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军师崛起》第454章


毕仪摇了摇头:“既然大伙推我为首,这事依我的意见就是急不得。韩人、魏人他们附秦已久,秦大河君在韩、魏两国寻常人与军士心中,敬为神明。一但听到为秦大河君出战,韩、魏旧军士无须征招,蜂拥而至。”
众人点了点头,毕仪这话说的没有错。
毕仪又说道:“我们不同,我们眼下等同于叛臣。将来……”
毕仪没说下去,他不敢说,其他人也未必敢听。
秦与楚会有一战。
这一战会如何?
没有人敢想下去。
有人这时说道:“我打算回乡,相信可以召集千人。”
小狼也说道:“我负责招募楚人的流民,我一定可以召集五百战兵,一千闲杂人等。”
“好!”毕仪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补充了一句:“有件事情,你们别乱传。这是最后一天,我等离开之前,在崖山酒楼内文萝先生提及,大河君怒火中烧,私下对文萝先生说远,此战,极重赏。”
众人点点头,谁也没接话,分头离开。
再说毕仪,回到家的时候,自己的婆娘已经在门口等着,在船造港的时候,毕仪是船队的提督,要交接的公文不少,先离开码头的寻常船兵已经先一步赶来,告诉毕仪的家人,他们平安归来。
毕仪看到自己的妻,咬了咬嘴唇:“我,活着回来了。”
没错,就是活着回来了。
出海,早在几百年前,楚人就有出海的,九死一生。
“恩!”毕仪的婆娘不是什么大家闺秀,只是寻常的女子,倒是识几个字,也仅仅就是识几个字。
两只已经黄到发红的果子递到了毕仪的一儿一女手中。
两个娃子张嘴就啃,苦的直咧嘴。
毕仪给他们切开,教了吃法之后,才接过自己妻给自己拿来的洗脸布巾。
洗过脸,抓了一把贝壳给两个小家伙后,毕仪在院里坐下。
毕仪的妻这才对他说道:“那日你离开,有人来接我们,后来花钱过了楚军的关卡,到了这里才知道,这里是秦国的新港。”
“算起来,我是楚人,但却不是楚臣。”
叛臣这个词还扯不上,在战国这个时代,留印离去是常事,行走列国寻求一份差事,或是一个机会,也是常事。
毕仪的妻又说道:“到了这里,这些日子粮食盐布,还有家里的陶铁器具,以及这院子,虽然送物件过来的人什么也没提,我估算怎么也有近万钱之多,你回来了,这事咱们总要有一个了结。”
欠人的,毕竟是欠下的。
毕仪作为当家人,自然是回来之后为这些事情作主。
毕仪却是很轻松:“不差钱,这一次出海,蒙秦大河君看重,赐了提督之职管三十六船,出海的大结算要到年底,眼下支了四成,虽然我没算,也没数,但感觉至少也会有十万秦新钱,家里可以安心度日。”
“恩!”毕仪的妻默默的点了点头。
十万秦新钱,这个数值这位普通的妇人听到了,可一时间却没有反应过来,只是感觉有钱可以支付这些家具、器物、粮食、盐的钱币。
毕仪又说了一句:“十万秦新钱。”
“十,十万!”毕仪的妻这才反应过来,惊的几乎晕倒。
她记得毕仪说过,真正结算在年底,这只是先支的四成,那么这一次出海毕仪就有二十万多近三十万秦新钱的收入。
毕仪再说道:“你可曾听说,这新港有片极贵的宅子。”
“听说,还亲眼见过。”
“在何处?”
“在内河以西五里,有一处四河交叉口,那里的西北角汇成一个小湖,湖的北边有一片千亩的园子,每户都是十亩的宅,一套宅要八十金,听闻再加上添置家具、物件,要百金。”
听这话,毕仪的妻不仅知道,真的去亲眼看过。
话语之中,充满了羡慕之情。
第六二七章 四万八千里
? 毕仪从怀中拿出一个油纸包,打开之后取出一只小竹筒,竹筒内抽出一张纸。
“秦大河君作保,让我可以先付十五金,然后依十年还清宅院的钱。明个你拿着这张大河君的手书,去挑一个宅子吧。”
“这,这!”
识字不多的毕仪之妻双手颤抖的接过。
接过之后,她也认不全上面的文字,但最后签字的秦大河君印记以及白晖二字,她却是认识。
“夫君不去?”
“不去,大河君说了,买个宅嘛,宅子就是妇人当家,男子当在外拼杀,女主内、男主外,家可兴。所以挑宅子之事为夫不去,为夫有大事要办,为我们的家,也为了众兄弟。”
毕仪的眼神变了。
他体会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不再为了柴米油盐这些事情劳心。
那么,他也不想什么楚人,只希望诸夏这次可以攻下那些南猴子,为死去的诸夏军士报仇。
当天,毕仪的妻尽其所有的为自己的夫君毕仪,还有自己的两个孩子准备了最为丰盛的一餐。
餐后,毕仪的妻只提了一个问题,能否让妻娘家的弟弟也过来跟着闯一闯。
毕仪吃过饭,没在家里待,而是往西南而去。
毕仪已经听说,在西南有座山距离内码头有五十里,那里建了一座塔,那塔名叫镇灵塔。
借了一匹马,毕仪想过去看看。
入夜的时候,毕仪到了,让毕仪意外的是,这塔外已经有近百个帐篷,许多人一边在喝酒,一边在低声说着什么。
毕仪正准备打听点什么,却见一人从林中走出。
“毕将军!”
“司马将军。”
这人正是司马长河,他与毕仪相互施礼之后,打量了一下毕仪,看毕仪什么也没有带,一招手,有人送来了麻袍,祭品等物。
“先入内,老夫在那边第五个帐篷。”
“谢过司马将军。”毕仪道谢之后接过麻布套上。
前来祭祀的人不少,却很少有组队的,都是单独前来,然后在这里遇到相识的一人就一起坐下守一夜。
韩人、魏人、楚人……
各国都有不同的祭祀之法,这里的祭祀却依旧的古周礼,无论各国都源自周,自然出海后自称诸夏,那么古周礼便是最合适的礼法。
毕仪祭祀之后,来到司马长河所说的那个帐篷。
这里有肉食,也有酒。
司马长河冲着毕仪点了点头,然后自顾自的和面前的几人说话:“三千技击之士,那怕是去伪齐都抢人,也要在三个月内抢齐了。”
“是,我们一定办到。”
齐国的技击之士,原本是普通百姓之中招募,然后以高强度军事训练培养成优秀的剑士,武者。
曾经有人说过,齐军一对一,可敌秦军。而齐军与秦军一百对一百,齐国完败。
也就说是,齐军的单兵力量不弱于秦军。
白晖对临淄之战,齐军大败,败在军略,败在军势之上。齐国的精锐技击之士,并不弱,特别是论单打独斗的力量,比不过白晖四卫的一等兵,却可以与二等兵一战。
但很可惜。
齐国败了,而且齐国田法章聚集技击之士,从最初的高赏赐再到现在的,支付不起赏赐,许多人都离开了。
再加上大环境不好。
秦国的精锐之师,有了功劳可以家人继承,而且有钱有赏有爵,还有田有宅,只要不断的立功,就可以不断的受赏。
其中象白起,就是杀出来的大良造。
秦国的秦军精锐,世人皆称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齐国却相反,技击之士打架很强,打仗却越发的弱。
自从被秦国完败之后,技击之士更是闻秦色变。
但是,技击之士再差也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优秀士兵,这些人可以南下作战。司马长河的想法所有齐人都明白。
连毕仪都知道这一次征伐南猴子,秦大河君白晖拿出了极重赏。
司马长河如何不知道。
所以,司马长河要为齐人挣这一份极重赏。
司马长河吩咐完自己的人招募技击之士,之后又对毕仪说道:“既然同来诸夏之军,老夫有句话提醒你。”
毕仪长身一礼:“请司马将军指点。”
司马长河受下了这一礼,而后说道:“大河君,出了海不叫秦大河君,就叫大河君。是我们诸夏的大河君。”
“晚辈明白。”
“很好,那么说一说大河君的规矩。大河君的赏赐分为两种,第一种为极功者,也就是最优秀的人,一般而言,这样的赏赐每年最多十三人,最少九人,不会太多,每个受赏者都是拥有奇功之人。”
毕仪点了点头,他表示自己明白。
司马长河特别解释了一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