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第1082章


事实上李世民兴好没有看到印度的史诗,否则一定会惊呆住。
“它喷火,但无烟,威力无穷。刹那间,烈风刮起,云雾翻腾,太阳似乎在空中摇晃。抛下大量灰尘和沙石。
“大地遭受烧灼,不断震抖,象群被高温烧焦,其他动物也倒地而死,烈焰翻滚,树木像遇见森林大火,成排倒下,密集的火舌不断像大骤雨般地从四面八方落下,数千辆战车被毁掉。”
“阵亡者的尸体被可怕的高温烧得残缺不全,如同烧焦的树干。在此之前,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可怕的武器。”
“廓尔喀乘坐他的“维玛那”(一种飞行器)迅速飞行,向维里什尼族和安达咯族的三个城市投掷一枚充满宇宙全部威力的射弹,一缕白烟从地上升起,光亮犹如一万个太阳。这种名为“铁霹雳”的秘密武器,将敌人全部化为灰烬,尸体烧到无法辨认,头发和指甲全脱落,食物受染中毒。战士们纷纷跳入溪流,将自己及随身装备洗干净。”
“漫天奇光异彩,有圣灵逞威;只有一千太阳,才能与其争辉……我是死神,是世界的毁灭者。”
一千年前人们看到这个记载会认为荒诞不经,因为世界上绝对不会有这种武器,一百年前,人们也不会相信,可是现在呢?是不是感觉有点似曾相识?
当然,李世民的关注点,就是收集这些神话传说。
正所谓世界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李世民的寻找中,他终于在神话中找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语——天桥。
一个大胆而疯狂的假设,在李世民脑袋中慢慢形成。
远古时期,有人沿着大陆从中原来到扶桑。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李世民命明威将军程处嗣、宁远将军雷永祥率领一个折冲府,足足一千五百余人,沿着西北之路,向中原探索前进。
就在李世民对所谓的“天桥”展开探索的时候,原本沉寂的辽东,突然间变成了火山口。
随着高句丽精锐部队的撤离,大唐安东大将军李世绩终于开始有了动作。
广袤无际的辽东大草原上,一望无际的冰封世界里,针叶林中,茫茫雪原里,大地震动,一队队披着白色披风的唐军骑兵,开始向着目标进发。
唐军军队毫不顾及的越过实际控制线,开始向高句丽进行渗透。
安市城镇守使,高句丽北部褥萨杨万春站在城头上,望着西北方向,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位于安市城西北方莫约五百步的一座军寨前,出现密密麻麻的唐军骑兵,这些唐军骑兵将士手中拿着一个类似于流星锤的东西,在手中甩动着。
随着一声令下,数千上万枚流星锤向着这个不大的军寨飞去。
流星锤纷纷砸在军寨墙上,或者落入军寨内,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仅仅十数息功夫之后,这些唐军骑兵将士,纷纷挽弓射箭,密密麻麻的火箭,就像流星一样飞向军寨。
火箭接触火油,瞬间燃烧起冲天大火。
而军寨内的高句丽士兵们发出说牟医小?br /> 望着陷入火海的军寨子,骑在马背上的李世绩忍不住的赞叹道:“好美的景色!”
如果这个时候有卫星地图,一定会发现类似于这样军寨的景象,还有非常多。
就在唐军向高句丽方向推进的第一天,超过一百多座军寨被唐军将士用这种野蛮的方式摧毁。
李世绩的办法非常直接,根本就没有动那此坚固的城池,而是柿子专拣软的捏。
此时,安高城的杨万春头大如斗,到处都是求援急报,到处都是噩耗。
杨万春麾下指挥着四万余精锐部队,可是他却不敢动。
李世绩就是摆明了要围点打援,出城肯定是送死。
然而,不送死,坐视一座一座的军寨被攻克,被唐军无情的摧毁,高句丽军队的士气迅速跌落冰点。
第一六五章 战争没有妥协没有谈判
“咻咻……”
“杀杀……”
身在安市城镇守使杨春看到这一幕,他已经完全绝望了。
援军刚刚出城,山道两旁就出现密密麻麻的唐军将士,山上唐骑弓弩手一轮接一轮地连发羽箭,山下的骑士们死命冲击。
这时以逸待劳,兵力又占优势,不消一顿饭功夫便将高句丽军冲作了三截!高句丽军势大乱,唐军气势如虹,犹如一把尖刀插入肉中,斩筋劈骨,眼看筋骨一旦崩散,剩下的就将是一团烂肉。
安市城如此,云城也是如此。
几乎如同雷同的情景,轮番上演。
杨万春的眉头皱起,情况不太对劲。
李世绩的安东都护府兵力不及安西,别说安西,就连安北都护府也远远不及。李世绩手中掌握着安东军共三十四个折冲府,兵力堪堪五万出头。即使加上李世绩的直属亲卫折冲府,以及安都护府水师部队,兵力仍旧不满六万。
李世绩发动安东方面的进攻,最多每次能抽调的兵力不会超过三万五千,绝对不能超过四万人马。
一百多个军寨同时接到攻击,这个情况太不对劲了。
李世绩如果能让一百多个军寨同时向杨万春告急,说明李世绩动用的兵力不会低于十万人马。
尽管如此,杨万春仍然没有放弃努力。
他用手中的仅有的兵力,进行逐城逐寨的进行抵抗。
当然,这只是比较文雅的说法。事实上,所谓的逐城逐寨的抵抗,也就是既不救援,也不反击,什么时候啃下来,算你的。
李世绩没有使用什么高明的战术,也没有采取什么瞒天过海、铁树开花之类的计谋,唯一的战术,就是人海战术。
不过,李世绩与陈应一样,他拥有着调动安东都护府辖境内各部的权力。
如果李世绩只使用他安东大都护的身份,估计辽东各部不会那么容易听从李世绩的命令,正所谓上有对策,下有政策,反正总有理由搪塞过去。
这次出兵,李世绩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各部出动多少青壮,甚至连出兵或不出兵都没有强制性的要求。
他只提出了一个让各部无法拒绝的条件。
一颗人头五贯钱。
五贯钱在长安可以买到一百多石粮食,也可以买到一头小牛,十只羊,或者五头猪。
然而,在辽东的草原上。大唐的五贯钱却可以买到二十斤盐,或者五十斤茶叶,再或者十只铁锅。
对于辽东各部而言,这无疑是一笔巨款,无疑可以让他们这些亡命徒,铤而走险。
韦部、悉部、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等部落纷纷派出青壮,跟随唐军一起战斗。甚至连远在安北都护府境内的薛延陀、铁勒都派出了少量的青壮。
草原各部共同在冰天雪地里,参与这场盛宴。
虽然说,在陈应这个异世蝴蝶的作用下,这个时空,大唐百姓,特别是辽东、甘凉等偏远地带的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大规模提高。火坑、火墙、火炉的大规模应用下,身居塞外的百姓,在面对寒冬的时候,日子好过多了。、
至少不会遇到严寒,依靠自身在抖动取暖抗寒,无论门外多么寒冷,可是屋内都会暖洋洋的。在屋子里围着火炉,吃着火锅,绝对无比惬意。
但是,生活在东北的韦部、悉部、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等部落的日子就难过了。他们躺在各自的帐篷里,像寒号鸟一样苦熬。以往东突厥强大的时候,他们还可以跟着突厥军队南下劫掠,劫掠到过冬的粮草与金银财宝,可是随着东突厥的覆灭,西突厥的远遁,他们就成了没有主人的狗。
他们宁愿饿死、冻死,也不敢引兵南下,去劫掠大唐。
因为所有人都会明白,劫掠大唐容易,但是后果很严重。
但凡触犯大唐律法,肯定会受到大唐律法的严惩。无论他们跑多远,无论跑到什么地方,哪怕是老鼠洞里,依旧会被揪出来。
在贺兰山有一个叫兰乌吉部的部落,这个部落就是匈奴人左贤王麾下的部落,他们部落中有一百多人不信邪远赴代州,劫掠了一个村落。为了掩埋真相,他们把这个村落的所有人,全部杀光。
自当兰乌吉利以为自己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的时候,大唐安北军团出动了,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古老部落,因为贪念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为了告诫其他部落,兰乌部落周围三百里之内,所有部落青壮,全部被发配到驰道的修建工地上被罚作劳役,而且是遇赦不赦,直到累死。
尽管被李世绩一番蛮横之极的打法,按在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