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巡洋舰)》第1242章

设置字体大小:

格鲁吉亚”唯我毒 cái”军一路突破了亚美尼亚军的防线,亚美尼亚军被迫撤退,北方大片领土被格鲁吉亚军占领。
外高加索联邦发生内战,中华帝国对亚美尼亚军的失利大为震惊,连忙照会各国驻华大使,对外高加索局势提出担忧,并向格鲁吉亚方面发出了警告。
格鲁吉亚请求德联庇护,为此德联大使也向中华帝国提出希望中德两国都不介入外高加索联邦内战的要求。
起初中华帝国见德联没有直接出兵参战的意思,同时也认为亚美尼亚军不过是暂时失利,很快就会挽回战局,因此同意了德联的建议,暂时不军事干预。
然而亚美尼亚军却节节失利,虽然其军事装备比格鲁吉亚军的先进很多,但很可惜的是,格鲁吉亚军占据了绝对数量优势。他们的坦克蜂拥而上,亚美尼亚军猛虎架不住群狼,寡不敌众,很快失去了大片领土。
格鲁吉亚军的目标非常明确,他们直接向阿塞拜疆方向前进,意图控制巴库石油区。
巴库石油区是中华帝国在东欧和中东地区的重要区域,中华帝国在那里经营多年,也是控制德联石油的重要地区,万万不可以落入敌人之手。
”娱乐秀”在多次警告格鲁吉亚军无果的情况下,中华帝国于光华五十二年二月突然向格鲁吉亚宣战,在科威特驻扎的中华帝**挺近亚美尼亚,在阿什共和国驻扎的中华帝国陆军第十九军亦开始在里海东部地区集结,三天后在里海舰队的护送下前往里海西部的巴库。
中华帝国突然采取军事行动,令德联和格鲁吉亚大为震惊,甚至整个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各成员国也都绷紧了神经,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然而,希特勒的智囊团在最后却警告他,眼下不论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北约都不是华约的对手,贸然卷入外高加索战争的话,北约必败无疑。而且德联唯一可以要挟中华帝国的核武器恐怕飞不到中华帝国领空就被击落了,因为中华帝国已经完善了防空网络。同时,中华帝国的远程洲际弹道导弹可以轻易落到德联领土上。爆发核大战,德联没有任何胜算。
希特勒最终听从了智囊团的劝告,在最后时刻宣布德联不介入外高加索战争,从而避免跟中华帝国正面冲突。
由此,全世界都知道德联害怕了中华帝国,标志着中德冷战第一阶段,德联处于下风状态。。)
正文 第713章 外高加索战争(二)

华约和北约的首次军事对抗发生在了外高加索地区,究其根源是二战期间中华帝国支持亚美尼亚侵占了原苏联里海西北部地区,造成里海地区的石油悉数被中华帝国所控制。原本苏联灭亡使得该地区成为了历史问题,但德联对于该地区的石油需求使其再度提及该问题。
不过,面对中华帝国的强势,德联暂时却没有力量夺回来,只得背后支持格鲁吉亚意图打败亚美尼亚来收复该地区。
只可惜,德联和格鲁吉亚都误判了中华帝国的态度。当中华帝国向格鲁吉亚宣战的那一刻,希特勒便清楚格鲁吉亚完了。
是否出兵介入,着实让希特勒纠结了好长时间。最终希特勒对比德联和中华帝国的巨大实力差距,不得不放弃。
不过,德联军方非常想摸一摸中华帝国的军事实力水平,好为日后德联的军事实力赶上和超过中华帝国而做准备。
因此,希特勒也效仿中华帝国以前的做法,解除了三十万德联军队的军籍,成立欧洲志愿军参加外高加索内战。
对于德联和北约的动作,中华帝国提出了强烈了抗议并表达了极度的不满。但德联方面是效仿中华帝国以前的同样志愿军做法,令中华帝国方面无以反驳。
三十万北约志愿军在德联顿河行省完成集结,接着跨过顿河进入外高加索北部地区,同格鲁吉亚军组成联军部队,打着收复俄国失地的旗号同中华帝国和亚美尼亚军作战。
这三十万北约志愿军都是整建制的。分作十一个装甲师、六个装甲旅、两个摩托化步兵师和两个炮兵旅。这些人来自欧洲各国,都参加过二战。实战经验丰富。最关键的是德联为他们提供了全部的现代化装备,包括2400辆T50主战坦克、1300架MIG9战机。原本希特勒还打算支援格鲁吉亚远程战略轰炸机的,用来攻击在科威特、阿什和土耳其部署的中华帝**事基地,截断中华帝**的后勤补给线,但最终中华帝国政府向德联政府发出了严厉警告,一旦中华帝国的军事基地遭到袭击,则视为同中华帝国和整个华约军事集团开战。
同时,中华帝**方为了震慑德联,将第二、三舰队即大西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开进了黑海。包括四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三艘常规动力航母,搭载450架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七艘超级战列舰、三十一艘巡洋舰、一百一十五艘驱逐舰和三十多艘潜艇,包括四艘攻击核潜艇和一艘战略核潜艇在内。
如此庞大的舰队,令只有二十几艘老旧战舰德联黑海舰队无地自容。德联海军部下令黑海舰队躲入亚速海内,避免跟中华帝国海军碰面时落面子。
同时,中华帝国宣布战略空军进行全球二十四小时战备巡逻,两百架H7N5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携带当量500万吨的核弹头在欧洲附近盘旋,直接威慑德联和北约各国,令其胆寒不敢轻举妄动。
最终,德联仅仅抗议中华帝国海军大规模进入进入黑海。因为黑海一直被德联视为后院。中华帝国海军平时也是不进入黑海的,一直都是土耳其海军在黑海执行战备警戒任务,避免跟德联海军摩擦。
震慑住了德联和北约,格鲁吉亚军陷入被华约三面包围的被动处境当中。
二月十一日。中华帝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出动了数千架战斗机进入格鲁吉亚上空,同格鲁吉亚空军进行激励空战,争夺制空权。
这一次空战规模之大。战斗强度之高,是二战以来所没有的。双方从十一日凌晨开始。一直打到十七日傍晚,中华帝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出动了十七万架次。共击落格鲁吉亚空军3221架飞机,自身损失也很大,J11A/B型损失302架,J11/D型损失113架,海军航空兵F6A野猫舰战损失27架。
外高加索空战实际上是中华帝国空军和德联空军在战后的首次正面较量,也是MIG3、MIG9等德联在战后研发的喷气式战斗机的首次登台亮相。在激烈的空战中,德联的MIG3战机被大量击落,被证明完全不是J11战机的对手。
而MIG9战机号称是J11的克星,但在实战当中,中华帝国空军改进的J11/D型战机却没有吃亏,在白天的战斗中,基本上双方势均力敌。
然而,在夜间战斗中,格鲁吉亚空军机场的夜间航站设施为了避免遭到中华帝国空军的轰炸,晚上不敢开灯,导致其空军飞机夜间不得不转场到偏僻的地方躲避,甚至直接飞回德联在外高加索附近的机场。
而中华帝国空军的J11B/D型是双座战机,适合夜间进行作战。因此到了夜间,格鲁吉亚空军便吃了大亏,初期升空的战机悉数被击落,后期随着机场陆续被摧毁而战力越来愈弱。
尽管德联在外高加索空战后期陆续又投入了一批最新研制的MIG15战机进行对抗,但由于数量处于绝对弱势,最终失去了外高加索上空的制空权。
夺取外高加索上空的制空权后,中华帝国每天出动上万架次的轰炸机对格鲁吉亚各个军事目标进行轰炸。令格鲁吉亚军损失惨重,白天根本不敢出来活动,只能夜间作战。
同时,大约有三万中华帝**和七万亚美尼亚军展开了反攻作战。陆地上的攻势一开始很被动,因为格鲁吉亚陆军拥有大量的坦克。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中华帝**的坦克。
不过在格鲁吉亚军失去制空权之后,其坦克数量锐减,大部分都被中华帝**的飞机摧毁。其陆上攻势也转为守势。
中华帝**参战后的第十七天,中亚联军在空军强大火力的支援下,在陪多克地区全歼了格鲁吉亚精锐第一集团军,十三万格鲁吉亚军被歼灭,两千多辆坦克和一千多门火炮被摧毁,使得格鲁吉亚再无力量抵抗了。
第十八天,中华帝国空军出动了六千多架轰炸机,对格鲁吉亚各大城市进行大规模轰炸,以彻底让格鲁吉亚屈服为战略目的。
大轰炸中,格鲁吉亚的十几个主要城市悉数被毁于战火当中,十几万人死伤,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