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斗]浮霜》第356章


但对于英国上将佩拉萨而言,这不下于晴天霹雳,虽然有觉悟,需要付出代价才能获得天朝战舰的庇佑,但交出整个加尔各答?这可不在他的权限范围之内啊!
然而他还有什么底气争取自己的权益呢?第三舰队只剩下三艘战舰了,即便其中包括一艘风帆战列舰,但在火轮船战神号面前那就是个渣渣!帝国在本土的战争,以及在美洲的殖民地争夺战比印度的利益要大得多,绝对不会派遣其他舰队来援助他的。印度除了加尔各答,还有孟买和新德里两座重要的港口,若是他再纠结于加尔各答一地,势必连那两座城市都难以薄
维系整个印度的殖民是需要庞大的实力的,天朝的舰长的话等同于明确表态:只要他愿意放弃加尔各答,便可以获得天朝的友谊。
“加尔各答的所属,其实真正说起来,也不是鄙人所能决定的。”他不由放低了身段道,“我们大英帝国驻印度总督,查理森*维而利斯公爵才有权利决定此事。”
白向洋点点头,对于佩拉萨上将的识相表现十分满意:“那就有劳上将阁下写一份信给查理森公爵了,三日后,会有两艘我朝战舰抵达加尔各答,届时希望佩拉萨上将能带着你的舰队离开加尔各答港,为我们腾出地方。”
半个时辰之后,两位洋人海军将领灰溜溜的下了战神号。海战已经没必要继续了,争夺的标的物加尔各答港已经被纳入了天朝的口袋,荷兰人和英国人也自然失去了对掐的**。
英国皇家海军仅剩的三艘战舰驶入了基地内整修,柯林伍德伯爵也带着他的船队踏上了返航,天朝火轮船战神号进驻加尔各答港,赢得了等候多时的英国商船们的欢迎。
生意人只求平安航行于海上,他们其实并不在乎加尔各答港属于英国还是天朝。
三日后,另外两艘排水量约为八千吨的蒸汽战舰抵达了加尔各答港,火轮船二代相比起一带战神号来说,在个头和身量上有所缩减,但火力配置则更为突出,他们取消了一百多门小口径船载火炮,改换成了十五门大口径火炮,而且火炮不再装载在船身侧,改换成了顶部炮塔式,如此一来冲向敌舰的时候完全不需要调转船身。位面商人的日常
且不说二代火轮船比一代强多少,反正这两艘名为‘勇士号’和‘平海号’的战舰一抵达加尔各答,佩拉萨上将就不得不率领他的残部转移到了孟买。他在孟买写了封言辞恳切的信呈递给驻印度总督查理森公爵,向他详细说明了加尔各答海战的具体情况,以及当前英国海军不得不退避三舍的原因。
在这封信中,他如此写道:大英帝国的荣耀必须等到本土战争结束之后才有可能挽回,当前我部剩余的海上实力已经不足以确保我们在印度的利益,为了防止我们的宿敌荷兰和法国的入侵,我们必须联系远东的盟友天朝帝国,只有在天朝新兴的海军实力匡助下,我们才能熬到帝国派来援军的那一天。
因此,在此之前舍弃一部分利益,换取盟友是极为明智的选择,我代表皇家海军第三舰队,请求公爵阁下为了我们整体的利益,让出加尔各答的归属权。
然而他的信并没有能说服查理森公爵,公爵在印度驻扎的十多年时间,已经令他习惯于听到臣服的讪媚之词,当他收到佩拉萨的信时,甚至没有仔细阅读完毕,便将其撕了个粉碎!
“胆怯的军人是帝国的耻辱!向天朝人屈服?简直是无稽之谈!”
他发了一通火之后,亲自给远在润州的驻天朝公使若桑亲王写了封信,用委婉的口气向若桑亲王叙述了发生的一切,并请求若桑亲王面见天朝皇后殿下,提出大英帝国正式抗议加尔各答主权被夺的事。
一个多月之后,这封信被呈递到了若桑亲王的办公桌上,亲王阁下叹了口气,盯着书信沉默了片刻,最终将其折叠起来,放入了抽屉里。
虽然他是亲王,而查理森不过是名公爵,但查理森的实际地位要比他高得多,以至于现在,面对查理森愚蠢的要求,他也不得不试图尝试挽回。
天朝……礼仪之邦,但愿皇后殿下在印度问题上不要那么强硬吧。rs
第三百四十五章 对手
如今想要见天朝的皇后殿下,却也不是容易的事。若桑亲王托人给董婉珠带了话,等了数日数日,得到的回音却是:皇后殿下去琼州泡温泉了,恐怕至少得两个月之后才能回来。
若桑亲王没有办法,只得又使人往宫里带话,寻找觐见皇帝陛下的机会,可皇帝陛下那里有功夫见他?帖子尚未送到卫东洌Ц埃斐牟悴愎僭泵蔷桶讶羯G淄醯苍诹嗣磐狻?br />
虽然英国和天朝两国已经建交,但由于地隔甚远,外加上英国国王对远东不够重视,双方并没有正式来往过,除了些贸易上的往来,也就是若桑亲王和白羽相互维系着驻外关系而已,因此对于天朝皇帝的不见,若桑亲王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只能等皇后殿下回润州了,亲王给远在孟买的查理森公爵去了封信,向他提示了耐心等待的美德。
信送到孟买的时候已经是六月盛夏了,加尔各答的局势在短短两个多月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印度本土政权莫卧儿王朝自从英国人登陆之后,一直处于被压制状态。他们割让出领地给英国人做租界,以英国人订的收购价出售每年的粮食,虽然年年丰收,但人民的生活却越来越贫困。
莫卧儿帝国的现任国王阿拉姆与英国人扶持的首相费拉蒂势同水火,虽然前者是国王,而后者不过是国王任命的首相,但由于费拉蒂背后有英国人撑腰,很多时候阿拉姆国王都不得不冲他低头。政令也难以言出上行。
然而自从天朝的战舰驻扎加尔各答之后。阿拉姆国王在费拉蒂首相面前便直起了腰杆,通常他的政令费拉蒂都会习惯性驳斥,会提出譬如:英国总督查理森阁下怎么怎么说?英国人会怎么想之类的话。可现在若是费拉蒂再老生重弹,阿拉姆国王便会回应他道:“天朝的庇佑已经近在咫尺了,我们为何还要在意英国人的想法?”
因此英属东印度公司的不少产业都收到了国王的打压,虽然阿拉姆国王本人并没有什么实力,但他显然是一位惯于扯着虎皮充大旗的人物。
变化不仅仅是在朝堂上,民间的贸易则更为显著。印度的大米多了个相对公平的销售渠道。卖给英国人是十石大米是一两白银,可卖给天朝人的话,五石大米便可以换的白银一两,整整多出了一倍!他城可有下一个永远
印度的气候炎热,到了雨季水量也十分充沛。稻米一年三熟不成问题,收成不是按照季节算的,只要是雨季。随时可以播种,种了收、收了种。于是大批的粮食都被天朝的商人采购一空,甚至连下一季的粮食也预先都订了合约。
这下英国人急了,印度的粮食是他们换取天朝茶叶的重要资本,若是天朝人都自己跑到印度来收粮食了,那他们这中间贩子还哪里有钱可赚呢?
总督查理森公爵显然没能体会若桑亲王所谓等待的美德,他不断的往润州去信。一边给若桑亲王施压,一边试图沟通加尔各答港的实际执掌人白向洋船长。
终于,查理森获得了与白向洋面谈的机会。
由于加尔各答和孟买分别位于印度半岛的东西两面,两地之间相隔甚远。白向洋也没有兴趣驾驶战神号跨越整个印度海岸线,因此相对更加急迫的查理森公爵便只好骑着大象,在一千名印度奴隶的簇拥下,跋山涉水的往加尔各答赶。
他足足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抵达加尔各答,炎热的夏季旅行令他整整瘦了一圈,肥胖的肚腩甚至都有缩减的迹象了。
他与白向洋的见面,约定在海边的游艇上。加尔各答当地东印度公司职员负责举办此次宴会。西式的自助餐酒会没有太多的拘束。两人还可以就印度问题达成非正式的协议,对此查理森公爵充满了期盼。
宴会开始的时候,查理森公爵第一眼便瞧见了白向洋。众多的洋人中独一无二的东方人十分明显。他身穿一袭黑色燕尾服,带着礼帽,手执文明杖,若不是瞧见了正面,甚至很难区分他和欧洲人有什么不同。他没有带随从,只身一人离开了天朝战舰。登上了这艘邮轮,在洋商中款款而言、游刃有余。
查理森公爵端着酒杯,上前道:“谁能给我介绍一下这位年轻的东方人?”
一名有脸面的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