,方可在钢轨路上应用。”
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工程应用的规律,任何人都违背不了。
第六百五十五章 平叛令
崇祯八年正月,蔡明山率领骁卫营随林纯鸿至广州,旋即挥兵东向,剿灭为害广东、福建、江西多年的土排瑶。
后奉林纯鸿之命,兵驻惠州,扩编为骁卫军,维持广东的稳定,从西面保持对郑芝龙的压力。
林纯鸿、周望给骁卫军下的判语就是:战绩不显,劳苦功高。
蔡明山、韦悦翔一样,来自大田千户所,他从小在山里长大,长大后又在山里伐木,领军之后,又经常在广东北部的丛林中与土人作战。
广东湿热,气候与安南差不多,夏季时面临瘴气的威胁。好在医学院专门试制出针对瘴气的草药,战士们并未因为瘴气非战斗减员。
当林纯鸿、周望试图对安南开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骁卫军。
崇祯十三年九月,蔡明山接到都督府军令,由惠州移师广西思明府,开始专门进行丛林战训练。
十三年十月,龙虎军团漂洋过海,由济州岛移驻广州。
当月,西洋舰队派遣十二艘二级战舰组成绥靖舰队,协同缉私队巡视安南沿海,以打击海盗为名,对所有出入安南的船只登船检查。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南洋的局势,骤然紧张。
都督府骤然繁忙起来,各路情报不停地汇总至都督府,各条命令如流水一般,传往两广。
仅仅只是处于拟定总体战略阶段,都督府就繁忙至斯,由此可见,战争确实是最高级别的政治活动,也是最为激烈的政治活动。
利用莫敬宽,减少军事、政治阻力,已经成了林纯鸿及都督府的共识。正当林纯鸿及都督府围绕着莫敬宽制定总体战略时,忽然收到了黄宗羲的拜帖。
林纯鸿敬重黄宗羲这样的大儒,自然不会怠慢,忙将黄宗羲迎入星拱楼。
寒暄已毕,黄宗羲开门见山指出,征讨安南,宜以平叛为名,不宜打着莫敬宽的旗号。
林纯鸿大奇,问道:“一月前,本候收到南雷先生的信,南雷先生对荆州四处用兵非常忧虑,惟恐此举削弱华夏文明的凝聚力,为何今日反而力主纯以武力平叛?”
黄宗羲道:“秦朝时,始皇帝令屠睢南征,将安南纳入华夏统治序列中,历经汉、隋、唐千余年,安南已与两广并无多大差别。至五代十国、北宋时,安南建立丁朝,方才脱离华夏。经宋、元两代,至大明永乐年间,置交趾布政司,安南重归华夏旗下。后来宣德年间,大明军队从安南撤退,方才建立宗藩关系,维持至今。也就是说,安南脱离华夏直辖,至今不过两百年。”
“两百年时间,还不足以让安南自立一套,其文字、礼制,皆师从大明,甚至连安南北边的口音,与广西差别也不大!”
“江陵侯想利用莫敬?莫敬宽,固然有减少阻力的好处,却在无意中承认,所谓的黎朝、莫朝都是合法的,这无疑会让安南的野心家误解,一旦他们反抗,让大明觉得辖制安南不划算,就会再度承认所谓的宗藩关系。这无疑为今后留下了隐患!以平叛为名,现在多费点力,可永绝后患。”
林纯鸿大悟,道:“幸亏南雷先生提醒,否则误了大事。”
黄宗羲道:“正所谓主孰有道、师出有名,孙子主张慎战、非战、止战,其精髓早已融入儒家经典之中。研习儒学,可谓吸取华夏文明精髓的捷径……”
林纯鸿见黄宗羲将话题往儒学方向引,忙打断他的话,道:“本候素来重视儒学,行知书堂设立儒学,便是明证。只是行知书堂缺乏如南雷先生般的大儒,不如南雷先生至行知书堂屈就?”
黄宗羲暗叹了口气,心里道:荆州辖内的科举早已被你搅得一塌糊涂,没有功名,也能身居高位,长此以往,世上哪里还有人费尽心血去研习儒学?光靠设立儒学学科能顶什么事?
黄宗羲心情灰败,拱手拒绝道:“不才乃粗鄙之人,哪里敢教书育人?”
说完,与林纯鸿闲聊片刻,便起身告辞。
黄宗羲走后,林纯鸿想起黄宗羲说过的话,只觉得华夏文明博大精深,自己虽然生于斯、长于斯,对华夏文明的精髓还是懵懵懂懂,谈不上什么深刻的理解。
难道科举真有它的可取之处?科举与官员选拔到底应该维持什么样的关系?
林纯鸿皱眉思索,一时难以决断,只好先将这个问题抛在一边,留待以后深思。
毕竟,安南之战迫在眉睫,林纯鸿得尽快改变作战战略。
※※※※
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大明前军都督府都督、平贼将军、江陵侯发布平叛令,宣称交趾本属大明,自宣德年间大明朝廷委托黎利统辖交趾以来,内乱不断,民不聊生。崇祯年间,更有郑棧А⑷罡@较群笞髀遥蛔裢趿睿萁恢河谀媳狈至选N私饷竦剐竺鹘扇虼缶脚选?br /> 平叛令一下,天下轰动,所有的眼睛都盯着安南方向,看林纯鸿如何恢复故土,重现成祖时的荣耀。
广州人最为幸福。
在平叛令下达一日后,龙虎军团大规模从广州码头登船,数万精锐将士,数不清的辎重,令人望而生畏的火炮,让人心生寒意的刀枪,广州人狠狠地过了一把眼瘾。
龙虎军团登船后,在绥靖舰队的护航下,浩浩荡荡地向着红河口杀奔而去。
听闻龙虎军团登船后,郑棧е拢糠止僭本滞蚍郑言只龉榻岬街'头上,心里早就把郑棧畹霉费芡罚捍竺鞑痪褪窍攵嗦虻懔甘陈铮么竺髀蚓褪橇耍植皇敲桓肚?br /> 这部分官员之所以如此愚蠢,得从当初荆州缺粮说起。
数年之前,大明商人依托锦普港,大规模收购稻米,致使红河沿岸的稻米源源不断地流向锦普,然后装船运往大明各地。
大明的需求,犹如无底洞一般,永远没有尽头,这使得安南的粮价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蹭蹭往上涨。
对于一个以农业立国的王国来说,粮价急剧上涨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于是,郑棧Х⒉冀哿睿瓜蚪跗粘鍪哿甘场2还讣鄣募本缟险牵碜鸥叨畹睦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