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朝驸马须知》第160章


江俨僵着身子,一时不知该不该躲,若是不躲,怕是瞒不住她;可若是躲了,指不定明早整个宫内都要大张旗鼓地彻查偷衣贼了。
飞快地权衡了轻重,听到红素走近的脚步声,江俨只好低声咳了两声,忙把一叠衣服最上头放着的裹胸塞在中间,这才从内室走出来。
“江侍卫,你……”红素怔忪些时,见他衣衫不整,手中却抱着公主的衣裳。
江侍卫面无表情地看着她,红素略略瞧了瞧江侍卫手中整整齐齐叠好的那几件衣裳,最下头是外衫,最上头是中衣,夹在中间露出系带的那是裹胸……
——江侍卫可真细心,给公主挑的衣裳,从里到外还都是一个颜色的……
酉时公主要给江侍卫包扎,给两人送热水和金疮药还是红素去的。公主一夜未归,如今还要换衣裳……
红素心思电转间想明白什么,脸上都不知该摆出什么表情了。尴尬得要命,只好轻咳一声转开视线,问他:“要鞋袜吗?”
江俨沉默须臾,点了点头,“拿来吧。”
见江侍卫推门出去了,红素一时不知该不该跟上。却见江侍卫转身轻轻淡淡瞟了她一眼,把外屋的门关上了。
红素顿住脚步,十分有眼力见的躺下睡了,裹在被子里笑得快要喘不过气。堂堂四品仪卫队长,竟然大半夜的来偷衣裳。红素一想便知定是公主脸皮薄,不然这等小事让她来做就是,哪里需这般周折?
另两个守夜的二等丫鬟年纪都不小了,都是心思细腻的姑娘,悄悄地红了脸。待红素冷着脸反复叮嘱好几遍,两人忙表了忠心,只当自己今夜什么都没听到看到。
待江俨回了偏殿,屏风后已经没了动静,他走近一看,公主已经睡熟了。江俨只能上前把人打理干净,用棉被裹着抱回床上。
承熹撑开眼皮瞥了他一眼,轻哼一声,自己掖好被子,扭头朝着里侧睡了。
江俨只能看见她一个后脑勺,心中有点不满意,轻轻抱起她想把她转过来,面朝自己这边。两手刚碰到她的腰肢和肩膀,公主却蓦地转身在他小腿上踢了一脚,怒目而视:“江俨!你还没够!”
这般疾声厉色的冷喝叫江俨一怔,随即哭笑不得,他哪有那么急色?瞧她似真的有点生气了,不敢再动,低声哄了两句,总算把人哄睡了。
结果没过一会儿,睡熟的公主又转了个身,主动缩进了他怀里。
唉,真是反复无常……
温香软玉在怀,公主刚沐浴过身上还带着潮润之气,连呼在他胸口的热气都十分难捱。江俨心中火热,又出了一身汗,她却毫无所觉。
多年孤枕而眠,此时身侧有了她。江俨低头在她微红的眼睑处亲了两下,欢喜又遗憾地想:
——如果,这床帐换成大红的喜帐就好了;
——如果,她此时身穿大红嫁衣就好了;
——如果,再添一杯合卺酒,就更好了;
——如果,这是洞房花烛夜,就再好不过啦……
许多年前江俨曾这么盼过,当时他心中确信那是妄想。
如今,大约还是妄想……
他忽然挑起公主散在枕上的一绺发,与自己的发绑在了一起。心头暖意大盛,只想把人揉进自己怀里,此生再别放手。
结发与卿知,相要以终老。
*
当天清晨公主睡醒后已是日上三竿,江俨一直没起身,他有凌晨起身练武的习惯,即便是困极,十几年养成的习惯也不会改。今日耐着性子躺了两个时辰,就想在她睡眼惺忪的时候亲亲她。
瞧见公主醒了,果然如他所想睡眼惺忪十分可爱,江俨刚凑上前去亲了两口,公主却冷着脸推开了他。
身下胀痛,腰身酸软,全身无力,身上浅红色的印记十分显目。承熹脸色更冷,在被子里穿好衣裳,撑着床慢腾腾地坐起身。起身时又扯到了头发疼得嘶气,江俨忙凑近她,小心把那缠成一团的发丝解开。
江俨一脸笑意,想了两个时辰才勉强想出几句的甜言蜜语还没出口,却见公主回头瞅了瞅乱成一团的床铺。
身下的锦褥皱得不成样子,上面的污迹更是碍眼极了。再细细一瞧,她昨夜穿着的中衣、兜儿都散在床上;兴起之时,她甚至把手边的床帐都扯了一半下来……真是荒唐……
承熹心中委屈得厉害,瞧见江俨竟还一脸笑模样,轻哼一声瞪了他好久,眼神有点可怜还有点凶。从他脚边行过,默不作声地下了床,推门走了。
江俨没起身,盯着帐顶直觉摸不着头脑——昨晚还好好的,娇软甜腻的声音叫人心都化成了一汪糖稀,下了床就变成了这般模样……
活了这么多年,他真正明白了“女人心,海底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红素和牵风已经带着洗漱用具候在门外,没带别的小丫鬟,就怕她们嘴不严实。只是公主低领的衣裳又遮不住颈上的印记,两人对视一眼,抿着唇憋笑,神情十分微妙。
承熹丢脸丢到了极致,反倒不恼了。
*
又过两日,皓儿病已大好,后脑的伤处摸着还有些疼,却不再头晕了。便回了秉谨楼,又把落下十来天的功课捡了起来。
江俨跟在一旁端茶递水,研墨翻书。明明皓儿不曾支使他做什么,自己却找事忙。皓儿一时摸不着头脑,拧着小眉头沉思一会儿,忽的说:“鱼叔叔,你坐下。”
江俨默不作声,却站着不动。
“你太高了,我头晕。”
江俨微怔,赶紧搬过一张红木小凳坐下了,却又觉得这样坐着比小世子高出太多,抽掉凳子盘膝坐在地上,正好与皓儿平视。
皓儿身量矮,坐在椅上双腿还沾不着地,说话却一本正经,像个小大人了,“鱼叔叔,我不怪你,真的。”
江俨一时怔忪,想要开口解释什么,可无论什么样的解释都是借口,生死关头他选择舍弃的事实不可辩驳。对着一个孩子,无论找什么样的借口都太无耻了。
“去年,娘亲生了一场大病。奶嬷嬷和小魏公公不让我去看娘亲,怕过了病气。”见皓儿像要说什么要紧事,江俨沉下心来听他说话。
“我偷偷去了,缩在屏风后,听到红素姐姐和牵风姐姐在说话。她们说娘亲很累,养我不容易。”这般严肃的对话明显要超出他的表达能力,皓儿皱着小眉头,尽量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江俨心中一沉,公主生病时,两个丫鬟侍疾之时如此感慨两句确实无可厚非。叫他难过的是,小世子那时方满四岁,却已经能听得懂这些了……
独自抚养孩子,教他说话,教他走路,教他读书写字,教他明白事理,江俨不知那是怎样
作者有话要说: 独自抚养孩子,教他说话,教他走路,教他读书写字,教他明白事理,江俨不知那是怎样的艰辛,却能从公主比前些年更加沉稳的言行举止上看得出来。
而皓儿,小小年纪便已经能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觉出自己是个负担了。
“从那以后,我就再不调皮了。”皓儿声音稚气,说出的话却极有分量,“鱼叔叔,你教我习武好不好?我与你一起保护娘亲,我不想做娘亲的拖累。”
江俨重重点了点头,应声说“好”,心中的愧疚却更深了。
今后无论是为了践行他给公主的承诺,还是单单为了小世子,都再不能弃他于不顾。
作者有话说:昨天在评论里请假了,大家有没有看到?缺掉的那章更新会在月底前补上~~~~~
☆、彻查
三月中旬围场遇刺一事中,多数刺客被侍卫军斩毙,抓捕归案的十几个刺客有的咬破齿间毒囊自尽了。剩下的几个被卸了下巴,未能及时自尽,可嘴巴个顶个的严实,没熬过重刑,什么都没问出。
口风如此严实,虽重刑加身仍一心护主,定是私豢多年的死士。
顺着山中那避世的营寨查,也终究无果。山上的少年大多是未及弱冠的孩子,早忘了当年买他们上山的人是什么模样,好几年住在山上练兵习武,却从没见过主子。
如此,便只好顺着城防军和虎枪营的方向查。比如常年驻守围场并在那处练兵的虎枪营营长因疏忽竟不知围场的铁网破了;比如负责点兵的城防军统领,从城中一路直行到围场,路上发现一队兵士似有异常,却也未在意,这便是渎职之罪;比如北郊校场的库守,发现丢失了十几把兵器却瞒而不报……
这么一查,顺藤摸瓜查出来好些人,其后牵涉众多,连几位三朝元老都牵涉其中,查不到罪证,却也脱不了嫌疑。这案便成了悬案,已走至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