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才子(华西里)》第410章


随罗龙文一道过来的几个卫兵突然一凛,还来不及动作。
戚继光突然一把扯掉身上大氅,将一把短刀扔给水生:“动手,尽歼之!”
说话中,人已经如旋风一样冲了出去,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几根短棍,瞬间组合成一条小花枪。
“呼!”一声,就将刺中一个敌人的额头,将其杀死在地。
然后一回招。组合在一起的小花枪分成一根软棍,缠到另外一人的脖子上。
清脆的骨折声响起,又是一人了了帐。
这几下当真是干劲利落,漂亮得令人头皮发麻,尽显一代武道宗师的风范。
水生看得目驰神往,接过短道后也是一呆。这武艺,这枪法,霍然就是杨妙真传下来的杨家枪。戚虎俞龙名下不虚,以水生的武艺,真遇到戚继光,只怕也过不了几招。
“愣什么!”戚继光手中花枪一抖,舞成一道漂亮的大圆,将一个敌人递过来的短刀档住。
“是!”水生。朝前一冲,一刀刺中敌人的心窝,待到拔出时,新鲜的热血喷了他一头一脸。
“干净,麻利,小子的武艺不错嘛!”戚继光轰然一声大笑,又枪尾一转,正好点到一个敌人的喉头上。
这已经是最后一个敌人了,那卫兵中招之后。一脸的痛苦,扔了刀子,捂住脖子大步朝外冲去。
水生如何肯放过他,正要去追。
戚继光手中又是一抖,那把小花枪如电一般射出,正中敌人背心,同时扎了个通透。
至此,罗龙文等人转眼就被戚继光杀了个干净。
再看他身上,干净得看不到一点血迹。对比浑身血红的水生。两人的武艺高下立判。
这一场战斗说起来长。其实也就短短一瞬,转眼满地都是尸体。
“啊啊啊啊!”宋太监缩在墙角。声嘶力竭地大叫起来。
“戚将军好武艺!”看到这么多死人,吴节面色也有些发白,虽然他早就预料到戚继光绝对不会这么甘心将军权交给罗龙文,肯定会有其他手段。
却不想,戚继光做事却如此暴烈,这大大超出了吴节的预料。
戚继光见吴节依旧显得镇定,不觉暗自点头:这个吴大人果然是个人物,泰山崩于前而不变,是个值得依托终身的。开玩笑,我戚继光擅自发兵,已经犯了胡宗宪的忌。这次若将军权交出去,等回了杭州,他胡总督有的是一百种法子整治我。只怕,俞大猷的过去,就是我的将来。
大丈夫立于天地间,怎么能够任人宰割?
一想起俞大猷这么老实的一个人被胡宗宪和严党整治得死去活来,戚继光就不寒而栗。而俞大猷之所以能够逃出生天,还不是因为太身后站着一个陆炳。而看吴节在政坛上的前程,和在吴节那里所受到的宠信,只怕又是另外一个陆公。
不,甚至还比陆公更远大些。
吴大人可是状元公出身,迟早都会入阁为相的。
吴大人为人赤诚,跟了他,算是跟对人了。
还有,剿灭倭寇乃是民族大义,眼见着大战在即,为山九仞,岂能功亏一蒉?
倭寇祸害我大明多年,只要能将起尽数剿灭,我戚继光个人的安危也只能先放在一边。以后的事情,等打完这一仗再说。
想到这里,他的心安静下来。
大:“来人了,罗龙文大人身患疾病,突然暴毙。其他几个卫生,感念罗大人为国为民的一片忠心,主动请缨上阵杀敌,为国捐躯了。厚葬之!”
又走到宋太监身边,将他扶起:“宋监军,还请上将罗大人的功绩写份奏折上报朝廷。”
“是是是。”宋太监浑身都在发颤,手抖得握不稳笔,只写了几个字,墨汁就溅了一身。
吴节走上前去,接过宋太监的笔:“我来,除了这份折子,我还要写份密折给万岁,将今日的情形据实上报天子。天子圣明,肯定会给戚将军你一个公道,不会叫你没有好下场。”
戚继光神色一喜,他今天之所以杀罗龙文,一来是真的不愿将这场尽歼倭寇的机会错过,二则也是在赌,赌吴节和他身后的裕王府接纳自己的这个投名状。
如今,看来是赌对了。
吴节这道密折一上,皇帝自然会主持公道的。
“我戚继光为国为民,问心无愧!”
“是啊,我等做事,当为天下苍生,为国家社稷,只求无愧,无愧国家民族。”吴节写完折子,站起来,朝北面拱了拱手:“只要能够尽歼倭寇,个人的荣辱生死又算得了什么呢?苍天可鉴!”
“大老爷,戚军门,明日大战,我水生愿为前驱。”
这个时候,又有一人冲进门来:“水生,你的责任是保护大老爷。连胜愿为前锋!”这边闹出这么大动静,连老三和戚继光的亲兵也过来了。
“愿为大帅前驱!”所有士卒都跪在戚继光面前。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奇书网—http://Qisuu。
第四百二十七章我台州军
次日黎明,依旧是阴霾的天色。
长长的牛角号吹响,不断有全副武装的明军冲营中出来,在海滩上列出阵形。
人上一万,无边无际。
福建,福宁州,距离横屿岛三里地。
时间是大明嘉靖四十一年七月十六。
站在海边的一处高台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兵器和铠甲的闪光。
早早的就有两尊大炮架在身边的高地上,火铳、雁翎刀、长矛、点燃的火把,三千多主力战兵,上万辅兵和民夫,组成了一次规模庞大的杀气腾腾的戚家军。
这是东南地区最善战的两支正规军团之一,这是大明军人的骄傲。
吴节站在戚继光身边,顶着清凉的晨风朝前面看去,天还没有完全亮开,潮水还没有退去。下了一天雨,海水翻滚,拍击着海滩。
距离退潮还有大约半个时辰,这是最为黑暗的一段时间。即便瞪大眼睛看过去,依旧无法分辨前方不远处的横屿岛,除了脚下喧闹的人群,前面却是一无所有的黑色。
这让他心中略微有些不安,自从洪武初年倭寇扰乱东南以来,将近两百年,这些矮个子的敌人对大明朝江浙福建的百姓犯下了累累罪行。从汤和带兵靖边开始,到如今,大大小小的战争不知道打过多少次,到如今,也算到了彻底解决这一外患的时候了。
经过胡宗宪在江南地区多年的经营,倭寇被压缩在福建至浙江这条狭窄的海岸线上,势力受到极大削弱。实际上,真正的倭寇并不太多,加一起也就一两千人,其他多是海盗。只要打掉眼前这一股敌人,敌人群龙无首,不难一举平定。
眼见着战争就要结束,胡宗宪却退缩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胡宗宪对国家民族是立过功劳的。但是,为了一党一派的私利,胡总督还是让大家失望了。
既然他不愿意干,就让我来吧!
吴节这次来东南,为了让戚继光出兵,自己不惜与胡宗宪翻脸,不惜诛杀严嵩最亲信的幕僚罗龙文,若是这场战斗不能赢得干净利落。只怕还真没办法向嘉靖交代了。
他不禁将目光落到身前小几,上面放着一个红木小盒,里面放着两份密折,只等战斗一结束就以八百里加急直送京城,进呈御览。
一封折子弹劾罗龙文临阵退缩,损我大明士气。已被吴节请出王命旗牌斩首祭旗;另外一份则是报横屿大捷的捷报。
杀区区一个罗龙文本没有什么了不起,吴节不会让戚继光替自己担这个干系的,男子汉大丈夫,行使秉着一颗公心,得有担当。当然,他也知道杀罗龙文必然彻底激怒严嵩,必然又承受严党疯狂的报复,可是,这样这一仗赢了。一好百好。
可这么大一场军事行动最后若是输了,为了平衡朝剧,吴节知道嘉靖皇帝搞不好会让自己做替罪羊。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自己都输不起。
虽然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一仗乃是空前的大捷。
但吴节还是有些担心,首先,历史上的横屿大捷发生在嘉靖四十年,现在是四十一年,一切都变了。
担着刀山火海的干系。调动了东南最强悍的一支军力。征招上万民夫,高达百万两的军饷。为的就是毕其功与一役。
不说是赌上国运,至少在这一仗之后,以大明朝如今的财政,在三年之后,戚家军在无力组织这么一场规模空前的战役。若赢不了,搞不好整个福建都将糜烂。
所谓决战,就是赌博。
对,赌了。
赌的是整个福建,赌的是整个东南未来百年的太平。
相比之下,我吴节的个人命运又算得了什么呢!
心中安定下来,呼吸平稳下来。
这个时候,前面的海平面上,突然有一丝苍白的光线浮将上来。
眼前的一切变得清晰,却是天亮了。
队伍已经布阵完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