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的手法来了:徽宁兵备道并没告诉徽州府,兵饷发生了转移,反而要求徽州府在“协济金衢道兵饷银”中间加上“解池州府”四个字,意思是,以后你们交给金衢道的兵饷银,送到池州来就好啦。
徽州府非但没觉察这个小手段,还觉得挺高兴。因为解送兵饷本身也是有成本的,送到池州比送到衢州可近多了,这么一改“解池州府”,我们还省了一笔运输费呢。阖府上下,都赞颂兵备老爷体恤民情。
经过这么一番操作,徽州府每年要交两笔兵饷银,名义上一笔给金衢道,一笔给徽宁道。其实金衢道早就收不到了,这两笔银子都要解去池州,落入徽宁道手里。
说白了,这算重复征税。
有人也许有疑问,交两次钱,徽州府难道傻吗?
奥妙就奥妙在这儿了。从徽州府的财务角度来看,这是两笔不同的支出,一项是给外地驻军,一项是给本地驻军。如果不知道“协济金衢道”的前因后果,根本看不出两项其实是同一项。
要知道,在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里,政策的执行是有惯性的(比如说在大明)。政策一旦形成惯例,即使周围情况发生变化,官员仍旧会机械地继续执行,不会主动求变,甚至畏惧变化。所谓“祖宗成法”,就是这么来的。
徽州府一直在交纳“协济金衢道兵饷银”,这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既然没人通知取消,那么就继续交下去好了,也没人追究它是怎么产生的。那笔丝绢税也是同样的道理,歙县不也默默地交了两百年吗?
大明的正税不多,杂税和隐形税却无比繁重,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在体制内悄然形成的。积弊一旦生垢,便难以清除,积少成多,演变出无数散碎、复杂的短途税链,赋税比账面上要沉重数倍。
看到这里,我们大概能明白,六县为什么纠结于这些税目数字了。
并非只是因为他们热爱兴讼,实在是负担太重,不堪承受。从这次争议中能看到,除夏税秋粮的正税之外,徽州府还要征收南京承运库的人丁丝绢,给地方政府的六项均平银,给工部、户部的物料银,还有各种各样的地方协济……
若是再碰上徽宁兵备道这样有私心的,上下其手,又运作出一笔额外的税收,负担就更大了。此前第一版太平府方案中,徽州官员甚至还想借机运作一下,增加一点官府办公费。
更可怕的是,这些数字,只是解到库的税额,还要加上途中的扛解、火耗、补平、内府铺垫等,这才是老百姓最终要承担的税负。徽州府每年要向六七个部门分别解送税赋,每多一路,附加成本就会翻一倍。
就这样,地方杂税和临时税不断增加,附加成本随之提高,效率直线下降,整个体制逐渐变得臃肿无比,同时造就了大片舞弊空间。大部分税额,就在这些烦琐、细碎的流转环节中,被各级操盘手们吸走。老百姓交的钱越来越多,朝廷收入却不见增加,大部分都在中间环节里被消耗了。
长此以往,地方民怨沸腾,政府束手无策,最后的结果,就是调控失灵,天下大乱。
张居正搞的一条鞭法,治标不治本,它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大明产生“杂税”的机制,只能略微扩大税基,把问题的爆发拖延一段时间罢了。
大明灭亡的原因,徽州府的这笔小小税赋,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咱们书归正传。
前面说了,“协济金衢道解池州府兵饷银”这笔税银,本身并不合理。徽宁兵备道一直很担心,万一又碰到一个类似帅嘉谟这种爱较真的人,说不定会再起波澜。这一次既然有人提议,兵备道索性顺水推舟表示,为了徽州府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我们吃点亏,从这笔兵饷银里抽出530两来,把最后的亏空补上吧。
这笔原本是重复征收的税,就这么巧妙地被洗白了。
兵备道高风亮节,解决了最后的问题,诸位官员看到了成功的曙光,连忙又经过一轮讨论,做了一点微调,使之更加完备:
减免料价银的库存有限,不能支撑逐年抽调,直接并入军需银。
五县额外负担的那50两也算了,省得他们啰唆,直接也并入解池州府兵饷银。
于是,在万历七年(1579年)的三月,第五版方案出炉了。
人丁丝绢6145两,仍由歙县承担,但他们负担的均平银,则减少2530两。这笔均平银怎么补足呢?由徽州府军需银抽出1950两、金衢道解池州府兵饷银抽出580两,合计2530两,转入均平银账目冲抵。
这个方案,可以说是集妥协、折中之大成,把负担压力分散到歙县、徽州府、兵备道等诸多方面。这样一来,歙县少交了2000多两银子,心满意足;五县一点负担不用加,也心满意足;徽州府和兵备道略吃了点亏,但消弭了一场大乱,杜绝隐患,也合算。
对朝廷来说,一则上交的税款并不短少,二则趁机清理冗税杂役,统一钱粮,对一条鞭法的推行也是好事——这个方案真是把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难怪执笔者得意地称其为“共免两全法”。
这一次,上上下下俱松了一口气。兵备道赶紧发布大字榜,通告六县新的税制,并得意扬扬地宣布:“自万历七年为始,明载赋役册,永为定规。”
我相信,在张榜公布的一瞬间,这几个字轰然化为斗大的金黄色大字,配着恢宏的音乐,在徽州官场大小官员脑海中旋转。他们此时一定百感交集,涕泪交加。
不容易啊,这一场肇始于隆庆四年的大纷争,前后持续了将近十年,先后五版解决方案,至万历七年终于彻底消弭。中间多少波折,多少折腾,总算熬过去了。
尘埃落定,生活还得继续。
让歙县人感到高兴的是,旷日持久的丝绢纷争,把各种细节、征派原理都讨论得很透彻,官府上下都不太敢做手脚,反而会主动找别的税目设法再减免一点。这时又赶上了朝廷推行一条鞭法,所以歙县所承担的人丁丝绢,不必全以实物交付,直接本色折银或折色折银,不必先卖粮食再买丝了,无形中又少了一层负担。
据学者考证,万历七年之后,歙县真正实交的人丁丝绢税,其实只有额定的七成。
这一切,都是拜那个学霸帅嘉谟所赐。
而帅嘉谟后来到底怎么样了呢?
第四章
秋后算账
万历五年七月,兵备道拿住帅嘉谟,把他关在监牢里待审。同时被捕的,还有包括程任卿在内的一伙五县闹事分子。
两个月后,徽州府终于拿出了初审判决:帅嘉谟、程任卿以及其他几个人,被判充军。其中帅嘉谟的罪名是“将不干己事情,捏造写词,声言奏告,恐吓得财,计赃满贯”“以陈奏而敛取”。
在状词里,徽州府描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帅嘉谟自夸有手段,向歙县老百姓收取银钱,说你们补贴我上京告状,我自有办法帮你们免征赋税。他利用歙县民众的恐慌心理,收敛了大量钱财,假公济私——比如私自弄了套冠带,用的就是公款。
这是一个欲加之罪的政治性判决,翻译过来就五个字:“谁让你多事?”从官府视角来看,这起纷争根本是无中生有,完全是帅嘉谟一个人挑起来的,当初你如果乖乖闭嘴做你的数学作业,哪儿还会有后面这么多事?
所以官府毫不犹豫地牺牲掉帅嘉谟,来换取五县的稳定。至于这个罪名是否合理,并不在考虑之列。法律问题,咱们政治解决。
初审意见提交给兵备道。可是冯叔吉很不满意,觉得徽州府怕得罪人,给判轻了,不足以警诫别人。于是冯叔吉把这些人提到太平府,让安庆、池州、太平三府会审,再议一次罪名。
这次商议,最终给帅嘉谟定的处罚是“杖一百流三千里,遣边戍军”。这个判罚,从他本人角度来说实在是冤枉,但从官府角度,没弄死你,算是很讲良心了。
万历六年七月十九日,这份判决意见得到刑部尚书严清的支持,具题上奏,并于二十日拿到圣旨批准。一切都尘埃落定。
然后,帅嘉谟在官差的押解下离开徽州,踏上了漫漫的戍边之路。他当时是何心情,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值得欣慰的是,歙县民众并没忘记这位帮他们减赋的英雄。在《歙县志》里的义士一项,专门记载了帅嘉谟的事迹,以及一段评语:“以匹夫而尘万乘之览,以一朝而翻百年之案。虽遭谪戍,而歙人视若壮夫侠士。”
不知道在隆庆三年那个炎热的夏日,当帅嘉谟翻开歙县账簿第一页时,如果预知到未来有这么一场巨大风波,他是否还会继续。
小说推荐
- 王爷你的计划太明显了
- 王爷你的计划太明显了作者:一只薄荷晋江VIP2016-12-24完结非V章节总点击数:39987 总书评数:194 当前被收藏数:1006 文章积分:16,646,656文案别人都羡慕他是少年得意位高权重的尚书大人,可惜上辈子做惯了皇帝,一个小官他还真没看上!为了夺回天下,他暗戳戳把朝政搅得风生水起
- 最新章:第80章
- 大明的天空下
- 作品:大明的天空下作者:碧岩分类:历史军事简介:大明帝国在圣帝崇祯的领导下,将后金政权赶到了西伯利亚。在随后的250多年里,明帝国慢慢的成为了地球上最富裕的国家,工农业总产值一直高居世界前列。明帝国的壃域也已达近三千多平方公里 刘睿,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上校,在事故中穿越到了一个平行的时空,附身在朱
- 最新章:第71章
- 显耀大唐
- 作者:汉胄简介老爹是唐高宗李治,老妈是圣神皇帝武则天,老弟是唐睿宗李旦,侄子是唐玄宗李隆基,儿子是少帝李重茂,再加上哥自己,一家三代凑成了六位皇帝,因此哥被后人戏称为“六位帝皇丸,这粒药丸很好吃,所以,老妈武则天、兄弟李旦、妹子太平公主、表兄弟武承嗣兄弟这些人全都惦记上了。李显“老虎不发威,你们当哥
- 最新章:第370章
- 大明天下
- -大明天下 作者:hui329【内容简介】宣府北靠阴山、南临洋河,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素有「京西第一府」之美誉,自古为戎马驰驱之地,历朝历代,北方部族经宣府南入,使兵戈频繁,烽烟不断,现为大明九边重镇宣府总兵驻节之地,堪称「北陲第一重镇。进入弘治年后,蒙古达延汗巴图孟克逐渐统一漠北,更是兴兵犯边,长
- 最新章:第185章
- 明镜台
- 《明镜台》作者:neleta作 者:Neleta尼子绘 者:Leila出版社:鲜欢文化出版日期:2013/07/02《明镜台(上)伊重人是手段冷酷、受尽天下骂名的宦官;霍峰是执掌重兵、最有登基之望的王爷。一道谋逆作乱的圣旨,让王府一夕变天,霍峰被下狱拷问,更与主使的伊重人结下血海深仇!然而这一切,竟
- 最新章:第48章
- [微微一笑很倾城]大神遇到女神经
- 书名[微微一笑很倾城]大神遇到女神(经)作者:五十九夜文案高雯:像我这么气质脱俗的大美女,不多拍戏简直就是浪费!肖奈:恩?女神大人:像我这么高大上的大神号,尔等凡人还不快来下跪!一笑奈何:恩?高雯/女神大人:像我这么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才女子,你怎么还不从我!肖奈/一笑奈何:那为夫今晚扫榻以待,夫人
- 最新章:第27章
- 明镜台[gl]
- 作者:柒殇祭 文案 沈棠与谢曜灵初次见面是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天桥上 她看了看旁边写着“贴膜十元一次,送测字占卜”的招牌,小声嘀咕“这年头瞎子都出来天桥贴膜了 后来她才知道这瞎子是她转行之后的…上司之一 第二天上岗,谢瞎子听见她的声音,面无表情地开口问道“你叫什么 沈棠急中生智…阮白甜 再后来,她发现这
- 最新章:第135章
- 花即明镜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靳惜何夕】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花即明镜》作者:花明镜文案:花明镜,排行十,字未末,人称拈花一笑。一朵花里一个世界。面对亲情爱情友情,他将如何取舍。落落江河湖青梅竹马,谁是他心中所爱。敬请进入花明镜的神秘江湖,翩翩少年,鲜衣怒马,览一世爱恨情仇。青衣的美人碧
- 最新章:第23章
- 托假胸的手微微颤抖
- 好书尽在/w.文案你要是不穿裙子,咱们还能好好谈“师父,瞧见我假胸撂哪儿没“师父,你背后藏什么呢“师父乖,快给我,听话,不然我就要亲你啦【穿越过来的女装大佬俏皮痴汉攻【身娇体弱的仙风道骨矜持戏精受—你宝贝徒弟散步摔死啦“唉…可惜了”你宝贝徒弟没死被仇家拐跑啦…随他去罢,我才没有不开心”你宝贝徒弟怎么
- 最新章:第8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