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婳燕传》第389章


“罪妃钱氏,大逆不道,意欲篡位谋权,天地同诛,灭九族。念其为先帝后妃,赐毒酒一杯,白绫一条,剔除玉牒。罪妇钱氏,同罪妃勾结,大不敬宗庙社稷,贬为庶民,赐毒酒一杯,白绫一条,剔除玉牒。”说着将圣旨递给钱氏。
吴书来笑眯眯的看着钱氏与慎妃“钱太妃接旨吧。”说罢,压着钱氏的太监也松开手,钱氏大口的喘着气,难以置信的看着吴书来“皇帝这是什么意思!哀家是太后!是皇帝的生母!”
“钱太妃未免太过糊涂,皇帝的生母是哀家!你不过是先帝的妃嫔而已!”莞太妃坐在一旁轻飘飘的传来,钱氏转过头看着莞太妃“什么?”
“什么意思你还不明白吗?”说着带着嘲讽的看一眼钱氏,钱氏六神无主的看着莞太妃,跪在一旁的慎妃抬手拽着钱氏的胳膊“姑母,你不是太后吗?怎么成了太妃了!姑母,这到底是什么回事。”
钱氏久良大笑一声“哀家还是输了!输了!”
莞太妃看着钱氏这幅样子叹口气,站起身走到钱氏面前“哀家不知该说你什么好,你若是一直勤勤恳恳,不怀二心,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甚至不会白白便宜哀家。事到如今,你自作孽,不可活。”说罢抬手让太监们拉着她们出去。
钱氏却心有不甘,使力停在原地,而吴书来也让太监停下,钱氏扭着头看着莞太妃“哀家养了皇帝数十年,养育之恩,难道皇帝都忘了吗!”
“可是你杀死了皇上最心爱的人,若不是念在养育之情,你以为,会是一条白绫,一杯毒酒可以解决的吗?皇上已经对你仁慈义尽,你莫在强求太多。”说着挥挥手让钱氏离开,慎妃还在一旁不明所以,大喊着救命。
“哀家不信!哀家要见皇上,哀家要告诉世人!哀家”莞太妃突然大声说道“钱氏,若是你聪明,还想为家族留下一丝血脉,你最好什么都不要在说,你若说了,恐怕谁都帮不了你!”钱氏一顿,闭眼一笑,由着奴才拽着她,慎妃看着没有求生意识的钱氏,大喊道“姑母!救命!姑母!你才是太后呀!姑母!皇上!饶了臣妾吧!皇上!”
莞太妃叹口气“吴公公,此番就辛苦你在走一趟了,哀家就不去了,只是不要让她多说什么。”吴书来点点头“奴才明白,那就恭贺太后回宫了。”莞太妃笑了笑,看一眼四周。
“哀家从五台山归来,不喜这寿康宫的摆设,恐怕要让内务府重新修缮一番才好。”吴书来会心一笑“喳,奴才即可让内务府总管为太后重新布置寿康宫。”莞太妃一笑,不对,如今应该称为皇太后。
这厢钱氏等人被拉入冷宫,她已不是太后,而慎妃则是在另外一个房间,钱氏看着吴书来一步一步走进房间,如今她已想明白,多说无益,自己既然输了就需低头,吴书来让端着毒酒和白绫的奴才走到钱氏身边,钱氏看一眼“皇帝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今天十二爷他们入宫,将所有事情都告诉皇上,如今万岁爷能让太妃如此安然离开,已经是最大的恩典。”
“哀家不悔,只能说,她技高一筹,哀家愿赌服输,但是,她也死了!哀家还是赢了!皇上也失去挚爱!为我儿报仇了!”说着钱氏抬手拿着毒酒,仰头饮尽。
吴书来无奈的摇摇头,钱氏摸着白绫,将白绫扬起挂在房梁之上,而吴书来挥挥手带着奴才们离开,不久,身后传来凳子倒地的声音。
养心殿内,皇上呆愣的坐在桌案前,香炉内燃起婳燕最喜的檀香,皇上无神的看着,吴书来静悄悄的进屋,抬起瞧一眼皇上,弯腰回道“皇上,都去了。”
皇上闻声,慢慢的转动眼眸看着吴书来“好。。。”吴书来看着呆愣的皇上叹口气。
说起来,这一切还是要从今日早朝后说起,早朝之上又是一群人弹劾钱氏,如今皇上已然若不点头斩杀,恐怕难平众怒,只是到底是太后亲眷,皇上本打算思考一日在说,便退朝,只是才回道养心殿,莞太妃、履亲王、庄亲王以及博明博向等人求见,皇上心头一惊,这么多人莫不是有什么急事,急忙让他们进殿。
十二爷率先走在前面,随后跟着莞太妃和婳燕的二位兄长,甚至连竹雅青巧与柳笛都在其中,皇上看着他们问道“不知皇叔等人所谓何事。”十二爷看一眼十六爷,说起来,婳燕身前曾与十六爷发生隔膜,等婳燕离世的消息以及绝笔信送到十六爷面前之时,十六爷顿时后悔莫及。当初虽然因为十七爷之死以及理亲王一事迁怒婳燕,当时知晓婳燕被关在静心园,哪怕自己手上有婳燕留下救命的物件,可是他到底是没有用,虽然婳燕也未曾说过,可是事到如今,哪里比得上,婳燕在世更好,等十六爷打开信件,更是后悔。
其实每个人都应当换位思考,她身处此位,十七爷的死她最为伤心,理亲王一案,她不是没有透露,只是都是他钻进牛角尖,忘记当年婳燕对他的恩情,忘记幼时对自己的教导,若是没有婳燕,就没有如今的他,如今却连这最后一面都未曾见过,他虽无限后悔,可是也定然会完成婳燕的遗愿,不让她死不瞑目。
十六爷抓紧手中端着的木盒,走上前,抬起木盒“当初姐姐离世之前,曾交付给臣此木盒,如今臣依照姐姐遗言,将木盒交给皇上。”说着十六爷跪在地上抬起木盒,他这一跪并非是跪皇上,而是跪婳燕,跪她的心血。
皇上看一眼十六爷等人,又看向木盒,想了想站起身走到十六爷面前,抬手扶起十六爷“您是长辈,不必如此。”说着抬手接过木盒。
皇上看着上面的铜锁,十二爷上前将钥匙递给皇上,没想到婳燕竟然是将钥匙给了他,皇上接过钥匙,慢慢插入锁芯转动,掀开木盒,里面只有二个本子,看起来好似奏折,皇上拿起最上面的一本,慢慢打开,上面只有雍正爷留下的印记却无其他,皇上有些不解,这时候竹雅上前说道“这是世宗爷离世前交给格格的无字诏书,待日后格格有难之时,救命之用。”皇上难以置信的看着竹雅。
“格格到死,也没有求二位爷将此物拿来。”说着,竹雅抬手将另一本奏折拿来,仔细一看,其实并非诏书只是一本小册子,竹雅看着册子递给皇上“这是孝敬皇后留给格格的,请万岁爷准许其余奴才离开。”皇上看一眼竹雅最终对着吴书来点点头,独留下这些人以及吴书来。
册子不厚,不过几页,皇上慢慢放开,第一行字便是‘本以为这会是一个永久的秘密,而当你看到这本册子时,那这个秘密便不在是秘密…燕笔。’皇上抬手摸着上面的字迹,皇上深吸口气,翻开第二页。
康熙五十年初,八月十三日,子夜,静明园后山一声啼哭,一名男婴降生于世,生母乃包衣奴才元绾,随后送入钱氏房中,为皇上第四子,木兰格格起名,爱新觉罗·弘历。。。。
皇上看着手中的册子手抖的不成样子,久良才反应过来,深吸口气,将册子合上“全是真的?”皇上抬起头看着竹雅,竹雅点点头,这时候博向上前一步拱手“回皇上,臣当年曾是静明园管事,而元绾姑子正是臣亲自接入静明园,亲自候着那个孩子出生的人,更是亲自看着钱氏将孩子抱走的人。”
“所以。。。朕的生母。。。是一个宫女?是那个姑子?”说话间,皇上不由的想起每一次去静明园婳燕对自己说过的话,对元绾的态度,甚至是元绾对自己的态度,原来她既然是我的生母。
“是,臣不敢欺瞒皇上,当年是六妹亲自将元绾嘱托给臣,如今臣守着这个秘密数十载,如今,终于可以真相大白。”皇上难以置信的看着他们,往后退一步,而一旁得知真相的十二爷等人都吃惊不已,原来这就是婳燕所言的真相,怪不得会是压倒太后的最后一个稻草。
莞太妃看着皇上还处于梦游阶段,但是一想到婳燕的嘱托还是开口道“皇上,格格临终之前,曾嘱咐过哀家一事,如今也告知皇上,眼下元绾姑子和水山都已被哀家接入宫中,皇上可以当面对峙。”
“传。。。”吴书来急忙点头,跑到外殿将元绾和水山引进殿内。
元绾与水山刚进入殿内,皇上随即看着元绾,元绾依旧是一身姑子服,越发的古道仙风,元绾双手合十示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