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富为婚(芳尘)》第304章


眼见良辰精神不错,沁怡公主忍不住问了句:“瞧你脸色不错,想来害喜并不严重吧。”
“一早一晚还是忍不住干呕,好在胃口不错,吃下去也不会吐出来。易楚说我肚子里这一胎与我一样,是个爱吃鬼,想来也不是件坏事,不挑食,好将养。”
沁怡公主闻此,掩嘴笑笑,摸着自个的肚子说,“这孩子先前也未少折腾我,只盼着他能好好心疼我这娘亲,叫我临盆时不要受太多的罪,否则我这身子骨,还不知能否看着他长大。”
良辰少听沁怡公主用这口气说话,正要安慰,便见含贞匆匆进了屋来,在沁怡公主耳边耳语了几句,瞧那脸色似是出了什么事。
沁怡公主闻此,也没避忌着良辰,便吩咐说:“叫他进来。”
良辰一听沁怡公主要见客,便十分识相的起身,告辞离开了。
沁怡公主也未阻拦,只叫良辰当心身子,不必总来请安。良辰应下之后,便领着映兰出了屋子,出门时,正撞见一个平常打扮的老者,瞧着有些面善,再见这人一把年纪没有一根胡须,怕是宫里来的人。
也不知这宫里又出了什么事。
☆、第二百八十二章喜忧参半
那老者进了屋,循着宫里的规矩,给沁怡公主叩头请了安。
沁怡公主对他倒是亲切,淡淡的笑了笑说,“好些日子没见李公公,身子还硬朗?”
李公公闻此,赶紧躬身应道:“托娘娘和公主的福,奴才一把老骨头,还算结实。”
沁怡公主知李公公轻易不出宫,如今急着过来,宫里怕是出了不小的事情。这刚寒暄过后,沁怡公主也不罗嗦,急着问道:“公公这会儿过来,母妃那边可是有什么麻烦?”
“公主安心,咱们婕妤娘娘身子好着呢,公主临产在即,切勿忧思。奴才过来,是奉婕妤娘娘之命,来给公主报个信,叫您有个准备。”
沁怡公主闻此,稍稍安了心,只点头叫李公公说。
李公公原是回惯了主子话的,可今儿这话确实难回,若是回的不好,难免惹得公主不悦,招了婕妤娘娘的埋怨。
“回公主的话,祥贵妃刚有了身孕。”
沁怡公主闻此,立刻冷笑一声,面露鄙夷之色。“祥贵妃今年也四十有二了,这样的年纪,竟也能再受孕,可真是个老狐媚子呢。”
李公公哪敢再背后说主子的闲话,任由公主说了高兴,自个可是一个字也不敢多说。
“父皇老来得子,一定高兴坏了。他们穆家又不知要张狂成什么样子了。”沁怡公主说着,难免要怪母亲出身低贱,娘家没什么本事,否则自个一个皇长女。怎会任由旁人轻贱。
李公公闻此,自然不敢应声,趁公主没言语这空挡,又回道:“不只祥贵妃一个有福气。陶美人也有了身孕。皇上大喜,已经给晋了婕妤的位份,报喜的宫人,最晚傍晚便会过来送赏了。”
听了这话,沁怡公主原先还淡然的脸,忽然阴沉下来,斜眼瞧着李公公,问道:“你是说陶易娴有孕了?”
李公公见公主这脸色,诚惶诚恐的应道:“回公主的话。陶婕妤确实有孕了。”
沁怡公主闻此,沉默了好久,才轻叹了口气说:“陶易娴确实有福气。这下她可得意了。”沁怡公主说着,兴致也不高,便挥了挥手,与李公公说:“话既回完了,公公便回去吧,话该怎么与母妃回,你自个斟酌,总之叫她安心就是。”
李公公听了这吩咐,只劝公主当心身子,便识相的出去了。
含贞送走了李公公便急着回屋守着公主。
沁怡公主这会儿心里不痛快。一时也找不到个能说话的人,便只能与含贞说:“陶易娴如今竟与母妃平起平坐了。想来母妃心里一定不好受。”
含贞自然不会向着陶易娴说话,便安慰说:“婕妤娘娘与世无争,自然不会与陶易娴去计较。想那陶易娴虽然有了身孕,却也不想想祥贵妃也是同时怀着的。这腹中的孩子能不能平安降生。也要看宫里列为主子是否高兴。毕竟陶二小姐锋芒太露。祥贵妃怕是容不下她。”
沁怡公主听了这话,心里也未好受。虽然不愿陶易娴凌驾于她之上,却也没有恶毒到要害了她去。只可怜母妃深宫二十多年,到如今才只是区区婕妤,而陶易娴入宫不到两年便已经与母妃平起平坐,怎能不叫人唏嘘。
含贞见公主依旧阴沉着脸,仔细琢磨着,又劝道:“公主莫要担忧,想那陶易娴即便能撑到孩子临盆,是男是女还不知道呢。即便是个小皇子那又如何,陶易娴的生母可是个青楼出身的卑贱之躯,但凭这一点,便能叫她再没有出头之日。”
沁怡公主原未想到这里,听含贞这么一说,心里也安稳了些,便抬手叫含贞扶着下了软榻,“若是宫来人报喜封赏,只说我身子不适,由着他们去吧。”
含贞闻此,赶忙应下,扶着沁怡公主去了床上歇下。
不出李公公所言,刚过了晌午,宫里便来人报喜,沁怡公主早些时候便找人知会了各院,所以去受礼的也只有尚氏一个。
尚氏如今有千般万般的得意,也是自个乐呵,倒也没有与旁人炫耀的机会。
而这个时候,心里最不好过的要数易婉了。想这样的荣耀本该是自己的,如今却叫庶出的妹妹占了上风去,心里怎能不难过。
良辰身子好后,本去景馨园探望过一次,正赶上易婉服药睡下了,也没能说上话,算来到如今已经快一个月没能在一处好好说说话了。
良辰听闻陶美人有孕得以晋封,心里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陶家荣宠不断,忧的是怕尚氏借此翻身。
而易楚对这事倒是不以为然,毕竟相较于易岚这个异母弟弟,他与易娴这个庶妹明显要生分许多,即便易娴还未入宫之时,也不常在一处说话,到如今也快忘了这妹妹生的什么模样了。
陶易娴虽然是易岚的亲姐姐,可易岚得了这消息,心里却十分气愤。连玥茼来送宫里的赏赐,也被他给骂了回去。
隔日,皇上便下诏,大赦天下。
民间顿时一片欢腾。
百姓虽然高兴了,可皇族却乱成了一锅粥。朝堂上大臣进言,也褒贬不一。只说妃嫔有孕,即便位份再高,也高不过皇太后去,如今太后仙去刚三个月,皇上竟然废止国丧,举国同庆起来,太过不孝。就算是皇后添丁这样的喜事,也只能将国丧减至一年为易,到不至于废止了去。
可穆家借着祥贵妃的威势,头一个赞同废止国丧,朝堂上喧喧嚷嚷,吵作一团,最终是忠言逆耳,大赦天下的诏书到底是贴了出去。
大赦天下,高兴是老百姓,原先禁止的婚嫁便也急着操办起来。圣都之中一派祥和,都夸当今圣上是个体恤民心的圣君。
陶府这连日来也热闹非凡,上门攀关系的人络绎不绝,可以说是宾客不断。
沁怡公主无论来者是皇亲国戚还是巨富商贾,一概不见,想这些趋炎附势之辈,平日里也不见来府上说话,陶易娴一有孕便急着来巴结,叫人心里怎能舒服。
要说如今最高兴的便是苏缇,一得了这消息,便急着往陶府来了。
进屋时还是双眼含泪,泣不成声的扑倒在良辰跟前。
良辰见此,赶紧吩咐映兰给扶起来。
映兰虽然不屑苏缇这个人,却将她对岚少爷的用心都瞧在眼里,想着苏缇早晚要嫁来府上,心里也不像原先这样嫌弃她,待她倒也敬重了不少。
良辰见苏缇哭成这样,心里也不是滋味,忙着安慰说:“本是喜事,何必哭呢,到如今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苏缇闻此,赶紧点了点头说:“这夙愿总算能得偿,还靠姐姐周旋了。”
良辰明白苏缇的意思,也愿意做这顺水人情,便答应说:“回头我就与公主说说这事。想咱们府上也是许久没办喜事了,她一定会答应的。”
苏缇听了这话,才真正放了心,正要谢良辰,良辰却话锋一转,与苏缇说:“妹妹既要嫁来府上,便知道是要与沈嘉萝做姐妹的。她年长你,又先给易岚诞下了孩子,即便你俩来日平起平坐,你到底是该喊她一声姐姐的。”
苏缇闻此,斟酌着,没有应声。良辰也知自个这要求是为难了苏缇,却也是替苏缇着想,毕竟与苏缇这婚事,易岚答应的牵强,沈氏才是易岚心尖子上的人,若是来日苏缇真与沈氏针锋相对,在易岚跟前,苏缇一定占不到什么好处,早晚要引来一场风波。倒不如先提点苏缇一番,叫她心里有数,省的来日多生是非。
能嫁给易岚,苏缇也算是心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