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他是科举大佬》第213章


“夫妻之间,何谈谢字。”叶溪眉眼笑的好看,即便上了年纪,由于她这一辈子没经受过什么磋磨,丝毫看不出真实的年纪,整个人端庄又大气,浑身散发着书香气,这也是她在国子监多年教书熏陶出来的结果。
两人身子并在一起,双手交织,相视一笑,慢慢的朝前走去,留下两道挨着很近的脚印,一大一小。
赶在顾父七十大寿那一日,远在月水村的顾大郎、顾二郎兄弟两个,携带着一家人来到上京城,这是他们这么多年第一次来到上京城,一是给顾父、顾母做寿,二是和顾驰他们联络感情,三嘛,则要好好待在上京城一段时日,如今他们兄弟俩连孙子都抱上了,家中又不缺银子,趁着还能走动的时候,到处看一看。
“大哥,二哥。”顾府门外,顾驰激动的声音响起,多年不见自己的两位兄长,他心中亦是十分挂念。
“三弟,咱们兄弟几个终于见着面了。”顾家兄弟俩也格外欣喜,粗犷的嗓音中满是欣喜,快步走上去,兄弟三人抱在一起。
一直在外做官的顾问昭,恰逢升职、回京述职,也拖家带口的赶回京城,顾二宝、顾三宝等也早已成家多年,孩子也都有了好几个。虽不是都走科举这一条路,有的做生意、有的是大夫,还有的是夫子,也都尽力的过好自己的生活,一步一个脚印的朝前走。
顾父七十高寿,看到一家人终于齐齐整整,自是欢喜不已,人老了就没别的要求,只要儿女团聚在一起,他们就满意了。
七十岁的年龄称得上高寿,顾驰这次也不如以往那样低调,好好庆贺了一番。
想当初,顾家办个宴席,不少人懒得搭理他们,不愿和他们打交道,可如今,顾父庆寿的消息一传出去,日子还没有定下呢,就有不少官员赶紧盘算着到时候送什么贺礼,谁能收到宴请的帖子也觉得与有荣焉,果真是今时不同往日。
顾父生辰这天格外的热闹,估摸着全上京城的官员、大户人家都出动了,一个挨一个的送来生辰礼,还有外省其他官员快马加鞭送来礼物,太子也到场了,亲自祝寿,若不是顾父过寿,怕是还没有多少场合可以凑齐这么多人。
但真正令人惊讶的还在后头呢,宾客尽快时,文正帝出现在了顾府门前。
“老人家,您为大周做出的贡献,朕要替大周子民道一声感谢,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文正帝一身常服,虽两鬓有些斑白,但仍身体硬朗、很有精神,看着和寻常的老爷没什么两样,非常和善,“等您八十、九十、百岁生辰时,朕还要来亲自为您祝寿。”
大周天子亲自来祝寿,顾父激动极了,活到他这份上,还有什么不知足呢!
“多谢陛下,也祝陛下身体康泰,国泰民安。”
顾驰也没想到文正帝会亲自前来,犹记得顾父六十岁生辰那年,文正帝送来御笔丹青,七十岁这年,又亲自到场,这样的天子,谁会不敬重拥护呢!
在场的其他官员,看着文正帝和太子,再扭头看着顾驰,心中百感交集,能让全大周最为尊贵的两个人亲自到场祝贺,顾老爷子估计是古今第一人,可真是有福气啊!
热闹的宴席结束,顾父看着齐整的一家人,不管三个儿子是什么身份,在他眼中,都是一样的令他骄傲和自豪,他这辈子一直很自豪的事情有三件,一是娶了个好妻子,二是让百姓灌溉更加便利,三就是生出了几个好儿子,没有兄弟阋墙。
他这一辈子,幼年失怙,没了入书院读书的机会,十多岁的年纪就要去粮铺里搬麻袋攒银子,后来走南闯北做生意赚了一些银子,娶妻生子,和睦美满,本以为这样的日子就很不错,可没想到,一晃眼几十年过去,当朝天子亲自为他祝贺,他们顾家也枝繁叶茂,每一人都很上进,并不曾出那些作恶多端之人。
他们这一代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希望顾家子弟能一直传承下去,积极上进,在有能力的时候兼济天下。
正屋内所有人说说笑笑,好不热闹,顾驰话不多,可眉梢间也尽是笑意。
他环视一周,将众人一一看了一遍,身体康健的爹娘,和睦相处的兄嫂侄子和侄女,少年才俊的两个儿子,一对璧人的女儿女婿,最终目光定格在叶溪身上,这辈子,他还算活的精彩,没有辜负任何人。
只希望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到此结束了,明日接着更新后面的几篇番外,番外不会太长,预计四五章左右,在最后一篇番外时会有红包送上,谢谢各位读者一路以来的支持,给你们一个超大的么么哒 ^ 0 ^
第127章 番外一
顾问舟打小就端正,小时候妹妹顾问清像个皮猴子一样; 可他却懒得动弹; 不爱哭、不爱说话、不爱和其他孩子一起跑跑闹闹。
唯独看见顾驰书房满满的书籍时; 他一惯镇静的面庞才会换一副表情; 浅淡的眸子中溢出亮闪闪的光芒; 眸如灿星,流光溢彩。
早上用膳过后要读书; 晚上床榻前摆放着的也是书籍,一天到晚都是手不释卷。
若是别人家的孩子像顾问舟这样踏实上进; 估计别家父母脸上要笑开了花,可叶溪却有些发愁。
第一嘛,读书伤眼,总怕自己儿子读书太多坏了眼睛。
至于这第二; 叶溪担忧儿子小小年纪成了一副小古板的样子; 每天板着脸; 出口就是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可爱的小团子要是真的成了小古板,那多无趣呀!
是以她挥手招来顾问舟,“娘亲知道你喜爱读书,可凡事不可过度; 每日看两刻钟,就要休息一刻钟的时间,还有,临睡前烛光昏暗; 就不要看书了。”
小团子顾问舟有些不情愿,“ 每两刻钟休息一刻钟,太浪费时间了,儿子可以看好多书呢!”
一旁的顾问清吐了吐舌头,“哥哥你可真爱看书,读书多辛苦呀,咱们一块去抓知了。”
她肉乎乎的小手中拿着一块栗子糕,上面缺了一个角,红红的小唇上沾了些碎屑,憨态可掬。
叶溪听到这话,瞬间有些头大,她轻轻一笑,点了点顾问舟的眉心,“日后还有一辈子的光阴,书是读不完的,现在不保护好眼睛,你以后后悔也来不及。”
“乖,听娘的话,休息的时候可以练习六艺,或是踢毽子、蹴鞠,再不济出去走几圈舒展身子都可以,晚上的时候,可以将白日学过的东西在脑海里过一遍,既是复习的过程,又检查出哪些知识你未掌握熟练,待第二日多加巩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味的苦读并不可取。”
“在乡下的时候,三郎那时虽也喜读书,可没有如问舟一样这么能坐的住,三郎四五岁的时候,经常上山找果子吃,真正静下心还是生病那几年,一下子变了性子,更加沉稳得当。问舟,你还小,小孩子正是玩耍的年纪,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顾母接话道。
顾问舟点点头,“祖母和娘亲说的是,问舟知道了。” 虽只是四五岁的小团子,可一举一动像个小大人似的。
顾问清哒哒跑到他身边,胖胖的小手放在他嘴边,比划了一个笑脸,“哥哥,你要多笑一笑,笑笑才好看呢!”
脆脆的声音落下,顾问清又迈着小短腿埋到叶溪怀里,“娘,您偏心!” 嘟着红红的小嘴,一副委屈的模样,蜜桃脸上满是控诉。
叶溪轻轻拍了拍她的发髻,将她从怀里挖出来,“娘哪里偏心了?”
“您就是偏心,为什么让哥哥多出去走一走,而不让女儿也出去玩耍呢?” 小嘴一张一合,看上去理直气壮。
叶溪忍俊不禁的笑出声,“你少出去玩耍了?天天娘一不留神,你就跑出去捉蛐蛐、捉蚂蚁的,前几日还把王大人家的小儿子欺负哭了,这都是你干的好事!”
“那都是他的错,他欺负了绾绾,还抢走了其他人的小木剑,就应该好好欺负他一下。看,这几天他安生许多,不敢再欺负别人了。” 顾问清丝毫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误。
“娘,妹妹说的对,王家小子性子顽劣,一条街上的小伙伴都被他欺负过,如今他只不过是自作自受,让他也尝一尝被人欺负的滋味。” 顾问舟赶忙道,总是话少的他,每次遇上与顾问清有关的事情,立马话多了起来。
叶溪看了他们兄妹俩一眼,“知道你们兄妹情深,你这当哥哥的,总是为你妹妹开脱。”
“行了,娘提起这事,不是为了责罚你,万万不可再有下次,王家小子有错,可以告诉王大人或者王夫人,让他们做父母的管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