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南皇》第1005章


事实上不用李培提醒,崔应元在两人交手第一招之后,就已经清醒了过来,他这些年终究是有一点进步的,至少不会像以前那般只是别人一激,他就会上当的地步了。
因此在意识到自己可能不是程处亮的对手之后,崔应元就已经清醒,又和程处亮过了两招,便虚晃一招就往后退去。按照他们的计划,程处亮此时应该是会追上来的,然后藏在军中的狙击手就会开枪,将他留在战场上,然而……
天底下的事情哪里会事事如意?在崔应元撤退之后,程处亮根本没有和他们预想的那样逃走,而是从胯间取出了一把手枪,迅速的扣动了扳机……
“呯!”
清脆的枪响,一颗子弹打着旋转直奔崔应元的后心,在李培等人还没有来得及提醒的情况下,就直接穿过了崔应元的肺叶,带着一股鲜血又从前胸飞出……
崔应元捂着前胸的伤口,想要制止血液的流出却徒劳无功,只能回头看着程处亮,却从他脸上看到了嘲讽的笑容——他而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程处亮居然能看穿自己的计划,并且如此果断的出手……在这一刻他忽然明悟了,什么功名利禄,什么名传千古,一切的一切都是虚的,只有活着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只是他明白的太晚了,此时他的生命已经到了终点,只能带着无尽的悔恨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卑鄙,你们居然暗箭伤人……”李培都快要气蒙了,这程处亮实在是太卑鄙了,明明之前都说好的,可临到头来你居然不按剧本来的……
“呵呵,难道你们就安了好心吗?你们就没有藏狙击手吗?大家大哥别笑二哥,我只是将计就计而已。”程处亮反唇相讥道,他太知道敌人的打算了,事实上昨夜崔应元他们刚刚商议完毕,会议的内容就已经落到了李贞的手中,不过李贞并没有改变计划,只是在程处亮出战的时候让他带上一把手枪,如今正好起了大用,直接送了崔应元归西。
“开枪,都给我开枪打死他……”李培虽然愤怒,但理智未失,还明白自己此时应该做什么,崔应元已经死了这点无可挽回,现在他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将程处亮也留在这里,至于崔应元,死就死吧,反正放风筝战术挺简单的,是个人都可以完成,崔应元的死虽然会对士气造成打击,但他本身却也不是必不可少的……
“……”
然而,他得到的却是无声的回应,连一声枪响都没有听到,李培情知不妙,连忙回头望去,然而映入他眼中的却是一道凌冽的刀光……
“……”李培甚至都没有看到是谁杀了自己,就觉得天旋地转,然后一具兀自喷着鲜血的无头尸体映入他的眼中:好熟悉的尸体啊,好像在哪里看过一样……就这么,带着一丝丝的疑惑,李培紧随崔应元的脚步,步入了彻底的黑暗之中……
……”所有人都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谁都没有想到,三十万大军的大将军和监军会在同一时间被人当着众目睽睽之下斩杀……以至于战场上居然出现场了片刻的寂静。
“林楠,你干什么?你想造反吗?”足足三四秒后,一个将领才反应过来厉声问道——李培没有看到杀人的人,但旁人可是都看德一清二楚,杀人的不是旁人,正是昨夜提出了放风筝战术的林楠。
“呵呵,你们还不明白吗?”林楠也不再隐藏身份:“晋王篡位,天地不容,只有太子殿下才是大唐正统,理应执掌神器,如今虽然被晋王窃据皇位,但太子终究会一飞冲天,拿回他应得的一切……大好机会就在眼前,诸位如今还不弃暗投明,更待何时?”
“哗……”这一下更是全场震惊……
第二百一十一章 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
第二百一十一章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
“什么?林楠你疯了?”一个凌姓将军厉喝道道:“晋王可是有百万大军,太子殿下只不过才三十万……你从哪里看出太子有夺回皇位的可能性的?”
然而听了这话,林楠回应他的却只是一个鄙夷的眼神……
林楠鄙夷的看了他一眼:“凌将军,你也是战场老将了,什么时候战争的胜负和人数有关了?如果真要这样说的话,那当年的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赢的也不会是损刘联军和动晋王朝,而是曹操和苻坚了吧?
何况……谁告诉你晋王有百万大军,而太子只有三十万的,太子殿下在南洋可是同样拥有百万大军的啊?
而且你可不要忘了,只要咱们投诚太子,那太子的兵马立刻就会达到六十万,而晋王也只会剩下七十万,双方从人数数量将会接近平衡。更不要说太子的这六十万人中还有十万以一当十的少年军呢……就算不讲谋略,单纯的靠拼战斗力的话,也是太子殿下更胜一筹吧?
再说了,有了我们这三十万人,可以说是给太子殿下原本不多的人,立马就将士气提上来了,这可是雪中送炭的举动啊,而继续跟着晋王,却什么重要的作用也起不到,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诸位将军,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哪一个更好,难道你们还看不清楚吗?”
“这……”说实话,在这一刻所有人都心动了,林楠说的很对,在他们看来,李贞的胜算并不大,但若是自己等人带着这三十万人投过去,李贞的人数立马就会和李治持平,再算上那十万少年军,反而李贞的胜算要更大一些。另一方面,这些人都是大老粗,一直待在李治的阵营中,除非是上战场,否则他们想要往上爬是很难的,至于封地那更是想都不用想,肯定没有他们的份儿。
但若是投身到李贞的阵营的话,一旦李贞胜利,那自己可就是从龙之功啊,事后的封赏是少不了自己的,就算没有封地,但封官加爵也是少不了的。而且李贞如今势弱,他们的投效立马就将李贞和李治的实力拉平了,光是这个功劳就已经足够巨大了,在接下来的战争中自己哪怕就算什么都不做,等李贞赢了之后,也会顾念自己这一次的功劳,赏赐也是少不了的。
至于对李治的忠诚?这点就是无稽之谈了,他们和李治可没有什么感情,更没有什么利益关系——事实上他们并不是李治的嫡系,也不是世家或者儒家安插进来的人,而是他们本身就是在十六卫中任职的将领,在李世民时期都是如今的职位,李治掌权之后也并没有动他们罢了。
话说李治篡位后,的确是对十六卫进行了清洗,并且撤换了几乎所有的大将军,但他们这类军中的中层将领却是没有被撤换,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是因为李治手中没有足够的人才,这些人在军中的数量太多,李治一时半会儿也换不完,索性就没有撤换,只是安插了几个心腹进去罢了。
另一方面也是李治不愿意将吃相摆的太难看,他将所有的大将军全部撤换,本就已经有损形象了,民间对他的非议颇多,如果再将这些中高层全部撤换的话,不用想就知道民间肯定是骂声一片,军中估计更会哗然一片,说不定不用等李贞到来,十六卫就自己造反了。
第三也是从战斗力来看的,李治不是个蠢蛋,相反他的能力十分不俗,他自然知道自己安插进去的都是些什么货色,说是瘸子里拔高个那都是往高了说的,实际上他安插的都是一些二流的货色,安插进军队之后能保持军队战斗力不下降就不错了——而哪怕即即便是这一点也是非常难以做到的,自从他安插了心腹担任大将军之后,十六卫的战斗力或多或少都有所下降。
只是换一个领导人都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了,如果他再将这些中高层军官都给换了的话,那后果根本想都不用想——估计李贞大军一来,仗也别打了,李治直接自缚投降算了,这样或许还能留下一个全尸。
也正是基于以上三点原因,这些中高层将领的职位都可以得以保证,但可以想象的是,如果等解决了李贞之后,李治肯定会大肆培养自己的人才,然后一一将他们全部替换掉的。
林楠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想了想道:“而且大家的情况我想你们也都很清楚,虽然如今我们的位置做的很安稳,但你们终究是不是晋王的心腹,可以想象的是,一旦晋王彻底稳固了自己的权势之后,一定会将大家给慢慢的清理出去的,到时候咱们这些除了打仗别的什么也不会的人,又该如何生活?该如何供养家中父母妻儿?”
“……”所有人都沉默了,这句话可以说是戳中了所有人的痛点,他们也很清楚自己当前的处境,他们是李世民时期的臣子,李治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