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鸾》第208章


命做了赌注。
“陛下,如果输了,那才是真正的草菅人命,一旦皇城失守,势必会有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那些百姓没了我们北咕的庇护,势必饱受来自新政与其他国家摧残与欺压,况且,没有人可以预见天凤国究竟会如何对待我们北咕的子民,那些一直以来爱戴北咕的子民,可并不在少数,一旦引起了敌人的不满,那北咕的子民,可就危险了,这个计划虽然是下下之策,但却是解决眼下困境的唯一办法了。
现在损失一些百姓,完全是无奈之举,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更多的百姓幸免于难,如果可以用几万的代价,来换取千万子民的安全,我认为,这是一笔划算的决策。”
对于朱兆乘的拒绝,姜智早有预料。
但话止于此。
如果朱兆乘肯同意,那自然皆大欢喜。
可是朱兆乘仍旧拒绝的话,那姜智也不会继续劝告。
一旦引起了朱兆乘的反感,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朱兆乘闻言,不禁陷入了沉默。
直觉告诉他,姜智的话很有道理,如果北咕战败,那一切都极有可能发生。
可是另一边的理智却又告诉他,人人生而平等,自己又有什么权力,去剥夺那几万人的性命呢?
几万百姓一旦上了战场,可就真的无异于死士了。
一时间,朱兆乘陷入了纠结当中。
一旁的姜智不敢打扰,只能心里焦急的静静等候。
短暂沉默过后,朱兆乘知道事情紧迫,容不得耽搁,无论要不要实施,都要尽快得出答案。
那些城下虎视眈眈的敌军,可不会给他思考的机会。
仿佛抽空了全身的力气,朱兆乘才艰难的吐露出了几个字:“你…下去办吧…”
这可能是他这辈子,唯一一次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对是错的决定了。
“是非公正,自有后人评判,朕可以做到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保全百姓的安全。”其实,下那个命令,最主要的还是朱兆乘怕了,这里的怕,可不是贪生怕死,而是他害怕北咕百姓的下场,会沦落为姜智的口中叙述的那般惨烈。
朱兆乘不怕有人骂他,更不怕留下恶名。
对他来说,名声这种东西,都是虚无,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到了死后,终究会是一抔黄土,化为乌有。
因此,为了更多的人考虑,他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就算被人遗臭万年,朱兆乘也在所不惜。
……
北咕国皇城的人口数量,大约在六十万人左右,去除老幼妇孺,大概还能剩下二十五到三十五万之间的青壮。
虽说表面上人很多,但姜智招兵,却是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半个时辰过去了,仅仅才招收到了数千人。
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大概再有半个时辰,天凤国的第一军团可就要攻城了。
因此,他务必要在半个时辰内,迅速集结至少两万大军,这样才可以确保短时间内皇城不被沦陷,有了两万大军的暂且支撑,姜智就有了足够时间来招募剩下的将士。
半个时辰,如果通过正常的招募方法,几乎是不可能完成了。
所以,姜智只好开始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措施。
很快,一份布告就现世了。
布告声明,但凡是皇城居住的百姓,每一家,至少有一人参军,任何人不得拒绝,否则,严惩不贷。
很快,一支由两万人组成的军队现世了。
他们身上没有军服,仍旧穿着布衣。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北咕国真正生死存亡的时候到了,在这个严峻的时候,我们绝不可以退缩,因为,只有我们胜了,我们的家人才可以幸免于难,因此,你们不止是为了国家而战,同样也是为了家人而战,我们需要坚持七个时辰,只要七个时辰,我们的援军就到了。”姜智看着底下交头接耳的百姓大军,自然知道他们在交流些什么,毕竟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受到了强制性的措施才来到了这里。
并不是每个人都怀着一颗忠君爱国的心。
人乃是复杂的,底下的人,应该不缺自私自利的人。
自私自利的人,可不会为国而战,因此,姜智只好把他们的目标,牵引到家人的身上。
第二百九十四章 惨烈
两万民兵,很快被兵分四路,每一路大概六七千人,分别驻扎在东西南北四个城楼上面,而御林军的一千六百精锐,同样被分别划分到了四个城楼,充当领军的军官,每一个人都分别带着一个由民兵组成的小队,展开了一场艰巨,且看似不可完成的阻歼战。
七个时辰,看似短暂,但对于守城的将士来说,却是过得无比漫长,就算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有人死亡。
可城楼上的将士,却并未退缩,即使他们大部分人只是一些由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临时组成的军队。
几乎所有人,都早已把生死看淡,置之度外。
城里,可是有着他们的亲人、好友。
仿佛有一股坚强的意念,在时刻指引着他们。
在到了第四个时辰的时候,无休止的杀伐,让他们都变得几乎麻木了,只靠着身体本能,驱使着他们的行动。
一个接着一个人的倒下,但很快,又会得到新的补充。
城墙下,尸横遍野,透着一股强烈的血腥气息。
加上后来又招募的一万百姓,因为守护这里,而牺牲的百姓,已经达到了可怕的两万数字。
至于天凤国第一军团那边,同样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大概有数千人阵亡在了北咕国的巨石、滚木、弓弩之下,二者陷入了僵持,就这样来来回回,进行了无数个回合。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双方都没有占到便宜,但其中的苦楚,只有当事者才明白。
北咕国的人数有限,可天凤国的第一军团,可是有着数十万人,双方间的差距,简直太大了。
而且一个人的体力乃是极其有限的,北咕国经过长达四个时辰的抗衡,将士早已经身心俱疲。
再这样下去,不用天凤国攻下皇城,只要第一军团的人采取轮流消耗的战术,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把对方打得无力抵抗。
“姜总管,我们的巨石、滚木都快用完了,怎么办!?”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彻底的打乱了姜智原本的思维,一旦没有了巨石、滚木的支撑,那可就完了,仅仅凭借着弓弩,根本拦不住敌人的云梯。
这样一来,他先前所做的努力,可就全都前功尽弃了。
那两万的百姓,可就真的白白牺牲了。
如果失守,姜智绝对可以预见到自己的悲惨下场。
一念于此,姜智不禁打了一个冷颤。
别说陛下不会原谅他,百姓不会原谅他。
就算是他自己都会陷入深深地自责当中。
“去拆,巨石不够了,就去搬砌在路上的石块,滚木不够了,就从房子上取,为了胜利,我们可以不计一切代价,如果输了,那我们可就惨了,北咕百姓可就惨了。”姜智皱着眉头,跟百姓的性命相比,一些材料又能算得了什么。
况且,先前征召民军,无异于变相的草菅人命,间接性的用百姓的性命,来换取皇城七个时辰的安全。
姜智很清楚,这一举动,已经引起了无数的百姓在戳他的脊梁骨。
在北咕国生死存亡之迹。
百姓虽然心存不满,但在明面上,却并没有表露出来。
因为他们知道,国家这般做法,实属无奈之举。
可一旦战败,那百姓心里的不满,势必会被彻底的激发出来,毕竟,那些在城墙上战死的将士,可都是皇城里百姓的亲人。
“可是,那些百姓万一不配合怎么办…”路上砌着的巨石倒是容易,并不用经过谁的允许,可是百姓的房子可不是那么好拆的,世人都知道,陛下爱民如子,如果被朱兆乘知道了他祸害百姓,那他就算长着十个脑袋,只怕也不够用。
“陛下那边,我自会去说的,你就尽管放手去做,但你务必记住,在拆的时候,首先擦亮自己的眼睛,那些落魄、家里房屋少的,就不要拆了,就算家世富庶,也不要完全拆除,从中抽取几间不重要的屋子拆除就好了。”姜智摆摆手,他也很头疼啊。
“属下知道了,这样一来,那些百姓应该就不会太抗拒了。”他的手下闻言,脸上不禁露出了一抹喜色,心里放心了不少。
……
在姜智把这些事情如实禀报了朱兆乘后,朱兆乘不禁感觉自己的头部有些沉重,但事已至此,已经无力回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