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奶娘的奋斗》第153章


“嬷嬷,建一个省亲别院是不是要花很多的银子?”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宝玉已经记不得元春的样子了。但融入骨血中的亲情,却让他对元春分外的亲近。
昨日他己经与林妹妹商量好了,如果府中真的拿不出银钱来建省亲别院。那么这笔钱他来出。
唐朝听到这话,点了点头,确实是需要很多银钱,不过这是现在各家娘娘都要建别院的时候。元春的园子早就已经建好了,只是现在还没有到要说出来的时候。
“宝玉,建造别院的事情!你不要管。咱家的娘娘是一定会回来的。说起这个,回头无论是谁冲你要银子你也不要给,就说钱都在奶娘这里呢”
“可是奶娘不是已经都给了林妹妹吗?为什么还要这么说呢?”宝玉不是无知的小孩儿,他知道这样做会让别人说奶娘闲话的。
“宝玉相信奶娘,娘娘的这件事情,很快就会有结果了。”现在老太太的院子里,还在吵着到底是建还是不建。若是建,这钱要怎么出,该谁出,谁拿多少?
鸳鸯就在里面侍候,唐朝并不害怕得不到第一手的资料。所以这会就是安心的在这里等着。
“嗯,我相信奶娘。”宝玉放下心,轻轻地说道。
“你和宝二奶奶怎么样?最近没有闹脾气吧?”不住在一个院子里,在加上唐朝有意的放手,对于宝黛二人的生活状态,就有些个不清楚了。
不过这对年纪太小的小夫妻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而拌嘴。一会儿恼了,一会儿又好了。这件事情在整个府里,都是知道的。
尤其是两人在林省的教育方面。
林如海没了,林家就只剩下林省一个人了。若不再努力读书,将来林家就真的末落了。林黛玉做为长姐,自然是不能这样看着。所以对于林省的学业抓的很紧。
因为林黛玉明白一个道理。宝玉不努力,还可以有家族做后盾,但林省却只能靠自己了,毕竟他姓林,而不是姓贾。
林黛玉多通透的一个人,她如何不明白宝玉和林省之间的差异,宝玉的性格是不适合太复杂的事情,那是害人害已。但是林省不一样,他和贾芝是同一类人。他们的未来会走的很远,很高。
而宝玉呢,他对自已的未来已经有了明确的想法和认知。在成亲前,也跟林黛玉说了自己对于将来的打算。林黛玉是知道自己将来可能是做不得诰命的命。但她自己也不是非常喜欢。所以可有可无。
但在宝玉看来,她不要求自己一定要读书上进。却会非常严厉的要求林省。没有做到一视同仁。她应该让林省自己选择自己想要走的路和人生。
所幸,林省这个孩子是个有志气的。对于功成名就非常的向往。再加上日常跟着贾芝这个荣国府的第三代继承人一起作息。
接受的教育也是家族更重一些。
父母的先后去逝,让这个不到十岁的男孩一夜之间长大了。他知道自已的姐姐小小年纪为什么就要嫁人。他也知道姐姐嫁人对于他和姐姐,以及林家都意味着什么。他更知道,如果不是荣国府的权势,他们姐弟又如何能够从容地带着林家百年家业离开江南。
他想要保护姐姐,保护那个拥有赤子之心的表哥兼姐夫。姐夫可以过着富贵闲人的生活,可他却是不能的。因为姐夫有姐姐,而他的身后,是整个林家。
“林妹妹最近的气色已经好多了,夜里不见得咳嗽了。说来也怪。林妹妹更能适应京城里的气候。之间在南边的时候,林妹妹夜里总是咳嗽。”
现在小夫妻虽然是分房睡,但是却是住在一间屋子的东西两侧间里。离的近了,夜里有个什么动静,这边也能知道个一二。
“上次不是跟你们说,让你们那边的小厨房每天早晚给宝二奶奶熬些燕窝粥吃的吗?可吃了?”
“唉,别提了。也不知道谁多嘴多舌的跟林妹妹说,那燕窝都是燕子的口水。吃一口燕窝,就是喝了一口燕子的口水,还是加毛的。林妹妹心脏,再不肯吃了。”
唐朝:“……”谁听到这句话,估计也不会想吃了。
☆、第99章
第九十九章
“算了,那就别先给宝二奶奶弄燕窝吃了。我记得在你们小厨房有个做银耳汤很地道的灶上娘子。你让她用银耳,百合什么的多做些滋补的汤来。那个润肺,宝二奶奶吃了正好。天干的很,你没事,也多喝喝。对身体有好处。”
自从成亲单独立院后,宝黛那个小院便立起了厨房。不过因着老太太偏宠着,所以两人一顿三餐仍是如成亲前一般在老太太院里用着。那个小厨房,平时也不过是做个宵夜,喝个水,弄些点心汤水。
到了京城,黛玉的嫁妆便陆续从林家搬进了他们的那个小院。再加上老太太给的,唐朝给宝玉保存的。这些统统都教给了黛玉。当然外面的人,却是并不知道唐朝已经全全放手了。
可能是因为元春的部分财产仍在唐朝手里的缘故吧。
说实话,小俩口是比贾珠俩口子都要富裕的富户。贾瑚三兄弟,其实因着贾瑚将来袭爵,所以财产又比其他两人多一些。但现在大房没有分家,所以贾瑚夫妻手里的资产其实是有限的。
但二房就不一样了,几度分家产。贾珠先拿了大头。然后宝玉又分手了一半,加加减减,再加上林如海将那么多的林家产业当嫁妆给了黛玉。而黛玉呢,还有贾敏的嫁妆在手里,所以,这小俩口手中的资产,绝对是一般人无法想像的。
若不是手里富裕,小俩口也不会想着要拿钱出来建省亲别院了。
刚才嘱咐宝玉的话,其实还是因为邢氏的脸皮太厚,那还真的是个不管不顾的主,让她知道宝玉的东西都归了他们小俩口,估计不出两刻钟,邢氏就能想出百十来个名目,或借或讨要东西和银钱了。
而且这两位的性格,还真的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手里都是散漫的。宝玉如此,黛玉也如此。以前宝玉有她管着,还好一些。现在管家权在黛玉手里了,他俩能过什么样的日子,唐朝用后脚跟想都能想明白。
对于这两个人,唐朝只能期盼他们将来的孩子不要随了父母的性格呢。不然再多的家业也不够他们俩败的。
这边宝玉可不知道自家奶娘担心他将来的日子呢,仍是笑呵呵地,“我记下了。回头就让人给妹妹炖上一些来。”
唐朝点头,“只要你们小俩口好好的。奶娘就放心了。”宝玉呀,你要知道将林妹妹配给你当童养媳,自己是顶着多大的压力呢。
在多少穿越同人文里,人家林妹妹当皇后,当皇妃,当王妃。现在却要嫁给你这么一个白丁,又岂是委屈两字可以说明的。
若不是背靠荣国府,上面还有当皇妃的亲姐姐,估计将来你都不一定保得住花容月貌的媳妇。
唐朝的心思,宝玉哪里能明白。说话间,老太太屋里的人陆续都走了出来。有平静的,有鄙夷的,有慢不经心的,也有忐忑不安的,当然还有期待的。
这期待的是谁,不用想都能知道是谁。
宁国府贾珍。
唐朝从房间的窗户缝向外看去,有些无语,人家荣国府的姑娘省亲,他倒是比人家亲爹娘还要热心。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这族长有多负责呢。
唉,若是有机会还是提醒一下老太太吧。别让这些无良的亲戚打着元春的名号在外面为非作歹的好。
想了想,唐朝觉得张氏应该能想到这一点,便决定还是不张这个嘴,惹人嫌弃了。
邢氏是非常不同意让元春回来省亲的,她以为只要元春不回府,就可以避开元春的报复。再一个建省亲别院那得花多少的银钱。这笔钱,又要谁来出。
反正他们二房是拿不出来的。
而大房这边,张氏也是心疼大拿出这么大一笔开销来。但幸好他们不是元春的亲父母,比着拿,也还好一些。至少没有大伯比亲爹拿的多的理。
再一个,张氏也明白,这笔钱是势必要拿出来的。一是保住他们这一房在元春心里的地位,二是……这是她对元春的亏欠。
而贾赦和贾政呢。一个是对此事并不关心,反正出不出钱,出多少钱,那是女人们会商量的事情。他又不管家的。而另一个呢,却是全权要听取老太太的意思。自己又是个没有主见的。
于是,元春省亲的这件事情,就便成了家里的女人们要操心的‘家务事’。
。……
是夜,当唐朝听到当天史氏房里的谈话结果后,对于元春的省亲,也不知道要报什么想法了。
这么一件事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