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吾妻甚美》第80章


的人,一应事务都是这些一路上护送他回来的军汉收拾照料,顾屿靠近,还没掀开被褥看一看顾峻的伤势,就先见了他一张没有血色的脸。
虽然顾峻不肯认,但他确实是京城少贵中最俊美漂亮的一位,打马过去的地方,必有少女久久为之驻足,去了西北的这些日子,他的脸晒得黝黑,靠近脸颊的地方多了两道相交着划开的细小伤痕,唇上没有半点血色,看着倒是湿润,显然就是受了伤也被照料得很好,这一路上没受什么苦。
顾屿单膝半跪在床前,慢慢地伸手掀开了顾峻的被褥,入眼,是绷带,交错的血团像大片大片绽开的花朵,铺满了顾峻身上的绷带,镇国公一进来就看到这一幕,顿时几步走上前,却又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呆看了半晌,眼里泛出泪光。
“顾粮官从边地押运粮草至飞鹰关大营,遇异族劫掠,转向奔逃入大同镇固守求援,以五百押粮兵死守异族三万,杀敌两千,粮草未丢……”
送顾峻回来的将领干巴巴地说了一下他的功勋,西北是抗击异族第一道防线,这种事情一年里没有三回也有两回,连一等功都算不上,勉勉强强二等功勋,要是普通军人,活着立功升官,死了抚恤多点,没什么二话,战情如此,可顾峻不同,他是京城锦绣繁华乡里的贵胄公子,遭逢此变,即便战事正在吃紧,还是要把他连同战报一起送回来。
府里的大夫得出了和军医没什么区别的结论,顾峻的伤最重在前胸一道离心脏不足毫厘的刺伤,其余大大小小二十七处伤口,因为救援及时,已经没有什么大碍,如今最重要的是伤后照料,留在军中确实不妥,假如伤口腐烂溃败,这命才是真保不住了。
镇国公大悲之后,又是惊喜,几遭变故,也还是服用了一剂大夫开的安神方子,见陈若弱急匆匆赶来,连忙劝她在门前止步,“若弱莫惊了,文卿你送若弱回去,老三性命无碍,多探反倒累他。”
顾屿握住了陈若弱的头,眉头紧紧地蹙着,但还是对陈若弱露出了一个安抚的笑容,说道:“三弟确实无事,还小立一功,父亲送诸位将军出去,我们回吧。”
军汉们来前就知道,镇国公府的女主人正是驻守飞鹰关大营的宁远将军陈青临的妹妹,一看之下,倒没有常人那般惊讶轻蔑,反而觉得亲近,临头的将领还多说了一句,道:“夫人,异族来犯,飞鹰关首当其冲,就某来前,令兄长已率军斩敌五万,待战事罢,当为第一功,主帅言……”
“多谢将军,前线战事就不要同我这深闺妇人多言了,我脑子愚钝,听得多了反倒坏事。”陈若弱低头行了一个小礼,态度大方。
将领醒悟过来,婆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娘家却有可能高升,当着人家婆家的面说这样的话,确实有些不妥了,于是连连说自己糊涂,把事情含糊了过去。
要是别家,就得对这个新媳妇产生怨念,镇国公却没什么可说的,拍了拍顾屿,让他和陈若弱先走,亲自把送顾峻回来的西北军们送出了镇国公府大门。
顾凝有孕,顾峻伤重,都算不上喜事,在别人看来,却是一喜一悲的事情,隔日上朝,有见了镇国公的官员们,都不知道是该恭喜他,还是该劝他想开一点,倒是瑞王远远地含笑迎了上来,先是替顾峻好一番唏嘘,随即话题一转,就到了顾凝的身上,眼神诚恳地说道:“阿凝心志尚浅,素日操持家事照料长辈还好,真要让她劳心劳力,莫说岳父不舍,连本王也挂念在心,她孕事在身,镇国公府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本王还是想带她归家,未知岳父肯否?”
镇国公脸色不变,说道:“阿凝孕事未稳,她本善妒,老夫也不怕张扬家丑,这些日子非我有疾,而是王爷另娶侧妃,阿凝日夜苦恨难言,气走娘家,她要是同王爷归家,听侧妃名则怒,见侧妃面则恨,皇子龙胎,早晚让她折腾夭折,镇国公府不敢当害皇嗣罪,只求王爷容小女在娘家待产。”
说这话时,镇国公有意无意地把声音提高了不少,话里是对女儿的气恼,却又难掩溺爱,瑞王脸色略僵了僵,说道:“本王已让侧妃离府,去城外别庄……”
“养女不孝,命挟全族,归王府则害皇嗣,三族跟她诛连,只望王爷不要为难老夫。”镇国公说着,用帕子擦了擦眼泪,显然是一副悲切难言的样子,昨夜的事情确实让他劳心劳神,鬓角上的白发都似多了一些,看着就让人难受。
太子昨天刚得了顾屿的投靠,早晨起来就听人说了镇国公府的变故,也是一阵叹息,这会儿见瑞王杵在这儿,用小儿女的事来给人家添乱,眉头一皱,一巴掌拍在了瑞王的后脑勺上,斥责道:“你成婚的时候答应了顾家丫头一辈子只她一个,我站边上听得真真的,就为几句破诗词你娶了个不知道什么玩意儿的东西回来,不是父皇纵着你,我都得揍你!这事是你先对不住弟妹,逼顾老是个什么道理,真想老婆了,你下朝之后去镇国公府门口站着去,一天不跟你归家站一天,两天不跟你归家站两天,你们自己的事情少来折腾人家做爹的,什么道理!”
瑞王被太子一巴掌打得眼前都冒黑火,好不容易站稳了,就听太子这满口教训的话,知道今天是不成了,只得露出一个忧郁的笑容,道:“是,弟弟知道了。”
太子勾住他的脖子,对镇国公咧嘴笑了一下,直接拽着瑞王走到了早朝前列,他昨日已经和黄轻顾屿商量好了之后的事,今日正是初战,演练了十几次后,已然信心满满,他不像别人会怯场,生在皇家,身为储君,再大的场面在他的眼里,都只是自家家里说话。
顾屿是依托太子得的钦差之位,归京之后,三品的职权就自动卸下,除非传召他解释案情,否则是没有资格上朝的,太子记挂着这茬,准备等这次的事情过去之后,给顾屿在朝中安排一个正恰好的职位,正好黄轻的年纪也到了,不能再每日顶着个伴读的名头出入官场,他盘算了半天,冷不防龙椅上元昭帝忽然说道:“淮南道事且不提,按察使顾屿,副按察使周仁,月破奇案,为国栋梁之才,朕欲许其二人官,以慰臣心,未知众位卿家有何提议?”
太子惊了一跳,下意识地回头看向宁国公,宁国公看向周相,周相想了想,自家的儿子自家清楚,让他去办案,破倒是能破,但绝不可能这么快,这次周仁虽然把自己美化了一下,但看在他家老子的眼里,就像是没穿衣服的婴儿,故而圣上提及此事,重点应当不在于周仁,而是顾家麒麟儿。
第八十章 封赏
按说这次顾屿功劳不小,入朝的起点就要比寻常官吏高上许多,又是镇国公世子,就是给个正位五品都不为过,但是正常来说,封赏该在结案过后,元昭帝却反其道而行之,把案情放在一边,单提此事,这就值得说道了。
不过,再怎么值得说道,这会儿也只能顺着元昭帝的意来,周相微微偏头看向镇国公,持玉圭出列一步,低头恭敬道:“犬子无功,圣上封赏愧不敢受,此淮南道案多亏顾氏子,臣启圣上,顾氏子断案一绝,智谋过人,当掌刑狱审案,还是大理寺最宜。”
元昭帝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反倒是看向了太子,太子一贯是不在没有和身边人讨论过的情况下开口的,猝不及防之下,犹豫片刻站了出来,只道:“儿臣看,顾文卿志不在查案。”
“太子,那你说,他该去做什么?”元昭帝的语气十分和蔼,太子也就大了胆子,想起昨天顾屿向他汇报淮南道案的情形,他顿了一下,鼓起了一点勇气。
“父皇,儿臣听说顾文卿在淮南道查案的这些日子里,兼顾扬州及其周边府衙每日勤杂务,提出的一些建议也十分老到,儿臣觉得他的性子很好,比起刑狱审案,更适合执政一方,不如让他去到地方上锻炼几年,如有成效,也就算儿臣知人善用了吧。”
太子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笑了一下,殿上也起了几声窃笑,元昭帝笑了,说道:“你呀,看着憨,心里果也是有几分成算的,也罢,这次是吾儿亲自点的将,顾氏历来不出庸才,朕就信你们一回,让他去管淮南道。”
镇国公的头猛然抬了起来,出列一步,连忙要说话,元昭帝抬手道:“朕只听谢恩的话,顾卿就不必替年轻人自谦了,要是你子真当稳不住一道之地,就让他自己来请命让朕收回旨意。”
镇国公刚要出口的话就被这么轻飘飘地带了过去,没奈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