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漆器、木料、石材……哪怕就是运一船的海鲜干货,这是赚到让人想哭。
要不是卖女儿只能卖一回,千金公主恨不得回去多生几个。实在不行,就把温家庶出的小娘都打包送过来拉倒。
她爹能卖女儿,凭什么她不能?
“阿姐当真是……女中豪杰,女中豪杰……”
嘴唇哆嗦的千金公主很是颤抖地拍了个马屁之后,拿起手边的茶杯,哆哆嗦嗦地往嘴边送。
可惜不争气,牙齿在杯沿上磕磕碰碰,叮叮当当简直就是打架。
李芷儿倒也没有瞧不起她,她也是这么过来的。
从当年懵懂无知有点小算计的小姑娘小公主,一路熬到现在,才能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京城,出现在她那皇兄皇嫂面前,而且半点畏缩都没有。
坦坦荡荡,理直气壮。
“不过,有一事还要妹妹帮忙。”
“阿姐但说无妨!”
两个长公主殿下,此时此刻当真是成了一家人。
之前虽然是亲姐妹,但表现出来的,只不过是情同姐妹。
现在,则是真·亲姐妹。
亲不亲,打断骨头连着筋……骨头是金子做的,筋是银条做的,真他妈的亲!
“杜楚客那杜三娘……还要妹妹做一回媒人。”
“好说,好说……此事,包在我身上。杜工部在魏王那里做事,正好我家二郎跟魏王能说上话,只消寻个酒宴,便能开口。”
“好。”
李芷儿点点头,“那就静候佳音。”
要是公开和杜楚客联姻,也不是不能成功,但很有可能是杜楚客迫于无奈。至于现在,双管齐下,到时候杜楚客除非一剑杀了杜三娘,否则哪怕头皮发麻,被皇帝盯着骂,他也只能认账。
现在有千金公主从中帮忙,那就是另外一个说道,二圣再怎么不爽,不给千金公主面子,也要给千金公主那个死鬼公公温彦博面子。
第八章 狂欢和震惊
汉阳新开的一家图书馆规模极大,最重要的是,它不是私藏书屋,而是公共图书馆。凡是汉阳、江夏两地在籍居民,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证”前来借阅。
当然了,借阅的时候,要有坊里长者或者街市文员的签字文书。
整个汉阳图书馆的藏书量极为惊人,各种孤本加上张德这十多年的积累,还有惯例的经典,总藏书量以“册”为单位,有八万册。以“卷”为单位,有四十万卷。
其中尤为被追捧的,是各类“图志”,没有武汉本地规范化的教育,根本无法看懂这些地理图。
比如说等高线,哪怕被人借出去,唐朝三千万人,看得懂的只有武汉临漳山出来的那么一丢丢人。
只是,汉阳图书馆的意义重大,对大多数“寒门”而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整个武汉,尤其是汉阳县和江夏县,一度出现了“代借”的行业。外地的读书人,为了求知,不得不委托两县普通百姓,前往图书馆借阅他们想要看的经典、手册、工具书等等。
当然了“代借”之外,还有“代抄”,很多汉阳图书馆中的印刷本,是根本买不到的。算是行市里的“孤本”,尽管在江汉观察使的某些专业部门中,这可能是见怪不怪的工具书,但在市面上,想要一窥全貌都很难。
尤其是工程领域,比如双龙桥,看上去就是江汉观察使修了个桥,但实际上整合了太多的部门,涉及到的工业门类比较“复杂”,那就没办法靠经验去推算。
逆向工程这个事情,首先你得有齐全的工业门类,还要有一应技术的应用工程师,还得有统筹整合的管理人员……
靠脑补,什么都逆向不了,那么所有的材料、技术、图纸、加工工艺、管理流程全部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摆放在你的面前,你也只能干瞪眼,你什么都做不了。
武汉下辖三县,汉阳、江夏、武昌,这一回独独武昌县捡不到这个福利,好些武昌官僚们就跑来汉阳“讲理”。好在府内早有定夺,跟他们说这是“试运行”,这便把武昌人打发走了。
倒也不是说府内歧视武昌县,实在是贞观朝的武昌离得有点远,借阅图书是有时效的,与其增加后续的管理成本,不如先“试运行”一段时间看看。
如果一切都还可以,府内是打算直接在武昌县建个分馆。这个图书馆分馆的作用,也不仅仅是给武昌县福利,周边永兴县,甚至江对岸的黄州,都是一种极大的吸引力。
知识,从来都是有价难求的。
汉阳图书馆的正门有题字,不过并非是“汉阳图书馆”五个大字,而是一百多岁的曹夫子写的八个字。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
八个字之外,再无其他偶像,诸如天后、圣人、先哲之类,都是没有的。不是没有人想要塞个孔夫子在跟前,然后他失业了。
江汉观察使府,有比较成熟的图书管理体系,如今筹办的汉阳图书馆,以及将来要兴建的各种分馆或者地方图书馆,不过是原本府内图书管理团队的进一步扩充,锻炼新的队伍。
本身这年头能够从事图书管理的人员,都是相当顶尖的人物,把他们扔到任何一个调度岗位上,都能迅速上手,极快适应。
比如“汉安线”铁路“汊川段”的调度管理司官吏,就是临时从江汉观察使府的档案室调用过去的。大部分都是流外官,但张德也给了承诺,今年从京城回来,就正式让他们转正为官。
整个公共图书馆就是纯投入,府内也没有想要从中赚取什么利润,但其影响力非常特殊。
甚至可以这么说,当世哪个世族想要继续在“教化”“礼仪”“道德”上攻讦武汉是“地上魔都”,哪个世族就是在自抽耳光。
私藏、孤本、敝帚自珍,才是各大世族的常态。
而且囊括的领域相当惊人,就老张自己所知道的,在“农政”一事上,看似老世族不怎么关注的农业技术闷雷,他们都有大量的经验积累,甚至在怎么利用天时气候、自然条件上,都有相当丰富的经验记载。
比如说套种技术,比如说选育良种,比如说灌溉技术……
每一样,基本上每个世家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但根本不会外传。
要不是张德二十五年前入京误打误撞,根本不会掀开这么大的桌面。乃至到如今那些曾经的“独门绝技”,也就成了烂大街的手段。
武汉一年输出的“围圩造田”工程量,抵得上各大豪门数百年的积累;武汉工程团队一年带队修葺的塘坝、梯田,抵得上各个世家、豪门、部落上千年的积累;武汉各大工坊生产的日用品,抵得上皇唐全域其他地区近一半的产量……这还是因为其他地区有了武汉输出技术、产能的缘故。
老大世族受到的冲击,绝非仅仅是土地这个生产资料遭到侵袭、瓜分,他们是全方面受到了武汉的挑战甚至是压制、蹂躏、粉碎。
除非他们在粉碎之后,浴火重生,重新演变成新的世家豪门,否则只会和数百年风流中倒台的那些“老朋友”们一样,逐渐衰退,逐渐消亡。
所以,当京城还在狂欢“东海道大行台尚书令”的时候,听到武汉开了这么一个公共图书馆,这些个狂欢者们,笑容逐渐消失。
而对京城那些个中低层城市民,甚至是低级官吏、寒门子弟而言,这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盛事”。
哪怕到了贞观二十五年,受教育的成本依然高昂。即便是武汉,也没有全面铺开义务教育,依旧是小心翼翼地扩大规模扩大范围,稍微有点师资力量上的压力,就不会轻易扩大规模。
即便武汉的财政十分宽裕,但教育就是个无底洞,更何况武汉的教育,从来不是十几门课的事情,大量受教育青少年的后续教育,更是一项短期内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
要知道,当武汉的义务教育阶段过去之后,其中大多数的学生,就要开始工作。哪怕是童工,但在武汉,并没有条件去禁止童工,只是武汉的童工待遇,总要比别处强那么一点点。
强这么一点点,却也足够了。
但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他会和文盲工友格格不入。他在课堂上诞生了理想,他在书本中找到了乐趣、挑战、迷茫、颓丧以及种种原本文盲可能要很晚才能获得的情绪。
理性上的“早熟”,远比社会催生出来的人情“早熟”要麻烦的多,因为人情“早熟”会委曲求全,会夹着尾巴做人,会卖笑求荣会摇尾乞怜。但理性上的“早熟”,会产生叛逆、冲动、诉求等等各种主动且跃跃欲试的挣扎。
小说推荐
- 唐朝打工女
- 作者:素衣凝香第一章 穿越原来是这样的周围似是升起了一片蒙蒙的薄雾,若有似无,散发着淡蓝色的光晕,很是漂亮。我慢慢的走在这片雾里,感觉浑身都是轻飘飘的,仿佛在空气中飞行一般的自在,这是在做梦吗?突然,前方有一个隐约的人影出现,我加快了脚步,向那个人影走去。越来越近了,却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容貌,只觉得
- 最新章:第150章
- 工科生表白指南
- 作者:11点要睡觉觉简介秦湛第一次表白,顾辛夷把情书掉进了水里;秦湛第二次表白,顾辛夷不小心栽倒了坑底;秦湛第三次表白,顾辛夷的电脑送去了修理…在经历十次莫名其妙的表白失败后顾辛夷却大着胆子把秦湛堵在了走廊里。这里是小剧场和秦湛在一起后,顾辛夷发现这个众人眼中的“二十一世纪泡利”貌似藏了个了不得的秘
- 最新章:第143章
- 古代最强工科生
- 文案:祁一白穿越前,别人的对话是这样的—我家王爷坐的马车镶了好多鸽子蛋大的珍珠呢!你们太傅那镶金的马车显得俗气了 祁一白穿越后,变成这样—什么,你家王爷上朝终于骑上小电瓶了?我家太傅可是已经开上小四轮了,全国只有五辆!还是限量版的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理科男穿到古代种田搞科技,最后不小心引领时代潮流的
- 最新章:第122章
- 唐朝好医生
- 《唐朝好医生》作者:望平安正文第一章 快速解酒法初春时节,江南水乡,夕阳已落,华灯初上。小城里有处小酒店,位置偏僻,门面也不大,店名却甚是雅致,名为唐时明月,店里正中摆着个一人多高的大酒瓮,据店主自己说,这大酒瓮是唐朝古物,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大酒瓮里装满了自酿美酒,酒味甘醇独具特色,是小店的不倒招
- 最新章:第1111章
- 乡村妇科诊所男医生的工作日志
- 乡村妇科诊所男医生的工作日志-第01章 我叫刘一航。今年20岁,身高175,体重130,非常普通的东方脸孔不帅也不难看,喜欢理个小平头,人看起来倒还挺精神的 我刚刚从技校毕业,学的是护理专业,正常来说应该可以成为一个男护士,但是我想自己在家开个诊所,治疗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的我还应付的过来。因为我老爸
- 最新章:第28章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作者:淮南老雁[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淮南老雁 著/书籍介绍:从厂办校下岗的落魄历史教师李颂,喝醉酒后穿越成为因中风只有几个月寿命的唐顺宗李诵。还好因为害怕打坏了东西要赔偿,一激动恢复了部分身体机能。为了能给自己找一个喝醉酒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当一下大唐顺宗。可是要想
- 最新章:第339章
- 重生唐朝当皇帝
- 《重生唐朝当皇帝》作者:今年特种兵狙击手杨成无意间重生到大唐天宝年间,大唐的劲敌吐蕃,动乱的西域,狂热的大食人,不安分的南邵,野心的渤海人,取代突厥的回纥人,祸乱沿海的倭寇,蓄谋已久的安禄山,正要将大唐锦绣河山搅得一塌糊涂,谁知出来了一个煞星杨成,一把长槊,一把弓,马踏天下,重生大唐。第1章陇右戍堡
- 最新章:第524章
- 在唐朝的宠妃生活
- 作者:情书、第1章 壹日中灼热,在唐都长安,太子府。孙茗自床榻幽幽转醒,早有两旁侍婢持盆端水,侍立在一边,等待传唤。花枝花蕊二婢是孙茗从娘家带来的,从小近身服侍,自然更亲密些,所以也唯有此二人得以跪坐床榻边等。见孙茗自己揭了被子,露了一截玉臂,就一人为孙茗执床帏,一人举了薄衫为她遮掩。二婢将孙茗扶起
- 最新章:第151章
- 重生之回到唐朝当王爷
- 简介:被人瞧不起的废物王爷,重生之后一切都变了,吊打各种不服。能动手尽量不吵吵,能整死尽量不留活口。感谢各位读者老爷的支持!这是一本偏现代的古文,好多人都以为古代就是应该古板、思想迂腐,其实古人也是很潮流、很时髦的,包子不过是以自己观点写出了对唐朝开放环境下的个人看法,中间会有古文和现代词汇穿插,毕
- 最新章:第68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