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南皇》第1009章


有办成,案子上积压的奏折都已经快要堆成山了,可是没有一个人关注这些,每天一上朝就是三大势力在扯皮争夺利益,就算是下了朝,他们也不会让自己好过,继续将自己堵在御书房中吵架。
要是换做旁人做皇帝,只怕早就将这些人给宰了,但李治不行,他也做不到,因为他之所以能坐上皇位,就是因为这些势力在背后支持。所以他太知道三大势力究竟有多么庞大的实力了,可以说掀翻大唐帝国也只在他们的挥手之间。
因此现在整个大唐名义上他是皇帝,但真正掌控了帝国的却是三大势力,即便是他李治,也只能在他们的威慑下苟延残喘,如果没有三大势力的认可,他的政令甚至都出不了皇宫——由此可见,三大势力根本就是拿他当傀儡皇帝看待的。
估计也就只有李贞敢头铁的和他们硬碰硬,甚至想要彻底诛绝世家的存在,换做李治肯定是做不到,他也不敢这么做。估计一旦李治真的敢露出哪怕一丝想要卸磨杀驴的意思,只怕这三大势力立马就会团结起来,将李治给生吞活剥了,然后换另一个人继位……
当然,李治也不是好相与的,他如今虽然只是一个吉祥物,但属于他的反抗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只不过目前他更多的还是在积蓄实力,并且等待时机。只是目前想要对抗李贞还需要他们的力量,一旦李贞被他彻底解决,那么他就准备对三大势力动手了。
而对于李治暗地里的小动作,三大势力也不是没有察觉,于是在一次朝会上,他们难得的没有继续撕逼,而是共同通过了一项决议——陛下日理万机,每日处理的事情繁多,光靠陛下一人之力,未免太过劳累,遇见大事更恐难以决断云云……因此,他们决定效仿李贞,从各自的家族中,抽调一部分人组成智囊团和助手团队,辅助李治处理公务……此项决议在他们商量过后就彻底生效,根本就没有经过李治的同意,可见他们根本就没有将李治放在心上,只是拿他当一个傀儡而已,估计要不是时机不对,他们都要杀了李治自立为帝了。
“王平?你怎么来了?”看到眼前之人,李治非常的不爽,因为眼前这个中年人,就是三大实力中世家给李治安排的助手之一。当然,名义上这是助手,实际上就是一个探子,专门用来监视他的一举一动的。
对于李治的不爽,王平报之的只是平淡一笑:“臣此来自然是为了让陛下收回这道令亲者痛,仇者快的命令的。”
王平是太原王氏的远房,但也算有点能力,因此成为了世家安插在李治身边的助手首领,和佛门以及儒家两大势力安插在李治身边的人抗衡。
“朕的命令如何令亲者痛,仇者快了?”李治一听,更不爽了,发脾气道:“你到底是我的助手啊,还是专门来反对我的反对者啊?这半个月来我一共发了十二道命令,结果全都被你们拦截了,一道都没有出皇宫……我这个皇帝当的还有什么意义?”
这一次发脾气是他故意的,以李治的城府,他自然不会轻易的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之所以这么做,纯粹是为了迷惑人罢了,包括刚才差点将整座大殿都给砸了,也是有作戏的成分在内的——要知道在他没有篡位之前,谁也不知道他是谁,没有名声对于他继位虽然不是什么好事情,但相应的也导致了别人对他的了解也不是很多,事实上一直到现在,世家都并没有如何高看他,否则也不会明目张胆的将他当做傀儡看待了。若是让世家知道他真正的本事,只怕最开始就不会选择他当皇帝了……
“陛下勿要生气,臣之所以反对,也是有原因的。”王平虽然心中看不起李治,但表面工作做的还算不错,依然是彬彬有礼道:“臣承认,臣等待在陛下身边的确是有一点点小小的私心,但这一次我可以保证,我是真的在为陛下您考虑啊。”
然而李治压根就不信,冷笑道:“哟,居然这么诚恳?这可真是稀奇啊。”
“不管陛下信不信,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点私心。”王平依然在那副表情:“俗话说怒而不乱方为君子,陛下您刚才那般愤怒,您确定您下的命令就是最合理的?要知道叛变的将领可是足足有上百人啊,他们的九族加起来至少有数万人,您一次性杀数万人……陛下您原本就不好的名声,只怕这一次就真的要彻底臭了啊。”
“……”李治无言以对,在王平说他名声不好的时候,他其实是很想反驳的说自己的名声很好,但这话面对旁人说还可以,可面对的人是世家,他真的说不出口——当然,面对旁人的时候,人家也不敢明目张胆对他说他的名声不好的。
第二百一十四章 外援?汉奸?
第二百一十四章外援?汉奸?
对于王平的话,李治无话可说,因为他自己都知道,自己现在的名声真的很不好,原本他在民间百姓眼中就是一个小透明,既没有好印象也没有坏印象,毕竟百姓们根本就不认识他,所以印象自然也就是零。但等到他逼宫篡位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原本处于零点的声望顿时朝着负方向一泻千里,虽然不至于到臭不可闻的程度,但民间对他的印象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些天李治有一件事一直都在努力的去做,那就是不停的发放一些福利,比如免税,比如降下一些好政策等等,希望这样施加一些小恩小惠给百姓,打算通过这样的方法,以扭转百姓对自己的印象,而根据目前回馈来的消息来看,这样的做法已经颇有成效,如此细水长流之下,只要持之以恒的做下去,早晚会彻底改观百姓们对自己的印象的。
可这个方法也是有缺点的,除了持之以恒之外,另一个就是在这期间不能做出什么太大的恶事出来,而毫无疑问,这一次诛九族就是恶的不能再恶的恶事了。可以说一旦他做出一次性屠杀数万人的事情出来,那么他之前的努力不但要全部白费,而且他本就不好的名声就真的要臭到极点了,不但民间对他印象坏到极致,就连军中也会人心不稳,说不定不等李贞到来,驻守在长安城的几十万大军就要发动兵变,将他从皇位上拉下来,然后捆了去见李贞了呢。
“看是难道朕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逍遥法外?如果这件事朕不处理的话,那天下人又该如何看待朕?以后岂不是谁想叛变就叛变了吗?此风绝不可涨……”虽然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但李治依然咽不下这口气,何况他说的有道理,如果这件事他不去处理的话,那天下人会怎么看他?更不要说一旦他不能完美的处理这件事,那么就会给手下一个错觉,那就是叛变也不会受到惩罚,如此一来,叛变的成本降低,只怕他的手下就要人心浮动了。
“这些道理我当然知道,事实上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已经商量好了应对政策,只可惜岸上,我们晚了一步……就算现在去处理,也处理不了了。”说到这里王平苦笑摇头,他当然知道李治说的也很有道理,并且做出了应对策略,问题是这件事另有隐情:“事实上早在三天前他们叛变的时候,李贞手下隐藏在长安城中的密探,就已经将所有叛将的直系亲族给转移了,如今即便我我们的血龙卫,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更别提惩罚他们了。”
“该死,李贞你欺人太甚……”李治听到这话,更是怒发冲冠,心中怒火无法发泄,对着旁边的雕龙柱子就是一顿劈砍,直到宝剑被折断,他的虎口也崩裂流血方才停了下来。
王平见状连忙宽慰道:“陛下还请稍安勿躁,臣除了过来规劝您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
“什么好消息?事到如今哪里还有什么好消息?”李治喘着粗气,也不顾流血的右手,用狼一般的目光死死的盯着王平,要是他说出来的消息不够让自己惊喜的话,哪怕王平背后有世家支持,他也说不得要杀了他泄愤了。
王平直接无视了李治的目光,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这一次臣带来的真的是好消息,我们已经联系上了西突厥的乙毗射匮可汗和大食帝国的奥斯曼哈里发,他们都愿意出兵支持殿下您和李贞作战,其中西突厥愿意出三十万精骑兵,奥斯曼哈里发更是派出了高达七十万的兵力……只要我们能够在战后将突厥草原和天竺划分一部分给他们就可以了。”
“什么?”没有王平预想中的兴奋,恰恰相反的是,李治在听到他的话之后,却是勃然变色:“你们居然勾结外敌?而且还敢割土资敌?你们好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