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女状师》第148章


这未免太过窝囊!
可惜他满腹抱负,眼下陷于此地,恐是再难实现了……
说来从小到大,除了流落街头那次,这是他第二回做阶下囚。
阳光透着紧闭门扉缝隙洒入,映着尘埃,粒粒浮沉。
这里是满殿神祗的道观明堂,却比那漆黑阴森的诏狱暗室,更加让人觉得茕茕难捱。
或许是因为那个人不在吧。
朱厚熜眼前似乎浮现出杨清笳温和恬淡的面容。
想起她,朱厚熜竟蓦地于绝境之中,毫无缘由地生出一股期冀。
他站起来,转身合掌拜了拜。
朱厚熜想来想去,自己这短短不足二十载的人生里,于他而言,能够称作奇迹的,或许只有那个人。
他看着三清像无悲无喜的的泥塑脸谱,头一回希望冥冥之中或有神意,再助他一臂之力。
“朕是天子,但朕这次真心请求诸位道祖,保我大明基业不失,让我能……再见她一面。”
………………
京城,神机营驻地。
营房内的气氛十分压抑,因为这里刚刚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杨清笳为图方便,特意换上了一身短打男装,长发在头顶束成一髻。她此时正襟危坐,意态沉稳,在这满屋的行伍悍将堆中,仍旧英气非凡,不落窠臼。
“杨姑娘,此事非同小可,玩笑不得!”坐在首座上的左副将刘定山年过半百,他此刻眉头紧蹙,嘴上虽客气,然而眼神里却尽是轻视与不耐。
杨清笳沉声道:“在下虽为女子,但也是识律懂法,饱学之人,断不会拿圣驾安危,国之干城开玩笑。”
刘定山肃声道:“仅凭你一个女子的几句推测,便要调兵出营,也免太过儿戏了!未有上命,私自遣将,暗动刀兵,若出了事,依军法,可是要掉脑袋的!”
杨清笳来之前便心里有数,神机营乃当年永乐帝所设,属禁卫军三大营之一,又岂会轻易受她一个女子节制!
虽然御赐金牌在手,然而将在外,有所受,有所不受,此情此景,当在她意料之中。
杨清笳在来神机营之前,已经去过五军营和三千营,均是无果。
这里是三大营中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若再不成,那便只能靠赵诚和曹霆他们几个,又哪里有胜算?
情况紧急,对方又毫不配合,然而杨清笳并没有放弃,也未动气。
这群人软硬不吃,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各位乃神机营的勇将,在下有一事不明,想请教诸位。”她扬声道。
“你说!”
杨清笳问:“成祖设立禁卫军三大营,所谓何事?”
刘定山道:“那还用说么,当然是内卫京师,外备征战。”
“那么内外之间,何者为重?”
“当然是拱卫京师为重。”
杨清笳点点头,再问:“自成祖设立三大营已逾百年,姑且不论前人,只谈当世,诸位自从戎以来,可曾真正有过战事?”
她如此问,其实是有意为之。
众所周知,三大营乃拱卫京畿之师,也可以说是京畿的最后一道防线。
若他们起兵对敌,那恐怕就是国之将亡,敌已濒临城下。
大明开朝至今,除了正统年间,土木堡之变后,于少保御瓦剌外侮,抗敌北京九门之外那次,便不作他想。
作者有话要说: 系统提示:您的好友段大人即将上线~
☆、第176章 逼宫
刘定山并没有吱声,在座的诸位将领也没人吭气。
因为他们明白; 三大营包括神机营在内; 已经很久没有过真刀真枪的调用了。
起码他们从戎数余年; 除了演习阅兵外; 大多是门面之师; 说的难听点; 就是摆设。
自古从军行伍之人,哪个愿意白头于世,做个兵不血刃的假把式?
刘定山突然问:“你有多少把握,岫云观中如你所料?”
杨清笳想也不想; 便笃定道:“九成。”
众皆哗然。
然而杨清笳就有这种本事,从普通人口中说出这话,会让人觉得对方大言不惭。
可偏偏从她嘴中说出时; 片言折之。
在座诸位脸上阴晴不定。
杨清笳见状; 适时道:“我知道各位并非好战之辈; 身为军人,首义便是谨守军法。然而大丈夫有所为; 有所不为,如今圣驾危在旦夕,正是诸位拱卫京师,当仁不让之机!时移世易,若诸位缩手缩脚,只顾明哲保身,不思力挽狂澜; 又如何对得起圣上,对得起天下万民呢?”
此时屋中鸦雀无声,落针可闻,众人都在思量。
究竟是动,还是不动。
杨清笳一番话虽说得恳切,可众人也不会偏听偏信。
这些人都是深谙个中利害的老油条,并不会比抓笔杆子的傻到哪里去。
诚然,若有扶危救困,从龙之功,那么必能建功立事,甚至名留青史。
然而世事往往不能只向好处想,万一杨清笳猜测错了,那么引兵妄动,不仅会成天大的笑柄,恐怕项上人头都难以保全。
刘定山摇摆不定,不知如何抉择,便想取中间之策,便扬声问道:“不知各位是否有人愿意领兵入观?”
他这一问便是表明了自己立场,他既不会亲自领兵前去冒险,也不会直接将话说死,以免日后杨清笳所言属实,上面翻下旧账,治他一个隔岸观火,罔顾圣安的罪名。
其余将领皆同刘定山所想,一时气氛僵峙。
“本将觉得这位姑娘言之有理。”右下首座有一人突然洪声道。
众人闻言看过去,说话那人是个与刘定山年纪相仿的方脸大汉。
“如果这位姑娘所言属实,那么陛下极有可能已经身陷险境,我等身为臣子,更是禁卫军,此刻理应立即驰援,勤王保驾,怎可一心只顾头上乌纱,置社稷安危于不顾!”
他这一番话振聋发聩,其余众人顿时面色讪讪。
刘定山面上也不好看,他微哼一声,略些讽刺道:“这么说,戚副将是愿意领兵闯观了?”
被唤作戚副将的武官并未回答他,反而起身走到杨清笳面前。
后者为示尊敬也站起身来。
“这位杨姑娘,本将同你前去!”他利落地道。
杨清笳喜出望外,却想起自己还不知道对方高姓大名,连忙问道:“还不曾晓得大人如何称呼?”
“中军副将戚景通。”
杨清笳听到那三个字,双眼霎时睁大,她肃然起敬,道:“果然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杨清笳在此多谢戚大人深明大义!”
“姑娘言重,此乃为人臣子之本分,待本将点齐兵马,便同姑娘前去救驾。”
…………
两个时辰转瞬而逝。
朱厚熜对着三清像也不知出了多久的神,直到大殿木门被人一脚踹开。
黑袍人走了进来,冷声问道:“你究竟是让,还是不让?”
朱厚熜并没有直接回答他,只说了八个字:“无胆鼠辈,大言不惭。”
那人终于被激怒,耐心告罄。
“来人!”他高声唤道。
二个假道士应声入门,毕恭毕敬道:“教主有何吩咐?”
“将他带到殿外!”
那二人领命,上前解开朱厚熜手脚锁链,丝毫不顾及对方一国之君的身份,压着他的双肩便向外走。
三清殿外是偌大开阔空地,左右侧各是三霄殿和三官殿。
此刻这阔大广场上竟排列了密密麻麻数百人!
这些假道士终于换下了道袍,露出了本来面目。
他们均身着一身赤色,远处望去,如同一片血海,十分刺眼。
朱厚熜眯眼适应了一下,便看见这一片血红之中,还有几人面熟之人。
正是江彬和他带来的几十锦衣卫,此刻却全部换上了那身诡异的打扮。
黑袍人负手立于阶上,目光睥睨,面具后的脸上露出了诡秘的笑意,似是一只已露出獠牙的贪狼。
“教主!”黑袍人露面的瞬间,底下众人便齐声恭道。
“诸位!”黑袍人看了一眼旁边的朱厚熜,伸手指道:“这位,就是大明的皇帝,是坐在龙椅上,享尽天下荣华富贵之人!你们说,应该怎么办?”
“杀了他!”
“杀了他!”
“杀了这个狗皇帝!”
“……”
下面喊打喊杀声此起彼伏,朱厚熜看着底下众人均虎视眈眈地看着自己,仿佛自己是一块肥美的肉,只消身旁那黑袍人一声令下,便会被他们撕碎吞噬。
他心顿时胆俱寒。
朱厚熜一直觉得为君者,应当勤政爱民,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
可他并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才当了没几日的皇帝,这些大明的子民却要盲从一个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