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军师崛起》第431章


草。”
第五九五章 忽悠屈原
? 文萝自然知道这是那里,可他却不能说。
他总不能告诉屈原,这里往北就可以直接攻打楚国,没有人知道,在秦军真正开始攻楚的时候,秦国楚人的反应会是如何。
所以文萝一定会严格按照白晖的吩咐去作。
“恩,大河卫皆是精锐。”屈原没怀疑。
事实上,也没什么可怀疑的。
出海之外,谁知道自己在那里,又没有后世的卫星定位,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
只当是临时找了一处海岸暂时停靠。
屈原又问:“大河君要找的是何地?”
“我也说不清,听说那里有许多万民所需之物,所以这一次远行是必须要找的。其中有漫山遍野自然所生的麻料,取之不尽,还有一种天然的油,可以涂在身上到北方防风沙,还可以对轻微伤有大用。”
“大河君,心系万民。”屈原不由的称赞了一句。
邹衍心生怀疑。
邹衍与屈原不同,屈原是一个纯文学家,可能懂一些民生,一些治国,一些民政之事。邹衍是阴阳家,对天地研究的比较多,邹衍计算过自己出行的路程,别说邹衍不会这些。
邹衍对于天地日月阴阳的研究是很深的。
秦国水师的大航线定位研究,邹衍是出了大力。
所以邹衍可以大概感觉到,眼下出海后是怎么走的,虽然不知道距离,可邹衍却是知道,先南下,然后再急转往西,也就是说,这个位置很有可能就是洛邑,或者是大梁城方位的正南。
只是推算不出来,有多远。
邹衍还不懂,什么是赤道,什么是经纬度,什么是各种地域气候,他只知道,现在热,非常的热,热到自己想脱光了跳进水里。
南冷北暖,这粗浅的道理,邹衍还是懂的。
看着文萝与屈原之间的交流,邹衍选择了沉默,他是聪明人,知道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
特别是秦即将发动一统大战,屈原身份敏感,邹衍更不会乱说话了。
当天的烤鳄鱼小宴结束之后,白晖对白平吩咐道:“三天,告诉所有人,三天之后大队人马必须离开,留意这里的不能超过一千人,而这一千人要能给我镇得住场子。”
“诺!”
白平懂什么叫能够镇得住场子。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白平就急急的来到了白晖的帐篷,低语几句之后,白晖站了起来:“传我的命令,让文萝无论如何带屈原先一步离开,我给你一张图,你亲手交给文萝,这是海图。”
“诺!”白平看着白晖在翻找那张图的时候,又问道:“二将军,不如你给文萝一个理由。”
“也好。告诉文萝,我要找一种树,秦军休整数日便会远行,所带伤药不足。此树名为桃金娘,看似花草,最高可达……”白晖对着白平比划了一下:“就比你个头再高一短刀。”
“明白。”
“叶对生,革质,圆。花单生,紫红,果紫黑色。算算时间,估计你们找不到开花的,去找便是了。若找不到这个,去找高数丈,有脑袋那么大果实,轻摇可以听到水声的椰子树。”
“诺!”
让文萝去找理由,白平不怎么放心。
白晖给了理由之后,让文萝把屈原忽悠走,这个不难。
天还没亮,两条船就先一步出航,屈原是被抬到船上的,他还正在睡。文萝给的理由是,自己接到任务,可又不忍把屈原大夫留在这里没人照顾,所以就带上屈原大夫同去。
而且任务非常有趣,是找一种果子的。
屈原感觉有些意外,为什么这么急的让自己上船出海,难道有人受伤,还是有许多人受伤?
或是,别的原因。
事实上,文萝也不知道原因,只知道白晖的命令是让他带屈原离开。
为什么屈原要在天不亮就离开,确定是出大事了。
那前一天还在械斗的五个部落,加几来总数接近十万人,老老少少,有一半以上都出动了。
天刚刚亮,他们背着自己的筐、篓就先去扫一遍了山林。
屈原可以说前脚走,后脚第一批当地人就涌到了营地外围,为首的十位老者,每个人负责照看十只筐。
这里有简单的天平,一边是铜锭,一边是吊筐。
而那十只筐,则是最初的时候秦军给当地人装草果的筐,这东西在当地人眼中,这是一种标准,他们采摘的东西就按这个标准来整。
黑压压的人头,倒也没有挤没有乱。
先送来的是草,一捆又一捆的草,无论大人小孩子,都背着一捆又一捆的草,大捆、小捆。
不用白晖这边人出面,当地那十位老者就开始组织人分草。
将草捆之中的杂草挑出来,只留下秦人要的。
盾果草,这名字是后世的名字,此时还没有人给这种草命名,这种草收价很低,低到几千斤才能换一匹布。
可架不住人多。
方园十五里内,这种草已经空了。
盾果草,这一种不同于北方生长的,而是南越独有的品种。要草染匠眼中,紫色染料最好的两种草都比不上这种,上上等的紫料原料。
白晖已经站在远处看了很近,赢姜就陪在白晖身旁。
秦王呢,没醒呢。
可营地外的动静他还是听到了,所以披上件衣服就出来看热闹。
见到白晖站在高处,秦王也走了过去。
“聊什么呢?”
“王上!”赢姜赶紧施礼。
白晖却是很平淡的说了一句:“刚才我在问赢姜,这点生意值当开一条航线不。”
“有多少生意?”秦王不太关心这些,纯粹是好奇。
赢姜回答:“王上,臣不懂生意上的事情,只知道这里有海量的药材,以及海量的染草。眼下还没有功夫去发现矿区,只说这药草与染草两项,特别是紫草,可补充秦国紫色染料不足的情况。”
“恩,挺好。”秦王心说,这里是要在合适的时机,大量的运来秦军,然后去攻打楚国的,生意好坏,不在秦王的计算之内。
若是这里建城,无论是县令,还是郡守,这些事情是他们操心的。
赢姜又说道:“臣刚才建议,派两船回去。先运来布匹、生活铁器等物品,这里需要。”
“小事。”秦王真没把这些当回事。
第五九六章 出门都是一家人
秦王示意赢姜去忙,先在这里列一个采购名录出来,然后让懂商贸的官吏去写好价格,获利是必须的,却也不要让当地人感觉受到了压榨。
秦军的营地外,北五里。
这里已经有了一处新的小规模营盘,就是专门为了接待这些当地人准备的。这里备有大河研究园的大匠八人,各种专业的人才都有,重点便是药、染、香、石四项。
无数的人排成了长龙,正在上交着他们从林中采到的物品。
这时,有个小女孩,看年龄肯定是很小的,带着一个更小的妹妹。两人背不动大筐,合力的抬着一只很小的……不是筐,是损坏掉的半只筐。
在排队的时候,姐姐在对妹妹用当地的土语说着:“再等一会,咱们可以换到一块糖。”
秦军的糖,多是饴糖块,若说甜肯定是不比上蔗糖块的。
不过为了好吃,有的用果汁一起煮的,甜甜酸酸的,非常的吸引人。
再说营地内,燕人士兵是头一次跟着秦军作事,倒不如韩人与魏人那么的熟练。
一燕人士兵将一大包整理好的染草放在板车之后,终于等到了搬班的时间,将自己的号服给了同伴之后,便往休息区去了。
因为工作多,而且当地人送来的物品数量也相当巨大,所以执行的轮休,接待那里不停止。
这名燕人士兵领了一份饭食,找到一处排桌前坐下。
这些排桌都临时砍的木头,简单制作的。
他看到好多人已经在这里,有些人吃完饭围坐在一起,看到他过来,有个魏人士兵,将一把青色的果子放在他面前:“吃点,这东西咱们药匠有说是枣,也有说不是的,管他是什么,反正没毒,挺好吃的。”
“谢,谢谢。”
燕人士兵没想到原本战场上相见,拼死杀活的魏人士兵竟然会主动送果子给自己,当下咬了一个,不由的眼睛一亮,确实非常的好吃。
这青色的枣,就是热带独有的青枣,与北方的枣是不同的东西。
“怎么样,好不好吃。”
“恩,好,好吃。”
众人一阵大笑,有个秦人士兵捧着碗过来也坐下,伸手抓了两个青枣后说道:“这东西,咱们发现之后,药匠还说不知道药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