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娇且撩[重生]》第79章


皇帝在小年那日赐下了凉州世子与弘安侯嫡女的婚旨。
长公主贺兰枝倒是早有预感,只在宁兰去兰芳殿领太后赏的书本笔砚时,神色冷漠倨傲地站在高台之上觑着她,像只孤傲凛冽的孔雀。宁兰虽然有些害怕她会在宫里对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但还是强撑着体面向她行了一礼。贺兰枝似乎觉得她的应对还算得体,没有太丢世子的人,盯着她看了一会,转身什么也做离开了。
三公主就荒唐多了,先是在魏贵妃那大哭一场,眼泪淹了宫殿,又抱着父皇的腿哭,还想抱太后……被令秋姑姑拉开了。
婚事谈定,那日凉州王进宫谢过太后、皇帝后,预备踏上归程。三公主在寿安宫外等到凉州王,乱七八糟地说了一堆。说宁兰如何勾引太子、六皇子,连六皇子一派的元扈都不放过,早就不是什么待字闺中的纯洁少女,在秋巡时经常彻夜不在房中,十分不贞。
霍起和姑母太后问过安,正准备出宫送父亲一程,没想到父亲竟然被绊住了。
他站在三公主身后听她胡言乱语,淡淡问:“依照公主这样说,我在秋巡时从温泉别馆抱了一个女子回明质阁,也是十分不贞了。”
贺兰悦听到他的声音一颤,僵硬回头,捏着声音道:“世子一定是想拯救不幸沦落的女子,这和自甘堕落的人不能相提并论。”
霍起“嗯”了一声,走到父亲身旁,对她道:“我从温泉别馆救回明质阁的那个不幸女子,就是弘安侯女。”
三公主睁圆了双眼,他们那么早以前就搅在一起了?
“你说的没错。”霍起平静对三公主道:“被这些男人算计是够不幸的,但这是他们的问题,不是曼曼的错。你既然知道你哥哥觊觎她,以后她是我的妻子了,最好劝你哥哥收收心。”
“不然以后发生了什么,别怪我不够客气。”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理智的柿子不应该和霍宁说他死后如何如何的这些话啦,如果不是曼曼差点被戳死,局势又不太好,他应该会承担一些风险继续熬下去,弘安侯迟早会点头。
男人想要的东西会多一点,不会只要兔子不要江山,我觉得这种男人不太有事业心(戳)。不过兔子是最重要的,而且会在接下来变得不断更重要。
第73章 
距离太子大婚的日子越来越近,本来应该稳操胜券的,梁帝不知为何,心里总是隐隐有些不安。
这种不安并非毫无缘由。比如不知凉州用了什么方法,原本蠢蠢欲动的于阗国,一直没有得到释放的五公主,按理应该摩拳擦掌瞄准时机大举进攻,而现在大梁举国庆祝春节这么好的休息时间,他们居然没有丝毫压境进犯的迹象!一直在沙漠的另一端盘踞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皇帝收到镇北侯从塞北阿尔山、凉州西侧驻扎营地窥探传回来的军报,大怒:“通敌!一定是通敌!”他认准了凉州王和于阗达成了不可告人的交易,因此于阗大将才按兵不动。凉州富庶,很可能用了钱帛交易。万一凉州收买了于阗,联合小国一起对抗洛阳怎么办?
凉州若生了反心,必要时需要镇北侯先安内夺了凉州政治中心雍良城,再整合军队一举杀出沙漠攘外。可是只有凉州霍家有贺兰山以西沙漠作战的经验,镇北侯打打草原诸国还行,横穿沙漠需要驼队和强大的忍耐力,他可不太妙,那时大梁局面将非常被动。
皇帝的心腹都在下面站着听,元国公捋了捋胡子:“凉州王……”同为大梁效力多年,虽阵营不同,但也正因立场对立,彼此互有了解。霍氏从大梁开国受贺兰氏元帝荫封,满门荣耀,家主自请退居凉州守国土疆界。一百六十八年来,霍氏子孙儿郎战死、甚至有些支系满门慷慨就义,却不曾让西北诸国铁蹄踏进贺兰山一步,进犯大梁国土。
凉州王若有反心,恐怕不会上洛阳一趟请皇帝为他儿子与弘安侯女赐婚。元国公更倾向于凉州王没有通敌,但是皇帝对凉州霍氏有成见,心意已定,他是不会站出来和皇帝唱对台戏的。
梁帝越老越多疑,也许与自己掌控力无可避免的下降也有关。他对元国公道:“你那个小女儿,如果确实与老四合得来,阿筹也在劝我,就成全他们,也未尝不可。毕竟元露……也不是不行。”
元国公俯首道:“六皇子仁孝,是陛下之福,是大梁之福。臣这个小女儿顽劣,令臣头疼。哎,说来惭愧,她确实是配不上六皇子。”
在场的都是梁帝核心心腹,都心知肚明皇帝未出口的那句话。元国公的嫡女虽然许给了太子,把小女儿许给六皇子,那不过是麻痹凉州霍氏的权宜之计。
元国公一向把长女当做未来皇后培养,纵然做过一件不成熟、小家子气的事,但大方向上,元国公还是愿意给她机会。
元露未来是要嫁给统治大梁的男人的,在座的人,包括梁帝,都心知肚明,这就是元露的婚姻所透露出的元家的风向讯息,也是皇后在她名声受损时依旧要求皇帝为她与自己儿子赐婚的原因。
梁帝打定了主意,不能等到沙漠交战处于被动,他要先下手为强。
皇帝下旨赐了精美的绸缎、珠宝给林家、元家、宁家的三个女孩,又让皇后降懿旨抚慰她们待嫁的忐忑心情。
父慈母爱子孝,一切都掩盖在温馨、喜庆的情绪中,就等太子大婚。
*
宁兰被定为凉州世子妃后,继林燕渺、元馥、宁莲,一跃而为京都贵女最羡慕的女孩之一。
说是之一都有些谦虚。毕竟太子身份虽然尊贵,除了皇帝无人可出其右,但是他的人品样貌虽然在贵族男子中也算优秀的,在凉州世子面前就有些失色了。
何况嫁进东宫规矩繁多,这些贵女自幼虽然有嬷嬷教导礼仪,毕竟是在家里如珠似宝养着长大的,要进皇室里整天兢兢业业,还要提防着不要说错了话站错了队哪天被人连同家族都端了,哪里有去凉州做世子妃天高皇帝远舒适自在。凉州又富庶,据说凉州王室的男人都很俊美,前些日子西海令进京就让有些贵族小姐惊叹了一番,就算红杏不出墙,天天看着这么多美男子也赏心悦目啊。
腊月二十九这日,最后一天功课、政事散了,皇子们都在太后这里讨她欢心尽孝。贵女们没有传召,除夕是不能进宫拜见的,因此都选了这一日来请太后安、拜个早年。
寿安宫里的万寿灯在汉白玉座上栩栩如生地转着,上面投了二十四孝的故事,五六人高的灯身图案被大海烛的光投在地上,影子愈发宏伟。宁兰每年这一日来时看到都会觉得震撼。
皇家体统,端正威严,宏伟高大,使人仰望,不可直视。
宁兰看着万寿灯的时候恰好预见武安伯府的嫡女魏瑛。隆冬腊月,天气冷寒,魏瑛依旧一身利落的紫色裙袍,连披风也没穿,腰身匀称,玉立飒爽。
她也盯着万寿灯看了一会,道:“没想到真的是你嫁给他。那处庄子添作陪嫁,兜兜转转还是进了凉州霍家。”
宁兰回头,两人互执手行了一礼,魏瑛道:“十分麻烦,我就不喜欢这种虚礼。”
宁兰笑:“我也不喜欢。到底在太后宫中,姐姐且忍一忍,出去咱们就互免了,以后见面都拍肩膀搭胳膊。”
魏瑛想了想那画面,也不由勾起微笑:“其实那日世子因为围场引老虎过去吓你那事来警告我和妹妹,我就想恐怕会有今日。他若是认准,必然不会退让。没想到你竟然也会喜欢上他,我还以为你更喜欢我表弟六殿下那样清俊风雅的男子。”
宁兰愕然,转念一想,自己在中秋夜宴主动要了贺兰筹的礼物,旁人难免误会。霍起那时一脸冷冽,恐怕心里醋得都要翻了。
魏瑛又道:“你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觉得你和世子不相配。恰恰相反,你们很般配。只是你这样的女子……总让人感觉是要嫁入皇家的。”
宁兰这才反应过来,魏瑛赔自己庄子的时候,还以为将来自己会嫁入她表弟六皇子宫里,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没想到现在被自己带走了。她摇了摇手道:“既送出来,就是我的了,虽然没成妯娌,我可不还姐姐了。”
两人正说笑着,内殿里林燕渺和元馥一起出来。
林燕渺一副东宫太子妃的派头,明明年纪比几人都小,妆画得威严成熟。仪态应是大婚前皇家教习姑姑狠狠磋磨过,一走一动都像尺子量过似的。
她招了招手,让寿安宫的宫女给宁兰上了一杯水。
宁兰:?
林燕渺旁的宫女道:“这是林姑娘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