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最佳导演》第85章


找了休息室,将礼服脱下换上合身的休闲衣; 普莱瑞思与马丁等人挥别。
“或许我可以送你一程。”老马丁说。
“不用了。”普莱瑞思笑着拒绝“我与您住的地方恰好是两个方向,太麻烦了,你还是先回去吧。”
老马丁看了看表。
十一点三十。
妻子海伦给他订的门禁是十二点。
放弃了送普莱瑞思回去的想法; 马丁又说。
“那需要我派助理送你回去吗?他同你住在一个街区。”
“不用了马丁先生,事实上我已经搬家了。”
自从她打了隔壁那个家暴男,杰瑞便一直嘀咕着叫她换房子; 即使她并不认为在一众狗仔的监视下那个家暴男能对她做什么; 但她还是搬离了原先的那栋公寓,借住到了埃迪家。
“是那栋比弗利山庄的房子吗?”马丁问。
“不是——等等,您是怎么知道那栋比弗利山庄的房子的?”
普莱瑞思看了看马丁,有些惊讶,她并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别人。
“杰瑞发了推特。”马丁答。
“什么时候?”
“昨天。”
普莱瑞思打开杰瑞的推特; 果然,那个口口的杰瑞在昨天偷拍了粉丝送给她的产权证明。。。。。。而转发量竟然已经到了40w。。。。。。。
《国家问询报》对此事的评论是——“女导演狂拦2000余万美金?粉丝:再送两套比弗利山庄豪宅。”
普莱瑞思觉得; 自己大概是火了。
马丁看着普莱瑞思此时的表情。
“嗨,普莱瑞思; 别告诉我你没住进去。”
“。。。。。。。”
她的确没住进去; 鬼知道她本打算在《阿凡达》全球收益分成结算后找到那个送她房子的粉丝把钱还给她后,再考虑要不要住进去。
“先生; 车来了。”老马丁的助理说。
老马丁点点头; 看向普莱瑞思。
“那我先走了; 你也早些回去,再见。”
“再见,马丁先生。”普莱瑞思道。
马丁·斯科塞斯与助理一起离开了希尔顿。
普莱瑞思又在大厅等了一会儿才等到埃迪。
他穿着一身黑色的卫衣,戴着顶灰蓝色的帽子。
普莱瑞思看了看,觉得有些熟悉,这才想起埃迪今天的装扮与他们初见时如出一辙,只不过鸭舌帽的颜色由绿色变成了灰蓝色。
眨了眨眼,普莱瑞思问。
“怎么回去呀?雷德梅恩先生。”
“我叫了车。”埃迪看了看手机“大概十五分钟后到。”
普莱瑞思点点头。
约莫是知道了晚宴结束的消息,大厅里的记者渐渐多了起来。
虽然普莱瑞思与埃迪都换了一身装扮,并且都带上了口罩帽子,但仍存在着被发现的风险,快要深夜十二点了,为了金球奖普莱瑞思特意在早上4点便起来做造型——她现在只想快点回去好好睡一觉。
“或许,我们可以出去走走?”普莱瑞思看向身侧的埃迪。
埃迪点了点头。
二人从另一个门出去,一直走到了酒店门口的棕榈大街上。
普莱瑞思与埃迪一前一后的走着。
聊起了新电影。
埃迪貌似不经心的提起。
“你确定男主角由那个叫汤姆·希德勒斯顿的演了?”
普莱瑞思想了想,答。
“还没想好,不过他的演技很不错。”
“你看过他出演的电影?”埃迪挑了挑眉问。
她当然看过,但是她不能说看过,因为此时的汤姆只是位刚来美国一无所有的新人,而他在英国演的电视剧并没有火到能让在美国与欧洲来回转的她看到的地步。
“唔。”普莱瑞思想把话题转移“车什么时候到?”
“还有一会儿。”埃迪并不允许普莱瑞思扯开话题,又问“你很看好他?”
“差不多吧。”普莱瑞思糊弄到“我看过他先前在英国演的电视剧,气质与你有几分相像。”
其实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她与埃尼奥分手后,便一直呆在好莱坞,根本没有可能去看那些在英国本土反响都不是很高的电视剧。
但埃迪显然是信了,他扬了扬眉毛“气质与我有几分相像?”
普莱瑞思点了点头,补充道。
“文艺的味道很足。”
埃迪古怪的看了一眼普莱瑞思,莫名勾起了唇角。
“你笑什么?”普莱瑞思问。
埃迪没有回答,只是看了看表。
“车要来了,走吧。”
言罢,便向路的另一头走去。
左手插在口袋里,慢吞吞的,影子叠着影子。
**
韦恩斯坦收到《国家问询报》偷拍到的一沓照片是在这夜的凌晨。
敷衍完妻子后,韦恩斯坦悄悄走到了书房。
锁上门,打开音乐播放器。
确定门外没人能听见他说什么后,韦恩斯坦拨通了《国家问询报》总编辑斯考特·弗琳的电话。
电话刚接通韦恩斯坦便直截了当的说。
“斯考特,我知道你那些小把戏,也知道你今天把这些照片发到我这儿是什么意思。一句话,我不可能给你钱,也不可能给任何你想要的信息作为交换。”
“曝光?那你便曝光吧。不过我劝你最好不要这么做,如果你想要做一个大新闻的话。”
“我有你想要的一切,关于那个□□的。”韦恩斯坦勾起了唇角。
**
次日,金球奖颁奖结果出来,各大媒体都围绕着《阿凡达》大肆吹捧,而之前的得奖热门《走近伊拉克》则无人问津,顶多在提到《阿凡达》时顺便提一句“哦,那个先前的得奖热门《走近伊拉克》?它只得了个安慰奖。”
好莱坞就是这样,名声来得快去的也快。
几乎是一瞬间的,围着普莱瑞思转的狗仔少了大半,只剩下原先那几个常驻的。
普莱瑞思住在埃迪家他们是知道的,不过在住进去时普莱瑞思便给他们打了预防针,只是为了“防止先前那个家暴男报复”而已,所以狗仔并没有曝光。
《阿凡达》的全球票房大概能在三月初结算,时间正好卡在奥斯卡结束后的几日。
此时正是公关最后奖项的时间点,韦恩斯坦将每天的行程都排的满满当当的,不是某个制片人的宴会,便是某个学院委员的午餐聚会。
华伦天奴一次性给普莱瑞思拿来了20条礼服,作为公关时期的宴会着装。
普莱瑞思同埃迪住在一起倒也解决了许多交通上的麻烦。
埃迪开着车同普莱瑞思一起去往宴会地点。
这次的宴会是在距好莱坞十几公里外的另一座城市,设宴者是一位颇负盛名的犹太籍影评人,同时也是一位学院委员,并且在所属派系中占据相当高的地位。
普莱瑞思在车上百无聊赖的看着手机,她在看一部电影,今年的新片,大卫·芬奇的《社交网络》,当然,这部电影并没有公开上映,她看的是从詹姆斯那儿拿到的加密先行版。
有些电影看到的第一眼便觉得颇具风格,灵气逼人,或叙事风格不拘一格、或镜头语言奇特个性鲜明,就如同昆丁·卡伦蒂诺、伍迪·艾伦。
有的电影貌不惊人,叙述通顺,貌不惊人,可偏偏在电影所有需要的点上都达到了业界高峰,他们的电影未必会让人第一眼便入迷,可只要继续看下去,他们便会用业界各项顶尖的平稳水平带你慢慢的走近一个故事,未必天赋异禀,可往往会名垂青史,就如同詹姆斯·卡梅隆、李安。
而大卫·芬奇属于前者,即使是刚刚初剪过的先行版,普莱瑞思仍能从各个镜头中感觉到他独有的“快节奏镜头语言”的独特魅力。
普莱瑞思刚在好莱坞混迹的那几年便学的是大卫·芬奇的套路,大卫·芬奇的每一部电影她都看了不下40遍,甚至很多部经典作品她都能从第一个镜头背到最后一个,但无可置否的,她还是失败了,她学不会大卫·芬奇那种独特的气质。
现在很多人都说她像伍迪·艾伦,无论是从运镜手法还是从叙事风格,但其实她觉得并不是这样,至少在她看来她与伍迪·艾伦的区别很明显,伍迪·艾伦的电影往往关系混乱、着重于描绘“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颇有些王家卫的感觉,因此常常被称为“好莱坞唯一的吟游诗人”,而她自己,平心而论,她做不到这点。她做不到伍迪·艾伦的那种“迷离”的特质,她犹记得后世伍迪·艾伦的最后一部作品《摩天轮》,踩在糖果上的残酷与现实,忧郁到近乎偏执的疯狂情感在整个压抑的基调下愈显孤独。凯特·温斯莱特在那部作品中奉献了此生最棒的演技,将与她对戏的贾斯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