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军师崛起》第438章


那么还有什么,值得秦国直接就给了千里之地。
白晖肯定不会再说,能说这么多已经足够。
话说越国给的东西真的不少,当年越宫之中存下的所有的典籍,所有的地图,只要是带字的,一件也不少的分近百次秘密的送到了洛邑。
要说这些资料放在那里最安全,不是咸阳,反而是洛邑。
咸阳城中细作无数。
洛邑也有,可洛邑却因为是天子之城,所有许多区域是绝对封闭的,比如原本放在广场,后存于宫殿的九鼎。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周天子历代大礼器,都存放于一个被查抄的天子近臣府内。
这府外,有着秦军四卫挑选的精锐负责巡逻。
府很大,除了存放这些东西之外,还有一些秘密的东西也被白晖放在这里。
在白晖对韩咎、魏遫讲这事的时候,白起就在洛邑。
白起人在洛邑,天下太平。
就在那么存放重要物品的府中,白起穿着一身很普通的秦军百将的军服,用衣领挡住脸,在其余几名秦军士兵的掩护下进了府中。
一处小院内,那堆积如山,许多都断了绳子,还有发霉的竹简正在被分类,被整理。
白起没进屋,只在门口站着。
有一个书吏上前:“武安君,安好!”
“恩。”白起点了点头以示回礼,紧接着说道:“吾弟说过,那怕是再弱小,纵然是郑国、或是更小的蔡国,其宫中典籍也会有其有用之处,更何况曾经攻下楚都的吴国。”
“大河君讲的我等也明白,武安君请移步,倒是有一些有用的东西。”
白起来到了另边的房间,这里的规矩是白晖定下的,白起自然是支持,也会自己遵守。
比如更衣,比如必须站在原物一步之外,等等,一些个弓细节上的小规矩。
有一张很大的布上,绘有一副残图。
“武安君请看,这是根据几万片竹简,以及许多残破的地图上汇集到的信息我等复原的,但眼下并不完整,还在寻找有用的信息。”
白起站在那图前,默默的看着。
这是一副城防图。
别说二百年前距离现在的变化有多大,战国这个时代,有些建筑很难大变。
比如水道、比如防火廊等等。
那位书吏用长杆指着一处说道:“我们认为这里有一处出城的秘道,根据现今楚郢都的地图,这里是楚令尹公子子兰的府中后院。这处秘道当年是楚国令尹子常之府,他为逃离之用。”
“可信!”白起相信二百年前不会有想用假东西来骗此时的自己。
当时的楚国令尹只是没机会使用这条秘道罢了。
白起要过纸笔,亲自记下了这一条。
当场,有人前来备案,并且一个字一个字的将白起的记录再次抄录,留档让白起签字之后,才将白起的纸条还给了白起。
这里一片纸都不允许被带出去。
第六零五章 灭楚之三人
? 有资格在这里抄录资料的,整个秦国也只有不足十个人。
白起再问:“还有什么。”
“还有一份关于第四次吴楚之战细节记录,咱们手上正在复原楚宫的部分,以及吴军的军报记录。”
“可是有传闻之中的吴潜兵于巢?”
书吏回答:“有,吴军有详细的记录,我等正在核实其地点。”
第四次吴楚之战,是公元前五一八年,吴子胥的一次领军攻楚的战役,可以说以消耗楚军有生力量为主,打击归附于楚国的数个小国的一场战役。
其结果是,楚国被重创。
因为这一胜,才有了吴国在第五次吴楚大战之时,攻破了楚国郢都。
潜兵于巢,便是指当时伍子胥的一只埋伏起来的伏笔,在战斗之中起到了奇效。
白起从来没有小看过任何一个领军的将军。
那怕对方败北,白起也会从其失败之中找到一些闪光点来补充自己。
“武安君,记录并不完整,我等还在努力。”
“辛苦了,有多少看多少。”
有人拿来记录册,让白起记录留档,在这里看过什么资料,然后会有人再记录,白起在这里看了多久等等。
既然秦国决定灭楚,那么就不可能让白起一起人忙活。
白起负责打仗。
白起的任务就是用无敌的秦军碾碎楚军的一切。
可这还不够。
当年吴楚之战对于秦军来说就是一个教训,白晖曾经提出过,为什么楚国在即将被吴亡国的时候,原本要叛乱的楚民,要刺杀楚王的朝臣为什么又与楚军重新团结起来,团结一心抗击吴国。
那么,秦攻楚会如何。
白晖没说的就是,秦二世的楚霸王。
楚霸王在这个时代肯定没有出生,却不代表楚国不会更早的楚霸王。
所以,对楚国的计划,是分成三块执行的。
白起负责战争,魏冉负责祸害楚国大贵族们,白晖负责离间楚国下层的小人物们。
自叶阳后头一次正式的回家省亲之后,魏冉、白起、白晖三人便围坐在一起,研究一个小计划。
白起在研究如何攻打楚国的时候,魏冉在宜阳很是高调的,借着宣太后的名义,向洛邑发了一份秦国的正式公文。
这一纸公文激起了万丈巨浪。
洛邑这里所谓的七国宫殿事实上,真正有价值的只有秦宫、赵宫、楚宫。
韩、魏主动将宫殿放弃。
燕国都没敢派人过来接收,至于齐国,完全被所有人无视,田法章你虽然还称为齐王,可这个齐王甚至不如秦军的一个边城城守威风。
赵宫留下的赵国使节见到公文之后,第一时间就跑到了楚宫。
楚宫的使节叫斗克。
这斗姓很少见,楚国这个斗姓也不是普通的家族。
当年吴楚之战的时候,斗氏中的斗怀就秘谋要杀楚王,计划已经制订完毕,也就是因为吴国攻楚,他主动放弃了杀楚王的计划。
楚王也不计较之前的事情,在击败吴国之后,给了斗怀重赏。
这位斗克就是斗怀的后人。
赵国使节赵光奔入楚宫之后,拿出了那份秦国的公文:“这,这份你楚国可有收到。”
斗克正看着一张纸发呆。
纸张,秦国独有,制作公文用专用纸张,更是不会有半张外流,这是独有的。
“这事。”斗克竟然无话可说。
纸上写的是秦国最新的决议,秦后叶阳,为秦国王后。初次回家省亲之后,秦宣太后念及……省略二百字的称赞。而后宣太后特批,秦国将修一条从咸阳到郢都的水道,以方便叶阳后每年都可回家省亲一次。
叶阳后省亲,可促近秦楚民间的交流,秦民若愿往楚地一观,可随行。
赵光问:“你说,这专门修一条运河,这事。”
斗克摇了摇头:“这运河已经修通了。在两个月前,秦国商人已经将一船的羊皮运到了郢都。”
秦国是不是专门修一条运河不重要,重要的是秦国偏偏说这运河是为楚国的叶阳公主而修,就为了让叶阳回家省亲。
这话传到楚国民间会如何。
这条运河确实已经修通,这运河而且不止一条。
首先是新的长安城经渭水到黄河,然后到洛邑。另一条则是蓝田东南处,这里原本就有河流,经武关、过丹阳,然后汇入汉江再入丹江,然后入长江,再到郢都。
到洛邑那一条,白晖已经修好伊水的一条运河,可以到安邑,然后再到鄢邑,再从长江到郢都。
问题不是这条水路,而是秦国就这条水路的说法。
斗克只是不理解,他是想不出其中深意的。
魏冉这一计有两策。
就在宜阳别宫内,魏冉正在向宣太后以及从咸阳赶来的赢骊、还有荀况等人详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
“首先,咱们要亲好楚民。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是这个。”
魏冉派人送进来一面钢镜。
荀况看了钢镜之后说道:“此镜是新式钢刀的副产物,朝堂之上有备案,为此事还特别给了冷泉谷一等重赏一次。”
宣太后到是头一次见这东西,看起来比起铜镜更加的亮。
荀况上前:“太后,这是为了防锈,冷泉谷的匠人在精钢刀表面要镀上一层,而后有学徒尝试用磨铜镜的方式磨了一块,却是没想到竟然如此光亮,大匠便上报了咸阳。”
宣太后看了看魏冉:“你什么意思?”
“白晖的原话,让楚国的贵族学会花钱,有钱当然是要花出来的。而且还有这一份,白晖给弟弟的一招毒计。”
魏冉献上了一本册子。
一看封皮,荀况就大声反驳:“这如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