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冤枉我家陛下》第22章


阿俏的水平果然如她自己猜想的那样,琴棋书画样样都会一点,却没有一样是精通的,小姑娘也不气馁,依然很努力的练习着,这样的勤奋倒是唤醒了不少记忆和技能。
自从服了那个小大夫的药丸,这样的情形就时有发生。
比如弹琴,阿俏对着琴谱时还愁眉苦脸,等到弹奏起来,初时生疏,慢慢的指下的旋律就流畅起来,音符自动就浮现在了她的脑海里。
那药丸不只能让她的头痛缓解,似乎还能修复她的记忆。这几日,已经时不时的会有一些零星的记忆冒出来。虽然那些记忆里的人,依然和梦中人一样看不清面容,对阿俏来说,也是巨大的惊喜了。
那一日,袁氏和大老爷说了要整肃家中规矩之事,果然就没客气。没过两日,就派了崔嬷嬷代表她去了刘姨娘的院子,好好查看了一番,那些不符合妾室身份的东西,说没收就没收了。
对阿俏,袁氏也没有一味的纵容,第二日就给阿俏加了一门功课,每日跟着崔嬷嬷学一学规矩礼仪。于是,阿俏越发的忙碌了。
她这副整日忙碌不停的样子,哪有半分被禁足的苦恼。袁氏看着每日打着请安的名义,照常来蹭午睡的小姑娘,简直哭笑不得。
为了搜院子的事,刘姨娘扯着叶清松的袖子好一番哭诉,却没得到任何回应。因为他那番要给阿俏请教导嬷嬷的话终于传到了泰安帝的耳朵里,叶大老爷这两日在朝中越发的不顺,回到了家里,也是各种不顺心,看哪里都不顺眼。心情烦躁之下,哪里还有心情安慰一个刘姨娘。还是叶芷娴有眼色,各种讨好逗趣,才让他略展了眉头。
原本,当初甄氏故意说的那番话,就已经在叶芷娴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经过了这次的事,再加上近日接连外出赴宴时感受到的嫡庶之别,让她突然就对记入袁氏名下有了一种强烈的执念。
因此,最近几日,她开始找借口来袁氏面前请安刷好感,与阿俏遇上时渐渐已经掩不住妒意。
这一日,国子监祭酒家的小姐请大家去游湖赏景,叶芷娴心情有些烦闷,中途借口晕船先行上了岸。她正站在湖边顾影自怜,就有一个老嬷嬷恭敬的前来相请。
“敢问这位可是叶二小姐?老奴是富春侯府上的,我们大公子与贵府二公子交好,又久仰叶二小姐的才名,有心前来打声招呼,又怕唐突了小姐,特命老奴前来相询。”
叶芷娴心中一跳,莫名就想起了宇文贵妃可能封后的事,一向最守规矩的她鬼使神差的点了头。
当天,宇文极回到府里,便提着一壶酒和一份百年老字号陈记的卤味进了宇文卓的房门。
“阿卓,你快来帮大哥想一想,如何才能娶到叶相爷的孙女?咱们家在那个老头子眼里,可不太受待见。”
宇文卓翻着书,连头也没抬:“你既然知道,这种美事,就别想了。你前两天不是还说,只要能找到那个小新娘带回府,就改邪归正了吗?这么快就变了?”
“我的小新娘就是前些日子姑母赏赐过的那位叶四小姐啊,叶相爷嫡嫡亲的孙女。”
他拿起酒杯给自己先斟了一杯,有些自得的道:“叶家将人带走后,倒是瞒的紧。要不是本公子聪明,还真的让他们糊弄过去了。”
“我说怎么我的人在叶家外面蹲守那么多天,一直看不到那一家三口出现呢,原来人家根本就是相府明珠,如今回家了,哪里还会离开。”
宇文卓终于放下了手中的书,坐了过来,一边斟酒一边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这事可是有趣的很,那日我遇到那猎户一家的时候,他们和叶家人明显还不认识呢,而叶家,也一直对外宣称,叶四小姐一直在庄子上养病,近日才归。我觉得这事有些奇怪,就去查了一查。你猜怎么着?叶家庄子里一直住着的,根本另有其人。虽然也是一个美人,但是和我的小新娘比起来,可是差远了。”
“听了爷的怀疑,小六子说了一件事。当初叶四小姐得了赏赐的时候,他偶然听到巡防营中的两个老兵闲聊,说起这个四小姐十一年前走丢过的事,他们还曾经奉命帮忙找过人,后来叶家说孩子找到了,还给他们每人发了二两银子做酬谢呢。阿卓,你说会不会……”
宇文卓突然打断了他:“你确定是十一年前?那个小新娘长的什么样子?”
第23章 
中秋前两日,少爷小姐们都放假了,亲近的人家开始互相拜访送节礼,一时间,叶府人来人往,热闹极了。袁氏与贺氏忙的团团转,只有甄氏,依旧没事人一样躲在屋子里养“伤”。
大夫人与婆母商量过后,决定这次就不带晴姐儿出来见人了,等她再适应几个月,过年的时候再说。
因此,这些热闹与阿俏没有半分关系,小姑娘却照样乐呵的很。
大概是潜意识里已经接受现在这个家了,阿俏内心的不安惊惶少了许多,也不再一味喜欢往外面人多的地方跑了,也喜欢上了呆在自己院子里做这做那的感觉。
这里就是她的地盘,她的地盘她作主,不用怕有人会突然闯进来,外面也没有野兽虎视眈眈,更不怕风吹雨淋日晒,也不用担心别人会不会不喜欢这里不喜欢那里,在这里,她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欢的事。
阿俏亲手绣的那些礼物终于都完工了,功课也做完了,便开始躲在屋子里,悠哉游哉的看起了小话本。这是叶旭偷偷送过来的,说是提前送给她的中秋礼物,阿俏欢喜的不得了,只觉得这个二哥简直太善解人意了。
余娘子见她这些日子又是绣东西又是读书写字的,现在又沉迷小话本,担心她伤了眼睛,便天天把皇帝陛下赏的那匣子小玩意搬出来,让她挨个琢磨。
今天又让余七一大早就出了门,帮忙把她们之前订制的月饼模子取了回来,开始带着阿俏做月饼。
“阿婶,阿婶,这个图案最好看,我最喜欢吃的红豆沙馅的,就用这个,那个牡丹花的做桂花馅的,大伯母喜欢。”
“阿婶,等月饼做好了,我们给祖父祖母大伯父大伯母二伯母还有我娘,哥哥姐姐们,还有阿叔都送去一些,再给二伯和爹爹留一些,等他们回府的时候再吃。”
余娘子眼见自家姑娘数完人数,就站在那里大眼睛滴溜溜的转,就知道姑娘这是又有新花样了。
“阿婶,我们今年试着做两种咸味的月饼呗,万一有人不喜欢吃甜的东西呢。”
忙活了大半天,月饼做好了,阿俏便派了小丫鬟芽儿去盯着,等到叶相回府去了老夫人院子,又回了自己书房的时候,她才捧了月饼颠颠的送了过去。
叶相被自家小孙女亮晶晶的大眼睛盯着,赶紧拿了一块尝了尝:“嗯,好,味道不错。”
阿俏大眼睛转了又转,左看看右瞧瞧,一副我有大秘密要说的小模样。叶老相爷笑咪咪的配合着挥退了下人。
阿俏一脸的讨好,却语出惊人:“祖父,您能帮我送月饼给陛下尝一尝吗?陛下是一个对老百姓好的好皇帝,还给了晴姐那么多赏赐,我想谢谢陛下。崔嬷嬷教过了,我懂的,不能说是晴姐儿送的,祖父就说是您的心意,是大厨房的师傅做的新口味,好不好?”
叶相爷惊的一口咬到了舌头上,半天说不出话来。等到阿俏走了,他又去了老夫人的院子。
“老夫现在真是好奇,这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养大的,这性子真是,平时安静乖巧的不行,怎么胆子大的时候就恨不得上天呢?夫人啊,这孩子你可要多关注一些才行。”
老夫人对此初时也有些吃惊,想想就释然了,笑着道:“这孩子没了过去的记忆,不管曾经是否受过这方面的教导,此时都忘记了,对上位者的敬畏自然就少了许多,再加上她性子单纯天真,行事更像小孩子,你对我不好,我也不和你闹,我就不搭理你了,你对我好,我有好东西也会时时惦记你。其实细想起来,这才是人之常情,只不过这一次是对方的身份不同罢了。”
叶相喜肉食,这一会儿功夫,就忍不住又吃了一块鲜肉月饼,饮了口茶,这才开口道:“今年收成不错,各地税赋征收也还顺利,陛下龙心大悦,原本是要在中秋之日宫中设宴款待百官及家眷的。我原本还想着让你带晴姐儿进宫顺便谢恩呢。只是海棠宫那位病情反反复复,宫中除了她又再无高位嫔妃了,这才不得不作罢。唉,后宫如此下去,非皇室之福啊。”
阿俏美滋滋的回了自己院子,甄氏身边的大丫鬟桃红正等着她呢。
“奴婢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