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军师崛起》第446章


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这些下等船工的月收入都可以秒杀毕仪的年收入。
小狼一解释,跟着毕仪一起过来的几个人也不淡定了。
给予重任不说,就凭这份赏识,难怪三副如此这般,再说是给的辛苦钱,四百金币。
秦国金币可不是旧时的金。
旧时一金仅相当于一百钱左右,秦国的金币是实实在在的五千钱。
楚国金陵最最顶尖的酒楼,吃最贵的菜,喝最好的酒。他们六个人放开了痛饮一番,一金币足够了。
秦国的金币,无论是重量,质地都远优高于旧时的一金。
当然,若论真正的金子的重量比值,秦国的金币换十银币,五千新钱,似乎有点多,但也不是太离谱,这比值是秦国大河君定下的,便成为了天下定率。
四百金币,实分到毕仪手上的,特殊任务船长分的多,他可以分到五分。
也就是他最低可以得到二十个金币,也就是二百银。
他出海一次,就顶上普通船员跑一年,也顶他自己二十年在楚军水师的收益。
毕仪看了看另几位,这几位都是点点头。
毕仪这才说道:“小狼,非是我不愿意帮你,而是你部下的人,能否挑出作压阵船船员的人手。”
小狼却是笑了:“我手下,肯定是挑不了顶大事的人,可干紧要事的船工,毕头你一定能找来。”
小狼说完后,对着众人吼了一声:“现在起,众兄弟们听仔细了。我跑船就是毕头手下的兵,以为这里毕头说了算。”
众船工高喊:“见过毕头!”
他们是普通的船员,没几个是水师出身的,这次拿到高赏的原因这些普通人也清楚,就是坐在那里的几位,因为这几位是楚军正规的水师船长。
“罢了,若不答应,怕是现在的众兄弟,以前的众兄弟都说不过去。那么分头行事。”
过来的是四个船长,一个大副一个三副,六个人自然要分头行事。
有人去秘密接家眷回来,有人回去找人手。
毕仪眼下没船,他只能在码头上坐事,可曾经跟着他们一起出海的,还有些有真本事的船员,也能找到不少。
不说别的,一秦国银币的就能让许多眼下吃不饱的楚国水师士兵跟着你卖命。
“毕头,我没存多少钱。眼下还要备出海的吃食、水桶、果干。就这点毕头先拿去,招募人手肯定要给点安家费的。若不够用,这次上面给重赏,我也可去再从码头官仓借点。”
小狼把他们这团队的存款拿了出来。
毕仪没想过这里会有多少。
可四只两尺长一尺宽八寸宽的木头箱子打开后,里面是用麻绳依十枚一捆,十捆一扎的标准,装的满满四口大木箱的银币。
毕仪还能说什么。
用匕首划破手臂,任由自己的血流在银币上。
“这是众兄弟的血汗钱,我毕仪没为这钱流过血,今日立誓,此生必不负,苍天为证!”
“追随毕头,誓死不违!”
小狼组织的这些人,九成都是楚国流民,楚人,知道楚国正规军的船长是什么级别,那是大人物。
这位大人物一来,秦军就给予了压阵船的重任,让这些普通人如何不激动。
另一边,一处庄子的书房内。
赢骊正在看这次物资准备清单,翻到其中一页之后拍案大骂:“大河君平时怎么说的,多准备用时才不慌。果干竟然仓库见低,出海若无果干听说船上的人血中会有毒,会死人的。”
第六一六章 崖山港
? 赢骊在关注着出海的物资准备,听到责问之后,立即有小吏上前:
“报,果干一项,确实不足。但楚……但南港那边果产极丰盛,所以新港几位将军商量之后,希望从南港补充果干。”
小吏改口,楚亭一词已经不允许再出现,改为南港。
赢骊这才微微点头:“那么这次出海,如何应对?”
“宜阳紧急运来胡萝卜二十船,可代替暂用。”
“还行,为何报告上没有书写?”
“报骊公,消息还没有确定,宜阳正式的公文明天才会到,这只是知道那边有准备,还没有正式的公文。”
这样的回答还算合格,赢骊也没再追究,继续翻看其他的公文。
一次一百五十条大船出海,这对于秦国来说也是头一次,这么大的规模必然会天下皆知。
莫说是赢骊,新港上下都崩紧着,不敢有丝毫的差错。
这丢的不是谁的面子,而是诸夏出海的信心。
这时,有人进来在赢骊面前低语几句,赢骊听完大笑:“作好,吩咐下去,新军服给备好,然后等他的妻儿接到之后,把消息给我散出去。切记,这散消息要动脑子,散什么,让人猜什么,让人打听什么,要有想法。”
“诺。”
两个月后,海上。
毕仪光着膀子站在船头,一边高喊着让旗语手打出新的指令。
作为压阵船,毕仪在遇到风浪,或是船队大转向的时候,需要控制自己这压阵船的位置,以及为自己这一边船队的船只作好定位。
一主两副三条压阵船,正好可以压住一个角。
对船队内的船只进行航行、行船间距、速度等作出指示。
这时,船队旗舰发来指令。
小狼看过旗语之后跑到毕仪面前:“毕头,上面让分队,有领航船带左队三十五条船跟着领航船走。然后全队变阵,后压阵船代替咱们的位置,旗舰船位压后。咱们暂时为这三十五船的旗舰,领航船为头船。”
“打旗语,长溪村号得令,然后旗号所有船只,咱们的船居中,两条副压阵船在两侧,全队开始变速,脱离主队。”
作为楚军的正规军船长,毕仪身边的人快速的执行着总旗舰的命令。
船长开始分开。
但距离却不太远,半天之后毕仪的观察员看到大船队再次分队,又分出了约五十条船后,主队开始变向。
天快黑的时候,领航船发灯火信号告诉这三十五条船,他们也要进行小转向,各船挂起风灯,相邻的船只相互照应。
最可靠的船去岘港。
其余的人去南港。
毕仪这些新投靠的无论是船长,还是船员,则去崖山港。
赢骊原本考虑自己也去崖山,可再想秦王在南港,自己应该先去见秦王才对,所以跟随主队前往南港。
数日之后,毕仪的船队开始减速,有船只迎上来,然后引导入港。
说是港,这里只是一处天然的海湾,仅仅只有一个木架的码头能够使用,其余的都正在搭建的。
船只直接开进从海边挖出的深沟,然后用人力拉到搁浅,直接从海岸上下货。
毕仪的船先停靠,没等毕仪指挥船停稳,就听码头上有人高喊:“毕船长请速下船。”
毕仪赶紧从船上滑到了码头上。
来人很正式的行了一礼后,将一套衣服递给了毕仪:“大河君要见你,速更衣。”
更衣。
毕仪抖开衣服一看,这样式他认得。
所有出海的船,正规的水师穿的都是这样的服装,这不分秦人、韩人、魏人……
刚上船的时候,毕仪就听过一个词叫诸夏水师。
这支船队出海之外,船队的正式番号是诸夏临时崖山第一船队。
读过书,自然懂诸夏是什么。
诸夏就是天下。
最初就是指周天子分封的天下,在近百年来,诸夏指的就是中原,指的是这片大地上的一切。
如果说秦、韩、魏、燕还在分是那国的话,诸夏便是一切。
毕仪接过衣服,先是很正式的一礼,这才换上这套衣服。
这衣服不是秦军军服,是诸夏水师将军级的常服,让毕仪穿秦军的军服,毕仪心中过不去这个坎,但诸夏军服,毕仪穿着身上后,腰板都不由的挺直了。
在船上,他就听过小狼等人提过一个理论。
出了海,便是离了家。
以前当兵,同村、同镇、同城便是家人,有说不出的亲近感。随楚军出征,但凡是楚人便是家人。
出了海,万里之外,诸夏便是家。
在海外,若是战死了。那怕身体烧成了灰,也要有兄弟将这把灰带回来,那怕撒在诸夏的土地上,也是回家了。
换好衣服,毕仪正准备离开之时,却听到有命令让自己的船立即离开码头,让出航道。
立即。
放下一切,什么也不管,立即让出航道,这是死命令。
毕仪站在码头上看着远处,那是一艘九桅十八帆的巨船,正在靠着数条小船的协助下缓缓靠近码头。
连同自己的船,长溪村号也加入了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