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如锦》第452章


更有甚者,以后赵氏在与众贵夫人交际时,会不会还有人理睬她都难说。
天子都以“谨言慎行”四字来告诫,可见这人平日言行无德到何种境界了。
而顾冬雪提起这件让赵氏不堪启齿的事,赵氏自然又气又怒,却又不敢反驳,天子的话,她哪里敢反驳。
赵氏兴冲冲的来,被顾冬雪怼的落败而去,她一走,朱氏等人也顺势离开了。
“二侄媳妇你还在月子里,我们就不打扰了,等以后你出了月子,可以带着明宝到淡云院坐坐。”
这是朱氏给顾冬雪抛出的橄榄枝,顾冬雪自然不会推辞,得罪了一个赵氏,和二房的关系就不可能好了,既然三房笑脸迎人,她自然要好好把握。
“三婶放心,等以后方便了,肯定会经常去叨扰三婶的。”
在迎景院发生的事,没过片刻便传到了长公主那里。
长公主自然便知道了赵氏的故意为难和顾冬雪怼赵氏的话。
长公主一边听素雯禀报迎景院发生的事,一边啜着茶盏中的碧螺春,神色很是轻松惬意。
直到素雯说完,她才笑道:“往日还觉的她是个弱的,本宫再是看不上,墨儿喜欢本宫也可以爱屋及乌,将就着喜欢,二房是个掐尖好强的,此番他们愿望落空,不敢到本宫这里来说三道四,本宫就猜到他们必定是要去找墨儿媳妇的麻烦。
今次不过去,本是想试试那顾氏,若是不行,少不得本宫要护上一护的,虽然这样想着,其实也没报多大希望,毕竟你们那位二夫人一般人可是对付不了的,倒是没想到,顾氏竟然能将那赵氏气走,敢说,会说,这样看来,本宫倒可以轻松一些了。”
素雯笑道:“奴婢听小丫鬟说,二夫人离开迎景院的时候,脸都是青的,活像丢了几万两银子。”
“比丢了几万两银子还要厉害,皇上的告诫,可是花银子也无法抵消的。”
“可不是嘛!”一旁的素霜也附和道:“以后四少爷五少爷五姑娘说亲恐怕都有影响。”
长公主主仆在讨论这事,赵氏却在宋老夫人那里告状。
“娘,你说,哪有这样和婶子说话的侄媳妇?”
赵氏一边擦着眼泪一边道:“那顾家一门被流放,那顾氏虽说不是戴罪之身,可是那也因为是知墨娶了她,才消了她的罪籍的,她还有个七妹妹,因为当时年纪未到,嫁不得人,所以到现在还在北地那等苦寒之地开荒种田呢。
娘,如此不知礼数,娘家又是罪臣的女子,怎么能做我们安成候府的世子夫人,以后还是候府的宗妇,娘,我一想到我以后一出门,那些夫人们一说起自家的媳妇侄媳妇,我张不开口的模样,心里就忐忑不安。”
“二弟媳,你确定你以后再出门,那些夫人们还会和你说话?”
宋老夫人还没有回答赵氏的话,一个威严但又带着几分柔婉的声音从门外响起。
接着,便是穿着一身鹅黄色宫装的身影走了进来。
长公主端丽的容貌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赵氏的眼神,更是带着微微的嘲讽。
“大嫂……”赵氏不由的站起身来。
“母亲,不知二弟妹说的完不完整,是不是又是掐头去尾,或者是断章取义,要不儿媳再将自己知道的和您说一遍?”
长公主以前对赵氏的蹦哒并不在意,那是因为她觉的这个府里发生的任何事与她都没有关系,她都不在意。
但是现在,赵氏若是还能和以前一样耀武扬威,当她这个长公主是死的吗?
“大嫂!”赵氏不敢置信的又唤了一声,她不明白一向万事不关心的长公主何时这么咄咄逼人了,难道只为了她那个上不得台面的儿媳妇。
“老二媳妇,此事因你而起,我看墨儿媳妇说的没错,谨言慎行这四个字既然是皇上给你的告诫,你就要牢牢记住,这样吧,等明天明宝的满月礼结束之后,你禁足一个月,在屋里将女戒抄个五十遍。”
宋老夫人当机立断,一槌定音。
将个赵氏惊的不敢眨眼,张大了嘴巴,半晌没有反应过来。
第五百九十八章:满月
赵氏不敢置信的看向宋老夫人,“娘?”
宋老夫人并没有因为赵氏的目光而改变主意。
长公主略带嘲讽的勾了勾嘴角。
她对自己婆婆的了解,比这个常年在她跟前讨好献殷勤的赵氏要深的多。
自己婆婆最是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的。
赵氏非但没有从宋老夫人这里得到安慰和助力,反而受了一顿罚。
赵氏心怀不甘愤愤不平的回了自己的院子,等宋谦祥从外院回来,少不得和他抱怨了一通。
“明天那小丫头的满月礼我不去了。”
赵氏略带着点得意的道:“就说我病了,让杜氏也不要去,我们婆媳都病了,这事让她们自己去忙吧,她们不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这是赵氏想了一下午的主意,长公主自从宋知墨丢了之后,便没有开心过,更是没有心思主持中馈,所以宋家的中馈是由赵氏主持的,长公主只管她自己院子里的事,现在应该还多了一个迎景院。
现在赵氏不高兴了,便想着撂手不管,让明天的满月礼出乱子去。
“胡闹!”赵氏刚将自己的主意说出,就听到宋谦祥的暴喝声。
“怎么了?难道她们能在我头上作威作福,我想要反击一下都不行?”赵氏不悦道。
“这些算什么?若是那宋知墨以后真成了候府的主子,还不知道对我们如何呢?我们还能不能住在府里都说不定。”
宋谦祥不耐烦的道:“明天宾客迎门,正是个好时机,你竟然想要躲着。”
“什么好时机?”赵氏一时之间并没有反应过来宋谦祥话中的意思。
第二天,安成候府正门侧门大开,门房小厮们早早的便站成一排排,为了迎接过来给他们小主子过满月的客人们,个个脸上堆着笑,态度殷勤,服务周到。
长公主更是盛装坐镇,还有安成候府的老夫人,二夫人,三夫人,大少夫人并几位姑娘,各人都安排了事宜,去招待合适的女客。
外院自然是由安成候、宋二爷、宋三爷、宋知玉、宋知墨、宋知砚等人招呼。
因为安成候府的势力,因为长公主的身份,更是因为长公主和安成候寻子十八年,终得偿所愿的这一桩事,今天安成候府迎来的宾客可谓是空前的多。
上到公卿世家清贵文官的男主子,当家夫人少夫人姑娘们,下到七八品武官低阶将领以及他们的夫人们,皆纷纷上门。
一时之间,平安街可谓车水马龙,比那更繁华的京城大道都要拥挤几分。
安成候府大门侧门外,更是马车挤马车,轿子挨轿子,人挤人,一时之间,车夫的训马声,骏马的嘶鸣声,充斥了整条平安街。
而安成候府内,即使迎来了超乎预料多的客人,倒也还算井井有条,长公主自和其他公主国公夫人候夫人伯夫人以及阁老夫人们说着话,各位夫人又向长公主引荐了自家的女儿,想要从长公主嘴里掏出一两句夸赞的话。
长公主今天心情自是极好的,那长的好看的便夸美丽大方,长的平凡的便夸温柔敦厚,性情外放的便夸活泼可爱,性格内向的便宽柔婉端庄,总之,那些带着家中女儿过来的夫人们无一不满意。
直让那些没带女儿过来的夫人们扼腕不已,长公主以前是最不耐这样一一见人的,顶多让丫鬟将见面礼分发了,哪里会有这样的耐心,想着这许多好词一个一个的夸。
“大伯母,文兰给大伯母请安!”
正说的热闹,一个轻柔的声音从旁边传来,长公主一看,却是已经嫁进大理寺卿马大人家做嫡长媳的宋三姑娘宋文兰。
长公主笑道:“文兰来了。”
刚刚说完后,似又想到什么,问道:“本宫记得你不是随侄女婿去任上了吗?”
宋文兰笑道:“相公他回京述职,正好赶上侄女的满月礼,否则我可就要错过了,那便太可惜了。”
长公主点头,“的确挺巧的。”
宋文兰笑道:“这说明我和小侄女有缘,对了,大伯母,听我娘说小侄女的小名叫明宝,还被皇上赐了德欣县主的封号?”
长公主点头,“是这样没错。”
“真是个有福气的,大伯母,我给小侄女准备了礼物,还亲手做了小衣裳,想要亲自送过去,您看我现在能不能过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