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朝驸马须知》第183章


皇后握着她的手牵到身边坐下,转开话题问:“你与那侍卫处得如何?”
这般明显的避而不谈,承熹知道母后仍耿耿于怀,只好顺着她的话说。与江俨处得如何,那自然是极好的,便笑说:“他待我极好。”
皇后笑笑,又喝退丫鬟,细细瞧了瞧承熹,这才低声说:“你身边的两位嬷嬷说,寝宫夜里常常唤热水。”
……夜里常常唤热水……
“也没有常常,三五天才……”她一说,承熹就明白了,登时脸上一热,忙要遮掩一二。却见母后面色坦然,声音也是平缓,“你身子虚,切不可贪欢,今日我瞧你神色疲惫,日后可不能如此肆意。”
说得十分正经,并不是训斥的模样。承熹稍稍放下了心,脸上却仍是羞红一片,她明明以为自己和江俨已经够谨慎了,却不料住在侧殿的两位嬷嬷眼尖,还是瞧出了端倪。明明是晚上入夜的事,也不知她们怎么知道的……
当着母后的面说起这些,实在窘迫得不行。
皇后笑笑不语。其实她并不是从承熹的气色上瞧出来的,承熹这些日子心情和美,她身边的人也知道如何调理,气色自然不差。
而是从她每日都穿着长领的衣裳瞧出来的,前日便是长领衣裳,昨日还是,今日竟还是。还有今晨来这请安的时候,承熹竟掩着口打了个呵欠,从椅上起身时也慢吞吞的。
皇后瞧着心中微恼,恨不得叫来那侍卫敲打两句,想想又觉得不妥,只好与承熹说。承熹虽一向懂事,却到底是个孩子,虽是嫁过一回了,却于这事也懂得不多,怕她一时贪欢亏了身子,这才提点几句。
当日的午膳里头基本瞧不见油星子,更别说肉荤了。素炒玉兰,金麦酿苦瓜,水芹三丝,香酥莲藕南瓜夹……配上一小盅清清淡淡的绿豆百合粥。
江俨盯着一桌子素菜默默无言,他虽荤素都吃,到底更喜欢吃肉一些。可公主以往也没有茹素的习惯,怎么今日这食谱如此古怪?
以为小厨房的人上错了菜,可公主已经动了筷子,江俨无奈问:“今日怎么都是素菜?”
呈膳的丫鬟瞧了一眼公主,垂首没作声。
承熹轻飘飘瞥他一眼,夹了一筷子藕片到他的玉碟中,不疾不徐说:“降火气。”
江俨静静瞧了一会儿,也没猜中今日这般古怪是为何,他也没觉得自己这两天有上火的迹象。却也不争辩,只好默默吃下。
能与公主同桌用膳还是今年才有的待遇,别说茹素了,一天三顿吃馒头喝稀粥,他都觉得幸福。
*
这两日天儿越来越热了,承熹没什么食欲,从冰窖里取出来的冰镇西瓜太凉,怕伤了脾胃,江俨给她捣成汁水,又放到常温,这才给她喝。
承熹无奈:“要的就是那股子凉气,现在凉气都散了,除了甜什么味道都没有,我还不如喝蜂蜜水呢。”
江俨从善如流地给她倒了杯蜂蜜水,接过西瓜汁自己喝,又把剩下两块凉丝丝的西瓜吃了。
承熹微恼,凑上前抓着他的手,江俨笑着给她喂了两勺子凉西瓜,剩下的三两口全进了自己肚子。
正好小厨房的几个厨娘在鼓捣新鲜吃食,承熹闲来无事,也和江俨去琢磨新花样。几位厨娘瞧见公主切出的桃片足有一指宽,眼角直抽,瞧见江俨做得有模有样的,反倒惊诧不已。
两人在小厨房里折腾一上午,做出了加了冰和蜂蜜的酸果酿,正好皓儿和小仲谨两孩子也喜欢。承熹这般吃不得酸的就用桃瓣做,又加了蜂蜜,甜丝丝的还能消暑。
午后公主在书房看书,原先只有她一人坐,如今单椅换成了阔椅,足以坐下两个人。
如今天儿越来越热,承熹越发惫懒,明明是看书,却连胳膊都不想抬。江俨就给她翻书,也跟着她一起看,两人看的是同一本游记。
江俨原先不爱看书,耐着性子与她看了会儿,倒也觉得有点意思。却不如公主看得快,公主扫三五眼那一页就看完了,江俨却需得字斟句酌才能有所体悟。
温香软玉在怀,公主时不时用娇懒的声音与他就着书里所讲说两句,天南海北都能扯一通。两人也不为看书,纯当消遣。
她看着看着便困乏了,倚到了江俨怀中,靠在他结实的胸膛上打瞌睡。
江俨揽在她后背的手轻轻摩挲,没一会儿公主就睡踏实了。他静静凝视片刻,凑上前在她脸上浅浅吻了两记,又怕扰了她的午休,抱着人送到了内室的软榻上。可惜这榻有点小,江俨若是睡上去就太挤了些。
静立片刻,听到外头嘈杂的动静,江俨推门出去,院子里的小太监好奇地瞅着他,却听江侍卫叫他找两个罐子来。
小太监不明所以地拿来了两个罐子,见江侍卫唰一下飞到了树上,明明那树干上连个枝桠都没有,他却站得稳稳的。
那小太监正因他这一手精妙的轻功而惊讶,却见江侍卫纵身跃下,手中拿着什么塞进了两个四面开了小孔的罐子里。小太监定睛一看,见里头正是两只蝉。
原来时已入夏,为防扰到贵人休息,外头树上的蝉天天叫个不停,若是读书之时尚可忍受,午睡之时这蝉鸣却极为恼人。尤其是寝宫周围,树上的蝉都得由宫人去逮,却难免有漏网之鱼。
江俨怕吵到公主午休,便把这两只蝉捉了下来,塞进罐子里,拿去给小世子和魏家的小公子玩了。
又过半个时辰,却见红素领着一个丫鬟来了。江俨记人的本事一向好,认得这是淑妃身边的大丫鬟,略一皱眉:“公主正在午休,可否过半个时辰再来?”
那丫鬟捂着嘴吃吃笑了:“婢子不是来请公主的,就是来请江侍卫你的。我家主子还有几位娘娘此时都在灵犀宫,说是有话要问。”
江俨不明所以,也不扰公主,与红素交待一声,跟着这丫鬟去了。
到了灵犀宫的园子里,却见湖上有一只八角流觞亭,琉璃瓦,莺雀檐。湖上微风习习而来,端的是好享受。
亭中隔着一层银线海棠轻绡,几位娘娘都坐在里头。江俨在外头看不清里头,里头的几位娘娘瞧他却是清清楚楚。
淑妃知道他在承熹面前得脸,也听说承熹为了他与皇后生过争执,不敢叫他跪着,便叫人赐了座。江俨推辞一二,也就坐下了。
听皇贵妃笑道:“那日没瞧清楚,今日得了空子,便来瞧瞧承熹挑的是个什么样?”
江俨一派闲然自在,略略抬高了头,任她们上下打量。心中却忍不住默默腹诽:以往他听到宫里的小丫鬟三五成群凑在一块儿说小话,哪个丫鬟与哪个太监眉来眼去,哪个丫鬟在太子来的时候头上插了一朵绢花……江俨有时听到了,还觉得十分无趣。
如今看来,高高在上的娘娘们也是整日闲得无聊,就喜欢唠嗑,好奇心还这么重。
念及此处,江俨又暗自庆幸:还好公主与她们都不一样……
大概宫妃们都忘了他是身怀武功的,三三两两窃窃私语,仿佛还怕江俨听到。却不知江俨耳力极好,自是听得清清楚楚。
“瞧着倒是个正派的。”
“承熹的眼光如何能差?”
“那日承熹在我那儿一连吃了三颗甜枣,又吃了几片甜梨,这两日又没什么食欲,指不定……”
众嫔妃话声一滞,却也知这话不能乱说,都瞧着江俨意味深长地笑了。
江俨心生疑惑:公主平日不爱吃枣,可吃她三颗甜枣几片梨就怎么了?堂堂淑妃娘娘缘何恁得小气?
他也想不明白,听皇贵妃娘娘反复交待说:“要好生伺候你家主子”,“这天儿热,不要老出去走动,小心中了暑气”,别的娘娘也附和两句。左右每月月初都会有太医给宫里每位贵人请脉,到时便知是与不是,她们此时胡乱揣测反倒不美。
江俨认真应了。
今日来的一遭莫名其妙,待回了长乐宫,承熹好奇得不行,又从他一向无甚表情的脸上看不出端倪,便问他:“娘娘们与你说了什么?”
江俨静默须臾,凑在她耳边说:“说属下身材好。”瞧公主午睡方醒,表情呆呆的,忍不住在她脸上浅浅啄了一记,这才笑着补充道:“长相也不差,做公主的面首绰绰有余了。”
娘娘们说他身板结实,还说他长得正派,江俨便换了个更有意思的说法说给公主听。至于那什么三颗甜枣两片梨的,他也没听明白,自是不提。
承熹轻哼一声,一点不信他这话。
*
朝堂之上,今
作者有话要说: 朝堂之上,今日的氛围却十分冷肃。
前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