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新歌之金屋何以藏娇》第38章


平阳公主不一定在乎平阳侯,但作为公主的尊严,让她不会对曹寿另外有的女人手下留情,何况……卫子夫在第一次见到平阳的时候,心中就有种熟悉的感觉,那种感觉,如同那些频繁来往公主府的大臣一般,是对权势的极度渴望!
卫子夫善于观察周围的事情,公主府的种种举动不难猜测,何况她本身就是平阳训练中的一员,再联系到当时被送进宫的厌次双娇,哦,现在不能那样说了,据说,念奴娇已经被太子改名,叫念奴玉。
真是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啊。
卫子夫心中不住冷笑。
她明白平阳公主培养这么多美姬的意图,毕竟馆陶公主的辉煌史正在不断的鞭策着平阳公主。
她们有着相同的身份,有着相同的经历,何以不能有相同的权势。
在一定程度上,卫子夫觉得她能理解平阳的心理,曾经的她,也是如此不甘过。
甚至,在猜透了平阳的心思后,卫子夫更是卯足了劲的让自己变得更魅,更吸引人心,她已经迫不及待的等着自己将一个天之骄女打入地狱的快感。
但是,所有的一切,在见到阿娇的时候,就破灭了。
她本以为,世间的赞誉仅仅是因为长公主的权势,窦太后的喜爱,皇帝的宠溺,可是眼前这个即使坐着不说话,不动都能让她自惭形秽的人,卫子夫觉得呼吸不过来,那种仿佛全世界的光芒都只围绕着她一人的优越,让卫子夫嫉妒。
她第一次认真的看清了她们的距离,就像皇宫那道宫门,阿娇是里面最高层,高高在上;她是外面最底层,两人的差距,就是一个世界。
阿娇倒是不知道短短的时间内,卫子夫脑中已经百转千回了,尽管内心惊讶万分,表面上,阿娇还是很淡定的道
“你冲撞的不是本翁主,是韩大人。”阿娇指了指韩嫣,这未央神话一股脑儿的冲过来,若不是韩嫣马术精湛,第一个受害者,就是他。
“韩大人赎罪,奴婢们是平阳公主府的。”卫子夫还没说话,另一个丫鬟就拉着卫子夫再次跪了下去。
韩嫣好脾气的笑笑,人家把公主府都报出来了,自己还能说什么?打狗还要看主人,何况,他本意就没有想和两个丫鬟计较的意思。
“算了,没什么大事,你们退下吧。”
“奴婢们谢过韩大人。”
……
这个插曲一会儿便过,阿娇和刘彻又有了新的话题。
“见你一直往那边看,是有什么新发现?”阿娇好奇的问着,不是她太关注韩嫣,而是任谁也架不住韩嫣总是偏头看的架势吧。
“在想一个奇人。”韩嫣笑笑。
“东方慧?”沉思两秒,阿娇得出答案。
“娇翁主很聪明。”
“拜托,要赞扬我也得找个适合的话题啊,你刚推荐过东方慧,还是在街上认识的,我这都猜不出来,那才真是笨的无可救药了。”
对于阿娇口中不常见的词,韩嫣习惯性的过滤掉,综合整个句子,应该也不是什么不好的话。
“东方慧此人,确实不错。”韩嫣只得淡然的这样说着。
阿娇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不过阿嫣什么时候对算卦感兴趣了?”若不是感兴趣,韩嫣怎么发现东方慧?
“不是韩嫣感兴趣,其实认真说起来,发现东方慧,还是翁主的功劳。”
“我?”
“公主记得吗,上次你从皇宫出来,骑马过街差点撞翻别人的事?那里,就是东方慧的卦摊,只可惜今天他没来,当时我也是被他‘一日三卦’提起了兴趣。”
本意是要赔偿,哪知道竟会发现这么个有趣的人,大汉的能人异士不少,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对韩嫣的胃口和脾气。
“原来是这样啊,当时还真没注意到,下次一定要去好好瞧上一瞧了。”阿娇转移者话题,上次她匆匆忙忙出宫,可是为了将荣哥哥带进皇宫见皇舅舅最后一面。
这个问题,阿嫣最好还是别去深究。
韩嫣见阿娇没有继续说下去的兴致,便不再这事情上纠缠,转而问道
“翁主对黄老学说和儒家学派有什么看法?”
“阿嫣是以个人的身份问我还是以彻儿得力助手的身份,问着代表外戚的我?”阿娇慢条斯理的说道。
“韩嫣只是随意找着话聊。”
“黄老学说一定程度上维系着窦家和陈家的势力,儒学是彻儿理想的思想,而作为外戚中很有发言权的我,又是受皇舅舅嘱托,要支持彻儿的人,阿嫣是想听我真实的想法?”
“翁主可以避开的。”与其两边为难,还不如避开一些,先帝的意思,只是要阿娇平衡外戚,让陛下掌权罢了。
“这是阿嫣在担心我?”阿娇笑笑,韩嫣亦是淡笑。
“韩嫣只是觉得‘两害相较取其轻’,翁主何必让自己难堪。”
阿娇看了韩嫣好一会儿,才叹道
“现在的皇帝是彻儿,如果不能让他真正的放心,再多的承诺,再多的圣旨,都不一定有用。”
即便皇舅舅不放心的给了自己一道制约刘彻的圣旨,阿娇依旧不能放心,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何况是先帝对当今皇帝的制约。
阿娇还记得,曾看过一个野史,是先帝留给窦婴自保的圣旨,结果,窦婴还不是一样的下场凄凉?
所以,承诺这玩意,还不如实权来的可靠,帝王永久的信任,阿娇不抱希望,她只想把自己的立场表达鲜明。
现在的刘彻,还没有动摇黄老学说的能力。
“一直很奇怪,你和彻儿之间,似乎有着不同寻常的信任关系。”说到信任,阿娇又好奇了,睁着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韩嫣,想从韩嫣的表情上分辨出什么来,奈何还是失败了。
“是韩嫣的荣幸。”韩嫣轻飘飘的回了句。
阿娇嘴角抽抽,从韩嫣嘴里套话,真难!
第35章 新政之刘彻受挫
作者有话要说:
“荣哥哥。”阿娇有些心疼的看着窗前清冷的男子。
“韩大人走了?”刘荣回头,依旧温文尔雅。
“嗯。”
“有韩嫣帮着彻儿,是彻儿的福气。”今日,韩嫣到悠然居,虽和他在表面上是在谈论商业,但话里话外都透着一种思想精神,刘荣不得不佩服韩嫣,刘彻要重用的儒家文学实际上很贬低经商之人,偏偏韩嫣能另辟蹊径的找出它们的结合点。
“韩嫣,是挺精明的。”阿娇附和道
“不说他们了,新官上任还三把火呢,何况是心比天高的彻儿,不过,我有预感,他会狠狠的摔一个大跟头,然后才会真正的长大。”
“你呀,就别再幸灾乐祸了,小心彻儿迁怒于你。”这个可能性虽然小,但刘荣就是想要打压一下阿娇“嚣张”的气焰。
“与我何干,我还要在他和外祖母之间调和,他不感激我就罢了,还敢迁怒于我。”阿娇瞪眼,本翁主还没喊苦,刘彻敢来迁怒我!
见阿娇的神情,刘荣只得宠溺的笑笑。
“对了娇娇,有件事情一直想和你说,但最近事多,差点给忘了,你还记得给馆陶姑姑送首饰的董婶吗?她前段日子病榻缠身,将家里的事务交给了她的儿子董偃,我想着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允许了和他继续合作。”
“董……董偃?”阿娇吞吞口水,传说中母亲的面首董偃?那个曾经还令刘彻另眼相看的董偃?
其实历史上,董偃应该是13岁就随着其母进入馆陶公主府,馆陶见其貌美,便养在府中,后来成了她的面首。
不过这一世,因有着阿娇的介入,馆陶和陈午的感情越发的深厚,夫妻之间的情谊堪称是长安城的典范,所以即便听到董偃的名字,阿娇也不担心有个第三者插入父母之间。
不过,防范措施还是要做的,否则到时候她哭都找不着地方了。
“董偃现在有多大?”阿娇故作好奇的问道。
“也不小了,大约十六,和韩公子他们差不多。”
“如此年少,荣哥哥你也放心?”
“娇娇,十六已经不小了,彻儿都做皇上了。”刘荣叹气,阿娇什么都好,就是在年龄的观点上,给人一种很无可奈何的感觉,男子十六,已经可以上战场了。
阿娇默,她能告诉刘荣因为他们的生长环境不一样,社会制度不同,十六岁的孩童,在她的眼里,还是未成年人么?
“董偃的能力确实不错,相貌英俊,为人潇洒,很受人喜欢。”刘荣补充道。
阿娇表示理解的点点头,她虽没见过董偃,但历史上能做面首的,相貌怎么也差不到哪儿去吧。
“呃,既然董偃那么厉害,让他给母亲送首饰也太大材小用了,嗯,荣哥哥,不如将咱们手下经营的珠宝让他去打理吧,说不定,他还能做出一番成就呢,到时候荣哥哥你脸上也有光啊。”
“一个小小的买珠宝的,也值得你去考虑这么多?古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