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大哥》第352章


角平衡有些不稳。
贞观时期的政治,是房玄龄主宰一切,由魏徵制衡房玄龄,再由皇帝本人操控方向,让大唐这艘大船开的又快又稳。
李世民能这么做,是因为他有绝对的自信和把握掌握一切,是因为他无与伦比的威望,同时也因为魏徵确实扶得起来没让他失望,堪称是效率与稳健并存,不过李承乾相比之下就有点嫩了,至少这威望没有那么高,对宰相的依靠性更大,平衡就很重要了。
本来,是中书尚书门下三省互相帮衬互相制衡,可结果自从魏徵死了之后门下省实在是有些青黄不济,就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人物,褚遂良看似无畏,学着魏徵怼天怼地怼空气,但这业务水平真的是差的太远太远了。
魏徵知道什么时候能怼,该怼的时候哪怕李世民气的要死他也敢仗义执言,更别说房玄龄了,可是,不该怼的时候他比谁都老实,说白了,魏徵怼了十几年,从来没将朝堂上的政治势力怼的失衡过,并且始终保持他略在房玄龄之下的态度,从不越界。
可特么褚遂良就不一样了啊,他完全搞不清自己的尺度应该在哪里,完全是逮着什么怼什么,偏偏有些该他坚持怼的还不够坚定,若不是实在没什么合适人选,李世民早就想将他换下来了。
所以,明明应该充当长孙无忌与秦浩之间的润滑油的门下省,莫名其妙的就成了二者之间的搅屎棍,逮谁怼谁,尽管他跟秦浩师出同门,但中书门下是冤家,怼得比长孙无忌还狠。
这特么的秦浩本来就比长孙无忌稍弱一点,又把自己的班底全都给外派出去了,这货天天怼秦浩,政治势力不失衡才怪呢,长脑子了么?
除了不懂事的褚遂良之外,还有一件更让李世民感到闹心窝火的事,那就是尚书右仆射的这个位置人选的任命。
临退位之前,他给李承乾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因为房玄龄挂了,长孙无忌自然就进了半步,成了尚书左仆射,右仆射的位置也就空了出来,面对这么大一块肥肉,他力排众议,拔擢了马周放到了这个位置上。
一来,马周的能力确实不错,不过更关键的是,马周做过一段时间秦浩的副手,由他来做长孙无忌的副手,既可以一定程度上拉平两人的实力差,又可以让他起到一个润滑剂的作用。
结果,马周刚特么干了一个月,竟然死了。
是的,病死了,才特么四十八岁的马周居然死的比自己还着急,自己可是刚想嘱托大事啊!所以李世民一瘸一拐的来到马周的病床前,哭的那叫一个伤心欲绝,比房玄龄死的时候还难受呢,特么的,白安排了。
偏偏他这时候还成了太上皇,又不好亲自安排了,只能交给李承乾去办,李承乾又没有李世民那么高的威望可以独断专行,以至于这个新的右仆射一时半刻的居然没选出来。
没有了尚书右仆射,那这个尚书左仆射和尚书令能有多大的区别?
总之吧,就是朝中长孙无忌有点做的过大,比之当年的房玄龄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偏偏李承乾又不像李世民一样有钳制房玄龄的手段和能力,长孙无忌还是他舅,唯一能制衡他的秦浩还不怎么顶事,好像有点投降的意思。
…………
长安城的大雪今年下的格外的大,群臣们都说这是瑞雪兆丰年,是上天在给大唐这次权利交替以祝福,下朝的时候,以秦浩和长孙无忌为首,有说有笑的往外走,秦浩明显感觉得到,长孙无忌身边围着的大臣要比自己这边的多一些。
长孙无忌见秦浩在瞅他,笑着道:“贞恒啊,我家里新弄了一点上好的白茶,来我家里喝一口,暖暖身子?”
秦浩笑着道:“多谢赵国公好意,心领了,只是近日思绪不宁,有些想我师父了,一会想出城给我师父扫扫墓。”
长孙无忌叹息道:“贞恒是个孝顺孩子啊,玄成若是泉下有知,也会一定会很欣慰的。”
“但愿吧,我只希望能不负了师父的所托就好。”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那快走吧,莫要再耽搁了,再耽搁等你回来天都该黑了。”
“多谢赵国公提醒,我晓得的。”
两人的一番交流,好似随心而为一般,也没有丝毫的火药味,却让支持秦浩的这一方官员纷纷暗自摇头,大为失望。
到了这个层次,哪有什么随口说说的话?那长孙无忌如此语气态度,虽然没自命上官,却是一副自以为长辈的口吻,虽然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你秦浩作为中书令自称晚辈就太不应该了,这么下去,怎么斗得过人家?
是,你今年才三十出头,大可以熬死长孙无忌,可是俺们这些人等不了啊,满朝这些穿朱着紫之人,哪个不是两鬓斑白,有一个像你这么奇葩的么?
对此,长孙无忌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出了朱雀门,对着这瑞雪,他笑得格外的顺畅。
对不起对不起,今天发的又晚了一些,还是一更,昨天看有读者我喜新厌旧的,嗯。。。。你们说的没错。好吧开玩笑的,并没有喜新厌旧,一来是因为这两天确实比较忙,没有两书双更的精力,相比之下那本正是试水的关键期,自然要这边稍微牺牲一点,更重要的是,这本的内容不多了,我如果更新的太快的话,除非故意拖剧情,否则还不能我新书上架,这本书就早早结束了,那个。。。。。。多拖一天,就多赚一天钱么,等新书上架之前完结,我再集中精力爆更新书,嗯,我这人有一说一,比较实在,其实大部分作者碰到我这种情况都会这么做,不过他们一般都不会用这么实在的借口。哈哈哈。写书除了爱好也是工作,希望大家理解吧。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中书门下
大雪初停,李承乾搀着一瘸一拐的李世民在宫里散步,侍卫们全都被打发的远远的,整个天地,好像只剩下他们父子俩了一般。
秦浩说瘫痪的人要多走,多练习,虽不可能恢复如初,但持之以恒的话还是有希望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的,于是李承乾不管朝政再忙再烦,也会雷打不动的抽出一个多时辰出来搀扶着李世民散步。
父子俩这才发现,三十年父子,这心里话居然是这一二月说的最多。
“父亲的身体似乎康健一些了,您的手好像又有力了,儿臣觉得,用不了多久您还能上马弯弓,到时儿臣陪您一块去芙蓉园打猎。”
李世民笑笑说:“朕这身体,朕自己知道,左手已经一丁点的感觉都没有了,还谈个甚的力气,只是这两日,走的却是比之前快些了。”
李承乾道:“父亲洪福齐天,一定会没事的。”
李世民苦笑了两声,摇头道:“天竺来的那个法师,跟我说他可以炼制一种长生不老之药,一年可成,或许。。。。这药能救朕?”
李承乾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道:“父亲,那番僧就是个骗子,贞恒跟我说那番僧炼制的东西他也能炼,甚至比他炼制的药可以好上无数倍,但这东西只能稍解疼痛,却有着极大的副作用,会透支人的精气神和剩下的寿命,不但不会长生不老,还会对您的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他说,若您执意要炼,他可以炼制一点出来,但却再三叮嘱您一定务必要克制,只有极端疼痛,实在无法忍受的时候才能用一点,若像那番僧那样胡炼胡吃,恐怕。。。。。。”
李世民沉默了,好半天,才吐出一口气来道:“还是。。。。让那番僧试试吧”。
他何尝不知道长生不老药是胡扯,但他真的很难受,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他也愿意去试,就算试的结果是死,他也认了。
死,对他来说未必就是痛苦,他已经完全不怕死了。
“父亲!!”
“好了,别说了,既然这话是贞恒说的,朕会慎重的。”
“既然如此,那是否还要让贞恒炼药?”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不必了,既然副作用这么大,万一朕吃出点什么事来甚至是吃死了,他就没法交代了,就这番僧吧,朕会注意的。”
李承乾无奈,只得作罢。事实上他也觉得这种有副作用的药由秦浩炼制太过不妥。
“说起贞恒,他最近表现如何?”
“还是老样子,公事处理的井井有条,与朝臣为善极少争执,有什么棘手之事处理的也很漂亮,只是却软了一点,今日散朝时,还对舅舅行了晚辈礼,目前的朝臣们大半都聚在舅舅的身后了。”
李世民对此似乎早有预料,道:“没有尚书右仆射,辅机的权责已经几乎等同于尚书令了,褚遂良又是个拎不清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