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有了“汝水道”,但一条“汝水道”,是不能满足汝州的。
刘玄意这次把身段放得这么低,就是准备在张德那里再化缘一条“高速公路”出来,没有“高速公路”,怎么地县道、乡道得有啊。
他胃口也不大,也就是想把梁县通往鲁阳关的官道,给好好地饬饬。比如汝水上面修个桥,照着江夏双龙桥来一个。
水上面也给修个桥,照着江夏双龙桥也来一个。
再多盖几个驿站,多弄几个水泥厂、陶瓷厂、纺织厂、钢铁厂……也就差不多了。
除此之外,各县再多整几个农场,照着“皇庄”来,怎么地也得有个七八十万亩地,连绵成片的耕地,就能把八牛犁彻底用起来。因为用了八牛犁,这养殖业就得兴旺发达,早先武汉引进过本地的红牛,这红牛可以自己先养起来嘛。
想到这里,刘玄意在长亭处竟是一个人美滋滋地傻乐。
“使君,适才还叹了口气,怎地又这般高兴?”
“怎能不高兴?!”
刘玄意拍了一下大腿,站起身来道,“走,去郏县,咱们好好会一会武汉来的客人,可不能招待不周了。”
言罢,刘玄意喝了点凉茶,换了一匹马,翻身上去之后,顺着“汝水道”,直奔郏城县去了。
而此时,已经到了郏城县县城内的张德,正带着人四处闲逛,郏城县令也算是“老关系”,是原长安令源坤罡的族侄,这个大侄子的外貌,基本上已经看不出源坤罡那般的混血样,一口地道的“洛下音”,时不时还能飚两句吴地方言出来,一看就是练过的。
“十九郎这郏县长官做得不错。”
“老叔谬赞,小侄素来愚钝,也就是因循旧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只看你这县城布局,往来规制,就不像是因循旧例的。十九郎不必谦虚,只看这郏县气象,你有甚么想法,现在就可以提。”
“一个水泥厂,一个砖窑厂,一个瓷窑厂,一个马车车厢加工厂……全套的颜料工坊,还有棉纺,本地连续种了几年‘沧州四号’棉,产量和品质都是不错。除此之外,饲料厂也要一间,小作坊良莠不齐,饲料品质略有高低,郏城鸡鸭鹅、牛羊猪都是品质极好,若是饲料稳定,这养殖就算有风险,却也可以一搏。”
“……”
“……”
别说是张德,就是郏城县衙那些个佐官吏员,都是一双狗眼彻底瞎了的感觉。
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
贞观二十二年开始,甚至局部地区从贞观十八年开始算,就有大量掌握现金,到处寻找项目投资的地主豪商。
这些个局部地区,往往都有一个特征,官方“土地兼并”特别厉害。虽然明面上没有这样说,可能是其它种种形式,但其结果的实质,就是“土地兼并”。
大量土地资源被集中起来管理,可能是沿江沿河盖工厂、学校、政府部门、港口码头等等,也可能是类似“皇庄”那样的新式农庄。
总之,以往把钱埋在地下存起来的方式,不怎么好用。
等到后来特大城市都这么干之后,这些原本唐朝的农业精华区,也就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从洛阳开始,有两条线,一条往东北方向,就是沧州;一条往东南方向,就是扬州。两个方向各有一条大运河,顺着运河两岸,又有各种新老官道。交通发达,加速了商品流通,自然就产生了投资的需要以及空间。
汝州作为直隶近畿的上等雄州,自然也是不能例外,要知道汝州是典型的优质农耕区,李皇帝在汝州七县一口气搞了二十多个“皇庄”。
只是有的“皇庄”是内府管理,有的“皇庄”现在是外朝新置专管衙门在管理。前者是皇帝老子的肉,后者是外朝官吏们的汤。
至于汝州豪强、世族……这二十多个“皇庄”的诞生背景,是清河崔氏被一波带走,那时候整个汝州上下,当真是敢怒不敢言。
也不是没有人想要号召一下搞事,比如说让一个两三千人口的小家族挑个事看看,探探风头。
然后……然后就没有什么小家族了。
汝州的统治根基,这几年早就发生了蜕变,虽然还在依靠地方“乡贤”,但地方“乡贤”的能量,明显是大大缩水,有没有巅峰时期的四分之一都不好说。
比如滍阳城西北有一片矿区,什么矿呢?瓷土外加玛瑙,玛瑙的数量还相当的多。换作以往,“乡贤”直接就把地给占了,等朝廷反应过来的时候,红白双契俱在,那是半点废话都没办法说。
但现在却是大不一样,州内大量百姓就指着朝廷吃饭呢,又不是指着老世族吃饭,这欺上瞒下的手段,小范围还行,涉及到矿藏之类,那就门也没有。
为了把这地界的矿藏彻底拿捏在手,内廷外朝一起发力,直接置办了一个县,就卡在鲁山和郏城的正中间。
又因产玛瑙的地界叫“龙兴沟”,所以这个县的名称,就定为龙兴县。
整个县人口不算多,但官帽子却不少,内府在这里设有采矿太监,下属玛瑙司、瓷土司、煤炭司,各设分监有司,带品级的宦官位子有三十多个,加上阉人也有自己的“帮办”“吏员”,杂七杂八加起来,算得上有油水的位子有两三百个。
这还是内府的勾当,外朝更是厉害,一个县的配置,就算不置县尉、县丞,只说六房那就是多少好处多少人情?
更何况,龙兴县划拉出来,直接就是肢解了郏城、鲁山、梁县好些地方。虽然都是边角料组成的,可耕地还是不少啊,挂着“皇庄”的名头进场,全他娘的是民部官吏,简直是爽到爆棚。
待事情妥帖之后,各矿开业,就需要大量的人工,原本汝州就有不少失地“农民”,这光景就有了去处。
整个龙兴县的县城,就是在“龙兴沟”的基础上扩建,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极为荒诞的事情,那就是汝州地面上,居然有了一个城市人口远远多于“野人”的县。
龙兴县的百姓,一应生活,都是围绕着矿。
内廷外朝的牲口们,最早是通过富有玛瑙这个名义下场的。等到了“龙兴沟”之后,转眼就变成了挖煤。
至于玛瑙什么的……那他娘的是啥玩意儿?
便是下来捞钱的采矿太监,也早就打定了主意,这要是皇帝主子要龙兴县入贡玛瑙呢,他就直接去外地买个几百斤,对付对付也就够了。
主要业务,那当然还是修路运煤啊。
这事儿还不能吃独食,离开鲁山、郏城的帮忙,那就成不了事。
因为“龙兴沟”交通不便,想要顺顺当当运煤出去,总不能靠牛车吧。
要么板轨,要么船运。
船运其实问题不大,虽然“龙兴沟”地势相对平坦,但也是有支流联通汝水和滍水,只是想要疏浚河道,增加运力,没有鲁山县和郏城县的帮忙,那就只能干瞪眼。
所以从最开始下场,“龙兴沟”的几百号官吏,就跟三县同僚早早地打好了招呼,有钱一起赚,投资一起来。
你的煤,就是我的煤;我的煤,就是你的煤。
郏城县和鲁山县也挺高兴,靠他们自己,想要搞个煤矿起来,还真是挺难的,再有就是打开渠道的可能性不大。
这帮“龙兴沟”的畜生,那都是空降过来的中央“大佬”,他们想要做煤球、煤饼卖到京城去,那是没有难度的。另外两家想要卖,京城那边能吃下多少,还真不好说。
当然做官嘛,你有你的神通,我有我的道法。
空降的京官是给力,可自家有门路,那也不差什么。
再说了,搞了这么多年,龙兴县也没挖出来多少煤,投资太大,规模太小,道路也不畅通,结果盯着矿去的,最终还是在种地。几年下来,“龙兴沟”的牲口们都快要心气儿被抽光了。
虽说也没亏本,但总归是不爽的。
在这样的行情下,汝州地面的官僚们选择“自救”,自然是可以理解。
像郏城县初来乍到两年多的县令源十九郎,他本来也没啥想法,可备不住机会来了不是?
自家亲老叔,江汉观察使老大人张德路过此地,这不赶趟子拉赞助等什么呢?
于是乎,源十九郎也没跟同僚们说出自己的关系,反正他们也瞧不起自己。等到张德到郏城县,他立刻化作一条饿狗,屁颠屁颠在张德面前转悠。
察觉到张德挺“念旧”,源十九郎顿时就来了精神,知道这事儿吧……有戏。
“你胃口可真不小啊十九郎。”
老张笑着说道。
“老叔老叔老叔,咱们这不?
小说推荐
- 唐朝打工女
- 作者:素衣凝香第一章 穿越原来是这样的周围似是升起了一片蒙蒙的薄雾,若有似无,散发着淡蓝色的光晕,很是漂亮。我慢慢的走在这片雾里,感觉浑身都是轻飘飘的,仿佛在空气中飞行一般的自在,这是在做梦吗?突然,前方有一个隐约的人影出现,我加快了脚步,向那个人影走去。越来越近了,却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容貌,只觉得
- 最新章:第150章
- 工科生表白指南
- 作者:11点要睡觉觉简介秦湛第一次表白,顾辛夷把情书掉进了水里;秦湛第二次表白,顾辛夷不小心栽倒了坑底;秦湛第三次表白,顾辛夷的电脑送去了修理…在经历十次莫名其妙的表白失败后顾辛夷却大着胆子把秦湛堵在了走廊里。这里是小剧场和秦湛在一起后,顾辛夷发现这个众人眼中的“二十一世纪泡利”貌似藏了个了不得的秘
- 最新章:第143章
- 古代最强工科生
- 文案:祁一白穿越前,别人的对话是这样的—我家王爷坐的马车镶了好多鸽子蛋大的珍珠呢!你们太傅那镶金的马车显得俗气了 祁一白穿越后,变成这样—什么,你家王爷上朝终于骑上小电瓶了?我家太傅可是已经开上小四轮了,全国只有五辆!还是限量版的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理科男穿到古代种田搞科技,最后不小心引领时代潮流的
- 最新章:第122章
- 唐朝好医生
- 《唐朝好医生》作者:望平安正文第一章 快速解酒法初春时节,江南水乡,夕阳已落,华灯初上。小城里有处小酒店,位置偏僻,门面也不大,店名却甚是雅致,名为唐时明月,店里正中摆着个一人多高的大酒瓮,据店主自己说,这大酒瓮是唐朝古物,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大酒瓮里装满了自酿美酒,酒味甘醇独具特色,是小店的不倒招
- 最新章:第1111章
- 乡村妇科诊所男医生的工作日志
- 乡村妇科诊所男医生的工作日志-第01章 我叫刘一航。今年20岁,身高175,体重130,非常普通的东方脸孔不帅也不难看,喜欢理个小平头,人看起来倒还挺精神的 我刚刚从技校毕业,学的是护理专业,正常来说应该可以成为一个男护士,但是我想自己在家开个诊所,治疗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的我还应付的过来。因为我老爸
- 最新章:第28章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作者:淮南老雁[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淮南老雁 著/书籍介绍:从厂办校下岗的落魄历史教师李颂,喝醉酒后穿越成为因中风只有几个月寿命的唐顺宗李诵。还好因为害怕打坏了东西要赔偿,一激动恢复了部分身体机能。为了能给自己找一个喝醉酒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当一下大唐顺宗。可是要想
- 最新章:第339章
- 重生唐朝当皇帝
- 《重生唐朝当皇帝》作者:今年特种兵狙击手杨成无意间重生到大唐天宝年间,大唐的劲敌吐蕃,动乱的西域,狂热的大食人,不安分的南邵,野心的渤海人,取代突厥的回纥人,祸乱沿海的倭寇,蓄谋已久的安禄山,正要将大唐锦绣河山搅得一塌糊涂,谁知出来了一个煞星杨成,一把长槊,一把弓,马踏天下,重生大唐。第1章陇右戍堡
- 最新章:第524章
- 在唐朝的宠妃生活
- 作者:情书、第1章 壹日中灼热,在唐都长安,太子府。孙茗自床榻幽幽转醒,早有两旁侍婢持盆端水,侍立在一边,等待传唤。花枝花蕊二婢是孙茗从娘家带来的,从小近身服侍,自然更亲密些,所以也唯有此二人得以跪坐床榻边等。见孙茗自己揭了被子,露了一截玉臂,就一人为孙茗执床帏,一人举了薄衫为她遮掩。二婢将孙茗扶起
- 最新章:第151章
- 重生之回到唐朝当王爷
- 简介:被人瞧不起的废物王爷,重生之后一切都变了,吊打各种不服。能动手尽量不吵吵,能整死尽量不留活口。感谢各位读者老爷的支持!这是一本偏现代的古文,好多人都以为古代就是应该古板、思想迂腐,其实古人也是很潮流、很时髦的,包子不过是以自己观点写出了对唐朝开放环境下的个人看法,中间会有古文和现代词汇穿插,毕
- 最新章:第68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