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嫁妖孽世子》第152章


出来了?”
宋歌倒不恼,心下虽然有些无措,但面上还是一派平静,她摆摆手朗声道:“这些说了又有何用?你是公主吗?你知道?”她问得理所应当,就好像步长安根本不是公主似的!
她的确早已不是公主。
步长安一怔,末了讽然一笑,不知是在嘲自己还是嘲宋歌。宋歌才不管这些,继续追问道:“你清楚哪年哪件事?你又是何身份?退一万步说,就算能答出来,谁能辨别真伪?这里在场的人,谁能?”
宋歌一顿抢白,语速虽快,但众人也不是榆木脑袋,瞬间也能反应过来。
是啊,步长安问的问题都比较私人,虽说这样更容易判断世子妃的真假,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在场无人可以作证,不管是宋歌说出答案还是步长安说出答案,根本就无法验证,几乎就是个死胡同!
步长安却又笑了,她那一个笑容有些深邃,竟脱了妩媚,转而多了一抹势在必得。
“不,有人可以作证,且绝不作假!”她说,斩钉截铁!
宋歌一愣,脑海里瞬间蹦出一个字。
谁?
然而就好像是为了回答她这一个问题,有道沉沉的嗓音从外殿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和与生俱来的傲气。
“朕。”他说,语调低沉,不见半分玩笑。
楚岫霍然抬眸,却又瞬间垂下了头,而除他之外,人人嘴微张,喉间一声压制不住的“啊”,着实惊讶。
宋歌也给震在当场,给步长安撑腰的,竟然是皇帝?他能作证?他知道哪年那月东衡的公主做了哪件事?宋歌深呼吸几口气,不管怎么样,她首先选择稳定自己的情绪,虽然压力陡然增大,但她不想自己乱了分寸,只有冷静,才有办法。
皇帝背对着内殿,虽然应下了步长安的话头,但心里却又多存了一份疑。的确,他知道,即便只是知道第一个问题,却也足够了。但那步长安,又是怎么清楚的呢?
“如何,世子妃几时准备作答?还是需要时间回忆片刻?一炷香可够?”步长安斜眼瞧着宋歌,眉眼间满是自得。
宋歌不语,却忽闻司空翎在后面一声焦急低唤,她转头,瞥见泠兰王妃和司空翎担忧的表情,不由心头一暖。回以一个且放心的笑容,宋歌转身沉眸,眼中一抹厉色。
“你也不必每题都答,朕只清楚那第一个,你把答案说与朕听,便足够。”皇帝忽然开口道,语气淡淡萧索。
宋歌此刻却没有先前来得紧张,她微瞥一眼步长安,很明显她的眼中带着不屑,似乎根本就认定了宋歌不会知道。
的确,宋歌不知道,她穿越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安畅三岁的时候,她还在现代上着幼儿园呢。可她不急,如果从心理分析角度来看,她似乎可以摸到有些头绪。
既然能被她当作问题提出,很容易可以得知,那年除夕定是非同寻常,至少和其他的年过得不同。而照正常来看,一个公主除夕一般都是在宫内度过,况且除夕人潮混乱,那年安畅年纪又小,皇帝应该不会带她到闹市与民同乐。
如此推算,范围可以缩小,不在皇城,不在民间。
宋歌眉头微拧,思维正在运转,步长安却冷言打断:“怎么,一个也答不出?”
“隔了那么久,还不给人时间想想?”宋歌同样冷言回答,“你说的一炷香,一炷香后我给你答案,”然后她转头,无视步长安轻蔑的眼神,隔着帷帐朝皇帝一叩首道,“求皇上应允。”
皇帝不置可否,一炷香时间其实挺短,但对于回忆一件事却显得过于长了,宋歌这样一来,还没回答就失了值得信任的点。
“好,一炷香,”皇帝沉道,“来人,上香炉。”大太监应下,须臾便有人在香上点了火,计时正式开始。
宋歌在内殿看不清外头,可她却不急,再叩首从地上站起,不顾步长安奇怪的目光,转身走到泠兰王妃身边和司空翎并肩而坐,身边众多女眷看着,她依旧目不斜视。
泠兰王妃见状拍拍她手背,也不多言,就这么陪宋歌坐着。司空翎腹中千言万语,也没有挑在此刻问,和泠兰王妃一样安静呆在一旁。
宋歌闭眼,思绪再度纷飞。
刚才推算到,那年安畅不在皇城,不在民间。
至于其他……东衡皇室在外有多少行宫她不清楚,所以这种可能性她无法推断,只能暂时从其他方面入手。
安畅三岁,而她又比自己小一年,这样算起来该是十二年前,十二年前的事宫中少有人再提起,线索渺茫。
宋歌兀自摇头,再换思路,从皇帝的话推敲。
在场无人可以证明步长安的话,可皇帝却说他能,更关键的是,他强调了,只有第一个问题他能。宋歌微敛眉,唇角忽然一扯,这是不是说明,那年有特殊的事发生?
两国属友盟,每年都会互通使节,但即便如此,关系也没有好到国君之间的就近接触。既然皇帝知道十二年前那晚除夕安畅在何处,而当年安畅才幼儿,身边必定有人护着,且极有可能是她的父皇或母后。这是不是可以确定,要么皇帝曾有所耳闻,要么……他在场?
宋歌皱眉,不对。
东衡国君,西庭国君,一山容不得二虎,什么情况能让两人在除夕夜还有所牵扯?
什么情况?
宋歌紧锁眉头,几乎陷入困境。
步长安浅笑传来:“看来记忆受阻呢。”她似很是开怀,瞅着宋歌的表情笑得愉悦。
而就在此时,宋歌霍然睁眸,眼底竟是一派清明!她也笑,比步长安更开怀。
“不,很抱歉,我想起来了。”她说,微挑细眉。
------题外话------
这里要解释一下,上面哪一章说到宋歌挽起步长安袖子,写了步长安守宫砂处有蝴蝶胎记。
会不会有妞儿表示奇怪,步长安已经被侮辱了,怎么还会有守宫砂?这里不是BUG,后文再解释~然后再说这一章,卷一迈过小伏笔,但是很深,脑洞大的妞儿可以去找找,是关于安畅三岁那年除夕在哪里的,答对有奖励~
☆、第五十六章 答案只有一个
“你……想起来了?!”步长安脸上说不出是什么表情,刚才的笑容一瞬间尴尬凝固,带着半分荒唐可笑,半分惊诧怀疑,还有九分全是莫名其妙。
因为在她看来,宋歌绝不可能知道!更遑论“想起来”!
步长安眼睛瞪得大大的,满是不敢置信。她收回笑容,半是戒备半是试探道:“那你回答?”
宋歌挑眉,依旧贴着泠兰王妃坐着,只微微仰头盯着步长安的双眸,语态轻松:“一炷香时间还未到,等香燃尽我自会答。”她回得理所应当,而这时外殿的香不过烧了三分之一。
步长安气极,却又苦于宋歌这话无法反驳,只能狠狠瞪她一眼,转头不再言语。
皇帝却在此时淡淡开口,“既然想起来了就尽早答了吧,朕还得去送送我镇关将士,何必浪费无谓的时间?”他这话倒是事实,可给宋歌带来的,却是致命的打击。
宋歌一怔,垂眼不语。
刚才她说自己想起来了,其实并不算真话。
她只推算到最大的可能性是那年除夕两国君王有近距离的接触,这样的话,会有两种情况。
其一,战乱,帝驾亲征!
其二,约盟,国君签和!
前者是她心里更倾向的答案,因为两国签署盟书很少会让公主在场,可是……如果是战火纷飞之时,东衡皇帝更不可能随身带着自己最宝贝的女儿啊!
所以宋歌佯装自己已确定了答案,想从步长安的表情和皇帝的话语里窥探到一些讯息,可惜两人的反应模棱两可,她要知道答案,还得再试探!
宋歌清了清嗓子,一捏拳头,赌了!
“皇上可知,我母后已过世?”宋歌忽然发问,眼睛却看着步长安。
果见她脊背突僵,双瞳猛缩。
皇帝不知宋歌为何问起这话,但还是颔首隔着帷帐答:“朕知,可惜了那军火红颜,你也切莫过多伤心——”他叹口气,语调有些惋惜。
宋歌却没有如泠兰王妃预料中的露出苦楚,她反而微扬眉头,似乎并不见伤怀。
果然!宋歌心中暗叫,该是能确定七八分了!
她这问题并不是空穴来风,也绝非为了惹步长安乱神,她只想确定自己的猜测,有没有可能正确!
替嫁一事,西庭皇帝不可能想不到,但从她踏上这片国土之后,皇帝自始至终没有怀疑过她,是不是因为这张脸的缘故?况且刚才步长安指控自己时,皇帝最初也是秉着坚信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