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cus)》第1068章


中安身?文人在行伍间也颇受尊重,可武贵还比不上一个乡措大会咬文嚼字。文不成武不就,就是有见识有谋略,也没处投奔,最后犯了事,也只能来西夏谋个出路。
李清啧啧嘴,也幸好武贵在军中人缘不错,自己的越次提拔也没有让他惹来多少嫉妒,让他留守营中倒还正合适。
武贵没管那么多,也不可能知道李清在想些什么,只沉默的跟随李清往营中走。
李清回头望了望盐州城,“白天扎营时,城里面都没派兵出来干扰,想来今天夜里多半会热闹一点。”
“太尉尽可放心。天上有飞船里的人盯着,外面又有六十多暗哨,多是精通隐匿藏形、伏地听声,盐州城中大队人马一旦出城,立刻就能发现。盐州城左近能藏兵的地方,末将也都安排了人手去查探过,并没有发现被埋下伏兵。”
“如此甚好。”李清点了点头,却又道:“不过就是能防着大队人马,若是十几骑出来扰营,那就是防不胜防了。”
“疲兵之策从来都不会少。末将前面奉太尉之命,也安排好了人手绕营巡视,料无大碍,最多有些吵而已。太尉尽管放心,必不致让宋军有机会乱我大营。”
“多亏了有武贵你啊!”李清很是满意。武贵办事的确是妥当,比起之前连字都写不好的一群下属强得太多,他抬手拍拍武贵的肩膀,笑道:“今夜可就全靠你了。”
“末将遵命。”
将今夜营中的事务交代给武贵,李清便回中军大帐休息。不过他也不敢高枕安眠,只敢和衣而睡。
一觉就睡到天亮。安睡了一夜的李清穿戴梳洗好,打了个哈欠,掀帘出帐。对这一夜的安寝,他心中有着几分惊讶。
当守了一夜的武贵过来,李清就皱眉对他道:“感觉不对啊,怎么夜里这么平静。是不是宋人在半路上就被挡住了?”
武贵眼中还带着血丝,他摇摇头,“夜里没有人从城中出来。”
李清吃惊非小,“竟没派人来袭扰?……就是徐禧不懂,曲珍和高永能难道还不懂怎么守城。难道……”他的话突然顿住,忽而又笑了起来:“这仗的赢面看来又大了一分。”
“嗯,多半如此。”
宋军据守盐州,正常来说至少要考虑到提振城中士气,在西夏这边抵达时派出几百名骑兵,好歹干扰一下扎营的工作。夜里也该敲敲鼓,或是派人出城吆喝两声,没有说什么手脚都不做的。
驻扎在野地里的军营,就算再有防备,也不可能是所有人都枕戈待旦,那样明天就不要上阵了——这可是远道而来的军队,必须要好好歇上一夜。除非能确定敌军必然来偷营,否则必然是大部分士兵安寝,少部分士兵守营。这样一来,宋军若是当真来袭扰,造成的混乱不会少。以曲珍、高永能两人的老辣,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可宋军偏偏就没有出现。可能性就只有一个,必然是被徐禧挡住了。
这可是个好消息,李清正笑,一记记鼓声隐隐传入耳中。军中厮混多年,李清对这种声音最为敏感。立刻抬头寻找声音的来源,却见武贵已经向盐州城的方向看过去。
“宋军看来要出战了。”武贵沉声说道。
“不扰敌,不袭营,一大早就出战,难道是想堂堂正正的打上一仗?”李清很有几分讶异的问着。
“倚城而守本来就是守城正道,只靠着一面城墙,那是坐困愁城。不能逼他们退守城中,就不能顺顺当当的攻城。”
李清点头道:“是先得逼宋军退守城池,到那时霹雳砲差不多也就能造好了。”
眼下暂时只有云梯,霹雳砲得再过几日。不过幸好还有板甲,神臂弓也是成千上万,就算其中有一半浸过水,但晾晒干燥之后,并不比没有浸水的另一半差太多。
即便拥有同样的武器,宋人还占了一个居高临下的优势。但有了板甲和覆面头盔护身,不接近到五十步之内,不用担心被神臂弓的木羽短矢射到重伤乃至送命。
“得先称量一下他们的实力。就不知出来了多少人?”
李清正抱着疑问,从飞船上就丢下一个小竹筒。打开看过里面的纸条,武贵道:“大约是三千兵马。”
“看来是不用指望叶孛麻那边相助了。”
灵州之役后,梁太后和梁乙埋都不便再驱动外姓大族的兵马打头阵,李清的汉军只能成为牺牲品。
“应该都吃过饭了吧?”李清望着营地一角还没有散尽的炊烟,多问了一句。
武贵道:“四更天就开始造饭,到了五更初,就将饭都送了下去,现在都已经吃过了。”
李清放下心来,站在营门前,提气高声,将自己的命令吩咐下去:
“击鼓,聚将点兵!”
军鼓咚咚的响了起来,营帐中顿时一片喧嚣。
片刻之后,李清麾下的四千余人马,已经在他们身前汇聚。一名名将校在李清面前俯首帖耳,静待号令。
亲兵牵了李清的坐骑过来,他随即一跃上马,从腰间拔出长刀,前指营门,一声螅缺榧叭骸岸擅牵嫖页稣剑 ?br />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11章城下马鸣谁与守(九)
【还有一更,拼着不睡觉也会赶出来。请明天早上看。】
“高字将旗,是高永能亲自领军出阵!”
当前去打探敌情的游骑回来禀报,李清才知道是高永能先出动打头阵了。
回头望一望,跟随他出阵的四千多将士,只有一千不到的是骑兵,剩下的都是步卒。而对面高永能带着三千本部,从人数上是己方占优,而从战力上,当是高永能更强一点。
随着两军两军逐渐接近,对面的宋军,李清看得越来越清楚。打头的是两个都的步卒,银枪、银盔、银甲,只有盔缨鲜红。这分明是鄜延路的选锋!
高永能所部已经离城一里多,到了城池和己方大营之间的中间线,却不见城中有人出来配合。李清暗自庆幸,幸好对面只有四百不到的骑兵,这样还能拼上一拼。
高永能压阵前行,肚子里骂声从出城前到现在都快没有停止。那位徐学士要堂堂正正的大胜,却不肯答应曲珍提议的夜袭。要是昨夜就遣兵骚扰,好歹也能让对面的敌人声势再弱上两分。
出城一里,对面的西贼身上的装束也看得清楚了,就是汉人的模样。
“是撞令郎。”高永能惊讶着:“西贼那里竟然还有汉军?!”
他锐利如同鹰隼一般的视线在敌军军势上扫过。排得很乱的阵型,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前面几排有铁甲,后面绝大多数则是普通的服装。散在外围护翼军阵的骑兵不到一千,看起来也不是精锐。
到了两军相距两百步的时候,李清就指挥着撞令郎就停下脚步,开始拿着神臂弓射击宋军。但宋军却是举起盾牌,在箭雨中稳步前行。
箭矢在铁甲和盾牌上叮当作响,骑兵也不停地在宋军阵边飞驰而过,但无论怎样,也无法迟滞他们的脚步。
等到两军的前列相距五六十步的时候,宋军阵中的神臂弓齐齐发射。整齐密集的箭矢,立刻就压制住了对面的弩手们。铺天盖地的飞蝗箭雨,撞令郎之前的射击不可与之同日而语。
而就在压制住对面的射手的情况下,两百名银盔银甲的选锋军,从阵中冲出。只眨几下眼的功夫,五十多步的距离就缩短为零。一杆杆银枪在暴喝声中,齐齐扎了出去。
几乎是在一瞬间,李清就发现他排在最前面一排的带甲士兵被一扫而空。而紧随其后的也都立不住阵脚,开始溃散。
‘还真不得了。’李清庆幸自己没有将真正的精锐放到阵前,今日只是试探,他可舍不得丢下太多本钱。
前方溃散的波动已经传递到李清身边的中军,他侧头望了望西面,低声自语:“该动手了吧?”
几乎就在同时,东面的前军主营号角声响彻战场,引来了无数目光。
随即大地忽然震颤,沉郁的雷音从地面响起,一支铁鹞子从大营中杀了出来。
李清放松的一笑:“叶孛麻终于肯出兵了!”
这一彪人马分作三股,奔驰在中央的一股蹄声最重,气势最猛,胸前是银光闪烁的板甲,头上也是宋军样式的头盔,手上攥着铁枪,马鞍后插着一对熟铁锏,胯下的坐骑前半身也蒙了一层防箭的皮质具装——在禁军全数铁甲化的现在,牛皮有许多都改制成马铠——这样全副武装的具装甲骑完全是建筑在灵州之役的大捷上。
拥有战甲的重骑兵直冲高字将旗。而左右两股则是没有佩甲的轻骑兵,他们没有往宋军的阵列冲过去,而是向城外宋军和城门之间穿插过去。竟是想将高永能所部全都留下来。
徐禧在城头上正为高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