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第1094章


陈应自然不相信相命之说,其实在后世所谓的相命基本上都是心理学的抽届原理,说出模棱两可的话,让人们对号入座。老程村里有一个算命先生,也曾给老程算过命。当时他说老程一定可以考上大学,当然这是根据当时老程的学习成绩来推算的,不过阴差阳错,在高考前一个月,因为家中出事,老程辍学。
陈应并不相信所谓的算命,哪怕杨蓉所说,都是历史上记载的那样真实。
杨蓉道:“他为妾身相命,直接断言妾身贵不可言。妾身身为应国公继室,又能贵到哪里去?刚刚看到郎君,抱着二娘直呼其为公主,妾身就明白了,贵凭子贵,妾身无子,但是有一贵女……”
陈应对杨蓉非常无语。
称呼武二娘为公主,这并非他有意谋反,而是在后世父母习惯性的把自己的儿女称为太子或公主,比如暴君同志,他的儿子直呼太子,老婆就是皇后……
陈应道:“这是戏言,当不得真!”
“但……君无戏言!”杨蓉直视陈应道:“一个月前,袁天罡寿终正寝,曾留下遗言,命道门向郎君投效,称郎命为真命天君!”
陈应板着脸道:“真是荒唐!”
“不是荒唐,天师曾言,平阳公主十二年前应暴毙,陛下也应该在五年前暴毙,还有齐王,还有罗士信……他们都因郎君庇护,得而逆改天命!”杨蓉伸手抓向陈应的手,抚摸着陈应手上的温度道:“他还曾言,郎君是游魂,没有生时,更没有死地。”
陈应的脸色大变。
事实上,他反而对袁天罡有些相信了。因为如果不是因为他,在原本的历史时空,罗士信将会在武德五年死在河北,平阳公主将会在武德六年死在苇泽关。李建成、李元吉将在武德九年死在玄武门。
至于罗艺、杜伏威同样也会化作一堆朽骨。
当然,因为陈应这个异世蝴蝶的存在,改变的还不值这一点。还有更多,比如,在原来的时空,大唐没有通利天下的通利钱庄,没有驰道,没有蒸汽机火车,没有四轮马车,更没有超过百艘的五牙战舰,也没有安西四镇(历史同期没有),纵观整个大唐,吐蕃将成心腹之患,薛仁贵还有大非川之败。
而现在这个时空,吐蕃高塬成了大唐的安西都护府,而松赞干布则成了颉利可汗的邻居,成了礼宾院里有名的舞者。
原来的时空时空里,大唐没有火药,没有火药弹,更没有轻质火油,没有大唐工业大学,也没有疏勒学院,没有讲武堂,也没有遍布各州各县的三学。
大唐没有七十万精锐大军,没有遍布北方的磨坊,也没有三千多万人口。
杨蓉劝着陈应道:“郎君有没有想过,陛下与郎君有过命的交情,可是,将来的事呢?郎君,父为子谋……”
陈应沉默着,没有说话。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郎君有没有想过霍光!”杨蓉声泪俱下的疲乏:“不知道你想过没有,这些钱对你来说是一笔小钱,可是,对于那些人来说,这些钱绝对是他们家里的大部分私蓄。咱们且不说他们承诺如何帮助你,这样的承诺听不得,官员世家是最不可靠的。可是,这些钱是真的,你甚至可以把这些钱看做是他们的投名状。只要这些钱掌握在你手里,他们想要反复,就不得不多想想到底值不值。或者说,他们为了他们的钱都必须与郎君同进共退!”
太极宫,御书房。
明亮的烛火,将李建成的脸颊上的皱纹照耀得更加清晰。
“袁天罡死了!”李建成手里攥着一个锦囊。
袁天罡留下了五个箴言。
一道关于王珪准确的发指,一道关于魏征也应验了。
一道关于李建成,对了一半。
一道关于李世民,对了也是一半。
魏征皱起眉头道:“什么是对了一半?”
李建成一脸古波不惊道:“朕的死期!”
魏征大惊失色的望着李建成道:“陛下……”
李建成不以为然的笑道:“朕应该在武德九年暴毙!”
魏征道:“没有武德九年!”
“是啊!父皇的武德年号,只用了七年!”李建成道:“还记得三娘得了气疾吗?”
魏征点点头道:“气疾乃不治之症,可是三娘后来居然痊愈!”
“不是痊愈了,而是她的命格改了!”李建成藏在大袖里的手,不住的颤抖。
虽然他表面上如常,可是内心里却非常害怕。
李建成喃喃的道:“与陈应无关的人,全部应验,与他有关的人,全部改变了命运!”
魏征正准备说话,突然马蹄声响起。
魏征脸色巨变。
皇宫之内,自然禁止奔马。
不过有一个特例,那就是战争来临,河山变色,那种情况下,八百里快骑可以无视宫禁,直接抵达太极宫。
李建成朝着宫外方向望去,一名信使汗流浃背的跑来。
信使一边奔跑,一边急道:“禀告陛下,薛延陀夷男可汗之子拔灼,杀夷男,自立为颉利俱利失薛沙多弥可汗,据柔然单于台叛乱,引兵七万南下进攻漠南!”
李建成一脸愤愤的吼道:“不知死活!”
魏征皱起眉头道:“奇怪啊,薛延陀部虽然势力不弱,但仅凭七万余骑,他无疑于以卵击石!“
就在这时,李建成脑袋中突突乱颤。
马蹄声再次响起。
李建成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报……“
”禀告陛下,松赞干布逃出了长安城,不知去向!“
”颉利可汗,逃出了长安城!“
李建成的怒极反笑道:”真好!“
魏征道:”陛下,有阴谋!“
李建成道:”敲响朝钟,宣文武百官议事!“
第一六零章 阴谋与刺杀
李建成的望着李安俨道:“怎么回事?”
礼宾院关押着三十多年部落和国家的首领、酋长,这些人都是口服心不服,朝廷上下也没有哪个人会天真的以为,他们会真投降。特别是颉利和松赞干布,他们二人都是一国之君,号令全国,莫敢不臣。
他们现在要是真正臣服了,那才是怪事。
李安俨苦笑道:“陛下,这件事,只怕有七宗五望,河东四姓,甚至关陇贵族的功劳!”
“世族门阀,谁参与了?”李建成望着李安俨,声音中带着浓浓的杀气。
李安俨摇摇头道:“没有确切证据,左监门卫在礼宾院外围的六十七名眼线,三十七个暗桩,以及左武候卫勋一府两个团,六百余名府兵,没有一个活口。这不是一家一姓能办到的,很可能,他们全部都参与了!”
李建成点点头了,面色平和了一些。
不是他不在意这六百余人的惨死,而是他确实是相信了李安俨的话,这绝对不是推脱。左监门卫明面上负责宫禁安全,事实上,他们暗中的职责与秦王府的百骑一样,负责监察百官,稽查不臣。
当然,在玄武门之变中。整个左监门卫几乎全军覆没,他们都选择了为李渊尽忠,左监门卫大将军鱼彦章战死,八名骠骑将军(相当折冲都尉)四十六名校尉,全部阵亡,就连旅率级别的基层军官也战死三分之二。
李世民当初与世族门阀关系和睦,利用东宫左右清道率,扩建了左监门卫,李安俨担任左监门卫大将军,可是下面的军官乃至士卒,都是由各大门阀,以及投效东宫的家族举荐,能准确找到左监门卫的暗桩,能及时发现暗线细作,说明左监卫门卫有人叛变了,而且级别不低,掌握的权力不小。
正所谓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初李建成是大唐太子的时候,世族门阀几乎所有人都倒向李建成,而李世民只代表寒门和武将的利益。不过,随着二人分出胜负,特别是李建成登基后的改革,触动了世族门阀的奶酪。
精兵简政,让世族门阀损失惨重,无声对抗,又被李建成用小吏代替官员的方式,清退了大量世族子弟出身的官员,现在朝廷中充斥着大量寒门与庶族官员,这让世族门阀如刺在喉。世族门阀虽然不满,可是李建成通过军制改革,利用朝廷财政收入与金矿收入,给将士们发放俸禄,深得军心。
军方站在李建成的这边,世族门阀纵然反对李建成,也不敢采取过激的反应。他们只能暗中蛰伏待机。
就在这时,一旁沉默着的魏征,一语道出问题的关键:“陛下,他们为何这么做?”
虽然说,利用左监门卫的世族子弟,充当内应,解决了礼宾院的暗桩,派出死士袭击左武候卫戍卫军,把这些礼宾院各国各部首领,送出长安城。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