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乞丐(闹心)》第298章


安若泽能找到的官兵,不会比邱道他们强,遭遇落草的贼寇,一样只有逃命的本事。
藤洛不同意,安若泽只能摊摊手,表示自己没有别的办法。
藤洛道:“安大人,藤某倒有个主意。”
安若泽见藤洛面带笑意,便知藤洛要说的一定不是光明正大的主意。
“说来听听。”
藤洛凑近,低声说了自己的想法。
安若泽听罢,双眉微蹙,半晌无语。
藤洛等了半天,安若泽始终没有任何表示,藤洛有些困惑:可行不可行,您得给个话啊!
“安大人?”
安若泽终于舒展了眉头,冲门外喊道:“来人啊,将衙门各为主官唤来,有政务商议。”
“啊?”藤洛更加疑惑了,安若泽怎么不表态,却要开会啊?
“大人,此事不宜公开商议啊!”藤洛连忙提醒。
“呃?什么事?”安若泽一脸茫然,“哦对了,藤兄乃灾民自救社主事之人,今日商议之事,多于赈灾有关,留下一同听听吧。”
“大人……”藤洛还要说,却有府衙佐吏进了屋,藤洛不能再讲,只能暗自着急。
府衙分管各种事物的主官佐吏全都到了。
安若泽扫视一圈,看到独缺郝原,心中不免感慨。
郝原是安若泽的亲信,也是安若泽进京期间,主持东平政务的代理长官,却死于官兵之手,着实可惜……
慨叹一番,安若泽开始部署相关事务。
安若泽部署之事,均是一些日常政务,安若泽不过加以强调,提醒部僚用心办事而已。
藤洛“列席”府衙“办公会议”,实在没觉得安若泽临时召集这样一个会议有什么必要。
没必要,也许就是必要的。
安若泽安排这样一个没必要的会议,一定有别的意图!
果然,安若泽部署完毕,又提出一个议题东平粮食问题。
藤洛和安若泽都感觉头疼的问题,府衙佐吏们自然也想不出好主意。商量了半天,除了买粮,也想不出别的主意。
买粮,自然还绕不开运粮难题。
安若泽一脸愁容,坐在椅子上扭来拧去了半天,终于开口道:“此事,只能劳烦藤兄了。”
“呃……”藤洛不知道安若泽打着什么主意。
安若泽不等藤洛说话,继续道:“本府公务实在繁忙,无暇顾及买粮一事,劳烦藤兄全权负责,本府概不过问。至于所需钱款,府衙负责筹措。好了,就到这里吧。”
安若泽说完,甚至不等藤洛表态,就宣布散会了!
藤洛疑惑,虽说自己一定会接受这个差事,但总该征求一下自己的意见啊。
“安大人……”藤洛觉得还是该和安若泽详细谈谈。
安若泽却挥挥手,显得很忙的样子,唤来一名主官,吩咐他务必满足藤洛一切需求,又特意强调不要干涉,便转身走了,只给藤洛留下一个狡黠的笑容……
哪有这么安排事情的嘛!
藤洛悻悻走出府衙,突然明白了!
安若泽太狡猾了!
藤洛提出的建议,的确不是光明正大的主意。安若泽如此安排,就是不想牵扯进其中。如果出了问题,也好撇清自己。
“狡猾!”
藤洛嘟囔一句。
不过,他也能理解安若泽,朝廷命官的确不适合搀和到自己的计划当中。
想清楚这一点,藤洛释然了。
刚走到善堂附近,就见一个团练匆匆跑来,说在城门处抓住一名形迹可疑的人。
这段时间,团练加强了城门管理,所有进出城门的人,都要出示腰牌路条。
藤洛赶到城门,见一个人蹲在地上,阿睿和两个团练兄弟在旁看着。
阿睿一见藤洛,连忙跑过来,低声道:“洛哥,这个家伙好像是逍遥寨的人。”
“哦?”藤洛走过去一看,认识,是镇八府身边的亲信喽,那天,正是这个喽送自己下的摩云岭。
团练兄弟谨慎认真,藤洛表扬了几句,让那喽背上背篓,跟自己回家。
这个喽是来给藤洛送礼的。
藤洛让大板牙带药给镇八府,大板牙虽把药带了回去,却担心藤洛使诈,不同意镇八府使用。
镇八府知道藤洛不会害自己,想害自己的话,藤洛多得是机会,何必费这事。当即按药里附的说明,内服外敷。
药是田甜配的,岂是寻常医者可比。
只用了两天药,镇八府的伤情已大为缓解。
为了感谢藤洛赠药之情,镇八府取了两坛珍藏的美酒,又命人摘了些摩云岭特产的时兴果子,命亲信喽带给藤洛。
藤洛大喜。
收下东西,找田甜配制了一些有助于康复的药物,让喽带回山上。
藤洛正有事要找镇八府,可是,自己脱不开身,写信让喽带上山去,一旦出现意外,信件被别人得到,就坏事了!
得找个合适的人,上山一趟……
第401章走水路运粮
藤洛很快想到一个合适人选潘徙。
立刻找来潘徙,把自己的计划详细讲了。
潘徙听着,不禁张大嘴巴。藤洛的计划可以说疯狂,但也很刺激。
送走潘徙,藤洛又找来阿睿,让他立刻从团练中,挑选人手,准备押运粮食。
有任务,阿睿很兴奋。但听说要押运赈灾粮,阿睿又有些紧张。
东平需要的粮食,不是三五百斤,也不是十车八车,想解决面临的饥荒问题,至少需要几十万上百万斤粮食。
这些粮食,全部装上车,要装几百上千车,如此庞大的车队,不要说护送,就是一个团练跟一车,人手也远远不够啊!
更何况,这次运粮不是从城西运到城东,而是要远赴几百里之外的府县。路途中,或是要经过灾区,或是要穿越丛山密林,想躲过灾民哄抢,就要冒着被山贼劫掠的风险。
阿睿虽然很想接下这个任务,但他也清楚,此事干系重大,一旦出现问题,东平府灾民就将陷入严重的饥荒。
藤洛却早有筹划。
藤洛计划去浔江府采购粮食。浔江府隶属于湖江行省,距离东平府,陆路官道近千里,走小路,虽然距离近些,也有八百余里,中间还间隔着另一个行省。
这么远的距离,想要依靠团练队伍押运几百车粮食,很不现实。
押运的危险显而易见。
藤洛另有计划。
浔江府近邻长江,水路十分发达,藤洛计划从水路运粮。
走水路,虽然距离更远些,但大船的载货量大,这一带的水路又相对安全,浔江府的大粮商,都有自己的船只和护送队伍,可以保证粮食的安全。
但走水路也面临一个难题:东平府附近没有大江大河,最近的可供大船行驶的,且与长江相通的淮河也在一百五十里地外。
藤洛的计划,就是先走长江,再入淮河,在离东平府最近处上岸。
采用这个办法,只需走一百五十里陆路,安排好船期和运粮车队的行程,可以分批次,将几十万斤粮食运抵东平府。
阿睿听了藤洛的计划,连连叫好。可是,叫了几句好,阿睿脸上又现难色。
一百五里外的淮河沿岸,并无现成的码头可供装卸。
再者,从淮河边至东平府,还要走一百五里陆路,这里没有官道大陆,只能走小路。单凭现有的团练队伍,是无法抵御山贼、海贼甚至官兵的袭击。
这个问题,藤洛当然也考虑过。
藤洛告诉阿睿,团练队伍的主要任务,是在运粮船到来前,整修出一个可供装卸的简易码头。至于押运之事,藤洛拍拍阿睿的肩膀,笑道:“护送粮车之事,不必担心,自有安排。”
洛哥如此有信心,阿睿自然不会犹豫。
这一段时间,团练队伍已经扩充到近五百多人。
根据身体条件和操练程度,阿睿将团练队伍分成三个大队。大队中分小队,每小队由十二人组成。小队、大队分别有队长统领。
其中,第一大队有一百二十人,都是身体强壮、训练有素的兄弟,分成共有十个小队。第二大队也有十个小队,一百二十人,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剩下的团练都分在第三大队,或是年龄偏大,或是年纪尚小,训练程度也不及前两个大队。
阿睿决定派第一大队、第二大队负责修建码头。待运粮船到来后,留下一个大队在码头守卫,另一个大队和第三大队负责运输。
修建码头需要做很多准备,还需要有经验的工匠。
好在团练队伍里,就有不少人原本就是工匠。
简易的码头,只需在河中下桩铺板,只要能供大船临时停靠,再平整出一条从河边上岸的路即可。
阿睿立刻着手准备去了。
藤洛找到府衙里负责配合自己买粮的主官。
听说要去浔江府买粮,从水路走长江淮河,再转陆路,主官很是怀疑。但安知府有过吩咐,一切都听藤洛的安排,主官也就不再多问,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